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天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天生的,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如何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感情、如何理性地去愛孩子,卻是需要所有的父母學習和重視的。
新手爸爸媽媽很多時候真的不夠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在面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時常常會莫名其妙、手足無措,因為初為父母的角色,誰都沒有經歷過育兒「崗前培訓」,孩子出生時更沒有附帶「說明書」,所以育兒路上也只能是邊學習、邊摸索、邊實踐,不知不覺間孩子長大了,家長似乎才學會如何去對待孩子。正因為這些因素,就更需要家長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要一同學習、一同成長!
我們對孩子的愛有很多方式,但請記住要表達出來!比如日常生活中,寶爸寶媽們可以通過這些形式,來表達我們的愛,也更能讓孩子深刻感受我們的溫暖,培養出有「愛」的孩子。
第一,要多給予孩子「愛的抱抱」,當寶寶需要時,隨時給予孩子一個大大擁抱,深情地、全心意地抱著孩子,擁抱的同時寶寶感受到的並不僅僅是體溫,更是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也可以多親親寶貝、多摸摸寶貝的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情感,尤其是入睡前給寶寶一個安吻,可以舒緩寶寶的情緒,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第二,嘗試多去把微笑送給孩子,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是他的全部,你的微笑對於孩子就是全世界最溫暖的陽光,而且能夠給予孩子很大的鼓勵,讓孩子勇敢地進行探索,一步一步地前進。
第三,當孩子有一些好的表現時,請為孩子鼓掌喝彩,或者豎起大拇指,孩子小時候的自信,很多是來源於最親近人的鼓勵,及時孩子有時候聽不懂,但是從你的眼神和表情中孩子也能感受到你對他的肯定。
第四,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更要關注與孩子的溝通,注重情感的交流,每天固定一些時間,來進行親子交流,當孩子有表達需求時,我們要耐心並專注地聽孩子講完,比如我們可以每天固定5分鐘,專門用來和孩子溝通情感的時間,因為寶寶小,時間太長孩子也理解不了,並且孩子專注力有限,所以5分鐘是足夠的。每天睡覺前也可以專門安排一點時間給孩子講故事,美好的睡前故事,會增加孩子對媽媽的親子依戀。
第五,多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出發,多揣摩孩子的心思,比如寶寶為什麼喜歡搶東西?為什麼害怕毛毛蟲?站在孩子的角度後,那似乎很多問題就很容易理解了。
那最後,就是對孩子的愛要勇敢說出來,「愛」需要用行動來表示,「愛」讓孩子充滿勇氣和力量,把愛說出來,就是最直接的行動,寶爸寶媽們,愛他就向他「表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