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全流程,難得一見

2020-12-21 騰訊網

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

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能夠將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現更是寥寥數個。

茶道是我們先祖留下來的一筆精神財富,我們若能將其發揚光大,也是美事一件;

為了避免以茶會友時顯得自己不夠專業,甚至因失禮而得罪朋友。

就一定要搞清楚十三道茶道操作流及相關禮儀。

準備工作

如果是正式的茶會,最好要注意一下自己的儀容儀表,做好相關準備。

喝茶之人最講究素淨,所以出席茶會時妝容要以淡雅為主,不要過於濃妝豔抹。

服裝可以配合茶會氣氛或者茶具茶席來搭配,穿得樸素大方就好。

泡茶的時候女性注意要把長發挽起,以免頭髮掉落到茶湯裡。

手上也不宜配過多的首飾,這樣會影響泡茶的美感。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淨手:也就是洗手,泡茶、喝茶衛生很重要。

賞茶:把幹茶倒進茶荷中,雙手端起茶荷遞給客人,讓客人觀賞一下幹茶的外形香氣。

注意:用茶匙或者茶則取茶,不可直接用手。

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

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衝洗一次,目的也是為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

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注意:

1、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經清洗過了,還是得當著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

2、清潔茶具時不要用手觸摸茶杯,而是用茶夾夾取茶杯用沸水進行清潔。

第三道:馬龍入宮

把茶葉放到器具裡,也就是投茶。

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

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

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更重要的是起到一個醒茶的作用。

第五道:衝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

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稱為「鳳凰三點頭」,寓意向客人示敬。

注意:茶壺的壺嘴、公道杯的杯嘴都是不能對著客人的,一般都是橫放。

第六道:春風拂面

就是用壺蓋拂去茶沫兒,泡茶時水要高出壺口,然後用壺蓋兒輕輕刮去壺口茶湯浮沫。

其實也只是為了表演需要,為了美觀,說白了是一種技巧的欣賞。

第七道:封壺

蓋上壺蓋,保存茶壺裡茶葉衝泡出來的香氣。

注意:要根據茶葉選擇燜泡時間,有的茶燜久了會過於苦澀。

第八道:分杯

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託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壺

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的觀賞,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

另一方面是為了使茶湯更均勻,也更加便於給客人分茶。

把茶濾放於公道杯上,能過濾茶湯,有去掉雜誌及細碎茶葉的作用。

第十道:分茶

將公道杯的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或者品茗杯。

注意:

1、在倒茶的時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然後再倒給客人。

2、倒茶一般七分滿就好,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而且要按照輩分來倒,長者為先,或者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來分。

第十一道:奉茶

奉茶也是有講究的,不僅僅是雙手端給客人就行了。

奉茶的時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端茶的時候手要平而且穩,確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勢是舒服的。

當客人杯裡的茶空了的話,得及時添上,不能讓客人的茶杯空,除非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

第十二道:聞香

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

客人可聞自己杯中的茶湯香氣,也可以在喝完後輕嗅杯中的餘香,

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嘆。

第十三道:品茗

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的身份。

茶道操作流程就是以上介紹的這樣,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後,大家都能夠了解其中的真諦。

每一個泡茶步驟都是有講究,有含義的,

雖然我們日常飲茶不需要這樣繁瑣的步驟,但是在接待來賓或是茶藝表演時都應該將其做到位。

圖文部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茶道琴音 茶道全流程圖解,難得一見!
    廣告位招租,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q:359560784【導讀】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能夠將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現更是寥寥數個,茶道是我們先祖留下來的一筆精神財富,我們若能將其發揚光大,也是美事一件,十三道茶道操作流程如下:
  • 十三道茶道全流程,難得一見!
    歡迎分享,以便利益到更多有需求的人士微
  • 瑞龍唐:難得一見的茶道全流程
    微信號:ruilongtang ↑(
  • 茶道全流程,太有情趣了,難得一見!
    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能夠將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現更是寥寥數個,茶道是我們先祖留下來的一筆精神財富,我們若能將其發揚光大,也是美事一件,十三道茶道操作流程如下: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
  • 【品茗】茶道全流程,客人來了再也不擔心了!
    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能夠將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現更是寥寥數個,茶道是我們先祖留下來的一筆精神財富
  • 中國茶道全流程,你知道嗎?
    中國茶道興於唐,盛於宋、明,衰於清代。中國茶道有三義: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飲茶之道是飲茶的藝術,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與詩文、字畫、建築、天然環境相結合,把飲茶從日常的物質餬口上升到精神文化層次。飲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實於飲茶的藝術形式之中,重在修煉身心、了悟大道。
  • 十三道茶道操作流程,道道是精華
    十三道茶道操作流程,道道是精華 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能夠將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現更是寥寥數個,茶道是我們先祖留下來的一筆精神財富,我們若能將其發揚光大,也是美事一件
  • 飲茶十三式,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茶道全流程!
    中國茶道興於唐,盛於宋、明,衰於清代。中國茶道有三義: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飲茶之道是飲茶的藝術,且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與詩文、字畫、建築、天然環境相結合,把飲茶從日常的物質餬口上升到精神文化層次。
  • 茶道12流程,你知道嗎?
    飲茶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正確的飲茶方式卻不是人人都會,能夠將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現更是寥寥數個。茶道12流程是我們先祖留下來的一筆精神財富,應該將其發揚光大,代代傳承。劉建芳 此樂提梁 容量:370cc 泥料:原礦底槽青05衝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才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
  • 日本茶道的每一個流程裡面,都蘊含著濃厚的等級觀念
    日本茶道的每一個流程裡面,都蘊含著濃厚的等級觀念日本是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國家,它不僅體現在社會上,而且體現在每個家庭。日本茶道中也蘊含著嚴密的等級觀念。例如,主客之間,客與客之間都存在著明確的等級觀念以及上下級關係。
  • 中國茶道(最全)
    中國茶道全流程唐代詩人韋應物《喜園中茶生》詩云:性潔不可汙,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三、賞茶:從觀賞茶葉的外形,進而期待茶湯,是引導客人走入茶人預構情境的必要流程。
  • 中國茶道:茶道即人道,茶道於人,不過靜怡真
    說到咱中國的茶道,相信每個人都能說出來那麼幾句,自古大家都知道茶道裡包含了滿滿的人生道理,茶禪講究一個「靜」字,古人還講究以茶會友,茶道也是禮節的體現,懂茶道的人自然也懂什麼叫做平心靜氣、修身養性,怪不得喜歡茶的一般都是老年人,到了那個時候都是看透人生了吧,自然能品懂茶中的道理。
  • 中國的茶道歷史已經延續了五千年!茶道的特點你都知道嗎?
    茶道始於中國,但去日本迅猛發展。因而,當大家想起茶道時,她們最先想起的是日本國的茶道。日本國茶道和中國茶道都合乎修真社會學的聰慧。除此之外,中國茶道體現了道家,儒學和佛家的主題思想,那便是友誼。因而,茶道是中國茶道文化的關鍵。根據提前準備和喝茶,茶高手展現了她們的本人觀念和內心世界。中國茶道有三個獨特的特性。最先,從你訓練茶道的方法看來,你向人們展現了你也是哪些的人,你的言行舉止,個性化,審美觀點,乃至是精神世界。次之,中國茶道規定友誼與純真。第三,中國的茶道規定真實有效。精茶裝有山泉水,地理環境,純正的毛竹或木質專用工具及其陶器茶器。
  • 零基礎學茶道——全手工紫砂壺製作流程解讀
    全手工工藝技術單靠傳統工具,手工做出壺的各個部件,再加以規範,黏合成一個整體,精細加工,直至完成。一把用心做的壺能反映制壺者的思想和審美,技藝的難度也非常考驗技藝和耐心,即使是同一位制壺者在不同的心態環境下製作的壺都有可能不同。因此每一把全手工壺都是獨一無二的。怎樣判斷一把紫砂壺是否為全手工呢?掌握以下知識或許對你有所幫助!
  • 傳承千年的日本茶道,到底有何魅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認識日本茶道,也是理解日本的有益嘗試。如今,歷經近兩年的精心打磨,《知日·日本茶道完全入門》終於面世了。本期特集以日本茶道為主題,全面解析日本茶從茶湯到茶道的演變,以及茶道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的構成元素。我們希望,通過這本「茶香四溢」的特集書,與各位讀者一起享受茶道的風雅與意趣。
  • 茶道起源之地及茶道的演變
    茶道被譽為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現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茶道的代表人物有唐朝《茶經》的作者茶聖陸羽和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隱居時寫下《茶譜》《七碗茶詩》的唐朝詩人盧仝。
  • 中國式茶道 茶道師 研修班
    內心深處的寧靜,一招一式的從容,遇事不亂的淡定,健康清美的狀態,靜氣自然地散發.是一個茶人對天、地、人、茶、事最深層的敬重……中國式茶道:是生命原理、天人合一、茶禪一如在茶人與茶席行雲流水間的充分呈現。中國式茶道:是茶道與太極、茶道與禪修、茶道與瑜伽、茶道與養生、茶道美學與人文藝術的完美融合。
  • 茶道 | 裡千家
    日本茶道的發展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茶道還講究遵循「四規」,「七則」。日本裡千家茶道     裡千家茶道是日本最著名的茶道流派之一,由日本查到宗師千利休子孫創辦。裡千家以「一碗茶中出和平」的信念向世界各地傳播日本的傳統文化茶道,懷著茶道中「和平共處,互相尊敬」的精神舉辦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從而促進世界的和平。4.
  • 淺談茶道——最簡茶道論
    範增平老師認為:茶道與茶藝是「體」和「用」的關係,可以用方法論來清楚區別。「道」是無形的,看不到、摸不著,是形而上的;「藝」是有形的,表現於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現出來的就是藝。只有藝才能真正表演,道是無法表演的。茶藝偏向科學,茶道偏向哲學。
  • 日本的茶道文化
    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利休在茶道聖典《南方錄》中說:茶道的技法以臺子技法為中心,其諸事的規則、法度有千上萬種,茶道界的先人們在學習茶道時,主要是熟記、掌握這些規則。並且將此作為學習茶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