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燈塔-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2020-12-25 睿智燈塔

經常有家長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特別自卑,不管做什麼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就說自己做不了,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一種行為失衡的狀態。在自卑心理的影響下,孩子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往往會產生焦慮、沮喪、失望等情緒反應,從而喪失奮鬥的勇氣。

如果一個孩子被自卑心理所籠罩,他的身心發展和交往能力將受到很大的限制,聰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發揮。

為什麼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

其實大部分自卑的人都來源於家庭教育和周圍環境因素。

根據多年來自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一個人缺乏自信,甚至自卑性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

因此作為家長,應時刻關注孩子是否有自卑心理,如果有,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

如果孩子有這5個行為表現,家長千萬要重視起來。

1、不良自我暗示

一個有強烈自卑感的孩子,會把失敗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足,把成功歸因於幸運。在面對成功時的歡呼,會表現非常排斥,希望保持低調,害怕下次失敗受到別人的嘲笑。

2、過於敏感多疑

具有強烈自卑感強的孩子,往往伴隨著不安、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對別人的評論,尤其是批評非常敏感,甚至難以接受,會表現出一種病態的自我保護心理,對別人的批評反應過激,比如大哭大鬧,情緒低落等。

3、不願結交新朋友,拒絕與人交流

如果孩子每天只喜歡待在家裡,不願結交新朋友,甚至拒絕與人交流,家長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孩子社交能力差的表現,如果長期任由發展下去,將來他們更不敢與人溝通和交流,從而形成自卑膽小的性格。

4、自我評價太低

無法客觀地看待自己,過多地否定、貶低自己,抬高別人,總覺得自己的才智不如別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總害怕做錯事被人嘲笑,缺乏意志力,遇到困難便會畏縮。一旦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就會自責。

5、迴避競爭

有的孩子不願意參加任何形式的比賽和競爭,他們會想方設法的逃避,即使有時受到他人的鼓勵參加比賽,也總會打退堂鼓,甚至比賽開始前就放棄。

沒有那個孩子天生自卑,孩子自卑的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家庭教育的不當。

那麼,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多鼓勵孩子,提高孩子的自我評價

孩子自卑往往是對自己的能力或自身狀況的進行過低評價,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相比。所以,他們總是關注自己的缺點,然後越比越對自己不滿意。

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並教育孩子發展自己的長處,讓孩子看到自己每一次的進步,都應該得到肯定。

2、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

自卑的孩子往往意志比較薄弱,遇到困難時容易退縮,遭遇挫折和失敗後容易洩氣,總是不敢嘗試一切事情。

因此,家長應該培養孩子面對困難的堅強意志力,要讓孩子從失敗和挫折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讓失敗成為激勵孩子成功的動力。

3、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鼓勵孩子打開心扉,多交朋友

自卑的孩子性格往往性格比較內向,喜歡把自己孤立和封閉起來,不願與周圍的人交往,時間一長,就成了社交障礙。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允許孩子有更多時間與他人交流,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找到積極樂觀的的朋友進行溝通,讓孩子在交往中學會交往,在溝通中學會溝通。

4、學會尊重孩子的意見

當面對選擇時,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當他提出自己的意見時,家長不要一味否定和拒絕,這樣只會讓孩子因為不被重視而喪失信心。

家長應該學會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權利,拒絕包辦一切的做法,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當孩子有自卑情緒或者表現時,家長一定要做好鼓勵和引導工作,讓他們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點和閃光點,只有當自己尊重並接納自己的時候,才能被別人真正的尊重與接納。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在家長的耐心引導、精心呵護下,自信、快樂、堅強地成長下去。

我是「睿智燈塔」小燈,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教育分享者,給大家帶來更多育兒方法,讓各位正在迷茫的父母放下焦慮,輕鬆育兒。

相關焦點

  • 孩子缺乏自信,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起自信心?
    一個人的自卑與他的童年經歷是緊密相關的,比如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在學習生活中,得不到老師的認可。比如父母對孩子要求過於苛刻,喜歡挑剔孩子的缺點和毛病,並且時常掛在嘴邊進行指責,這樣給孩子造成很重的心理暗示,使得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和消極的情緒。
  • 孩子因為矮而自卑?懂「瓦拉赫效應」的父母能讓孩子「揚長避短」
    自卑的孩子身上有何缺點?最重要的是,父母該如何利用"瓦拉赫效應"來消除孩子身上的自卑,從而讓孩子變成一個自信的人?一、何為"瓦拉赫效應"?"瓦拉赫效應"是指每個人的發展都是不平衡的,只有避開自己的弱點,將精力和時間完全投入於自己擅長的領域,這樣便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就。
  • 睿智燈塔-孩子太自私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
    孩子太自私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自私,不僅不懂得回報,反而覺得身邊的人都像欠他的一樣,只知道索取,卻從來不會付出,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呢?2、孩子年齡所致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初期,他們的心理活動都是單純的以自己為基礎,通過接觸、了解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人和事,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們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從滿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求,不知道如何去考慮他人的想法,更難以理解他人可能會不同的看法。
  • 睿智燈塔-孩子總是粗心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粗心的毛病
    孩子粗心,是很多家長的心病。每次考試,明明那些題孩子都會做,卻總是由於粗心而丟分,即使反覆強調了無數次,孩子仍然改不了這個壞毛病,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擔心。那麼,孩子總是粗心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粗心的毛病呢?
  • 父母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讓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自卑心理和行為表現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孩子自卑這一事實。然後,把阿德勒的這段話的意思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卑不奇怪,也不可怕,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包括我們大人也一樣有自卑的心理,關鍵是我們要學習和思考如何用行動去克服它。
  • 睿智燈塔-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其實,了解孩子成長中的敏感期我們就知道,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並不是真的針對父母,而是對執拗敏感期的本能排斥,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然而很多家長不了解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從而採取了錯誤的應對方式。這不僅傷害了孩子的心理,反而使父母進入了錯誤的教育誤區,破壞了良好的親子關係。
  • 睿智燈塔APP課程-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
    前段時間和睿智燈塔的一位徐媽媽聊天,她說:「她發現自己的女兒突然學會說謊了」,這讓徐媽媽非常擔心,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那麼,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呢?首先,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說謊?那麼,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呢?睿智燈塔提醒大家,以下教育方法你要知道:1、不要隨意給孩子下定義即使孩子對你撒謊了,也別輕易將孩子的撒謊與品質相掛鈎。
  • 沒有朋友心情鬱悶,千萬孩子用經歷闡釋:自卑才是抑鬱的根源
    心理學上認為,自卑與"挫敗感"有很深的聯繫,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屢屢受挫,他就會覺得自己能力欠缺,從而變得自卑起來。比如家長總是給孩子布置太難的任務,導致孩子經常失敗,就會引發並助長孩子的自卑情緒。另外,家長過於強勢,擊穿了孩子的人格尊嚴,也會讓他變得自卑起來。
  • 不想養出「慫孩子」?孩子自卑膽小,是家長語言暴力的結果
    但是,有些家長總是不分青紅皂白直接把孩子說一通,如果只是簡單的批評孩子還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的話語過於激烈,充滿了諷刺、詆毀、看不起的詞語會讓孩子陷入深深的自卑感中,導致孩子對自己造成負面的認知評價,這種想法會不斷延伸放大,進而讓孩子養成膽小的性格。語言暴力是讓孩子變自卑的原因。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自卑的本質就是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在個體的心理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卑心理的引起是有多種原因的,例如:性格的差異、身材、相貌、家庭環境、智力水平、單親家庭,在人際交往活動中的成功與失敗的體會等。適度的自卑能使個體產生超越的動機,去追求進步,但是如果自卑發展到妨礙個體正常生活和工作時,就成為了一種心理障礙,嚴重地影響了個體的社會交往活動。
  • 睿智燈塔課程-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家長在公眾場合如何管教孩子
    總有一些時候,孩子會為了達到目的,哭鬧不止,把家長弄得精疲力盡。有的家長嚴厲訓斥,孩子反而哭鬧的更加厲害,有的家長聽之任之,孩子仍不會善罷甘休。那麼,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這幾天秋高氣爽,父母帶著孩子去公園玩,總能看到賣玩具的攤位旁,孩子和大人糾纏不休。一個小姑娘一手拿著小狗氣球,一手拿著棒棒糖。
  • 適度自卑,或許讓孩子更優秀,別把自卑當作「病」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卑情結,只是每個人自卑的程度不同而已。我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孩子輕微的自卑並不是壞事,怕的是陷入了惡性循環,而輕微的自卑反而能夠激勵孩子進步,成為孩子前進路上的墊腳石。哪些因素會讓孩子陷入自卑情結呢?
  • 自卑的女孩,從小在什麼樣的家庭?自卑不是性格,而是思維方式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自卑的心理,小編也是如此,可是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這種自卑心理呢?她靈魂裡住著一個自卑的灰姑娘,整日打掃著心房的塵,她渴望從外面的世界照進來一束光,哪怕只有遠方的燈塔那麼微弱,只要能把自己拯救出去,她寧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狠狠地抓住。也許有人會說這種說法有點嚴重,哪有這麼誇張啊,不就是爸爸罵了她幾句嗎?至於記這麼多年仇嗎?
  •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親身經歷告訴你,應該這樣做
    自卑心理讓人們失去了很多,也錯失了很多生活中的美好,很多人因為自卑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活的痛苦壓抑。自卑真的挺可怕的,它讓我們活在黑暗當中,甚至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在我們的生命裡,保不齊某一天就會爆炸。
  • 「媽媽,牛排點8分熟,很丟人」自卑的孩子,父母的回答很關鍵
    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做人不要那麼自卑,不然的話會活得特別累。如何讓孩子避免自卑呢?1.學會鼓勵孩子孩子的自卑很有可能是壓力太大所致,很多父母都不喜歡鼓勵孩子,反而會在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批評孩子。本身孩子在幼年時期的承受能力就不太強,一旦被壓力施加在身上,他們就會出現不良的心理,沒有了父母的鼓勵和表揚,自卑也因此而產生。其實家長想要解決這種問題很簡單,那就是去鼓勵孩子,不管孩子做的事情是對是錯,家長都要去表揚他們。做得對的事情,家長可以表揚孩子,讓孩子繼續保持,做了錯的事情,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改正。
  • 如何幫助孩子消除「習得無助」
    要幫助孩子們消除「習得性無助」的心理,家長們要會一點點心理學,幫助他們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1)正確歸因,不打壓孩子家長應該儘量避免打壓孩子,因為這樣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要把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歸結為缺乏努力,並對此表示不滿,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這種內疚感通常是一種激勵力量,會使孩子督促自己進步。
  • 孩子在9歲之前,若有以下表現暗示自卑了,請家長及時拉一把
    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要知道哪些是良好的性格,如何塑造這種良好的性格。那孩子若是自卑了,9歲之前會有哪些表現呢?一、 太在意他人眼光一般情況下,9歲前的孩子都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但總有些孩子,擁有自己年齡不該有的成熟和懂事,他們太會看眼色行事。所以這類的孩子顯得過於敏感,因為別人的一點批評就可能非常痛苦,從而做事畏手畏腳!這種被迫的懂事,並不是真的懂事,可能是自卑了,父母要及時拉一把。
  • 心理學家:長大自卑的孩子,童年往往有過3種經歷,你娃有嗎
    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對他將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兒時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給孩子怎樣的體驗和評價,就是孩子的第一體驗。都說幸福的孩子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時期孩子心理上的創傷,可能很長時間,甚至長大成人都無法釋懷。
  • 自信的孩子才優秀,杜根定律助力孩子走出自卑情緒,截獲優良品行
    望著小女孩蹦蹦跳跳遠去的背影,我和閨蜜相視一笑,或許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還不會太晚吧!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為自己孩子自卑的性格而感到非常苦惱,這些自卑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比一般孩子要差勁,比如畏難情緒嚴重、不合群、膽小怯懦、動不動就哭鬧等。
  • 別哭,這部動畫能讓孩子告別自卑心理 迪士尼經典動畫《小飛象...
    總的來說,孩子是弱小的,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以及正確教導,這樣才能讓孩子茁壯成長。  如何讓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是永恆的話題。  《小飛象》這部動畫電影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塑造了一個有些自卑的主角,剛剛出生的小象丹波擁有一對碩大的耳朵,這對耳朵幾乎能覆蓋住它的身體,丹波和其它大象長得都不一樣,包括它和媽媽都不一樣,這就讓它很自卑,天生就養成了膽小怯懦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