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行政區劃的特例:寶山區北部有兩種行政區劃邊界

2020-12-12 小喵奇談

對於上海市寶山區北部地區的行政區劃,常常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樣子,令人疑惑。寶山區兩種行政區劃邊界的主要的差別就是在羅店鎮和羅涇鎮的邊界上面。

上海市寶山區北部地區之所以有兩種不同的行政區劃邊界,根本原因是上海寶山工業園區

上海市寶山區北部地區的景觀如圖所示。

上海市寶山區北部地區
上海市寶山區北部地區

從現在情況來看,上海市寶山區北部雖然也是寶山區比較偏僻的地方,其建設也在加速。

兩個版本的寶山區行政區劃

一種廣為流傳的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地圖如下所示。

廣為流傳的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地圖

官方的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地圖,如下所示。

官方的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地圖

從兩張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差別:

廣為流傳的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地圖:羅店鎮和羅涇鎮以石太路為邊界官方的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地圖:羅店鎮和羅涇鎮的邊界在石太路南側

簡單來說,廣為流傳的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地圖中,羅涇鎮的面積更大,邊界也更為整體。

上海市寶山區2035總規也使用了廣為流傳的行政區劃

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上海市寶山區2035總規也使用了廣為流傳的行政區劃,也就是以石太路為羅店鎮和羅涇鎮邊界的版本。

上海市寶山區2035總規中的行政區劃如下所示。

上海市寶山區2035總規中的行政區劃
上海市寶山區2035總規中的行政區劃

按照道理來說,民政部給出的邊界更為官方,但是上海市寶山區2035總規中的行政區劃,和民間廣為流傳行政區劃邊界都是更加的合理的。

上海寶山工業園區對行政區王的影響

上海市寶山區北部之所以出現了兩種行政區劃,根本原因是上海寶山工業園區:

上海寶山工業園區大體位於羅涇鎮上海寶山工業園區和羅涇鎮有的辦公在一起,二者正在「產城融合」按照民政部的行政區劃,上海寶山工業園區有部分地區落在羅店鎮境內

上海寶山工業園區已經設立了10多年,面積23平方公裡,範圍是北蘊川路,西至滬太路,北以新川沙路為界,南至石太路。

上海寶山工業園區

因此,如果將上海寶山工業園區全部劃在羅涇鎮境內,那麼寶山區的行政區劃邊界就變成了「廣為流傳」的樣子。

從合理性上來看,上海市寶山區行政區劃還是按照上海寶山工業園區的邊界比較好,目前遺留的羅店鎮的邊界。

其實是鄉村時代的邊界,隨著村宅和村莊的消失,已經上海寶山工業園區的建設,那種邊界其實並沒有實際的意義。

喜歡小喵奇談關於社會生活的知識性文章,請點讚、分享和收藏,並請關注百家號,每日為您提供新鮮的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普陀區萬裡街道公布規劃:上海市中心區行政區劃變更的先行者
    上海市普陀區的萬裡街道然而,從上海市中心區行政區劃變更的角度來看,萬裡街道卻是一個先行者。萬裡街道所在的地方原本屬於上海市普陀區的長徵鎮。經過行政區劃變更之後,萬裡街道從長徵鎮析出,成為了一個鄉鎮級的行政區劃單位。下面就是上海市普陀區目前的行政區劃地圖。
  • 地圖文化之旅——上海市行政區劃的變遷
    合併調整後,全市有15個市區、3個郊區、1個水上區,共有19個區。1956年6月,水上區撤銷,水上地區工作劃歸黃浦區暫時負責,1957年4月,水上地區分別劃入鄰近的陸上區管轄。上海市時轄18個區。1958年1月和11月,國務院批准將歷史上與上海關係密切的上海等10個縣,從江蘇省相繼劃入上海市。這是上海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行政區劃調整,奠定了今天上海市行政區域範圍的基礎。1964年,通過行政區劃調整,上海市時轄10個市區和10個郊縣,共20個區縣,這種狀況一直保持到1979年。
  • 上海行政區劃300年變遷歷史
    目前的上海市行政區劃的情況非常清楚,上海市管轄16個市轄區。然而上海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市的發展事情,就是在清朝時期,距離今天大約是300年的時間。本文就從上海大約300年的行政區劃變遷歷史中,來探尋上海發展的奧秘。
  • 上海行政區劃冷知識:青浦區的街道面積最大
    上海市的三級行政區劃是上海市、市轄區、鎮或街道,那麼上海哪個行政區管轄的街道面積最大呢?這問題的在於,因為行政區劃不等於城區面積,因此上海街道面積最大的市轄區,在城區面積上卻並不出眾。這個答案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上海行政區劃之最:各市轄區的鄰區數目排名
    本文探討上海各個市轄區的「鄰居」的情況,也就是上海的各個市轄區都有多少個鄰區。上海市的行政區劃是中國變動比較頻繁的地區,目前上海共16個市轄區:黃浦區、徐匯區、長寧區、靜安區、普陀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嘉定區、浦東新區、金山區、松江區、青浦區、奉賢區、崇明區。上海的16市轄區的區劃單位都是區,並且各區的行政級別也基本相同(只有浦東新區高一些),但是上海各區的面積大小不一,各區的鄰居數目也不一樣。
  • 國務院正式批覆上海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新華社記者獲悉,近日,上海市盧灣、黃浦兩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已獲國務院正式批覆,黃浦區、盧灣區兩區建制撤銷,設立新的黃浦區。「撤二並一」相關程序仍在進行中。批覆要求,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上海市自行解決。
  • 上海市寶山區的薀川路西側要建設市政公用設施:位於有條件建設區
    根據上海市寶山區的徵收公告,上海市寶山區北部要建設一塊市政公用設施,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這個地方也就是寶山區月浦鎮薀川路西側,屬於有條件建設區。在上海市寶山區月浦鎮的地圖中,這一個市政公用設施的建設範圍繞如圖所示。
  • 2035年的上海,閔行區和寶山區的前景如何?看二者核心指標的對比
    閔行區和寶山區是上海中心城區兩個拓展區,兩個區也經歷著從上海中心城區擴展區向上海主城區過度的過程,因此二者的比較直接的上海中心城區的擴展區屬於從中心城向郊區進行拓展過程中的中間地帶,也是城市化最快的地帶。目前閔行區和寶山區的總規2035已經發出,因此對兩區的發展前景可以直接進行比較。上海行政區劃地圖上面的寶山區和閔行區如下所示。
  • 北京行政區劃地圖已編制完成 將不存在邊界爭議
    中新網6月14日電 據京華時報報導,今後,北京各級行政區劃間將不會再存在邊界爭議中國第一本包含鄉鎮以上各級行政區劃的地圖《北京市行政區劃地圖集》已經完成編制、出版工作,即將正式發行。
  • 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行政區劃這樣變遷
    由市民政局、市測繪院和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聯合主辦的「地圖文化之旅﹒上海市行政區劃的變遷」主題活動,昨天在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揭開帷幕。展覽以61幅老地圖為載體,描繪了1927年上海建市之始至今各行政區劃的軌跡。每一幅行政區劃地圖的背後都承載著重要的歷史信息。1958年江蘇十縣劃歸上海、1992年浦東新區設立……這些歷史時期鐫滿了上海這座城市發展的脈絡。
  • 很多老北京人都不知道的北京行政區劃
    正在申請世界遺產的北京中軸線,是目前一個比較火熱的地方,北京中軸線包括了14處世界文化遺產,但是在北京行政區劃上,北京東城區和西城區的行政區劃邊界就是按照中軸線分東西的。北京東城區和西城區的行政區劃地圖北京東城區和西城區的行政區劃地圖中可見,東城區和西城區的分界線不是完全按照北京中軸線,否則可能故宮博物院等地方就要被切分到兩個行政區域內了。
  • 上海的新生及行政區劃變化
    第二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上海市被列為中央直轄市。當時管轄的有黃浦、老閘、新成、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靜安、江寧、普陀、閘北、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榆林、楊浦等20個市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高橋、真如、龍華、斯盛、洋涇等10個郊區。總人口約為540萬,其中市區人口約450萬人。市區面積約佔全市總面積的14%,市區人口約佔全市總人口的83%。
  • 介紹上海市寶山區的北宗村:位於郊環以內,還有很罕見地保留農田
    2020年6月,上海市寶山區宣傳了一個「鄉村振興示範村」——楊行鎮唯一的保留村:北宗村。上海市寶山區的北宗村位於郊環S1503以內,這個地方未來還有很罕見地保留農田,也算是靠近上海市中心的一片綠色。寶山區北宗村的面積1.8平方公裡,這裡不僅有距離上海市中心最近的農田,也有「綠色北宗」提供的休閒、科普功能。上海市寶山區楊行鎮的行政區劃地圖如下所示,北宗村在全鎮的西北角。下面是上海市寶山區楊行鎮北宗村的俯瞰圖。
  • 河南南陽兩千年行政區劃變化,曾有半個浙江大
    圖為秦朝時南陽地區的行政區劃,黑色虛線為當今南陽市的行政範圍。秦一統六國,最初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南陽郡便是其中之一,治所宛縣就是如今的南陽市區。此時的南陽郡對比當今南陽市,幾乎多了一倍的面積。多了隨州市大部、襄陽市北部、十堰市東部,以及臨近的沁陽、魯山、欒川等縣。
  • 用圖來說話,上海市行政區劃60年來的變遷史!
    眾所周知,上海市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你知道麼?新中國建立後上海市的區劃面積變大了十倍,你想知道她是怎麼一步一步變成現在的區劃麼,今天丸子就用圖來說話帶你看看上海市行政區劃的變遷。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 上海市中心的行政村:位於靜安區中環,行政區劃的另類
    在上海行政區劃中,有一些非常神奇的現象,上海有一些行政村至今沒有撤銷,其中最奇特的一個就是上海浦西中環內,竟然還有一個行政村,雖然它已經完全看不出任何「村」的樣子。靜安區是上海的中心城區,被併入靜安區的閘北區也是上海的中心城區。
  • 中國行政區劃的特例:五個沒有市轄區的地級市
    中國標準的地級市下面是要管轄市轄區的,在這點上面地級市和直轄市類似,都是下面的行政區劃架構形式。廣東省東莞市行政區劃廣東省東莞市位於珠江三角洲,面積2460平方公裡,人口825萬。中山市直轄6個街道、18個鎮。市政府駐地為東區街道。廣東省東莞市行政區劃如圖所示,圖中淺色的部分為街道,深色的部分為鎮。
  • 北京行政區劃調整(中),朝海豐石及副中心將有哪些變化|行政區劃|...
    圖中是北京街道分布於四環路的對比情況,可見四環外只有北部地區和石景山是連片的城市範圍,南邊甚至四環內依然存在大量城鄉結合部地區,已經與城市發展現狀脫節。《標準》中有相關條款:各區應根據本標準,按照行政區劃調整相關規定,積極穩妥推進街道辦事處優化設置,推動城市化成熟地區的鄉鎮、地區辦事處向街道辦事處轉制,逐步撤銷地區辦事處。
  • 青島北部區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
    7月16日,青島市民政局官網公布即墨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藍村鎮、靈山鎮、大信鎮,分別成立藍村街道、靈山街道、大信街道。這是2017年即墨「撤市設區」後迎來的首次行政區劃調整,至此即墨區行政區劃調整為11個街道、4個鎮。
  • 看上海的老租界地區:很大程度影響了現在市中心的行政區劃
    回顧上海租界的地圖,我們會驚人的發現,直到現在上海中心城區的行政區劃依然受租界各板塊劃分的影響比較大。上海的租界地區大約是下面樣子的,在20世紀之後,上海的租界邊界還是比較穩定的。虹口區南部:對應公共租界北區,也就是美租界靜安區南部、長寧區東部:公共租界西區老盧灣區、徐匯區北部:法租界老黃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