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主城最後花鳥市場關閉 曾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12-12 東方網

原標題:南京主城最後花鳥市場關閉 曾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夫子廟花鳥市場商家甩賣

逛夫子廟花鳥市場成了一些老南京人的生活習慣

  邊拎花邊遛鳥,一路逛到夫子廟花鳥市場逢人便閒扯幾句,這是多少老南京人早已習慣的日常生活。上溯至明末清初,售賣花鳥蟲魚便成了夫子廟的一景,這種文化傳統在夫子廟一帶沿襲了約400年。而這片市場,還被列入過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夫子廟一帶賞花遛鳥的熱鬧景象將不復存在。從今天起,夫子廟花鳥蟲魚市場不再營業。昨天,現代快報 (微博)記者趕到白鷺洲西門,不少老主顧大老遠地趕去,只為向打了多年交道的店家告別、跟老夥計敘舊。今後,老主顧們再想與昔日的玩友聚會,只能去七橋甕附近的新市場找他們了。現代快報記者 餘樂

  遛鳥老翁來找他的「忘年交」

  過了平江府路,穿過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夫子廟花鳥蟲魚市場就坐落在白鷺洲西門旁。

  昨天下午3點半,70多歲的廖大爺步履蹣跚,跟著人群緩緩走向花鳥市場入口。「每天下午3點準時出門遛鳥,早成習慣了。」廖大爺家住中華門內,每天下午先到長白街上買四個饅頭,然後提著鳥籠找一群玩家閒聊。誰家的鸚鵡成色如何、八哥最怕什麼、山畫眉鳥好不好養……有時哪怕出現了一點小分歧,這群玩家也要撕扯著嗓門一爭高低。

  昨天,廖大爺在人群裡張望了好久。「我想跟小張碰個頭,約定好今後一起玩的地點。」廖大爺指著街對面的一名年輕人說,小張今年才32歲,但養鳥的知識卻很淵博。前年,廖大爺養的虎皮藍眼鸚鵡食欲不振,他焦急地將鸚鵡提到了市場上,小張掰開嘴慢慢填喂,兩人也因鳥結緣。

  找到對方後,兩人並沒有多說話,提著鳥籠到市場默默轉了一圈。近半數的店面都關閉了,有的店家直接打出了「揮淚甩賣」的招牌,一盆茉莉10元、一個漂亮的陶瓷魚缸80元,有小夥趕去買一公一母兩隻倉鼠,店家連籠子只收了30元。

  走到一家常逛的鳥店,廖大爺和小張停下來聽了會蛐蛐叫。「以後,想常見面就不太可能了。」廖大爺緊了緊眉頭,「我老了走不動了,聽說7月1日新市場要搬到七橋甕,太遠了。」小張則安慰廖大爺,以後還到白鷺洲西門和他會合,兩人再一起遛鳥。

  記得找我,環北市場坐90路到七橋甕!

  花鳥蟲魚,早就成夫子廟的一部分了。六朝時,南京就有種花賞花的習俗了。遺憾的是,這個南京歷史最悠久的花鳥蟲魚市場,最終也撤離了主城區。「夫子廟,又少了幾分老城南的韻味。」不少市民惋惜。

  昨天,一群老主顧圍在孔老闆的花木店門口不肯走。「我們是老相識了,他家貨物齊全,價格也公道。」一名上了年紀的老先生坐在店門口說,「有機會,我會去新市場看你的。」孔老闆今年62歲,在夫子廟一帶賣花長達35年,他說,「我有你們這樣的老主顧真高興。」

  還有的市民特意趕來,想趁市場關閉前淘點「寶貝」。「這些盆景都是鎮店之寶,不識貨的人我可不賣!」老孔也是個倔脾氣,他指著一盆枸骨盆景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家的盆景底盤穩、一年四季葉常青,多年做生意他也有個習慣,不論價格貴賤,只賣給識貨的人。

  「以後記得去找我啊!到環北市場坐90路,七橋甕溼地公園下車!」老孔說,店搬了他不怕,「酒香不怕巷子深,我的店還會紅火。」

  主城最後一個花鳥市場說拜拜

  在市場的大樹上貼著一則「通知」,上面寫著:「現接上級領導通知,根據市政府及區政府大幹一百天的要求,限本市場於6月20日全部停止交易,關閉市場。請各經營戶給予配合。」今天,這個南京主城區最後一個大型花鳥市場就正式謝幕了,將搬至七橋甕新市場。

  據了解,南京市城區內的不少花鳥蟲魚市場近年來逐步減少,烏龍潭公園花鳥市場已經關閉,集中花鳥蟲魚的綜合市場唯有夫子廟一家。目前,河西花卉市場、雨花臺附近的金陵花卉市場還能買花,但均以觀賞盆栽花為主;位於軟體大道附近的萬博花卉市場,也在陸續搬遷。從今天起,主城區再無大型花鳥市場。

  現代快報記者從夫子廟文旅集團獲悉,新建市場在七橋甕梅家廊地塊,以精品花卉為主,蟲魚水族為輔,將打造一個業態豐富的精品花卉蟲魚市場。

  預計總建築面積約4500平方米,改建後可以容納200個攤位左右。其中綠色植物、花卉區佔40%,水族約佔35%,鳥類約佔15%,其餘為配套商品。「新市場無論是規模還是各方面硬體,都比之前有很大改善。」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將給予老經營戶一定的優惠政策。

  「新市場再好,這種老城南的慢生活也回不來了。」多名店家反映,他們在夫子廟一帶經營長達數十年,加上現在七橋甕一帶並未完全建好,7月1日後方能搬遷過去,他們並不願意離開老市場。記者了解到,早在2003年,夫子廟街道曾規定,今後凡是在夫子廟地區佔道或遊動經營花鳥蟲魚者一律取締。看來,今後市民想賞花遛鳥玩蟲魚,只能去七橋甕一帶尋找老玩伴了。

  再過10天就搬到七橋甕新市場

  非物質文化遺產,能隨便搬遷嗎?

  回應:保護的是這種文化習俗,而非場地

  查閱相關文件發現,夫子廟花鳥蟲魚市場2007年被市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能隨便搬遷嗎?

  南京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王露明告訴記者,南京種花賞花的習俗太悠久了,夫子廟最早的花鳥蟲魚市場並不在白鷺洲門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是這種文化習俗,而非夫子廟花鳥蟲魚市場的場地。」不過,王露明說,市場的搬離也意味著這種古老而美好的習俗在老城南漸漸消失,「確實讓人很遺憾。」王露明希望,市場遷到七橋甕後,這種習俗將延續下去,也算是種彌補和挽救。

  夫子廟花鳥市場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早在六朝時期,南京就有種花賞花的習俗;宋代金陵供人欣賞的「藝菊」甚高,僅園丁結成的樓塔(「菊樓」)就有一兩丈高。

  元末明初,有一回族哈姓人家定居南京洪武路鐵湯池,世代從事觀賞金魚的養殖、交易等。據明代《正德江寧縣誌》記載,當時已有牡丹、海棠、罌粟、玫瑰、水仙、桃花、紫薇、玉樹後庭花(亦名映日紅)等幾十種。每年農曆二月十二和九月十六,分別為「百花之神」和「菊花之神」生辰,人們都會上街購花,城南百花巷、花市大街等地往往擠得水洩不通。

  明末清初,出現以種花為業的花農世家。不少花農採擷後便運到夫子廟叫賣。當時泮宮前的王順興鳥店、文德橋畔的楊家鳥店等,也兼營花木等品種交易。

  民國時期,夫子廟花鳥市場的經營品種擴大到金魚、蟈蟈、知了、蟋蟀、雨花石、盆景,以及魚缸、鳥籠等配套商品的交易。1949年以後,當地有關部門在夫子廟廣場東側開過一家花鳥商店,收購鳥類供外貿出口。南京市花木公司還在文源橋旁開設一處專營奇花異鳥的商店。改革開放以後,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該市場得以恢復,並有了較大發展。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夫子廟花鳥市場謝幕 被列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
    邊拎花邊遛鳥,一路逛到夫子廟花鳥市場逢人便閒扯幾句,這是多少老南京人早已習慣的日常生活。上溯至明末清初,售賣花鳥蟲魚便成了夫子廟的一景,這種文化傳統在夫子廟一帶沿襲了約400年。而這片市場,還被列入過首批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上海:結束20年悠久歷史,中心城區最後一個花鳥市場關閉!
    上海,上海市中心最後一個花鳥市場即將關閉。這個擁有2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萬商花鳥魚蟲市場,曾給廣大市民帶來許多生活的樂趣。它的謝幕,令人十分惋惜。位於上海市中心西藏南路上的萬商花鳥市場於8月1日正式關閉,7月31日是它營業的最後一天。上海,上海市中心最後一個花鳥市場即將關閉。這個擁有20年悠久歷史的上海萬商花鳥魚蟲市場,曾給廣大市民帶來許多生活的樂趣。
  • 上海市中心最後一家花鳥市場今日關閉,我們見證了最後時光
    上海市中心的最後一家花鳥市場關閉了。近日,澎湃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位於西藏南路的萬商花鳥市場,記錄這家營業20年的花鳥市場最後的影像。萬商花鳥市場與8月1日零時正式關閉。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實習生 沈惜羽 攝7月28日,市場入口處,「市場關閉倒計時」的紅色標牌十分顯眼,標牌顯示:今年8月1日,萬商花鳥市場將正式關閉。當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市場內看到,大部分門面已經關門,個別商戶在原門面處售賣庫存商品,還有部分商戶在市場的空地上擺出攤位,仍有不少顧客前來淘貨。
  • 上海市中心最大的花鳥市場——曹家渡花鳥市場26日關閉
    上海市中心最大的花鳥市場——曹家渡花鳥市場26日關閉 2017-12殷立勤 攝 曹家渡花鳥市場很多商鋪已經搬離,只留下「拆」字。 殷立勤 攝曹家渡花鳥市場商鋪打出全場清倉、低價處理、搬遷大甩賣等小標語,格外醒目,生意火爆堪比過年。 殷立勤 攝曹家渡花鳥市場商鋪打出全場清倉、低價處理、搬遷大甩賣等小標語,格外醒目,生意火爆堪比過年。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禮品定製中的精品——南京雲錦簡介
    說起對南京的印象,有可能你的第一印象就是南京是個六朝古都。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 ,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 。
  • 又一花鳥市場關閉,上海的花鳥市場真的留不住了嗎?
    它更像是一個可以玩一玩、逛一逛的地方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在這裡都能找到讓自己開心、愜意的事這也能夠理解為什麼聽到市場要關閉的消息多數人都流露出惋惜的神情它成為了即使不相識的人之間的一份共同記憶、一個共同話題但上海些許花鳥市場的命運走向了終結最近繼曹家渡上海最大的一個鮮花服務平臺
  • 探訪江西南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
    2014中國鄉村之聲 > 鄉村專題 > 中國鄉村調查 > 鄉村映像 探訪江西南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11-20 22:18  來源:中國廣播網  說兩句  分享到:   央廣網南豐11月20日消息 江西南豐的儺舞,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淺談新聞裡經常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到底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文化遺產 ★提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先說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上這些文化遺產都是有形的看得見摸得到的,但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無形的。聯合國非遺的定義1997年11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才被國際社會所認可。
  • 五角場花鳥市場關閉 上海的花鳥市場都留不住了嗎?
    五角場花鳥市場關閉,上海的花鳥市場都留不住了嗎?7月1日早晨,在長海三村生活了20年的居民老餘和往常一樣騎著自行車繞到五角場花鳥市場買花和字畫,卻驚訝地發現市場大門緊鎖,有管理人員在門前把守。三輪車拉著商戶們的家當一輛接一輛地往外走,和老餘一樣想來光顧的居民則被擋在了鐵門之外。
  • 小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多少?
    2006年5月20日,小欖菊花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年,粵繡(小欖刺繡)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聚焦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 共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之路
    陳麗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化多樣性的源泉,也是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社會凝聚的重要載體,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高校責無旁貸。北京師範大學依託北京市「文化遺產與文化傳播」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聯合珠海校區成立了「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和人才培育、科研合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諸多探索。
  • 南寧園湖路花鳥市場關閉後 其餘"花鳥市場"並不熱
    廣西新聞網記者 黃有寧 陳強 徐天保 文/圖  核心提示:3月12日至13日這兩天,是南寧市園湖路花鳥市場正式關閉後的第一個周末。園湖路花鳥市場已經成為歷史,成為留在南寧市民腦海中的一段美好記憶。或許多少有些傷感,有些留戀,但是市民的生活還是繼續著,他們喜歡種養花草蟲魚的愛好並沒有改變。園湖路花鳥市場關閉之後的第一周,其他花鳥市場的生意是否馬上旺起來?
  • 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義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人類以口頭或動作方式相傳,具有民族歷史積澱和廣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間文化遺產,它曾被譽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記憶的背影」。   特點: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
  •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亮相4樓,吹糖人等20餘項技藝齊聚中百
    泰安中百大廈4樓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盛大開幕尋回兒時的童趣記憶也不再是夢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普及非遺知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 9月10日亮相中百4樓 項目名稱:吹糖人 厚貴良德州第四代吹糖人傳承人項目名稱:祥寶齋毛筆製作技藝黃紹祥 泰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四代傳承人黃氏制筆有100多年的歷史,為了傳承制筆文化,齋主黃紹祥是第四代傳承人,從事毛筆製作45年。現為泰安市非文化遺產傳承人。
  • 時訊|《周易》文化位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倒計時?
    2007年2月,《周易文化》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遺名錄,但同年6月和2009年兩次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都沒有成功。這次之所以第三次啟動,還有外來壓力。韓國曾於2008年和2015年兩次正式提出《周易》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具備一些較硬的條件。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法規解讀
    八十三、如何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隊伍建設?  答:一是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組織機構。二是要抓好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建設。。三要保護和培養非物質文化的持有人(傳承人)。  八十四、近年來南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 法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招募計劃
    法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招募計劃 法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界最重要的活動之一,由法國國家文化部、法國國家藝術行業聯合會主辦。展會每年在世界著名藝術寶庫羅浮宮舉行,展廳面積達3500平方米。
  •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哪裡有非物質文化遺產?
    相信很多人,都是聽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成功的,但是很多人肯定,我敢肯定,他們不知道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什麼。有些人覺得這也是個問題?小題大做了吧?但是實際上真的如此,非物質文化遺產顧名思義,他不是物質,沒有具體的具象化呈現方式,像故宮博物館,我們都叫他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它就在那,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一種精神上的,由少數人傳承表演等方式,展現出來的一種東西,這種是非遺,比如梅花篆字,有人可能會說,梅花篆字不是在那寫著嗎?怎麼就不是物質了。
  • 新加坡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時候了解一下小販文化了
    12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IGC)召開第15屆會議,宣布新加坡小販文化正式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也是新加坡的第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巴黎當地時間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IGC)召開第15屆會議,正式宣布將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曹家渡花鳥市場26日關閉 還有這些花鳥市場等你逛
    原標題:【提示】曹家渡花鳥市場下周二關閉,還有這些花鳥市場等你逛  東方網12月21日消息:據上海發布,普陀區新聞辦說,位於萬航渡路的曹家渡花鳥市場因存在消防隱患、違法搭建、噪音擾民等問題,預計12月26日正式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