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自私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自私,不僅不懂得回報,反而覺得身邊的人都像欠他的一樣,只知道索取,卻從來不會付出,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呢?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會認為別人做什麼事都是應該的,別人對他的付出是正常行為,這樣的孩子做事情會非常自私,以自我為中心。
有好的東西自己先享用,不管別人是否喜歡;當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要佔為己有。
孩子的自私,是家長的溺愛,趁著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形成,父母千萬不要讓悲劇出現在孩子身上。
首先,面對孩子的自私行為,家長先不要急著對孩子進行道德的評判。
因為孩子畢竟還在成長階段,即便是自私,也不算是可恥的行為,而是自私的程度,我們要教會孩子去把握。
因為,過度的自私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讓別人遠離自己,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自私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然後再對孩子進行引導。
1、父母的言傳身教
如果家長本身就比較自私,孩子一定會受大人的影響,所以,要想孩子改變,家長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
2、孩子年齡所致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初期,他們的心理活動都是單純的以自己為基礎,通過接觸、了解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人和事,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們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從滿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求,不知道如何去考慮他人的想法,更難以理解他人可能會不同的看法。
3、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導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觀念
現在獨生子女成為了社會主流,家長過度溺愛造成孩子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依賴性。孩子想要什麼東西家長都盡力滿足,對孩子百依百順,從而讓孩子形成了過度的自我中心。
4、父母對孩子存有愧疚感
有些家長,平常對孩子管教比較嚴格。他們希望孩子做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等他們情緒平復之後,又後悔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是否過分。
於是在另一方面,又過度補償這種心理愧疚,而孩子也能敏銳地感覺到父母的情緒變化,懂得利用父母的這種心理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那麼,孩子太自私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孩子小時候是學習的重要時期,因此家長要教會孩子基本的禮貌用語,並讓懂得如何尊重他人。比如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要說謝謝,冒犯他人時要說對不起。
當別人說話時,要直視對方的眼睛,認真傾聽,而且不要插話。即使對方有了錯誤,也不要直接了當的說出來,要委婉尊重的勸說他人。
2、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家長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眼裡很重要,他們喜歡模仿家長的行為,因此,家長想要教會孩子感恩,首先就要讓孩子看到家長的感恩的表現。
平常可以給孩子做一些示範,讓孩子習慣感恩的心理和行為。比如當他人送給孩子禮物後,家長要暗示孩子與對方致謝;過年過節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感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讓孩子學習如何回報長輩。
3、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從本質上認知
孩子不懂得感恩,最重要的是孩子沒有這個意識,家長從來也沒有教會孩子這個道理,因此,孩子也不知道該回報家長什麼。
家長要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是需要被疼愛的,家長不要告訴孩子只知道學習,學習是孩子應該要做的事,但並非唯一的事。
4、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擁有責任感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習慣了被家長照顧,這樣的孩子很難有感恩意識。因此,家長需要讓孩子擁有責任感,當孩子有了責任意識時,做事情就會以大局為重。
平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感受作為集體一份子應該付出的努力;在家裡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做飯等,在實際鍛鍊中體會父母的辛勞,自然會對父母多一份關懷與體貼。
孩子太自私怎麼辦?感恩是一種美德,家長想要讓孩子懂得感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也要多加對孩子培養。
我是「睿智燈塔」小燈,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教育分享者,給大家帶來更多育兒方法,讓各位正在迷茫的父母放下焦慮,輕鬆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