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穿越南嶺最美山脊線,零距離感受廣東第11高峰的磅礡氣勢!

2022-01-08 發現清遠

本公眾號致力於發布戶外出遊信息;發現美麗風光,探索自然秘境,歡迎留言報料。

黃坭峽頂,海拔1654米,為廣東省第11高峰,它位於韶關乳源縣與清遠陽山縣交界處的龍潭角自然保護區,它雖然巍峨高聳,但在南嶺群山之中一直都是很低調的存在。

(下圖最遠處山脈為天井山,稍近處的山峰為黃泥峽頂)

其實黃坭峽頂並不遙遠,因為G323國道就在它的山腰蜿蜒而過。只不過,由於山嶺阻隔,在G323國道上並不能見到黃坭峽頂主峰。在海拔1693米的天井山,卻可以清晰見到黃坭峽頂的真容。

(下圖最遠處左邊最高峰為廣東第一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右邊最高峰為廣東第二峰石韭坑,海拔1888米,稍近處山峰為黃坭峽頂,海拔1654米,拍攝地點位於海拔1693米的天井山)

在G323國道分水坳升起無人機,可以見到一條光禿禿的山脊線,像一條銀色的巨龍般,一直延伸至黃坭峽頂。我想,能否從海拔1230米的分水坳,沿著這條長長的山脊線,一天時間內登頂黃坭峽頂呢?

這個瘋狂的想法,得到了秤架鄉愛全旅業龐老闆(聯繫電話13553941895)和食發黃家莊飯店老闆阿凱(聯繫電話18718555328)的共同支持。當天晚上,龐老闆就聯繫了嚮導阿洪,打算第二天一早出發,我們四人用一天時間完成黃坭峽頂徒步穿越並登頂。

(下圖為莽莽南嶺山脈,只見一條銀色的山脊線盤旋在綠色的山脈之間,這條山脊線部分路段就是我們徒步穿越的路線)

第二天早上七點多早餐後,買些乾糧和飲用水,我們立即駕車從秤架鄉往乳源方向進發。腳下的G323國道機動車輛特別少,路況特別好,沿途風景原始而優美,是廣東境內最值得推薦的自駕、摩遊、騎行穿越線路。

一路平緩上坡。沿著G323國道行駛了10公裡,遇到一個180度的回頭彎,路旁有一道高約20米的瀑布,瀑布下方是一汪清澈見底的水潭,這裡就是龍潭角瀑布。龍潭角瀑布是G323國道著名的地標,但凡自駕、摩遊或騎行經過此地的朋友,都會停下來打卡留念。

在這裡,把無人機升至300米高度,可以清晰地見到龍潭角瀑布上遊是一條青翠幽深的峽谷,峽谷兩旁長滿了鬱鬱蔥蔥的原始叢林。按照本次的線路安排,我們將在完成黃坭峽頂登頂後,最後從這條峽谷下撤出來。

G323國道一直在山腰間盤旋向上,隨著海拔越來越高,視野也越來越開闊,此時,可以清晰地見到秤架方向有一條長長的山脈形似臥佛,那裡是著名的秤架東嶺喀斯特峰叢地貌,平均海拔高度大約1000米。

又駕車行駛了13公裡,成功抵達陽山與乳源兩縣交界處的分水坳,分水坳海拔1230米。我非常樂觀地認為,或許只需徒步提升400米高度,就可以成功登頂海拔1654米的黃坭峽頂了。

用無人機從高空俯瞰G323國道,只見這條美麗的國道一直蜿蜒盤旋在莽莽南嶺山脈之中,到處就是鬱鬱蔥蔥的原始叢林。在我心中,G323國道陽山至乳源段是廣東最美的景觀大道,沒有之一。

停車收拾好行李,正式開啟徒步穿越之旅。這條線路,嚮導阿洪曾經在10年前走過,但對於龐老闆、阿凱和我來說,都是人生當中的第一次,所以內心充滿著期待。

我們的計劃是,從分水坳進山,然後一直沿著長長的山脊線向黃坭峽頂靠近,最終完成黃坭峽頂登頂後,回撤至風流坳,然後沿著龍潭角峽谷底部返程,預計線路總長度約25公裡,耗時大約10小時。

(下圖紅色虛線為實際徒步線路,實際完成徒步20公裡)

沿著長滿雜草的羊腸小道走了才300多米,我們就輕鬆抵達了山脊線。山脊線其實是一條光禿禿的防火帶,很容易辯認。有些朋友曾經在衛星地圖上研究這條光禿禿的防火帶,在地圖上看起來,還以為它是一條公路呢。

實際上這條山脊線非常陡峭,我們才走了十多分鐘,就迎來了第一段懸崖絕壁,需要手腳並用方可攀爬上去。

攀上這道懸崖絕壁,面前又是一段陡坡。陡坡上全是粗砂土,走起來腳底打滑,一不小心就會摔倒,必須特別小心。

輕鬆抵達第一個小山頭,查看一下手機GPS,海拔高度是1430米,這意味著我們已經抬升了200米左右海拔高度。山頭比較平緩,散落著很多形態各異的花崗巖巨石,這些巨石成了隊員們裝逼的好背景。

抓緊時間拍了幾張照片,我們沿著山脊線繼續向黃坭峽頂方向進發,回頭一看,風起雲湧間,第一個小山頭已經被我們遠遠地甩在身後了。

防火帶一直順著山脊線向遠方延伸,但並非一馬平川,因為每個山頭之間都有一個地勢較低的山坳,山坳裡長滿了密密麻麻的金竹或箭竹,把道路遮蓋得嚴嚴實實。好在我們帶了鐮刀,遇到密密的灌木叢就直接開路前行。

現在的我們,一直在海拔1500米左右高度的山脊線上行走,時而登頂一座山頭,時而下降至長滿灌木的小山坳,這一天來,登頂過的千米山恐怕已經不計其數了。向前望去,山脊防火帶一直延伸至雲霧深處,海拔1654米的黃坭峽頂反而不見影蹤。

每隔幾座小山頭,就能見到一個龍潭角自然保護區界樁,這樣的界樁指引著我們前行的路,也說明我們一直沿著韶關和清遠兩市交界線在前行。

這樣光禿禿的山脊防火帶看起來似乎很好走。但實際上是一種錯覺。因為山脊上全是風化後形成的粗砂粒,行走其上鞋子沒有抓地力。特別是下陡坡的時候,我們只能緊挨著防火帶邊緣的樹木,抓著樹枝下降,這樣很耗體能。

就這樣走了一個山頭,迎面又是另一個山頭,走了大半天,已記不清究竟走了多少個山頭。停下腳步一望,前面總是有無數的山頭在熱烈地歡迎著我們這群不速之客,這種感覺一開始很是興奮,時間長了就有些讓人崩潰了。

我們開始戶外活動,有時候千萬不要被衛星地圖欺騙了。因為在衛星地圖上看來,兩座山峰之間看起來並不遠,從海拔1230米的分水坳抵達1654米的黃坭峽頂相對高差並不大。但實際走起來,上上下下走了幾十個山頭,累計高差早就超過了1500米。

沿著長長的山脊防火帶上上下下一直走啊走,六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我們還沒有到達黃坭峽頂山腳。此時,一道深深的峽谷橫亙在我們與黃坭峽頂之間,這裡叫風流坳,海拔僅1180米左右。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從山脊防火帶下切至風流坳,才能繼續向黃坭峽頂發起總攻,從風流坳抵達黃坭峽頂,相對高差至少還有600米。

嚮導阿洪告訴我,十年前的他從風流坳強攻黃坭峽頂,花了大約兩個半小時。如果按照我們這幾個人的體能和行走速度計算的話,至少還需要三小時才能登頂黃泥峽頂。

攻頂大約3小時,回撤至風流坳大約2小時,從風流坳下撤至龍潭角G323國道至少還需要2小時。這意味著如果今天堅決登頂黃坭峽頂的話,至少還需要7小時才能回到G323國道邊的龍潭角瀑布,這還是比較順利的狀態下。考慮到大家體能消耗已經很大,再加上走夜路容易迷路,因此即便到了晚上9點鐘,根本無法下撤至龍潭角瀑布。

因此,我們一致決定暫時放棄登頂海拔1654米的黃坭峽頂,留待下次準備得更充分後,向黃坭峽頂發起第二次挑戰。戶外活動必須以安全為前提,充分考慮每個環節,否則極容易發生意外。

(下圖用無人機飛近黃坭峽頂,山頂雲霧縹緲,看不真切)

在山脊防火帶休整了一會,我們果斷下撤至風流坳,然後迎著密密麻麻的竹林向龍潭角方向行走。嚮導阿洪告訴我,在G323國道還沒有開通的年代,風流坳是陽山和乳源兩地村民互相往來的重要地標式埡口,但幾十年過去,這條羊腸小道早已荒廢破敗了,很多路段甚至已經無法辯認。

天空的雲層黑壓壓的,時不時還響起了炸雷,沒多久下起了滂沱大雨。我們趕緊穿上雨衣,把相機、手機、無人機全部套上塑膠袋防水。

山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苦竹林,很難分辨下山的路。嚮導阿洪告訴我們,只要緊緊挨著山谷裡的溪流一直往下走,就肯定不會走錯。

就這樣冒著大雨一腳高一腳低往下走,走了大約一個小時,一條水渠擋住了去路。一道水壩把溪谷裡奔流的溪水一滴不剩全都引進了水渠,用於集中發電,這導致溪谷下遊幾乎見不到任何水流。

陽山縣是全國著名的小水電站之鄉,而秤架又是陽山縣小水電站最多的鄉鎮。在秤架一帶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往往溪谷上遊水量非常充沛,而溪谷下遊卻河床裸露。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大小小的發電站把溪谷裡的水全引進了水渠或涵洞發電去了。

接下來,我們沿著右邊窄窄的引水渠向前走,這條水渠的水來自另外一條溪谷,好幾條溪谷裡的水通過引水渠匯集到一起,流進高差大約100米的壓力管,就可以產生強大的衝力帶動渦輪發電。

雨水漸歇,雲霧散去,鬱鬱蔥蔥的龍潭角大峽谷就像被雨水衝刷過一般,美得清新脫俗,美得一塵不染。回頭看看我們剛剛走過的風流坳,似乎近在眼前,但其實走過來已經用去了一個多小時。

沿著引水渠走了一段後,我們又得順著一條山脊下切。阿洪告訴我,10年前這條路還非常明顯,沒想到,才過了10年,小路已經長滿了雜草,根本看不清路面,一不留神就錯過了。

順著這條長滿了雜草的小路又走了半小時,終於見到了峽谷底部的砂土公路,瞬間竟有一種重回人間的感覺。

傍晚七點鐘,我們終於回到了G323國道龍潭角瀑布。道路的盡頭有道鐵門緊鎖,上面書寫著禁止一切外人擅自闖入自然保護區範圍,否則後果自負。

本次黃坭峽頂徒步穿越活動,實際耗時10個小時左右,徒步裡程大約18公裡。由於準備不充分,未能登頂海拔1654米的黃坭峽頂,稍稍有些遺憾。但戶外出遊,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懂得取捨。畢竟,山永遠都在那裡。

在此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在莽莽大山之中徒步穿越,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風險,有可能遇上毒蛇猛獸,有可能遇上惡劣天氣。所以,出行前一定要正確評估自己的體能,並且在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下方可前行。

(下圖由遠至近分別是海拔1902米的廣東第一峰、1654米的黃泥峽頂、分水坳和1693米的天井山,拍攝地點位於天井山最高峰)

(圖文:黑豹)

發現清遠精選原創圖文,請點擊下面的文字連結:

徒步探訪廣東天井山深處的自然秘境—鴛鴦湖!

陽山之巔有座神廟在俯瞰芸芸眾生,它叫威靈殿!

細數清遠10處頂級原生態溪谷瀑布深潭,你去過幾個?

徒步穿越陽山巨型臥佛腹地,探索廣東最後的無人區!

一個人,一臺車,穿越莽莽南嶺群山腹地,探索鮮為人知的大美風景!

清遠陽山竟隱藏著壯美的喀斯特山原景觀,宛如神秘的地球邊緣!

在雲海之上的陽山,從容邂逅廣東最極致的自然景觀!

還能登頂嗎?絕美風光大片,告訴你廣東第一峰2018年最新攻略!

清遠香港聯合探險隊攜手陽山,體驗仙人巖40米垂直極限!

清遠香港聯合探險隊深入陽山牛鼻洞,究竟發現了什麼秘密?

掃一掃,輕鬆關注

相關焦點

  • 徒步穿越南嶺最美山脊線,零距離感受廣東第11高峰的磅礡氣勢
    黃坭峽頂,海拔1654米,為廣東省第11高峰,它位於韶關乳源縣與清遠陽山縣交界處的龍潭角自然保護區,它雖然巍峨高聳,但在南嶺群山之中一直都是很低調的存在。當天晚上,龐老闆就聯繫了嚮導阿洪,打算第二天一早出發,我們四人用一天時間完成黃坭峽頂徒步穿越並登頂。
  • 徒步穿越南嶺最美山脊線,零距離感受廣東第11高峰
    黃坭峽頂,海拔1654米,為廣東省第11高峰,它位於韶關乳源縣與清遠陽山縣交界處的龍潭角自然保護區,它雖然巍峨高聳,但在南嶺群山之中一直都是很低調的存在。,這條山脊線部分路段就是我們徒步穿越的路線)第二天早上七點多早餐後
  • 很難想像,清遠筆架山竟迎來了2021年第一場冰掛霧凇!
    這兩天,大規模寒潮再次從遙遠的西伯利亞襲來,給粵北山區帶來了2021年的第一場冰雪。筆架山主峰北流頂海拔847米,隱藏於筆架群山腹地,而筆架山206高地(也叫南眉頂)與北流頂遙遙相對,海拔802米,為筆架山第二高峰。
  • 徒步穿越大東山石筍嶺,不愧是廣東最峻美山峰!
    絕大多數驢友登頂石筍嶺,都是先登頂東嶽山,然後再穿越過去石筍嶺走一條環線。這條環線徒步裡程約18公裡,累計爬升1300米左右,一般體力者耗時約12小時,登山強度5星。頭燈必須帶上,因為完成這次徒步穿越後,天可能會黑了;相機和無人機必須帶上,因為需要在山上拍攝高清大片;食物和飲用水也是必不可少的。
  • 廣東第38高峰角苗嶺,大東山腹地的一處遙遠秘境!
    角苗嶺,海拔1553米,隸屬於廣東大東山脈,位於陽山縣與連州市交界處,為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大東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界山。除此之外,在網絡上找不到任何有關它的資訊。(下圖為角苗嶺航拍)那是在搜集大東山主峰巖坑山的資料時,意外發現在大東山東邊,還擁有角苗嶺和三姐妹幾座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甚至巖坑山、角苗嶺至三姐妹的徒步穿越線路,是一條比大東山常規穿越線路更自虐的頂級徒步線路。
  • 徒步穿越巖坑山,盡賞壯美原生態山嶽風光!
    在巖坑山東北方向,還有一列長長的山嶺,群山之上矗立著三座海拔超過1500米的高峰,它們分別是角苗嶺、假三姐妹峰和真三姐妹峰。從巖坑山徒步穿越至角苗嶺和三姐妹,是一條更為小眾的徒步線路。這條山脊線是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大東山自然保護區的分界線,同時也是連州和陽山兩縣市的分界線。(下圖遠處金黃山的山是海拔1553米的角苗嶺)
  • 大東山壯闊雲海之下,隱藏著廣東最高藍色湖泊!
    這兩天正趕上冷空氣南下,潘家洞天池的夜晚頗有些涼意;厚厚的流雲一直在頭頂湧動,否則,我們應該可以像2018年11月的那個夜晚,在這裡欣賞到廣東最燦爛的星河。三天時間需要累計爬升3600多米,累計下降3500多米,沿途地形複雜險峻而又風景壯麗,堪稱廣東驢友界最具挑戰性的徒步穿越線路。它,會是你我下次挑戰的目標嗎?
  • 氣勢磅礴的黃騰峽頂,也許是清遠最美的風水山!
    沐浴著冬日暖陽,帶著無限滿足和輕鬆愜意,我們開始下山回程。先是走一小段坡度很陡的防火帶,之後右拐,順著一條路跡明顯的羊腸小道一路前行即可。下山路程僅為上山路程的三分之一,海拔高度也只是下降360米。這意味著,如果我們選擇從這條下山線路上山,大約一個半小時就可以輕鬆登頂。今天選擇的大環線雖然多走了很多路,但也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 全臺最磅礡瀑布隱身阿里山 600米高度差震撼人心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華夏經緯網3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外常看見高度落差甚大的瀑布,從高處落下所展現的磅礡感,總讓人震撼不已,但臺灣其實也隱藏著這種瀑布,而且就在遠近馳名的阿里山中。▲高度差所營造出的氣勢,更讓人遠觀即可感受到瀑布磅礡的魅力。
  • 激揚「雄赳赳、氣昂昂」的磅礡氣勢
    正如志願軍第39軍出徵誓詞中所寫︰「為了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殘暴侵略,援助朝鮮兄弟民族的解放戰爭,保衛中國人民、朝鮮人民和亞洲人民的利益,我們志願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為消滅共同的敵人,爭取共同的勝利而奮鬥……」「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
  • 2020第十三屆穿越丹霞山50公裡徒步賽鳴笛開賽
    2020第十三屆穿越丹霞山50公裡徒步賽鳴笛開賽 11月28日,由廣東省體育局指導,韶關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三屆
  • 南嶺的山,南嶺的水
    南嶺,是兩千年西京古道經過之地。南嶺,是廣東的最高峰。南嶺,是最適合現代人養生的好地方。這是一個讓我去了無數次依然想去的地方。    南嶺,是兩千年西京古道經過的地方。南嶺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廣東最高峰的群山之中。有廣東最高峰石坑崆(古稱韶峰),海拔1902米;紫雲山(又名石韭嶺)海拔1888米,為廣東第二峰。海拔1400米以上的高峰10多座,是環球同緯度沙漠帶上面積最大的綠洲,景區內有廣東唯一面積最大的原始森林,是「南嶺和嶺南生物多樣性特豐之地」。南嶺,也是最適合現代人的養生之地。
  • 廣東最美頂級山脊徒步線路,清遠陽山莫六公環線一天徒步活動
    莫六公頂,是位於英德與陽山交界處的旗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005米),與旗山第一高峰文婆山(海拔1210米)遙遙相望,相互守候千萬年,似在訴說一個古老的愛情故事。之所以說這裡是廣東最美的山脊徒步線路,是因為她可與武功山、船底頂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