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燈塔-孩子太自私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

2020-12-06 睿智燈塔

孩子太自私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自私,不僅不懂得回報,反而覺得身邊的人都像欠他的一樣,只知道索取,卻從來不會付出,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呢?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會認為別人做什麼事都是應該的,別人對他的付出是正常行為,這樣的孩子做事情會非常自私,以自我為中心。

有好的東西自己先享用,不管別人是否喜歡;當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要佔為己有。

孩子的自私,是家長的溺愛,趁著孩子的性格還沒有形成,父母千萬不要讓悲劇出現在孩子身上。

首先,面對孩子的自私行為,家長先不要急著對孩子進行道德的評判。

因為孩子畢竟還在成長階段,即便是自私,也不算是可恥的行為,而是自私的程度,我們要教會孩子去把握。

因為,過度的自私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讓別人遠離自己,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自己。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自私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然後再對孩子進行引導。

1、父母的言傳身教

如果家長本身就比較自私,孩子一定會受大人的影響,所以,要想孩子改變,家長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

2、孩子年齡所致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初期,他們的心理活動都是單純的以自己為基礎,通過接觸、了解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人和事,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們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從滿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求,不知道如何去考慮他人的想法,更難以理解他人可能會不同的看法。

3、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導致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觀念

現在獨生子女成為了社會主流,家長過度溺愛造成孩子習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依賴性。孩子想要什麼東西家長都盡力滿足,對孩子百依百順,從而讓孩子形成了過度的自我中心。

4、父母對孩子存有愧疚感

有些家長,平常對孩子管教比較嚴格。他們希望孩子做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等他們情緒平復之後,又後悔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是否過分。

於是在另一方面,又過度補償這種心理愧疚,而孩子也能敏銳地感覺到父母的情緒變化,懂得利用父母的這種心理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那麼,孩子太自私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

孩子小時候是學習的重要時期,因此家長要教會孩子基本的禮貌用語,並讓懂得如何尊重他人。比如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要說謝謝,冒犯他人時要說對不起。

當別人說話時,要直視對方的眼睛,認真傾聽,而且不要插話。即使對方有了錯誤,也不要直接了當的說出來,要委婉尊重的勸說他人。

2、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家長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眼裡很重要,他們喜歡模仿家長的行為,因此,家長想要教會孩子感恩,首先就要讓孩子看到家長的感恩的表現。

平常可以給孩子做一些示範,讓孩子習慣感恩的心理和行為。比如當他人送給孩子禮物後,家長要暗示孩子與對方致謝;過年過節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感恩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讓孩子學習如何回報長輩。

3、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從本質上認知

孩子不懂得感恩,最重要的是孩子沒有這個意識,家長從來也沒有教會孩子這個道理,因此,孩子也不知道該回報家長什麼。

家長要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是需要被疼愛的,家長不要告訴孩子只知道學習,學習是孩子應該要做的事,但並非唯一的事。

4、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擁有責任感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習慣了被家長照顧,這樣的孩子很難有感恩意識。因此,家長需要讓孩子擁有責任感,當孩子有了責任意識時,做事情就會以大局為重。

平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參加一些集體活動,讓孩子感受作為集體一份子應該付出的努力;在家裡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做飯等,在實際鍛鍊中體會父母的辛勞,自然會對父母多一份關懷與體貼。

孩子太自私怎麼辦?感恩是一種美德,家長想要讓孩子懂得感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也要多加對孩子培養。

我是「睿智燈塔」小燈,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教育分享者,給大家帶來更多育兒方法,讓各位正在迷茫的父母放下焦慮,輕鬆育兒。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我們要知道,孩子的「執拗敏感期」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任何孩子都無法逾越,這與孩子的心理髮育特點密切相關,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 睿智燈塔-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經常有家長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特別自卑,不管做什麼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就說自己做不了,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一種行為失衡的狀態。
  • 睿智燈塔APP課程-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
    前段時間和睿智燈塔的一位徐媽媽聊天,她說:「她發現自己的女兒突然學會說謊了」,這讓徐媽媽非常擔心,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那麼,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呢?首先,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說謊?所以,孩子3歲之前父母不要拆穿孩子的謊話,3-6歲父母要告訴孩子哪些謊話是不能說,要明白孩子是「有意說謊」還是「無意說謊」,然後加以引導。但是,對於6歲以上的孩子,他們的智力有了很大的進步,懂得了語言的用途,當孩子說謊時,父母就要引起重視了,對孩子說謊的行為進行及時的引導。
  • 睿智燈塔-孩子總是粗心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粗心的毛病
    孩子粗心,是很多家長的心病。每次考試,明明那些題孩子都會做,卻總是由於粗心而丟分,即使反覆強調了無數次,孩子仍然改不了這個壞毛病,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擔心。那麼,孩子總是粗心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粗心的毛病呢?
  • 睿智燈塔課程-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家長在公眾場合如何管教孩子
    緊接著,小姑娘開始嚎啕大哭起來,媽媽嚴厲的說道,「你太任性了,家裡已經有3個泡泡機了,不可以再買了。」故事看到這裡,我們可能會覺得小女孩太任性了。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當她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泡泡機,她也會產生玩泡泡機的想法,這是非常正常的。在孩子的心裡,他不會去考慮家裡已經有了3個泡泡機了,而只是單純的想要玩泡泡機。
  •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國慶假期生活,睿智燈塔給大家的4點建議
    中秋國慶小長假即將來臨,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國慶假期生活,成了許多家長關心和困惑的重要課題。身為父母,你是希望孩子荒廢一個假期,還是擁有一份科學的假期規劃,讓孩子在開學時能夠輕鬆應對接下來的學習呢?那麼,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國慶假期生活呢,如何讓孩子假期生活更有意義呢?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分享的假期計劃,合理又高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寶寶便秘怎麼辦?如何預防寶寶便秘?睿智燈塔教育
    文章轉載自睿智燈塔公眾號,一個有溫度的分享者,給家長和朋友們帶來更多育兒方法,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並關注!一旦發現寶寶一天沒排便了,就如臨大敵,生怕孩子便秘了,開始各種反省自責:是不是今天水喝的少?奶粉衝調的不對了?哎呀,忘記給孩子吃香蕉了!甚至想著讓寶寶立馬能拉粑粑,用點開塞露吧?吃袋益生菌吧?順時針揉揉肚子吧?無論用什麼辦法!希望孩子能立刻排便。
  • 睿智燈塔-比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同學們會不會嘲笑他,別人總是盯著自己看怎麼辦,能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他要面對一連串的未知。意料之中,初入學校的他,感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排擠,女同學會竊竊私語「碰到他會傳染上病菌」,男同學會說「如果我長成他那樣,我覺得我會自殺」,他很懊惱。媽媽卻堅定地告訴他:「你並不醜,奧吉。」
  • 睿智燈塔-如果孩子有這幾個表現,說明你把他撫養的很好
    但是,部分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是非常嚴厲的,有的時候孩子剛剛說出自己的想法,就遭到了父母的呵斥,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了。比如,當孩子因為這一次的考試成績不理想,告訴你自己不想上學了,家長如果不分青紅皂白的斥責孩子,孩子以後就再也不會告訴你類似的想法了。
  •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懂得分享,卻不懂孩子為什麼「自私」
    這時候,有的家長會和孩子說,要學會分享。甚至有的家長怕孩子長大會變得自私,小時候強迫他們去分享。 讓孩子學會分享,不能用強迫的手段,而是要接受他們暫時自私行為,然後再一步步建立分享的概念。為什麼這麼說?
  • 孩子自私並非是壞事,「假大方」會害了他們,很多事應該自私點
    但其實這並不是真的自私,而是家長「假大方」,孩子自私有時候並非是壞事,「假大方」更容易傷害他們,很多事自私一點沒壞處。自私的孩子有哪些特點?沒有感恩之心很多人都看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吃完飯後就去玩遊戲或看電視了,而家長卻繼續清洗碗筷做家務,在吃飯的時候孩子只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不會給別人品嘗。
  • 《夏洛特的網》:孩子童真的善良值得被擁護,才有一個感恩的人生
    現在孩子越來越是有著往錯誤的方向發展了,現在的孩子大多是以自私的態度對待其他人,對於父母所做的一切,沒有去很好的理解,也沒能夠去對於父母進行感恩,可以說現在的孩子是有著白眼狼的趨勢。父母辛辛苦苦為還是工作付出一切到頭來卻遭受到孩子的抱怨,孩子的埋怨,甚至孩子不懂得去感恩。而電影夏洛特的網正恰恰是說明了,要想一個孩子能夠對其他人進行感恩的話,那麼勢必孩子的童真善良需要被人所擁護。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二、哪些事情上孩子需要學會「自私」?1.物品所有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家長明知道自己不知道被強迫,卻還是會做強迫孩子的事情,比如分享玩具。在物品所有權上,孩子需要自私一點,這樣才能建立正確的所有權認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東西,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 留學生「許可馨事件」中的反思:孩子知感恩,是父母修來的福分
    「許可馨事件」也讓人深思,父母必須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僅需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事,更要懂得教會孩子如何做人,教會孩子為人處世之道,讓孩子學會感恩,孩子才能走得更長遠,孩子知感恩,是父母修來的福分。一、向孩子貫徹遇到挫折的思想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家長們要正確引導孩子從自身的層面去分析原因,尋找原因,並想出解決方法,要讓孩子學會自省,而不是把一切的失敗都歸結於外部條件,或者遇遇到挫折和困難,就尋找父母幫忙解決。
  • 如何引導孩子的消極情緒
    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是「如何引導孩子的消極情緒」,但其實今天的分享不僅僅是只關注到消極情緒部分,今天的分享會比較全面的來看待情緒、理解情緒。經常聽到說「好的情緒管理是高情商的關鍵」,那我們先來聽聽有關情商的概念。
  • 「掌門燈塔計劃」為貧困地區孩子照亮夢想
    會上,掌門1對1創始人兼CEO張翼宣布正式啟動大型公益計劃——「掌門燈塔計劃」,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陳美玲、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吉光專項基金副主任黃寧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學校教育學部學生事務部副主任孫夢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會議。
  • 孩子想當醫生,如何引導他實現夢想
    孩子非常高興地領了任務,同時我也把這個任務告訴了爺爺奶奶,以獲得陪伴者的幫助。我布置的這個任務有兩層目標:第一,引導孩子去動物園如何遊玩;第二,引導孩子學會學習,不懂的可以詢問或請求幫助。孩子遊玩歸來,因為有了任務和目標,所以我們之間有了話題可聊。孩子拿出手機,跟我一張照片一張照片地分享,介紹動物的名字以及自己在看動物過程中發生的事情。
  • 如何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
    如何培養一個心存「感恩」的孩子呢?你也可以教孩子如何在遭遇尷尬時依然感謝別人。例如,當孩子收到一份與去年一模一樣的禮物,或對自己收到的禮物不是很喜歡時,可以說「謝謝你記得我」或「我很喜歡它的顏色」。提醒孩子在關注禮物本身的同時,別忘了以同樣的心思關注別人對自己的體貼。
  • 只許成功|學會韜光養晦,引導「成就型」孩子遠離急功近利
    這個場景太熟悉了,幾乎每次公布考試、聽寫成績都會上演。說話的男生是班裡的學霸,腦瓜聰明,學習認真,時常拿第一。不過,他也總是因為「過於自信」被同學們冷嘲熱諷。這個孩子給自己的目標定得非常高,並且堅信自己一定能達到。有意思的是,一旦失敗他也是全班哭得最兇的,簡直可以用「嚎啕大哭」來形容。
  • 泰國勵志微電影《菠蘿冰棍》:優秀的家長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孩子會在人生中遇到諸如如何切菠蘿、賣冰棍這樣細小的問題,也將會在未來長長的人生中面臨學業、事業或是人生道路的困難與抉擇。細小的問題很多時候父母能夠幫孩子代勞,但更重大的問題只能靠孩子自己去判斷選擇。 如果孩子能夠學會自己獨立思考,他們將擁有解決人生中大多數問題的能力,也能夠擁有獨立面對困難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