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陽節傳統習俗及旺運指南!

2020-12-13 蘭氣隨風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仿佛昨日還是麗日炎炎,幾場淅瀝小雨,增了幾分涼意,秋天就這麼爽快地登場了。蜜糖般的黃色慢慢爬上枝頭,染黃了楓葉,秋風拂過鮮花和果實,帶著絲絲馨香,甜化了人們的心10月17日,我們迎來了入秋後的重要傳統佳節——九月初九重陽節。

一、重陽節來歷

重陽節,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定在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日月逢九,雙九相重,所以稱為「重九」,而在《易經》中,以九為陽數,兩陽相重,故名「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加上雙重的「陽數」,被認為是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很早的時候就有重陽節這一節日了,據史料考證,重陽節始於遠古,形成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春秋戰國時的《楚詞》中有提及重陽節的活動,魏晉時期出現飲酒、賞菊的做法,唐代正式被定為節日,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關於重陽節的來源,民間流傳著一個修仙降魔的英雄的事。南朝梁人吳均之的《續齊諧記》記載了東漢桓景年幼時父母因瘟疫病死,拜師學藝「修仙」,後瘟魔再度禍害人間時,疏導百姓登高避禍,以茱萸葉子和菊花酒幫助百姓避免感染疾病,獨自戰勝瘟魔。

關於重陽節的來源,各地流傳甚多,其一為先秦之前農作物豐收之際祭祀天帝的活動,其二為古代祭祀「大火」星的儀式,其三為皇宮祈求長壽的行為,後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將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的習俗傳入民間。重陽節和除夕、清明節、孟蘭盆節都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其來源不論為何都因祈求好運,有著重要的存在意義,其習俗是符合時令,且有文化價值的,值得我們學習、傳承。

二、重陽節傳統民俗

重陽節在兩晉和南北朝時稱為「素節」,即在九月九日禁葷食素。自唐中宗始,重陽節重視登高,也會飲菊花酒、插茱萸枝、佩茱萸絳囊和尊老敬老。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登高

重陽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當屬登高了,有點類似於現在的郊遊,遊山玩水,健身暢志。

(2)插茱萸

「遍插茱萸少一人」,插茱萸是重陽節的又一習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種中藥植物,古人認為折以插頭,可防止厄濁邪氣的侵襲,燃薰後可避蟲咬,對預防疾病,保障健康是有益的。

(3)賞菊、飲菊花酒

恰逢菊花盛開之際,賞菊、飲菊花酒是重陽節的一大樂事。菊是長壽之花,又是凌霜不屈的象徵,最有名的還是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重陽節常有舉辦大型的菊展。

(4)吃重陽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形狀類似於九層寶塔,部分會放兩隻小羊。唐宋時期於汴京(今河南開封)、臨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十分盛行。現多製作來孝敬老人。

(5)放風箏

秋高氣爽,最宜戶外運動,放風箏便是重陽節最「流行」的運動。古人認為「重陽節」是「轉運日」,所以選擇在這一天將美好願望寄放於紙鳶——「鷂」之上,將其放飛,以求心願順利達成。

(6)吃羊肉麵

很多地方會選擇在重陽節這一天吃羊肉麵。「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白面為「百」減「一」,即應「九九」之典。部分地區也會吃牛肉,都是符合時令的,性溫,容易被吸收,「貼秋膘」過寒冬。

三、12生肖開運方法

重陽節當天可以在著裝打扮上進行「設計」,來增旺運勢,宜多穿些黃色系、褐色、紅色、紫色的衣服、鞋子,佩飾方面可以多戴一些偏黃色、紅色的飾品,可適當化一點淡妝。外出踏青遊玩時,可以多往南方或是東南方走,順應五行相生之氣,納其福祿。

生肖馬:適合外出踏青登高,避災納福,順情應景;

生肖兔:注意當天的口舌是非,要做到低調行事,不與人爭;

生肖猴和生肖雞:適合外出走走,呼應節日的同時也能舒緩當天的壓力;

生肖虎:避免當天的大吃大喝帶來身體的負擔;

生肖豬和生肖鼠:學會控制脾氣,靜觀萬事;

生肖牛、生肖龍、生肖羊和生肖狗:應積極投入的做每一件事,切記不要偷懶;

生肖蛇:注意當天情緒的穩定,健康方面要注意血壓上升等問題。

相關焦點

  •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由來介紹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重陽節最新資訊 > 正文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由來介紹
  • 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怎麼由來的?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明代張岱著《夜航船》云:「九為陽數,其日與月並應,故曰「重陽」。祭祖節重陽節與除夕、春節、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祭祖是主要節日做節的一大主題。
  •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闢邪習俗及禁忌 重陽節吃什麼?
    重陽節的習俗與禁忌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佳節,古人認為數字「九」為老陽,農曆九月初九乃是所謂「兩九相重」,因此叫做「重陽」,也叫做「重九」。  重陽節的禁忌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的形成,傳說與漢代學道成仙的費長房及弟子桓景有關,據《後漢書·方術列傳》記載:費長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從壺公入山學仙,能醫重病,鞭笞百鬼。  桓景嘗學於長房。
  • 重陽節,為什么九月初九叫重陽節
    今天是九月初九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這天有什麼習俗、要做什麼呢?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每年的九月初九是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登高,重陽節在古代民間有登高的風俗,故又叫做登高節。再古代重陽節都是非常熱鬧的節日,發展至近代,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 重陽節:為什么九月初九叫重陽節?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重陽節插的茱萸後來被什麼取代了?「九」都有哪些象徵寓意?重陽節的「陽」跟「九」什麼關係?在古典小說《水滸傳》《西遊記》中,對「九」的尊奉是如何體現的?
  • 九月初九是什麼節日 九月初九有哪些習俗
    有一句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農曆九月初九是什麼日子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聊聊九月九是什麼節日,九月九日的風俗習慣。一起來看看吧。九月九是什麼節日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
  • 九月九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由來簡介
    這周三(10月17日)就是2018今年的重陽節了,重陽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日期定為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是一個韻味十足的節日。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被大家淡忘,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重陽節習俗以及由來介紹,節日到來之際,來文中長知識吧。
  • 重陽節:傳統習俗與12生肖旺運指南
    10月17日,我們迎來了入秋後的重要傳統佳節——九月初九重陽節。 一、重陽節來歷 重陽節,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而形成的漢族傳統節日,定在每年的農曆九月九日,日月逢九,雙九相重,所以稱為「重九」,而在《易經》中,以九為陽數,兩陽相重,故名「重陽」。
  • 妙語連珠|九月初九重陽節來啦!
    向你們節日問個好(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我國早在1989年的時候將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愛老的風氣(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今天就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哦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有哪些習俗嗎?重陽節可以賞秋天的風景,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傳統習俗互動時刻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是哪些?
  •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九月九重陽節傳統習俗有哪些簡短介紹
    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登高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 重陽節是幾月幾日?2020重陽節是哪一天?重陽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登高節、敬老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但每年新曆的時間卻是不一樣的,那麼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2020重陽節是幾月幾號吧。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2020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2020年重陽節時間為新曆2020年10月25日星期日;農曆庚子年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與意義  據現存史料考證,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遠古時代。
  • 九月九日重陽節各地的習俗是什麼
    2020年重陽節即將到來,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而這個節日從古時到至今也保存著許多的習俗文化,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九月九日重陽節各地的習俗是什麼,歡迎大家閱讀!
  • 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習俗|重陽節風俗有哪些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曆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九九重陽,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出現。
  • 重陽節的習俗
    作者| 王瑜廷 王榕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農曆一個有地點出處的傳統民族節日。《易經》將九定為最大的陽數,九月初九,月是九為陽,日又是九為陽,兩九相重為「重九」,兩陽相重為「重陽」,故而稱為重陽節。因九月菊花綻放,又稱「菊花節」。重陽時節,人們要插茱萸驅寒祛邪,有人稱「茱萸節」;民間有接已出嫁女兒回娘家的習俗,也稱「女兒節」;重陽這天人們有登高的習俗,還稱為「登高節」;「九」與「久」諧音,長久長壽,現在又稱「老人節」。
  • 2016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重陽節的由來及傳統習俗(圖)
    2016年重陽節是哪一天?重陽節有哪些習俗?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九月初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 重陽節
    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祝家中老人健康長壽祝天下老人幸福安康於是有了長久長壽的含意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重陽節自古就有登高的習俗
  • 重陽節是老人節嗎?重陽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重陽節的來歷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有登高遠眺、賞菊花、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因此,重陽節也叫「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1989年,我國政府將農曆九月初九正式定為「中國老人節」、「敬老節」,重陽節又成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進一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作為老年節。
  • 2019重陽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重陽節的來歷由來起源及傳統習俗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2019年的重陽節在十一國慶的最後一天,重陽節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祝福敬愛的父母及長輩親人。重陽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九月初九日,故又稱九九重陽,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重陽節的演變及習俗
    重陽節重陽節是指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 中國重陽節傳統習俗是什麼
    2019年重陽節是幾月幾日?重陽節有哪些習俗?2019年的重陽節在十一國慶的最後一天,重陽節可以和父母在一起度過,祝福敬愛的父母及長輩親人。重陽節的由來起源是什麼?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漢族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