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廚房食譜拖更了很久的安娜醬(聲音越來越小)。
今天做菜之前,我們來淺談一下何謂「正宗」?
(貼心的準備了小音樂)
咖喱雞這道東南亞菜
是鹹鮮為主,甜辣為輔
極具地方風味的一道菜
那怎麼樣才是最正宗的咖喱雞呢?
(咳咳)
其實所謂「正宗」,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料理其實是不斷演進的過程
正宗、傳統的意義,是能從一道菜的料理方式中
了解當時的人文背景,飲食文化
而絕非是用來斷定一道菜是否好吃的標準
比如廣東潮汕地區最附盛名的小吃牛肉丸
其實最早源於客家人
潮汕人將其製作技術改良之後
才有今天大家念念不忘的潮汕牛肉丸
(導演:CUT!)
(開場白太長所以此處有刪減
有興趣的盆友可以拉到最後看花絮喲)
因而對於料理而言,不必處處墨守成規,現代料理人對食材有更好的處理,是值得鼓勵的%&*&*()……%¥...%
(被強行拖走中)
接下來進入我們的做菜環節
(換裝ing)
咖喱雞
可以說是飲食界新手村裡最容易完成的升級任務了
-
賣相上既拿得出手
味道基本不會出錯
操作上簡單明了
即使是再不會做菜的人
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地
做出這道出得廳堂的菜餚
每次吃雞都喜歡按照這個方子來一鍋咖喱雞
(圖為網癮少女安娜醬遊戲勝利的截圖)
▼對不起放錯圖了,是這個才對▼
▼那麼現在就跟著我做升級任務吧▼
雞肉選擇方面:
首推琵琶腿,不太建議用雞胸肉,因為口感容易做的乾柴
肉質的處理:
注意醃製雞肉,做出來的口感才不會太粗糙
▼主食材▼
琵琶腿3隻 / 洋蔥半個 / 胡蘿蔔1根 / 土豆1個 /黃油20g
▼獨門秘訣調味料▼
蘋果1個/咖喱塊3小塊 / 澱粉少許 / 料酒1湯匙
小米椒2個/純牛奶250ml/椰漿50ml
▼一看就懂的步驟▼
▼先處理雞腿,雞腿去骨,斬塊,加入料酒、澱粉,抓均勻,蓋上保鮮膜醃製20分鐘。
▼蘋果切小塊,用料理機打成蘋果汁,我的料理機需要額外加點水,稍微高級一點的料理機可以不用加水
▼洋蔥、胡蘿蔔、土豆切塊,鍋裡放入黃油,小火融化之後,轉成中小火,先下胡蘿蔔過一遍油,然後加入土豆過一遍油,表面金黃微焦之後撈起備用
▼接下來給雞肉過油,雞皮朝下,中火煎至表面金黃,翻面繼續煎至金黃,立馬撈出,鍋裡留一些底油
▼下洋蔥炒出香味,然後加入咖喱塊等它融化
▼接著倒入剛剛準備好的蘋果汁(蘋果汁是關鍵)
▼把所有食材倒入另一個湯鍋,加入牛奶和椰漿,撒入切圈的小米椒,如果不喜歡奶味太重的,可以只倒一半純牛奶,然後加入清水,用量隨意只要沒過食材就OK
▼接著就是咕嚕咕嚕的時間惹,調成小火煮大概20分鐘,具體煮的時間需要根據你食材的大小來定,土豆切大就要稍微久點了
勤勞的(劃掉)安娜醬在等待咖喱雞熬製的同時
把廚房灶臺都稍微打掃了一下
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廚房就不會每次用過都變成戰場啦
tips:
喜歡濃稠的可以早點出鍋
香濃的咖喱拌飯又可以吃兩大碗了
如果想要少點湯汁就在最後大火收汁一下
出鍋啦
▼
接下來進入減肥賢者時間
我在哪裡?我是誰?我為什麼要減肥?
咖喱雞這麼好吃
(啥?減肥?不存在的)
今天的花絮
吃飽喝足我們來繼續聊聊關於正宗的話題
印度人發明咖喱是為了遮掩羊肉的腥臊味
由於單一種香料無法去除羊肉羶味
因此印度人用多種香料粉末組合而成的濃汁來烹飪
印度當地其實沒有「咖喱」一詞
英語中的「curry」是被英國人發明出來的詞語
它是由「kurri」發展而來
kurri一詞源出於泰爾米語,意為「醬汁」
在牛津食品指南中,咖喱被定義為:
包括許多中和世界各地的菜餚,共通特徵是鹹香,並添加許多香料
(圖源自網絡)
咖喱從印度起源,後來在英國被發揚光大
被英國人帶到世界各地
而現今社會裡,超市裡各種風味的咖喱琳琅滿目
這正是印證了前面提到過的:
料理是不斷演進的過程
故而大家在選擇烹飪一道菜的時候
不用過於在意正宗與否
focus在哪個牌子的咖喱更好吃
才是重中之重
安娜醬更願意花心思在
肉質的口感
咖喱粉的品質
椰漿的香濃與否裡
說了那麼多,其實四個字可以概括:
好 吃 就 行
(emmm,還真是隨意的概括呢)
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喲
希望今天這道咖喱雞大家喜歡!
歡迎在評論區跟我聊聊你們當地流傳甚廣的傳統食物
攝影/後期處理:陳兮兮兒
文字編輯:陳兮兮兒
教程出自:陳兮兮兒
洗碗:陳兮兮兒的貓
贊我、轉發、關注我、你是最棒的
陳兮兮兒
一個有態度的美食生活博主
如果你愛吃又愛美
關注我就對了
美食|護膚美妝|家居裝扮
[長按右側二維碼關注我]
如果安娜醬拖更,可以去
新浪微博/知乎/下廚房:@陳兮兮兒
▼IOS打賞通道
往期文章
為啥女生身上總是香香的?
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實用篇)
護膚測評|混油皮,有什麼護膚品比較適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