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海航選座費疑涉嫌亂收費 拓財源遇多重阻礙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國航以及海航不久前不約而同地發布了可付費選擇部分優先座位的產品,但在推出後不久便雙雙被叫停。儘管沒有對外公布暫停的原因,但據某航空公司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的情況顯示,是因為上級主管部門專門致電國航及海航,要求停止這一服務所致。

 


  選座費存廢之爭 航企拓財源遇多重阻礙

  正如一些歐美航空公司越來越多地將收入來源拓展至客票收入之外,並且已經逐漸培育起「按需購買」的消費習慣,一些中國航空公司也開始試探性地將一些「常規服務商品化」的模式引入自身運營之中。但起步階段並不順利,這其中既包括消費習慣的衝突,更有一些體制所固有的障礙需要突破,「與國際接軌」尚需時日。

  選座費惹爭議

  「目前已經重新上線運營,但這只是在小範圍內的嘗試,不意味著未來一定會大規模推廣。」一位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對於國航此前在部分航線推行的「選座費」忽然被叫停而後又重新恢復這一事件給予了回應。

  國航以及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航)不久前不約而同地發布了可付費選擇部分優先座位的產品,但在推出後不久便雙雙被叫停。

  儘管沒有對外公布暫停的原因,但據某航空公司一位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的情況顯示,是因為上級主管部門專門致電國航及海航,要求停止這一服務所致。

  根據國航發布的公告顯示,在北京至倫敦、巴黎、休斯敦、舊金山、洛杉磯以及法蘭克福6條國際航線上,旅客在購買客票之後,距航班起飛48小時之前,可以通過指定渠道付費選擇座位。國航將經濟艙第四排至第十排靠窗及靠過道的座位安排為收費座位,旅客在支付100元人民幣或始發航點等值當地貨幣之後,便可以優先選擇這些座位。

  海航則按照國際慣例將經濟艙第一排以及緊急通道位設計為「至優座選」產品,旅客可以以500元的價格購買這一產品。這一價格與部分歐美航企推出的類似產品價格相當,但高於一些廉價航空的優先座位費用。

  儘管將部分常規服務商品化始於廉價航空運營模式,但近年來隨著航空業利潤的下滑,競爭加劇,諸多歐美傳統航企早已經開始逐步將行李、餐食、空中上網乃至機上商品銷售等作為拓寬利潤來源的方式,並且早已經在消費習慣上對消費者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改變,這一按需付費的模式也逐漸被消費者所接受。

  「在國內現在談這個還有些早,在現在全服務的模式下還是有旅客對餐食質量、客艙舒適度以及退改籤規則等諸多方面要求很高,一旦轉化為付費服務恐怕在消費習慣和心理等方面很難接受。」一位國內航空公司的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選座費」被媒體所披露之後,相當多的社交媒體網絡以及輿論都直指其為「變相收費」,並給予口誅筆伐,這也不難理解與國際接軌程度相當高的航空業為何多年來甘願放棄這樣拓展收入渠道的方式,至今才羞答答地選擇「試水」這項服務。

  消費習慣和硬性阻礙

  「其實不僅僅是消費習慣的問題,還有一些硬性的問題無法解決,就決定了中國航空公司在拓展非客票收入的問題上無法繼續推行。」一位航空業資深觀察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比如說企業所有的商品都涉及到定價核准、發票開具以及稅收等諸多方面,航空公司拓展每一項新的付費服務產品,如果不通過這些審批就涉嫌亂收費。」

  一位從事航空票務代理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航空客票的定價體系多年難以鬆動,就連兩艙價格也是剛剛才實現開放定價,如果再增加收費項目顯然難度更大。」

  事實上,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有限公司(下稱春秋航空)能夠實現按需付費甚至機上商品銷售,正是由於有著特殊的政策予以支撐。

  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初春秋航空提出做低成本運營模式後,得到了行業主管機構的支持,不僅特許春秋航空可以不使用中航信的客票系統,更有另紙規定專門列出了可以轉化為付費服務的項目。

  事實上,美國幾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早已經開始推行所謂「菜單式」服務,將此前諸多免費提供的項目分解為諸多項付費服務,在購買機票的各個環節都有是否付費選擇相關服務的提示項目供選擇。即使你在買票時沒有購買付費服務,在值機時也會有同樣的選項在系統中繼續出現供選擇。

  正因為持續拓展非票收入,美國的航空公司近年來也已經開始逐步擺脫此前的困境,在Amadeus發布的報告中顯示,美國最大的3家航空公司在輔助性收入方面一直排在全球航空公司前列,其中行李費等收入貢獻最大。

  而這其中又以達美航空更為突出,他們此前3年在輔助收入方面都是美國航空公司中最多的,甚至超過了這一經營業態的創始者美國西南航空,這也使得達美航空的業績始終保持著對其國內競爭對手的優勢。

  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在這些方面則更為靈活,比如馬來西亞亞洲航空公司甚至可以提供一種座位競價服務,即購買雙人座位之後,可以選擇以很低的價格購買同排第三個座位的選擇權,如果在航班起飛前該座位沒有被售出,那麼你就獲得了這個座位的使用權。

  相反,中國的航空公司非但不敢輕易涉入這些新的經營領域,反而在政府機票採購新規定以及國內市場增長幅度放緩的態勢下,只能在座位本身上面做文章。比如天津航空有限公司近期就宣布將公司旗下所有E190型支線客機的頭等艙拆除,全部換成高端經濟艙座椅。在兩艙價格管制放開之後做出此種調整,顯然是一種頗為冒險的嘗試。

  「你們只是看到通過系統選擇付費服務的便利,但這個前提是系統要提供支持,而目前國內航空公司採用的中航信系統暫時還無法提供這類功能,因此我們在推行這類服務時很難將其與客票一起作為統一的產品並在同一個流程裡實現,有時候只能變通地通過會員積分兌換這類方式實現。」一位國內航空公司的高管對本報記者如是說。

(責任編輯:DF064)

相關焦點

  • 國航海航航班選座費被叫停 春秋航空選座仍收費
    記者昨天獲悉,近日引發關注的航班「選座費」已被民航局口頭叫停,涉及該業務的國航、海航兩大航空公司相關產品均已停止預訂。而廉價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表示,旗下國內航班的「付費選座」業務屬合理範疇,未被叫停。
  • 國航選座收費引爭議
    機艙座位免費選座或將成為歷史,這也意味著航企增值服務的到來。  選座收費回歸  「選座費」成為近日民航圈內熱議的話題。  8月7日,中國國航推出了一款名為「座享其程」的機上座位預訂收費產品。旅客在購買客票後,需通過付費提前預訂機上特定區域的座位。
  • 海航國航選艙位加價 選座服務疑為變相漲價
    原標題:海航國航選艙位加價 選座服務疑為變相漲價   資料圖片   行業弱勢 海航國航選艙位加價   近日國航「選座費」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市場傳已被民航口頭叫停。昨日海航工作人員表示,通過指定服務電話,普通卡用戶支付500元選座費用,即可挑選經濟艙第一排的座位,「一般情況下,經濟艙2~3排是鎖定當天開放的,旅客早點到機場也可以挑選這些座位。」   此前海航、國航選座服務曾短暫停止,但工作人員表示是系統升級目前已經恢復正常。
  • 海航推出付費選座產品 法律人士質疑涉嫌違法
    【導讀】上個月底開始,海南航空在海口、西安、太原始發的國內航線上推出「至優座選」產品。本期《央廣財經評論》話題:海航推出付費選座產品,法律人士質疑涉嫌違法。  央廣網北京5月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我們坐汽車、坐火車,買票的時候座位都是隨機分配的,或者是先到先得。
  • 國航付費選座爭議:未來或成航空業常態
    備受質疑的國航付費選座在短暫叫停後,再度悄然重啟。  6月10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向國航方面求證獲悉,付費選座並沒有停止,依然在推行中。「我們官網還掛著相關的條例與規定,並沒有停止的說法。現在是試運行,未來怎麼樣還沒有具體計劃。」國航宣傳部相關人士表示。
  • 國航海航停止第三方線上平臺值機選座服務
    繼南航之後,國航、海航近日相繼宣布,「封殺」第三方線上平臺的值機選座服務。  日前,國航發布《關於辦理國航自助值機服務的公告》表示,未經國航授權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以非正常方式擅自為國航旅客辦理值機選座等業務,存在潛在的航空安全、旅客個人隱私洩露等風險,建議旅客通過國航官方渠道(包括官方網站、中國國航APP、官方微信公眾號)或國航指定的值機櫃檯現場辦理值機選座等相關服務。
  • 國航國內航線「選座」要付費了
    原標題:國航國內航線「選座」要付費了 「剛聽到這個消息,我的內心其實是崩潰的。」近日,國行宣布開始在國內航線上進行「付費選座」業務,引發網友熱議。記者了解到,其實,「付費選座」在「航空界」時日已久。而且,即便不少航空公司提供了「選座服務」也並不意味著不付費的乘客就坐不到好位置。那麼如何花最少的錢坐到自己滿意的位置呢?
  • 四大航在福州不收選座費 廉價航空仍然收費
    不過,如春秋航空等廉價航空公司的「選座費」屬於民航局許可的差異化服務,收費之前已在民航局備案,故仍在正常收取。端午小長假前,國航曾在官網發布「服務公告」,宣布自今年5月26日至明年5月26日,對6條國際航線,試行經濟艙「特定區域」每次100元的有償選座。
  • 國航乘客注意了:不能再通過第三方選座
    南航早前已禁止第三方平臺值機選座業務,東航、海航暫未加入   羊城派記者 唐珩  11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在官網發布《關於辦理國航自助值機服務的公告》,表示正在對第三方平臺進行清理,建議旅客通過國航官方渠道(包括官方網站、中國國航APP、官方微信公眾號)或國航指定的值機櫃檯現場辦理值機選座等相關服務
  • 國航「付費選座」擴至國內線,國際線試點曾一度被民航局叫停
    CFP 資料繼在國際航線實行付費選座之後,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航」)將付費選座範圍擴大到國內航線。一些旅客常常會因為飛機上座位間距小感到不舒服,尤其是長距離飛行。國航可付費選座區域暫定為經濟艙部分座位及大空間座位。這些大空間座位此前並不提前對旅客開放預訂,只有在機場現場櫃檯能由航空公司工作人員進行分配。 2014年5月,國航曾公告要試行選座收費,涵蓋6條飛行距離8000公裡以上的長途航線,經濟艙特定區域內實行有償選座服務。不過,國航試行選座收費10天後,就被民航局口頭叫停,海航的相關產品也停止預訂。
  • 哈爾濱市出港飛機或收「伸腿費」 海航航班本月中旬將實行付費選座
    從哈爾濱出港的海航航班將在本月中旬起將收「伸腿費」,即實行付費選座。國航也表示不排除以後推行的可能。   以往在國內,推出付費選座的主要是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率先在國內實行付費選座。目前其擁有國內最精細的選座費收費標準:在國內航線上,如果網上選座,經濟艙第1排、第2排50元,第3至5排35元,第6至11排、14至16排20元,第17至24排10元,第25至30排5元。
  • 國航有償選座只是開始,增值服務時代即將來臨
    具體來說,國航把「好座位」分成三等:最好的是經濟艙右側第一排和緊急出口(座椅間距比普通大20%以上,也就是可以多伸個腿了),選座費600元;第二檔是經濟艙第2-10排座位,選座費100元;第三檔是經濟艙第11-20排座位,選座費最便宜,只要50元。此外,目前只有6條直達歐美的國際長航線上實施「有償選座」,分別是北京到休斯敦、舊金山、洛杉磯、法蘭克福、巴黎和倫敦。其餘的嘛,我只能說暫時還沒收。
  • 海航設「至優座選」涉侵權 專家:不合理甚至違法
    至此,在海航的國內航線上,需要交「選座費」才能自由乘坐經濟艙第一排與緊急出口排的始發城市變成4個:北京、海口、西安、太原。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海航是國內四大航空公司中唯一一家在國內航線中推出此類「產品」的公司,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東方航空公司在國內均無此類除飛機票外的額外收費。
  • 國航選座費:服務創新還是變相提價?
    國航網站公布的「國航上線機上付費座位預訂產品」服務公告近日引發熱議。航空公司票價中是否已經包含了選座費用,這一收費項目雖可以滿足一些旅客選座的需求,但收費是否合理?所收取的費用是否成為航空公司的利潤增長點?
  • 海航宣布規範第三方在線選座及值機服務
    繼南航、國航之後,海航也發布公告   文/羊城派記者 唐珩  繼南航、國航之後,5月12日晚,海航在官網發布公告,規範海航在線選座、值機服務。  公告中稱,近期海南航空發現,未經海南航空公司授權的第三方網絡平臺以非正常方式擅自為海航旅客辦理在線選座及值機等業務,存在潛在的航空安全、旅客隱私洩露及服務保障等風險。
  • 四大航齊徵選座費 不掏錢或只能選「機屁股」
    去年以來,各公司選座收費的步伐突然提速,短短1年內四家全服務航空和兩家低成本航空紛紛上船。  國內全服務航空中率先推出付費選座業務的是海航,早在去年4月份便在部分國際航線上試水選座收費。目前,海航在其北京及上海始發的12條歐美遠程航線上徵收100-600元不等的選座費。
  • 選座費在國內"水土不服" 成為美國航司第二大收費項目
    隨著美聯航等美國航空公司紛紛推行「選座費」,有分析師預測,大型航空公司每年的該項費用能帶來約5億美元的收入。輔助收入的提升,將有效改善航司的毛利水平。不過,此前國內航司也在國內航線上嘗試過「選座費」,最終卻引發廣泛爭議。
  • 四大航空經濟艙選座收費公平與否?
    原標題:飛機付費選座公平與否?   近日,南航、海航、國航、東航四大航空均實施長航線經濟艙的選座收費。南航的「付費選座」主要集中在廣州出發的12條國際長航線上,分別為洛杉磯、紐約等12座城市,最高需支付600元人民幣。有人認為「付費選座」有違公平原則,也有人力挺應該尊重航空公司的自主定價權。
  • 國內航線開始選座收費 想伸腿就加錢
    記者了解到,各大航空公司出發至國外遠程航線普遍實行付費選座,國航、海航等公司甚至開始在國內一些航線推廣,而東航也不排除以後在國內航線推行的可能。付錢未必能坐應急出口旁郭小姐常常從上海乘坐航班往返多倫多,因為飛行超過14個小時,她往往提早趕到機場,在櫃檯選擇機上應急出口的位置。
  • 國航試水「選座費」,僅限經濟艙四至十排座位有點雞肋
    從5月26日起,國航試水在6條國際熱門航線上付費選座。以往,這種服務模式僅在廉價航空公司推廣。一些民航業內人士分析,一旦選座得到部分旅客接受,其他航空公司或將採取跟進措施。可選經濟艙四至十排座位       國航的選座項目從5月22日起對外銷售。旅客可付費選擇座位的航班旅行日期為2014年5月26日至201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