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自卑,或許讓孩子更優秀,別把自卑當作「病」

2020-12-15 閃電新聞

文/ 曉梅媽媽聊育兒

很多人說到自卑就會萌生出不悅,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自卑。自卑是一種正常的行為,而且大多數人都會有自卑的時刻,可以允許適度自閉的存在,可這並不影響我們成為一個遊戲卓越的人,關鍵是要勇於面對自卑,並且努力去改變這種狀態。

楊女士的女兒上四年級了,每次孩子放學後,都會在電動車後座上嘰嘰喳喳。這天,女兒對媽媽說,他們班裡,有個男孩子特別奇怪,每次下課,別人在一起玩,他則乖乖地坐在座位上,別人分享零食,他只是呆呆的看著,他的身邊沒有一個朋友,看著特別可憐。

後來,楊女士和別的同學家長交流之後發現,原來這個孩子在幼兒園裡很開朗的,後來不知道經歷了什麼事情,讓他變得自卑、內向、不敢和別人交流了。

男孩的母親看到孩子這種情況很焦急,曾經和老師進行過溝通,老師給他換了位置,並且為其安排了一個特別開朗的同桌,可是情況仍然沒有好轉。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卑情結,只是每個人自卑的程度不同而已。我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孩子輕微的自卑並不是壞事,怕的是陷入了惡性循環,而輕微的自卑反而能夠激勵孩子進步,成為孩子前進路上的墊腳石。

哪些因素會讓孩子陷入自卑情結呢?1.外界的負面評價孩子對於認知是淺薄的,還沒有能力正確的評價自己,而對自我的定義完全是從周圍人的口中得知。如果周圍的人給予孩子過多的負面評價,孩子會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甚至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漸漸陷入了自卑。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的父母喜歡拿著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比較的時候,難免會說出一些否定孩子的話語,在父母看來,這只是找差距,可是對於孩子而言,這是一種傷害,內心萌發出自卑的種子。

2.家人溺愛孩子說起溺愛孩子,沒有一個家長願意承認這件事情。只是因為大多數的家長溺愛孩子卻不自知,你認為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擔心孩子會累,幫助孩子做了所有的事情,可是卻沒有想到更遠的將來,他會因為自己自理能力不足而自卑。

離開了家長的庇護,孩子就和其他的孩子站在了一個起跑線,別的孩子都擁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而他卻什麼都不會,難免會心生自卑。

3.不和諧的成長環境每個家都是孩子成長的基地,有的家庭家人友愛團結,也有的家庭成天雞飛狗跳,人與人之間惡語相向,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孩子會沒有安全感,變得敏感而自卑,甚至會陷入習得性無助。

孩子的正常需要長期別壓制,不被重視,不被理解,漸漸地感覺自己的存在是一種多餘。不喜歡和其他的人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在社交方面更是舉步維艱。

適度自卑不是壞事,這是孩子變得更加優秀的動力源泉1.每個人都有自卑感當發現自己不如別人,不能實現預定的目標時,很多人會特別失望,再看看周圍的人卻如此優秀,難免會自慚形穢,萌生出自卑。這種心態並不會影響自己追求卓越,自卑的人反而會更加努力,通過勤奮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2.萌生自卑,認識到自身的不完美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孩子從小往往對自己認識不足,很難以給自己一個正確的評價。而當孩子認識到自己不完美的一面,萌生出自卑時,也是正確的認識自己的開始,每個人都不可能永遠贏,而輸又是另一種通往成功的道路。

面對自卑的孩子,家長應該要如何幫助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呢?1.鼓勵孩子做出改變,感受努力的意義孩子自卑大多數是因為自己某一方面不如別人好,除去先天性的因素,大多數都是後天養成的,因此家長應該要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敢於邁出第一步,勇敢的去改變自己。

當孩子做出了成績時,給予孩子誇獎,不要小看一點點成績,這對於孩子來說,可是意義非凡。因此,家長應該要從正面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發光點,看到努力的意義,對未知的困難充滿信心。

2.讓孩子學會幫助別人,體驗助人的快樂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快樂。看到別人處在危難中,自己能夠伸出援助之手,盡綿薄之力,照亮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

父母可以安排孩子幫助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讓孩子去幫助自己買東西,拿快遞,等到孩子回來後,表達自己的感謝,讓孩子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樂趣,從而看到自身的價值,從而走出自卑的陰影。

3.教會孩子和別人合作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如果僅僅依靠一個人力量,很難走得更遠,因此在很多方面,我們需要和其他的人合作,只有彼此合作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想要培養孩子合作的精神,從家庭合作開始。

當媽媽在做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去幫忙摘菜,媽媽拖地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收拾地下的玩具,讓孩子學會主動和人合作,不僅僅節約了時間,而且給孩子創造了和其他人交流的機會,感受到與人交流的快樂。

結語:當孩子出現了自卑時,家長更不需要呵斥孩子,也無需認為孩子比別人低一等,應該要保持平常心。家長多多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長處,陪伴孩子一點點進步,對孩子的點滴成績給予讚揚,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將自卑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幫助孩子推開成功的大門。今日話題:你覺得自卑是好還是壞呢,在你的身邊有沒有自卑的孩子呢,他們現在怎麼樣了,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在育兒的路上,讓我們一起提升。

相關焦點

  • 自卑的女孩,從小在什麼樣的家庭?自卑不是性格,而是思維方式
    沐陽老家是在某省的一個小村莊,家裡有三個女兒,父母也沒有生出來兒子,從小父親都把她當作一個男孩子看待。想讓她更加優秀,不能比男孩子差,可是女孩究竟只是女孩,不僅性格方面無法成為男孩,力氣方面也不能比男孩強。不知是不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太過於嚴重,沐陽不管做什麼事情,她的爸爸都會極力否定她。
  • 睿智燈塔-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經常有家長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特別自卑,不管做什麼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就說自己做不了,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一種行為失衡的狀態。
  • 自信的孩子才優秀,杜根定律助力孩子走出自卑情緒,截獲優良品行
    性格不僅僅由天性決定,後期的鼓勵讓孩子從「自卑」變為「自信」,完成脫胎換骨前不久我和閨蜜一起帶孩子去遊樂場玩,兩個小朋友很快就跟一個五六歲模樣的小姐姐交上了朋友,三個人玩得不亦樂乎。望著小女孩蹦蹦跳跳遠去的背影,我和閨蜜相視一笑,或許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還不會太晚吧!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為自己孩子自卑的性格而感到非常苦惱,這些自卑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比一般孩子要差勁,比如畏難情緒嚴重、不合群、膽小怯懦、動不動就哭鬧等。
  • 讓你從自卑到自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揉揉人人,ID:rourou-renr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昨天的話題我們聊到,適度自卑比適度自信還好一點,因為我這裡有已經親身實踐過的方法,至少可以幫助你減少一些自卑,更自信一點。
  • 十二月:改變現狀,告別自卑
    但是事實證明,這種自我評價是錯誤的,只是一種心態問題,如果調整好這種自卑心態,就會發現自己和別人一樣是優秀的。」自卑的人常常會自我否認,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自卑是自己對自己的一種錯誤認知,所以要相信你自己,擺脫自卑才能獲得快樂。
  • 「媽媽,牛排點8分熟,很丟人」自卑的孩子,父母的回答很關鍵
    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做人不要那麼自卑,不然的話會活得特別累。如何讓孩子避免自卑呢?1.學會鼓勵孩子孩子的自卑很有可能是壓力太大所致,很多父母都不喜歡鼓勵孩子,反而會在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批評孩子。2.父母不要比較孩子有一些父母總是喜歡比較,他們在比較中可以獲得優越感,而漸漸的,他們將虛榮心轉移到了孩子身上,將孩子當作滿足自己優越感的對象。那自家孩子缺點,去和其他孩子的優點進行比較,不斷地給孩子負面評價,讓孩子接受「自己比別人差」的想法,逼迫孩子在父母的虛榮心下成長。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自卑的本質就是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在個體的心理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卑心理的引起是有多種原因的,例如:性格的差異、身材、相貌、家庭環境、智力水平、單親家庭,在人際交往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的體會等。適度的自卑能使個體產生超越的動機,去追求進步,但是如果自卑發展到妨礙個體正常生活和工作時,就成為了一種心理障礙,嚴重地影響了個體的社會交往活動。
  • 曾之喬自卑長相平凡陳坤自卑家世 明星亦凡人會自卑
    核心提示:明星居然也自卑!曾之喬曾自卑自己長相平凡,大S自卑自己的右耳形狀,陳坤自卑自己的家世,梁朝偉自卑自己的身高,言承旭自卑自己的人際交往。
  • 《孤芳自賞》賞析,什麼是自卑,如何克服自卑
    我們自卑過,因為我們不夠完美,我們或許一無所有,所以才會如此狼狽。但是,孤芳自賞也是一種美,至少我們不甘於自卑。誰說自卑就不能發揮,我相信我們可以獲得人生的精髓。自卑的人都希望可以戰勝自卑,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有一顆可以面對一切心靈,你要相信,這個世界上99%的人對你都沒有惡意,你要勇敢地展現自己,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優點,也都有自己的缺點,自卑的人卻總是把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比較,這在心理上就造成了不平等,好像與人交往是在求別人一樣,所以,一定要肯定自己的優點,允許自己的缺點,發展自己的長處
  • 何以笙簫默:那麼優秀的何以琛,在愛情裡也是會自卑的!
    可即便優秀高冷如何以琛,在愛情裡也有自卑的一面。在愛情裡,每個人心裡都有一萬個擔憂,就怕自己不夠完美,不足以匹配喜歡的對方。愛得越深這種自卑感就越濃烈。很多人說何以琛還用自卑嗎?帥氣能力強還多金,擁有這種資本的男人不知道要多自信才行,怎麼會自卑呢?跟所有人一樣,何以琛的自卑來源於自己愛得太深。
  • 孩子因為矮而自卑?懂「瓦拉赫效應」的父母能讓孩子「揚長避短」
    孩子心思單純,很容易因為外貌的特徵而陷入自卑。如果家長不能對孩子有一定的引導,那麼幼年時的自卑會一直跟著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以及未來的發展都是很不利的。在發現孩子自卑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有關"瓦拉赫效應"的知識。那麼,"瓦拉赫效應"究竟是什麼?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一個人的自卑與他的童年經歷是緊密相關的,比如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在學習生活中,得不到老師的認可。比如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喜歡挑剔孩子的缺點和毛病,並且時常掛在嘴邊進行指責,這樣給孩子造成很重的心理暗示,使得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和消極的情緒。
  • 請家長別再說孩子不行了,父母的嘲諷式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請家長別再說孩子不行了,父母的嘲諷式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現在在這個注重孩子教育的社會,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家庭的第一位,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需要好好培養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從小給孩子打好學習的基礎是第一位的。
  • 臺灣人的自卑與傲嬌
    她一語中的地認為,「看著大陸的崛起,臺灣人有普遍的自卑。」不是嗎?從島內日漸增多的陸客身上,從北上廣讓人咂舌的高地價身上,從中國人到海外買買買的新聞中,釋放出來的真實訊息只有一個,大陸早已告別窮光蛋時代。如今經濟功課不算好的臺灣能不吃味嗎?從大陸身上,當年的優等生不難看到自己鼎盛時「錢淹腳目」的影子——當然,只是影子而已。
  • 為什麼孩子會自卑,比起取悅他人,教會他做到這3點才能變得自信
    教會他做到這3點才能變得自信一、從根本解決問題,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很多孩子自卑的原因是父母給造成的一個特別壓抑的狀態,經常對孩子說家裡沒錢,家裡什麼都沒有,你一定要勤儉節約,什麼東西都不給孩子買。那麼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要強調,那就是不給孩子零花錢,可能有的家長會想說孩子那麼小,哪兒有用錢的地方,其實不然,孩子放學後的小零食,別人都有就自家孩子沒有的小玩具,孩子的虛榮心和嫉妒心越來越被衝擊,以至於對自己的父母產生懷疑,是不是沒有把自己當作家裡的一份子,從而開始自閉自卑。
  • 父母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讓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自卑心理和行為表現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孩子自卑這一事實。然後,把阿德勒的這段話的意思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卑不奇怪,也不可怕,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包括我們大人也一樣有自卑的心理,關鍵是我們要學習和思考如何用行動去克服它。
  • 我暗戀一位高級白領很久,她顏值高很優秀,我是工人自卑怎麼辦?
    情感問題:我暗戀一位高級白領很久,她很優秀,顏值也高,因為我是工人,有點自卑,該怎麼辦?首先你的條件還是不錯的,身高1.8米,二線城市上班,會攝影,會點電子琴,會抓娃娃,有房沒車,年薪12萬左右。可是你追求的是高級白領,她很優秀,顏值也高。這樣的女孩大多數都是家庭優越,自身肯定也是高學歷的。不用說兩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肯定不一樣,更加不用說價值觀的不一樣了。
  • 累的話,就別那麼自卑了
    但是它的自卑心作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些生長在田野山間、荒草高亢上的一朵朵小花。一想到美麗的玫瑰,芳香的梔子花,就好生羨慕,不禁自嘲:「看看它們啊,各有千秋,再看看我,弱小的身子,有誰會真的喜歡上呢?」
  • 不想養出「慫孩子」?孩子自卑膽小,是家長語言暴力的結果
    但是,有些家長總是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把孩子說一通,如果只是簡單的批評孩子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的話語過於激烈,充滿了諷刺、詆毀、看不起的詞語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感中,導致孩子對自己造成負面的認知評價,這種想法會不斷延伸放大,進而讓孩子養成膽小的性格。語言暴力是讓孩子變自卑的原因。
  • 自卑到極致的人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對一個人的性格的確有很大的影響,但一個人性格形成的關鍵原因還是自己在成長中的摸索和思考,即使是在一個非常有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也可能會極度的自卑,他也可能會多愁善感、胡思亂想,他也會超級的敏感,他也會很憂愁。你感受過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著如何穿衣服才不會特別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