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號」科研團隊獲美國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

2021-01-09 央廣網

當地時間2月14號,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領銜的一支物理學家團隊,在華盛頓被美國最大科學家聯盟—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這是對中國科研團隊在量子通信研究領域的肯定,其研究成果為下一代的網際網路打下了基石。這是美國科學促進會設立克利夫蘭獎九十餘年來,來自中國本土的科學家團隊首次斬獲這一重要榮譽。

此次獲獎的「墨子號」量子衛星科研團隊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領軍,研究成果曾在2017年6月登上美國《科學》雜誌的封面。作為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科研獎項之一,克利夫蘭獎每年都從刊登於《科學》雜誌上的研究論文中,選出一項最具學術價值和影響力的成果授予該獎。

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曾評價:「墨子號」量子衛星研究成果標誌著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崛起,從10年前不起眼的國家發展為現在的世界勁旅,將領先於歐洲和北美。(原標題:美國科學促進會授予中國科研團隊克利夫蘭獎)(央視記者 賈犁)

相關焦點

  • 墨子號團隊獲美國科學大獎,量子通信意義如此重要嗎?
    毫無疑問,美國的量子通信技術一直領先世界,取得傲人的成績。不過近日,在美國的科學大會上,中國墨子號的研發團隊被授予2018年度克利夫蘭獎。這個科學獎項設立了好幾十年,但至今中國的科學衛星實驗團隊才獲得該獎項,終於為祖國揚眉吐氣。
  • 科技日曆| 3年前,全球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升空,突破與潛力備受...
    「墨子號」成功發射後,極大地激起了公眾對量子科技的濃厚興趣。包括英國《自然》雜誌、美國《科學》雜誌、《科學美國人》、英國《新科學家》、《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BBC)等眾多國際知名學術和公共媒體都對「墨子號」進行了專題報導,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也在其官網上對「墨子號」發射任務給出了詳細的介紹。
  • 北大六院召開2018年度科研表彰會暨第十二屆學術年會
    他指出,過去一年北大六院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未來我們仍需繼續努力,力爭建成國家精神醫學中心,為北大醫學和北京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添磚加瓦,引領全國精神衛生事業發展,這也是我們科研工作發展的意義所在。嶽偉華對北大六院2018年度科研工作進行了總結。
  • 山東大學巖土工程團隊獲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技術創新獎
    [本站訊]近日,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2020年度大獎(The ITA Tunnelling Awards)揭曉,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術才為學術帶頭人的山東大學巖土工程團隊研究成果——「AnInnovative Automated Geological Forward-prospecting
  • 深圳頒發2018年度和2019年度市科學技術獎 去年1~11月深高新產業...
    其中,2018年度對106項和10名人選予以獎勵,分別是:市長獎2名、自然科學獎4項、技術發明獎3項、科技進步獎59項、青年科技獎8名、專利獎25項、標準獎15項。2019年度共102個項目和10名人選獲獎,分別是:市長獎2名、自然科學獎8項、技術發明獎3項、科技進步獎53項、青年科技獎8名、專利獎23項、標準獎15項。
  • 2019年度求是獎是什麼獎 在沉靜而美麗清華園揭曉
    21日晚,2019年度求是獎在清華園揭曉,其中,兩位清華系科學家獲得大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獲   原標題;2019年度求是獎是什麼獎 在沉靜而美麗清華園揭曉     秋日,晚霞沐浴中的清華大學沉靜而美麗,蒙民偉音樂廳門口標記著不同年份,被裝扮成「星光大道」的模樣。
  • 深圳大學副校長科研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文章,影響因子40+!
    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教授團隊以Bioinspired superwettable micropatterns for biosensing為題在化學類國際頂級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發表文章,總結了近年來基於仿生超浸潤性微圖案化平臺在生物傳感方向的應用。
  • 被美國籤證審批「耽誤」的STEM留美黨
    沒想到,他在面籤之後遭遇審批,本計劃好當月回美國工作,但籤證結果遲遲不來,春節已過仍留在家中。「他的H-1b身份已經在美國生效,如果出境再回美國,需要在護照上重新貼Visa,表示身份已從F-1籤證狀態更新過來。但去大使館面籤後,申請就沒了後續。」劉靜得知,這位朋友仍然處於在職狀態,等待期間仍遠程工作著。「不知道這個狀態能維持多久,時間太長,僱主肯定也不樂意。」
  • 香港科研人員參與完成5項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勵
    原標題:香港科研人員參與完成5項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獎勵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張素)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科研人員主持完成和參與完成的5個項目獲獎。
  • 看看東嶽集團2018都是誰獲了獎,都發生了哪些大事!
    【編者按】1月26日,東嶽集團2018年度兌現獎勵大會在縣文體中心大劇院隆重召開,表彰一年來為集團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團隊和個人。以鄭建青、蔡水兵、伊港、於源、張秀磊為代表的有機矽公司管理團隊帶領該公司克服競爭壓力、抓住量價齊增的市場機遇,使有機矽公司在2018年實現了歷年來最好的經營成績,成為集團業績的扛鼎企業,由此獲得董事長總裁特別獎「利潤特別貢獻獎」。
  • 2020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揭曉
    近日,求是科技基金會官網公布了2020年度「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獲獎名單,共有12位學者獲獎。「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是1995年在陳省身、楊振寧、周光召、李遠哲、簡悅威五位科學家顧問的一致倡議下設立的,專門獎助在中國內地從事基礎研究領域的優秀青年科研人員。
  • 武漢人福藥業獲2019年度光谷質量獎優秀獎
    近日,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對第三屆「光谷質量獎」獲獎企業予以通報表彰。人福醫藥集團旗下武漢人福藥業被授予2019年度「光谷質量獎·優秀獎」。「光谷質量獎」是東湖高新區設立的最高質量榮譽。第三屆光谷質量獎是《光谷質量獎評定管理辦法》在2019年進行制度創新後的首次評選。
  • 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獲英國皇家航空學會2019年度團隊金獎
    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獲英國皇家航空學會2019年度團隊金獎 2019-11-26 07:47:03參與互動   11月25日,英國皇家航空學會2019年度頒獎典禮在英國倫敦舉行,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獲得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
  • 2019年度溫州市市長質量獎揭曉 5家企業獲殊榮
    溫州網訊 日前,市政府公布《2019年度溫州市市長質量獎企業及溫州市質量管理創新獎企業名單》,溫州5家企業獲評2019年度溫州市市長質量獎企業,還首次評選產生5其中,正泰電器、人民電器、奧康集團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佔全省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企業總數的五分之一);正泰電器、康奈集團、奧康集團、人民電器獲得省政府質量獎。我市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省政府質量獎企業數量居全省先進水平。  浙江勝華波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創建於1986年,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汽車配件於一體的大型工業企業。
  • 美國計劃2億美元投資量子信息技術 瞄準「墨子號」
    美國川普政府正在申請一項投資2.37億美元用於支持量子信息研究的預算,如果獲得國會批准,將為推動量子網際網路發展提供重要資金基礎。目前中國和美國在面向未來的下一代量子信息技術領域展開激烈競爭。構建廣泛覆蓋的量子網絡根據最新國會審議的預算,川普政府將2021年科研經費整體削減了近10%,但出人意料地將量子信息科學的開支增加約20%至2.37億美元。其中,能源部要求2500萬美元來加速量子網際網路的發展。量子信息技術有望徹底改變網絡安全和材料科學等領域。
  • 馬來西亞獲國際「醫療旅遊目的地獎」,諾希山恭賀團隊
    (八打靈再也24日訊)馬來西亞獲國際醫療旅遊雜誌(IMTJ)頒發「健康與醫療旅遊目的地獎」。諾希山寫道:「來自倫敦的即時新聞,馬來西亞贏得2020年度健康與醫療旅遊目的地獎。這個獎項是屬於所有在2019/2020年馬來西亞醫療保健展現出卓越表現相關者的。我再一次恭賀整個團隊。」
  • 白雲地勤榮獲「全日空2018年度安全保障獎」
    圖:白雲地勤榮獲「全日空2018年度安全保障獎」 胡悅瀅攝   民航資源網2018年11月26日消息:2018年11月23日下午,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全日空」)中國區副總裁花田壯史先生一行五人來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地勤服務有限公司
  • 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孔子學院李惠文博士應邀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2月9日晚,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李惠文博士在騰訊會議平臺為國際教育學院師生做了題為《美國漢語教育框架下的課題研究》的學術報告。李惠文博士介紹了美國漢語教學與研究框架,列舉了當代漢語教學理論、策略和方法,並據此分析了課題的遴選、科研設計、撰寫報告的思路。
  • 昆明理工大學寧平教授獲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11月6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8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寧平教授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此前,中國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學原校長彭金輝教授,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楊斌教授分別於2011和2017年獲此殊榮。
  • 美國的「小伎倆」連外國網友都看不...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0月22日引述歐洲航天局局長揚·韋爾納的話報導稱,吳豔華團隊沒有獲得入境美國的籤證。「我一直期待與全世界所有國家進行互動,所以我很遺憾他們沒有來到這裡。」報導援引韋爾納的話說。報導介紹,中國在2018年執行的太空發射任務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似乎也將保持這一勢頭,因此,今年「最繁忙航天大國」的缺席,令大會主辦方也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