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已批准向臺灣出售66架F-16戰機,價值80億美元。臺當局19日又開始吹噓這是臺美關係的「紅利」,但有輿論表示,這不過是川普為了競選連任以及對抗大陸的手段而已。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9日在記者會上稱,美國對臺軍售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他表示將根據形勢的發展,採取必要的措施。
川普反覆提「80億美元」
根據美國白宮新聞辦公室提供給媒體的信息,川普當地時間18日在登機準備離開新澤西之前稱:「我批准了這筆軍售,現在正等參議院通過。這筆軍售價值80億美元,很大一筆金額,會有一大堆就業機會。」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報導,這或是美國近年來金額最大的一次對臺軍售。
臺灣《聯合晚報》19日注意到,川普在談到批准出售戰機時,兩度提及80億美元和「很多錢」「很多工作機會」,並未特別提到「臺灣」。15日晚,美國國務院通知國會,售臺F-16戰機案會在16日晚以前向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提出。16日,多名議員發布聲明稱,兩黨支持這項軍售案。
臺當局「相當振奮」。臺「總統府」19日稱,獲得這款新型戰機將大幅強化臺空中防衛能量,感謝川普對臺灣「國防安全」的重視,並堅定履行「與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的承諾。臺「外交部」稱,近來大陸在臺灣周遭不斷進行軍事操演,這項戰機軍售案充分展現臺美安全夥伴關係緊密且持續提升。臺「國防部」也稱,這項軍售案有利於提升臺灣足夠自我防衛的空防戰力。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19日稱,兩岸政策與「國防」政策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可惜民進黨當局彼此矛盾,一面製造兩岸對抗,另一面強化軍事。
綠營炫耀「六大看點」
臺灣「中央社」19日稱,出售F-16戰機是近年美國最大規模與最受矚目的對臺軍售案。該媒體還整理出戰機的所謂「六大看點」,除了顯示政治上的美臺互信外,F-16V「具備符合戰場需求、提高存活率、對地壓制及高度投資效益等多項優勢」,被稱為「亞洲最強中輕型戰機」,可讓臺軍戰力全面升級強化。文章稱,蔡英文3月19日曾提到臺灣上一次向美國採購戰機為1992年,如今已經過了27年;距離1997年第一架F-16服役,也已過了22年。
臺「國防安全研究院」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稱,該軍購案是美國「2019國防授權法」和「亞太再保證倡議」通過後,臺灣首次提出的重大軍備採購,「具有落實臺美戰略安全合作的實質戰略意義」。他建議,考慮到隱蔽性與戰略位置,臺東基地將是新戰機部署的理想地點。
親綠的自由電子報19日持續挑動兩岸對抗。文章稱,解放軍「遠海長訓、繞臺飛行」趨於常態化,自2015年至去年繞臺次數,分別為4次、4次、34次與13次;繞臺路徑有6種,其中兩條為自臺灣北部海域通過的「北出北返」,兩條為經巴士海峽的「南出南返」,另外兩條為繞行整個臺灣東部外圍空域的「南出北返」及「北出南返」。這使臺灣全島都成為解放軍攻擊正面,「顯示國軍採購新型戰機刻不容緩」。
各方對臺海局勢表示憂慮
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回顧稱,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經國」號、F-16、「幻影」戰機相繼入列,臺空軍戰力一度傲視東亞。不過20年始終沒有新機加入,同時因為大陸經濟崛起,歐洲不敢再對臺軍售,美國對高敏感的戰機也已拒絕多年。2003年起,臺灣就向美方爭取增售先進戰機,「國防部」2006年編列近1600億元新臺幣的「鳳隼項目」預算,計劃採購66架F-16C/D,最後無疾而終。馬英九時期持續向美爭取增售戰機,美方2011年宣布批准臺灣現役144架F-16A/B(現為142架)進行性能提升,全案經費1400億元新臺幣。川普此次批准售臺F-16,「是空軍27年來再度獲得新戰機,也代表臺海安全局勢愈來愈緊張詭譎」。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19日稱,川普向來倡議「美國優先」,對於此重大對臺軍售,自然樂觀其成,尤其在美國展開總統大選的時候。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稱,為了「抑制北京」,華盛頓的主要手段除了貿易戰外,還包括在大陸周邊進行軍事的前沿部署。此外,他此舉是出於個人競選的考慮,因為這筆軍售案不僅可以讓共和黨的主要支持力量獲益,也能創造工作機會。
另據臺灣東森新聞網19日報導,澳大利亞學者泰勒呼籲,國際社會必須認真看待臺海情勢,一旦發生大規模衝突,將會影響整個太平洋地區。泰勒提醒說,臺美關係持續增溫,可是大陸越來越有自信,對臺態度也轉為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