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燈塔-比愛孩子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2020-12-17 睿智燈塔

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讓我們有底氣去追逐詩和遠方。

父母毫無保留的愛,

讓我們有勇氣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父母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

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底氣。

電影《奇蹟男孩》(同名暢銷書)中的小主人公奧吉,是一個天生臉部畸形的小男孩,在歷經27次手術後終於活下來了,卻不得不面對難以修復的「醜陋」容貌。

即使如此,在他10歲以前,他一直活得很快樂。

媽媽放棄自己的學業和事業,全身心投入到對他的治療、照顧和教育中;爸爸總是給他男人式的鼓勵,講一些暖心的小笑話,陪他看《星球大戰》。

然而,10歲那年,奧吉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父母決定送他去學校接受正常的教育,他需要面對家以外的世界。同學們會不會嘲笑他,別人總是盯著自己看怎麼辦,能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

他要面對一連串的未知。

意料之中,初入學校的他,感受到了同學的嘲笑和排擠,女同學會竊竊私語「碰到他會傳染上病菌」,男同學會說「如果我長成他那樣,我覺得我會自殺」,他很懊惱。

媽媽卻堅定地告訴他:「你並不醜,奧吉。」

「你是我的媽媽,才這麼說。」

「正因為我是你的媽媽,所以我的看法才重要,因為我才是最了解你的人。」

然後,媽媽溫柔地跟他解釋臉上的疤痕:「我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印記,比如我的皺紋,我的白髮,它們就像一張張地圖,告訴別人我去過哪兒,經歷過什麼。」

爸爸把他不肯離手的頭盔偷偷藏起來,鄭重地告訴他:「我想要看到你的臉,這是我兒子的臉,我愛它。」

爸爸媽媽的肯定和鼓勵給了奧吉直面挫折的勇氣和信心。他開始嘗試著跟同學、老師相處,嘗試著融入學校生活。

經歷過背叛、難過、悲傷……最後,憑藉自己的勇氣和善良,一點點去感染身邊的人,一步步獲得友誼和尊重,並獲得了學校的畢業勳章。

這個大家心目中的「奇蹟男孩」所有的底氣,都來自父母對他深深的愛。那些毫無保留的愛,給了他源源不斷的能力和安全感,成為他成長路上最美的底色,讓他用勇氣和力量去直面生活的一切。

然而,中國式父母不缺乏對孩子的愛,但是,卻缺少對愛的表達。

明明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但是卻從來都不說。

明明是關心孩子的身體,說出口的卻是:「多穿點衣服,感冒了看我不揍你!」

明明為孩子而驕傲,說出的卻是:「哪裡哪裡,他還差得遠呢。」

明明很愛孩子,卻總是用指責代替擁抱。

所以很多孩子,童年時在期盼父母的肯定,青年時在和父母對抗,中年時才感受到父母從不言說的愛。

去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燃爆了整個暑期檔,在中國的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刷屏。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如此勵志的哪吒卻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擁有這樣的心態。

當哪吒被申公豹告知,自己並不是父母口中的靈珠,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魔丸,並且即將在三周歲生日這天遭受天劫,從此神魂俱散,哪吒表現出來了極度的憤怒。

他用申公豹告訴自己的咒語,解開了身上的乾坤圈,讓魔丸的力量全部釋放了出來,在魔丸力量的影響下,哪吒喪失了全部的理智。

值得慶幸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沒有讓哪吒犯下大錯,也給哪吒後期對抗天命留出了轉圜的餘地。

而當哪吒得知,父親給自己的平安符,竟然是從自己出生時,就已經求取來的換命符。

原來,父親早在自己出生起,就已經在替自己考慮未來的出路了。

那一刻,哪吒才真正明白,父親對自己的嚴格教育,不是為了把自己關起來以保全他總督大人的名聲,而是真正的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

為了讓自己在三歲以後,即使再也沒有了父親的教導,依然能夠懂得做人的道理,做個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說,哪吒沒有在魔丸的影響下釀成大禍,是得益於李靖夫婦的悉心教導。

那麼,哪吒在最後選擇對抗天命,則是得益於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愛。

因為你愛我,認可我,所以,我絕不能辜負你們的期待,所以哪吒才有了對抗命運的勇氣。

但是,假如哪吒不是因為偶然得知了這一事情的真相,後面的劇情可能就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了。

他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喪命於天雷之中。

對於哪吒是這樣的,對於其他的孩子,也是這樣的。

孩子不懂含蓄,不懂父母指責下的期盼,謙虛下的驕傲,他們只知道指責代表不滿意,謙虛代表不認可。

要想孩子有幸福的童年,父母不僅要明明白白地「偏愛」孩子,更要讓孩子清楚知道自己是被愛的,這樣的孩子,一生都有底氣。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可能需要更多地用到智慧,所謂智慧父母,就是找到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然後想出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

文章轉載自「睿智燈塔」公眾號,歡迎各位朋友關注查看,跟睿智燈塔專家學習更多育兒方法。

相關焦點

  • 父母要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天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天生的,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如何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感情、如何理性地去愛孩子,卻是需要所有的父母學習和重視的。新手爸爸媽媽很多時候真的不夠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在面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時常常會莫名其妙、手足無措,因為初為父母的角色,誰都沒有經歷過育兒「崗前培訓」,孩子出生時更沒有附帶「說明書」,所以育兒路上也只能是邊學習、邊摸索、邊實踐,不知不覺間孩子長大了,家長似乎才學會如何去對待孩子。
  • 睿智燈塔APP課程-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
    前段時間和睿智燈塔的一位徐媽媽聊天,她說:「她發現自己的女兒突然學會說謊了」,這讓徐媽媽非常擔心,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那麼,孩子說謊怎麼辦?如何處理孩子說謊的行為呢?首先,家長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說謊?只要達到父母的要求,不讓他們難受,與他們期待已久的形象相符,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孩子3歲之前父母不要拆穿孩子的謊話,3-6歲父母要告訴孩子哪些謊話是不能說,要明白孩子是「有意說謊」還是「無意說謊」,然後加以引導。
  • 睿智燈塔課程-孩子任性哭鬧怎麼辦?家長在公眾場合如何管教孩子
    孩子借哭鬧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在與父母長期的鬥智鬥勇中,也會發現,自己的哭鬧會讓父母做出讓步,孩子自然就會拿哭鬧來作為自己與父母抗衡的武器。如果想要杜絕這一點,就需要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始終對孩子無條件的愛,但是也不放棄原則。
  • 睿智燈塔-孩子太自私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感恩
    2、孩子年齡所致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初期,他們的心理活動都是單純的以自己為基礎,通過接觸、了解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人和事,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們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從滿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求,不知道如何去考慮他人的想法,更難以理解他人可能會不同的看法。
  • 睿智燈塔-如果孩子有這幾個表現,說明你把他撫養的很好
    生活中,如果孩子們有這些表現,證明父母把他撫養的很好,佔其中一條都值得開心。1、孩子懂得心疼父母雖然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是不計較回報的。但是,如果有一個懂得心疼你的孩子,知冷知熱的體貼你,一定更能讓父母感受到幸福。
  • 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國慶假期生活,睿智燈塔給大家的4點建議
    中秋國慶小長假即將來臨,如何合理安排孩子國慶假期生活,成了許多家長關心和困惑的重要課題。身為父母,你是希望孩子荒廢一個假期,還是擁有一份科學的假期規劃,讓孩子在開學時能夠輕鬆應對接下來的學習呢?相信大部分家長還是想幫助孩子一起合理規劃假期時間,安排好每天的學習和生活的。利用這個難得的假期去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學習一些技能,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將來的長期發展。假期過後要面對的,就是難度加大的學習,所以讓孩子保持學習狀態非常關鍵,因此時間規劃也變得尤為重要。
  • 睿智燈塔-孩子總是粗心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粗心的毛病
    孩子粗心,是很多家長的心病。每次考試,明明那些題孩子都會做,卻總是由於粗心而丟分,即使反覆強調了無數次,孩子仍然改不了這個壞毛病,這讓許多家長十分擔心。那麼,孩子總是粗心怎麼辦,如何解決孩子粗心的毛病呢?
  • 睿智燈塔-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最明顯的就是不聽父母的話,甚至故意和家長作對。比如,你不讓他亂丟垃圾,他偏偏給你扔一地;你不讓他坐在床上吃東西,他就端著碗上床。孩子的這些行為,在大人眼裡都是倔強、不聽話的表現。
  • 睿智燈塔-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3、不願結交新朋友,拒絕與人交流如果孩子每天只喜歡待在家裡,不願結交新朋友,甚至拒絕與人交流,家長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孩子社交能力差的表現,如果長期任由發展下去,將來他們更不敢與人溝通和交流,從而形成自卑膽小的性格。
  • 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殊不知他曾在孩子身上偷的懶,如今成為了他給自己挖的坑。兒子的衝動暴躁只有父母能平息,那些由錯失所導致的「陌生」,也不應該定義為:青春期的叛逆。父母不在孩子身邊,不知他心中所想,不知他語言的潛在含義,更不知如何與他更好地交流,雙方自然會感到陌生。
  • 媽媽給兒子穿女裝引熱議:自由,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文:家長慧,風吹梧桐一、毫無保留的愛,是傷害最近,山東青島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家庭悲劇。15歲女兒周六從學校回到家中,藉口幫母親按摩,趁其不注意,從後面用早已準備好的繩子,將母親活活勒死。她很重視女兒的教育問題,供女兒讀學費不菲的有名私立學校,課外還會安排孩子學畫畫、鋼琴等興趣班,多年來一直堅持每天接送孩子上學。母親想用自己毫無保留的愛,來彌補不能給女兒一個完整家庭的虧欠,如她的小詩《致女兒》中寫的那樣:「有缺口的愛雖不完美,但想在不完美中,愛到極致。」
  • 睿智燈塔-人與人之間:保持適當距離,關係更有分寸
    和伴侶之間,給彼此留一點空間在這個世界上,對我們最重要的人不是父母,不是兄弟姐妹,更不是子女,而是我們的愛人。父母會老去,孩子也會離開我們組織新的家庭。只有愛人,才是那個能夠陪伴自己共度餘生的人。而在一個家庭中的所有關係,也都是圍繞著夫妻關係展開的。
  •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是儘早讓孩子獨立,營地教育是給孩子的一份愛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過一句很走心的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營地教育讓孩子邁出獨立的一步成偉鋒本人非常認同這樣的教育理念,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
  • 尊重是愛,當孩子讓父母進房間先敲門時,聰明的父母會怎麼樣做?
    文/蘭媽談育兒當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在愛孩子方面糾結不已,那麼教育孩子的愛究竟是什麼呢?有人認為這是對孩子一時穿戴的滿足,也有人認為這是閒暇時間的認真陪伴。實際上,真正愛孩子的標準體現,是看得見對方的需求也是懂得尊重孩子,因為只有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夠換得被孩子尊重的幸福感。
  • 父母送給孩子的禮物不是價格而是愛和期待
    禮物,吃喝玩樂樣樣俱全,父母想把世間的豪華與完美都送給孩子做禮物。似乎讓孩子拆解盒子的那一刻體會世界上所有的美好。然而,禮物很快就會變成擺在一邊無人憐惜的棄兒。選擇什麼樣的禮物對於當下的父母而言,值得深思不要用禮物慣壞孩子,不能不給孩子驚喜和快樂。如何滿足孩子們的期待,價值一詞就是衡量禮物的標準。
  • 孩子愛撒謊、總愛隱瞞,不願意和父母交心,你知道真正原因嗎?
    有位家長問:孩子有事情總愛瞞著自己的父母,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凡事有因才有果,無風不起來,孩子之所以有事情總愛瞞著家長,那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不會有無緣無故的騙,這和家長有很大的關係。
  • 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怎麼理解?為什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有很多父母就是打著這樣的旗號,無意當中傷害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幾種父母,最理想的父母是真心愛護子女並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孩子。其次是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口口聲聲說完全知道怎麼愛孩子。最壞的就是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卻認為自己深愛著孩子。
  • 包貝爾和女兒對話刺痛4億父母: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作為父母,我們總以為,自己給孩子的愛才是最無私的;我們總覺得孩子太小,他們什麼都不懂,知道什麼是愛呀! 但事實上,我們的孩子,要比我們想像的更愛我們。 只不過,大人平時都太「忙」太「累」,「事情太多」,很多孩子愛我們的小細節會被我們輕而易舉地就忽略掉了…… 02你給自己的媽媽/寶貝打幾分?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一位記者相繼採訪十幾位年輕的父母,問他們:「如果給您的孩子打分,滿分為10分,您會給自己的寶貝打多少分呢?」
  • 教育專家孫瑞雪:愛與自由,缺一不可!父母該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愛可以讓孩子更安全 愛讓孩子的身體更健康 父母對孩子的愛,體現在為他們打造更安全的環境上 對於弱小的孩子來說,生活中有許多不起眼的東西都能讓他們受到傷害,而父母,則會在「愛」的支撐下,細心地為孩子們排除各種危險,從而讓他們始終生活在安全之中,也就是說,愛讓孩子變得更健康。 愛讓孩子的心理更健全 父母對孩子的愛,可以讓他們擁有更良好的心理。
  • 《愛的釐米》:父母捆綁和壓榨孩子的人生,現實比電視劇更扎心
    父母與孩子的各種矛盾,很多時候是以愛之名出發,結果愛成了捆綁,更殘忍的是,愛變成了一場壓榨孩子人生的藉口。被孩子佔據了全部世界的離婚女人一個女人,在孩子一歲時,因為懷疑老公的出軌,出於面子,好強的她高調地跟老公離婚。離婚後,她一個人含辛茹苦地帶著孩子,既當爹,又當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