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講堂|胡令能《小兒垂釣》 誦讀:冉迪

2020-12-20 澎湃新聞

未來講堂|胡令能《小兒垂釣》 誦讀:冉迪

2020-12-11 0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有聲閱讀委員會攜手推出「未來講堂」古詩詞名家誦讀系列活動,邀請百位名家誦讀賞析百首經典古詩詞,把最經典的古詩詞與最優美的聲音有機結合,讓廣大青少年感受古詩詞的力量與芬芳,在吟誦鑑賞中志存高遠、陶冶情操。讓我們傳承經典,引領未來!

今天,由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播音指導冉迪老師為大家誦讀和賞析的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作品《小兒垂釣》。

點擊收看

小兒垂釣

作者|胡令能(唐) 誦讀|冉迪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作品賞析

作品賞析撰稿人|馮傾城

作者胡令能(785-826),河南鄭州中牟縣人,隱居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中牟莆田),唐代詩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其詩語言淺顯,構思精巧,富有生活情趣,傳世詩作四首。

《小兒垂釣》的具體創作時間未得確證,內容寫詩人到農村尋找朋友,向釣魚兒童問路的過程。

詩中第一、二句「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寫一個頭髮蓬亂的山野小童在河邊學釣魚,側著身子坐在長滿苔蘚的石頭上,身影掩映在綠草叢中。此處著重描繪孩子的外形,「蓬頭」二字,可見小童稚氣頑皮,天真爛漫。「綸」,是釣魚用的絲線;「莓苔」,是長在潮溼陰暗處的野草苔蘚;「側坐」,指小童正專注地觀察魚絲與水中的動靜。由於陰涼角落魚兒較多,由此可見小童選擇了一個較為適合釣魚的地方,而且正有板有眼、心無旁騖地學著垂釣。

第三、四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寫小童聽到行人問路,馬上緊張地遙遙招手示意,生怕驚動了可能上鉤的魚兒,不敢回應問路的行人。承接前兩句素描小童外觀的鋪墊,此處轉為刻畫小童的心理和神態。「遙招手」結合「不應人」,反映孩子年紀雖小,卻是非常聰敏機警,處事得體,既不得罪問路人,也不讓自己的事情蒙受損失。通過詩人極為傳神的描繪,一個無比可愛、富有韜略、萌態十足的小童形象躍然紙上。

全詩語言淺易,栩栩如生地描畫了一幅小兒垂釣圖,形神兼備,清新活潑,童趣盎然,讓人不勝喜愛。

誦讀人介紹

冉迪,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播音指導,「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中國傳媒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北京市政協新聞輿論民主監督組顧問,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考官,北京語言大學新媒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曾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國際新聞獎。演播作品:《元旦思母》《梵谷奶奶》《張瑞芳回憶錄》《花田半畝》等。

原標題:《未來講堂|胡令能《小兒垂釣》 誦讀:冉迪》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古詩賞析二十四:胡令能《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作者簡介胡令能(785—826),唐代詩人,河南鄭州中牟縣人。早年家貧,做過以修補鍋碗盆缸為業的手工業者,人稱「胡釘鉸」。喜歡《列子》,又受禪學影響,隱居於圃田(河南鄭州中牟莆田)。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全唐詩》存其詩四首。
  • 小兒垂釣,唐,胡令能
    xiǎo ér chuí diào小兒垂釣【唐】胡令能péng tóu zhì zǐ xué chuí lún垂綸:垂釣,釣魚。綸,釣絲。莓苔:指草叢。映:遮蔽(bì),掩映。借問:向人打聽,問路。招手:擺手。
  • 《中華古詩詞100集》第32首:胡令能《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是一首能夠激起人們遙遠記憶的好詩。詩作通過一個小孩偷學成人垂釣的場面,生動傳神的表現了人類的童真。詩作第一句「蓬頭稚子學垂綸」起首「蓬頭」二字告訴人們,這是一個山野小孩,一早起來,連頭髮都顧不得梳理就急急忙忙的跑到小河邊像模像樣的偷著學成人釣魚了。
  • 小學生必背古詩75首40:《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
    小兒:小孩子。 蓬頭:頭髮亂蓬蓬。稚子:小孩子。垂綸:垂釣。綸,釣魚用的絲線。 莓苔:苔蘚植物。 胡令能,隱居圃田(河南中牟音móu縣),唐代詩人。年輕時因家中貧窮,以修補鍋碗等用具為生,人稱「胡釘鉸(jiǎo)」。他的詩大都語言淺顯,但構思精巧,充滿了生活情趣,現僅存四首。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創作的一首詩。
  • 詩詞鑑賞形神兼備畫童真讀胡令能《小兒垂釣》
    胡令能,唐代詩人,生於公元785年,卒於公元826年。據傳他只是個補鍋碗瓢盆的匠人。因夢見仙人在他肚子裡縫了一本書,從此會作詩了。這個當然不會是真的,只是從側面反映唐代是詩創作極為繁盛的時代。胡令能做的詩也是適應當時的潮流。而且他的用功程度應該不亞於任何人。
  • 詩畫中國|「蓬頭小兒」學垂釣
    作品鑑賞02:49來自山西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誦讀人:常虹 山西廣播電視臺主任播音員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小兒垂釣這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創作的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七言絕句。在唐詩中,描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這首詩顯得尤其可貴。
  • 胡令能《小兒垂釣》精妙超凡兩首|每日一詩一解
    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注釋(1)(1)胡令能(785-826年),唐詩人,隱居圃田(河南中牟縣)。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其為莆田隱者,唐詩人少為負局鎪釘之業。
  • 「百畫詩園 歡樂誦」 ——《小兒垂釣》古詩詞鑑賞
    舉報   2020年11月28日,「百畫詩園 歡樂誦」 少兒詩詞鑑賞活動,小才老師在QQ推廣群中與大家一同分享古詩《小兒垂釣
  • 《小兒垂釣》偶遇稚子趣事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兒垂釣》《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路人想問路,小兒向路人招招手,生怕驚動了魚兒,不敢回應過路人。古詩賞析希望下面這段話由爸爸媽媽念給孩子聽。《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寫作的七言絕句。這是詩人胡令能去看望自己的朋友時遇到的趣事。
  • 六一兒童節詩歌: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原文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小兒垂釣》的作者介紹  胡令能(785-826年),唐朝詩人,是莆田(今福建莆田市)人。唐貞元、元和時期人。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4首。莆田隱者,唐詩人少為負局鎪釘之業。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遠近號為胡釘鉸。
  •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未來講堂|柳宗元《江雪》 誦讀:陳志峰 2020-11-25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情態亦自生動,《小兒垂釣》賞析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以兒童生活為描寫題材的古詩,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讓我們一起來通讀全詩:小兒垂釣唐.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詩文賞析:胡令能的這首短詩寫小兒垂釣別有一番情趣。全詩未見絢麗的色彩,無刻意的引經據典與牽強的雕飾,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
  • 賞析唐詩《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這首唐詩作者為我們描述一幅多麼富有童趣的畫面啊!
  • 每日詩詞: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小兒垂釣唐 胡令能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蓬頭:頭髮蓬亂的樣子。胡令能作為詩人也是一個頗傳奇的人物。他是唐貞元、元和時期河南省莆田縣人。少時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過去農村那種鋦鍋鋦碗鋦大缸的匠人)這樣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怎麼能寫出流傳千古的詩呢?
  • 未來講堂|李白《夜宿山寺》誦讀:唐燁
    未來講堂|李白《夜宿山寺》誦讀:唐燁 2020-09-11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白居易《暮江吟》誦讀:於嘉
    未來講堂|白居易《暮江吟》誦讀:於嘉 2020-10-15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高鼎《村居》 誦讀:聞佳
    未來講堂|高鼎《村居》 誦讀:聞佳 2020-12-22 0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白居易《池上》(其二)誦讀:張璐
    未來講堂|白居易《池上》(其二)誦讀:張璐 2020-09-29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劉禹錫《望洞庭》 誦讀:鄭博
    未來講堂|劉禹錫《望洞庭》 誦讀:鄭博 2020-12-07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未來講堂|曾幾《三衢道中》 誦讀:季燕
    未來講堂|曾幾《三衢道中》 誦讀:季燕 2020-12-17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