最近「地攤經濟」一詞很火,一度衝上熱搜前幾位,政府這麼做主要考慮保民生、穩就業、促消費。地攤經濟熱火朝天的氣氛,人們感慨人間煙火氣又回來了。地攤應分為早市和晚市兩類,早市以新鮮蔬菜瓜果,鮮肉禽蛋為主,購物以老人佔了半數。夜市以飲食小吃,販售雜貨為主,是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帶著些許的好奇,則一晴好日子,來到廣為人知的小南門便民早市,它位於小南門至含光門段的順城巷。沿著滄桑厚重的古城牆,來這裡遛彎買菜的人們三兩結伴,從城門洞進進出出,絡繹不絕。攤位劃線定點定位、收出攤時間都有嚴格規定、配備復稱臺和垃圾收集容器,明晰的管理規章規範讓便民蔬菜早市在西安市得以長久存在並進一步發展。
早上7點--9點迎來這條342米的巷子最熱鬧的時段,作為我市最早設立的便民早市之一,10年的時間裡小南門早市早已深深融入附近居民的生活,也成為小南門的一大特色。人們在此挑選自己心儀的蔬菜,早市上蔬菜水果品種多,又新鮮又便宜還離家近,如果對攤販用的稱有疑問,還專門設立復稱臺,方便大家來復稱,這樣子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早市少不了產生大量垃圾,市場會要求攤販把產生的垃圾收集帶走,減輕保潔人員的工作壓力。
我們經常說民生無小事,地攤經濟一頭牽著老百姓的民生,一頭託著小攤販的生計,我所看到的處處呈現的都是欣欣向榮的和諧景象,逛完早市,順便來湘子廟逛逛。湘子廟位於湘子廟街東口,相傳唐德宗年間,唐韓愈之侄孫韓湘子於此處修道成真,位列八仙之一。宋代在此修湘子廟以敬奉,盛於元明,自明末到民國初,湘子廟一直香火鼎盛,後經戰亂,其殿堂或被佔或遭毀。本世紀初,按其原貌進行了修復。
全國的湘子廟有十多處,西安南門裡的湘子廟傳說是韓湘子出家之地,故而,歷代以西安湘子廟為湘子文化的發源地。其為全真道觀, 後始成湘祖道場,一脈道源祖庭。道教目前在西安地區登記過的宗教活動場所共21個,市區有4個:有《八仙宮》《湘子廟》《城隍廟》《青花宮》,道觀雖小 ,免費參觀 ,供香20元一位自覺投進功德箱,古色古香的遊客不多,很清靜。廟門上方「湘子廟」三個大字由 中國 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題寫,兩旁門上楹聯為「道法自然參天地,德育萬物貫古今」。
寺院由寺廟區、南院和北院構成。其中寺廟區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部分由廣場、山門、香泉、過殿(靈官殿)組成;後部分系大殿,即湘子殿。
」一脈道源」的磚雕影壁,令人凝神深思
「從示從畐,順天垂象」,按照甲骨文的意思是:雙手捧酒罈把酒澆在祭臺之上,祈求神靈的護佑
遊客不多 ,小院寧靜清幽 別有一番風味,鬧中取靜之處,實屬典雅別致。廟內香氣氤氳,嫋嫋青煙繞香爐,聞著陣陣飄來的幽香,猶如身入仙界,到達物我兩忘之意境。院內兩棵古槐樹曾在寒冬時節花開綻放,香氣滿溢,世人嘖嘖稱奇。
前院的香泉呈立體式八卦圖,別具一格
靈官殿裡面供奉月老和馬王爺,據說這裡求姻緣特別靈驗,大概是有月老的緣故吧,想要祈求終身幸福的人可以來拜拜哦。
靈官殿的後面是這樣的,這個廟歷史悠久,整體不是很大,但是建築上還是比較新的。簇新的磚牆、簇新的殿柱,簇新的窗欞供案,簇新的金字牌匾。
最後來到大殿,湘祖殿內供奉著韓湘子、關聖帝君,文昌 帝君,慈航真人,藥王,各個形態逼真,惟妙惟肖,殿內香菸繚繞,經樂悠然,凝視著觀內徐徐升起的香菸,讓人頓生幾分「此地有仙家」的感慨。
經考證,唐代大文豪韓愈在長安為官時曾居住在這裡,他有一侄孫韓湘與其同住,這個韓湘身為公務人員,並不把工作當回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經常遲到早退,拿錢不幹活,還時常頂撞領導。而且為人孟浪,常幹些荒誕之事。韓愈是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確無管教之法,不知如何是好。一日,韓愈負氣出門喝酒,路遇兩人,仙風道骨恣意灑脫,便將二人請進酒館攀談,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知是世外高人,說出自已煩惱,請二位到家調教侄孫韓湘。這兩人正是八仙中的漢鍾離和呂洞賓,韓湘經他二人點化,痛改前非,潛心修行,歷經磨礪,終在此地修道 成功 ,成為八仙之一。
湘子廟面積不大,和其他寺廟一樣都很清靜,離鐘樓很近,鬧市中的清幽之地。離開湘子廟來到街口處,有一仿明代風格牌樓,為2003年在原址重建,上書「湘子門」,牌樓的兩柱有楹聯:曾是仙鄉,玉鼎堪破幾朝繁盛;依然形勝,翰苑賦成萬捲風雲。湘子廟街隔著車水馬龍的南大街與書院街相對,因關中書院而得名書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