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孩子路過動物園,回家就跟爺爺奶奶說,今天要去動物園玩。於是,一大早起床後,孩子就為自己去動物園開始做積極的準備了。
因為我有工作要做,不能與孩子同行,所以我給孩子布置了相關任務:「去動物園,請為媽咪拍回10張動物的照片。要仔細觀察園內動物,重點觀察動物吃什麼,拉的便便是什麼形狀的。如果沒有看到的話,就請諮詢爺爺奶奶,或者請教動物園的飼養員。」孩子非常高興地領了任務,同時我也把這個任務告訴了爺爺奶奶,以獲得陪伴者的幫助。
我布置的這個任務有兩層目標:第一,引導孩子去動物園如何遊玩;第二,引導孩子學會學習,不懂的可以詢問或請求幫助。
孩子遊玩歸來,因為有了任務和目標,所以我們之間有了話題可聊。孩子拿出手機,跟我一張照片一張照片地分享,介紹動物的名字以及自己在看動物過程中發生的事情。
一個簡單任務的布置,讓孩子的動物園之行更充實、更富有意義,何樂而不為呢?
博士後媽媽有話說:
或許很多人都會認為,「目標」對於小孩來說,有點兒太過於高要求了。其實,對於自我意識還在發展中的幼兒來說,「目標的設立」是很重要的。儘管孩子非常小,但是幫助孩子確立適合他的目標,將有助於促進孩子自我管理素養的提升。
幫助孩子設立一個目標,就給了孩子一個努力的方向。孩子的自主意識就會變得更加強烈,同時,他也會更有意識地進行自我管理。
當然,對於小朋友來說,目標不能太抽象,要跟孩子的生活以及理解度相匹配。例如,寶寶三歲的時候,我跟寶寶一起設立三個目標:第一個是每天堅持鍛鍊身體,第二個是每天堅持閱讀書本,第三個是每天堅持自己吃飯。
現在,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學習能力也越來越強,於是我們又設立了學習的目標。目前寶寶的學習目標有兩個:學好語言和學習跆拳道。前者為了更好地交流與表達,後者為了強身健體。
在目標的驅動下,孩子會努力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克制自己的惰性心理。從孩子第一次去學跆拳道的小害怕,到現在越來越自主地學習,在目標的驅動下,他的變化很明顯。可見,目標設立是非常重要的。
02
昨晚,入睡前,我躺在床上和孩子聊天。我輕聲問他:「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呢?」他說:「我要做醫生。」「為什麼呢?」孩子稚嫩的聲音擲地有聲:「因為當別人生病了,我要給他們治病。」多麼美好的夢想,也許這個夢想不一定能實現,但是孩子這顆關愛他人的心,是值得讚美的。
博士後媽媽有話說:
對於3歲寶寶來說,或許他不明白「夢想」究竟是什麼,但我們可以和他討論討論,長大後想幹什麼。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夢想也總是會在變化著的,不要緊,我們只需要陪伴孩子一起去尋找夢想、實現夢想,那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哲學家羅素曾經說:「我的一生始終為以下三種激情所支配:對真理的不可遏止的探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止的同情,對愛情的不可遏止的追求。」這麼小的孩子,能夠懂得去體驗他人的病痛,並在心底種下做醫生的夢想,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欣賞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希望自己做一位能夠陪伴他去尋找夢想、實現夢想的人。如何引導孩子去尋找夢想呢?我想,閱讀是不二選擇。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為孩子精心挑選好的、經典的、高尚的書本,讓孩子從中去體驗、感悟和學習優秀人物身上的夢想。在我家,我還貼了名人畫像,讓孩子與高尚的人多接觸,從而點燃孩子心中夢想的燈。
陪伴孩子過程中,我還希望帶孩子去進行各種體驗,與孩子將夢想化小,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孩子通過體驗來逐漸增強認知。孩子喜歡飛機,有著航空夢想,我就陪著孩子一起去認識、探索和研究飛機。我相信,堅持這樣做下去的話,夢想的種子就會在孩子心中根植和發芽。
記住,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夢想」,在孩子心中早日播種的夢想種子,將會成為照亮孩子一生的光芒。
03
隨著雞年的逝去,「旺旺」狗年已經來到,假期也即將結束,馬上要投入緊張的工作和學習中來了。
新年伊始,我就與孩子一起來許下新年的願望!
我先跟孩子分享我的2018年願望,那就是「健康」,孩子也說他的新年願望是「健康」。但是,「健康」對於孩子來說,太抽象了。所以我們需要將其分解為:
1. 吃飯不挑食——每嘗試一種新的食物,就給他記錄下來;
2. 堅持早晚刷牙——這個本來堅持不錯,繼續堅持;
3. 按時睡覺——睡覺時間到,能夠儘快安靜入睡;
4. 每天陽光運動1小時。把它融入「自我評價量表」,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和監督。
博士後媽媽有話說:
如何與孩子一起聊新年的願望,到底該怎麼做更科學、更有效呢?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做:
策略一:分解「願望」
願望一般都是比較抽象的,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只談「願望」,意義真不大。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願望縮小,變成小目標。這樣孩子才能理解,才能與我們討論願望。
策略二:適合「自己」
新年願望最好還是要適合自己,不能離現實太遙遠。下面是來自權威美國兒科學會(AAP)的新年計劃建議:學齡前兒童:我會在玩鬧之後把玩具收拾好。我會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每天刷牙兩次,飯前飯後都要洗手。我會在吃完飯以後收拾餐桌。5—12歲兒童:我會每天喝牛奶,按時喝水,只在特殊的時候喝飲料。我會找一項自己熱愛的運動或活動,比如籃球、足球、跳舞、騎車,等等,每周至少做三次。我會保證我個人信息的安全,不將我的姓名、家庭住址、學校名稱、電話號碼輕易放在網際網路上,我也不會在父母不允許的情況下將自己的照片發給某個聊天的陌生人。
除了個人計劃,我們還可以一起討論整個家庭的新年計劃,如每個月旅行一次、每個月玩兩次棋牌遊戲、參加志願活動,等等。
策略三:營造「氛圍」
在新年伊始,帶著孩子一起規劃新年計劃,可以成為「家庭傳統」的一部分,變成一種儀式。我們可以動手製作一份新年願望清單,做成海報,掛在家裡顯眼的地方。事實上,許下新年願望會帶來一種慶祝的感覺,幫著孩子制定新年願望,可以讓孩子從注意到他人的想法開始,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並開始逐漸學會塑造自己。對於小孩來說,帶著他們一起做新年計劃,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感受到一種期許的樂觀氛圍。
策略四:製造「回憶」
當然我們還有其他更巧妙的方式來寫新年願望。我就希望找一個罐子,把孩子和自己的新年願望寫在紙條上,存放進去,若干年後的某一天,等孩子長大後,再打開這些塵封的「願望」,這將是一件十分有趣和有意義的事情。
下面分享一些製作計劃的表單,來自美國最大的兒童任務表網站KidPointz.com。
Chore Chart(日常事務表):如果想讓孩子幫忙做一些家務,這個表將非常的適合。Daily Routine Chart(每日生活計劃表):這個計劃適合年齡小的孩子做某項針對性的訓練,比如穿衣、刷牙、睡覺,等等。Exercise Chart(運動計劃表):這個計劃適合督促孩子每天做一些運動。Reading Chart(讀書計劃表):這個表方便孩子記錄閱讀的書名、日期,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有了精美的計劃表,接下來就要認真執行。在寶貝們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過程中,我們做家長的,則需要堅持做到兩點:
1.成為孩子的榜樣。
2.不斷認可並獎勵孩子(特別提醒,獎勵需要合理安排,不能太容易得到,當然也不能太遙不可及,獎勵設置的目的是讓孩子享受不斷努力而達到目標的這個過程)。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確實無力改變世界運轉的秩序,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變得更美好、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