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駐華大使:中國的發展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2020-12-25 中國發展門戶網


2019年將迎來中國與葡萄牙建交40周年,也是澳門回歸中國20周年。中葡兩國在經濟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來如何拓展互利合作的新領域和新空間?如何共同推動海洋經濟合作以及城市低碳綠色發展?近日,葡萄牙駐華大使若澤·奧古斯託·杜爾特(中文名字杜傲傑)接受了中國網《「一帶一路」大使訪談》節目的專訪。

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

中國網:大家好,歡迎收看《 「一帶一路」大使訪談 》節目。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來談一談他對「一帶一路」的看法。歡迎大使閣下。

杜傲傑:謝謝。


中國網:明年將迎來中葡建交40周年,您認為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中葡兩國未來應如何繼續深入雙邊合作,如何拓展互利合作的新領域和新空間?

杜傲傑: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於1979年2月建立外交關係,我們馬上就要迎來建交40周年了。明年也是澳門回歸中國20周年。這是值得慶祝的一年,慶祝我們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良好關係。

「一帶一路」倡議為各國帶來良機,使各國能夠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發展政治夥伴關係,建立相關機制。我們在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之間有很多合作機會,海路、陸路和空路交通便是其中之一。

葡萄牙地理位置優越,是從非洲或美洲踏上歐洲的第一個國家。葡中陸路、海路、空路交通通暢,這對於互聯互通、貨物運輸、人民往來、商業交流以及和平發展都做出了貢獻,因為人們希望藉助通暢的交通進行商業往來。


中國網:談到商業,葡萄牙是歐盟國家中對中國投資支持力度最大的國家之一,也是(過去十年來)中國在歐洲的第四大投資目的地。您能與我們分享一下過去中葡兩國在經濟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來仍面臨著哪些挑戰嗎?

杜傲傑:葡中兩國關係源遠流長,我們的友誼無論何時何地都毋庸置疑,兩國之間一直都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從地理位置上看,葡中兩國相距甚遠,但我們兩國人民總是通過對話和相互理解來克服分歧。我們有著共同的利益,尊重相互之間的差異,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

來自中國的投資(在葡萄牙)廣受歡迎,因為中國所投資的領域對我國經濟至關重要,如能源、保險、銀行、醫療等。如此大規模的投資使葡萄牙許多方面都得以蓬勃發展,也為葡萄牙創造了就業機會,葡中兩國人民之間的聯繫也日益加深,這有助於我們兩國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了解。所以我們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我們與這些投資者合作的經歷非常好。這些來自中國的投資者,他們是準備最為充足的競爭者,他們帶著最好的報價出現在市場,成為我們重要的合作夥伴。除此之外,投資合作使我們形成了一種相互尊重、樂於傾聽的關係。因此,我們非常感激中國人來葡萄牙投資,也非常感激他們投資後持續的(熱情)態度。我國會堅持開放,摒棄偏見,支持中國對葡投資,捍衛兩國的夥伴關係。


中國網:您認為葡萄牙未來將採取哪些措施推動中葡兩國的互聯互通?

杜傲傑:我們正在討論如何共同努力,在海陸空三方面增進葡中之間的聯繫。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在兩國關係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聯繫,各國間互聯互通這一倡議非常好,它可以促進商業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這十分重要。

說到文化,這也是個很重要的問題。葡萄牙在了解中國文化方面很有優勢,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使我們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中國當今的形勢,了解中國的身份認同。這不僅是在飲食層面,葡萄牙遍地都有中國餐廳,中國人也非常喜歡和我們一起慶祝節日、共進一餐。我們必須努力,讓葡萄牙人更頻繁地來到中國、更好地展示自己。通過這種相互了解,我們開始更加欣賞、更為享受這些東西。所以,除了經濟聯繫、商業往來之外,文化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合作的另一方面便是體育。就體育競賽而言,我們看到中國人喜歡我國的足球運動員克裡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喜歡他的一心求勝。我們可以一起進步、一起享受這種樂趣。沒有什麼比體育運動更好了,讓人們一起歡笑,一起享受,把人們聚在一起。


中國網:如您所說,中葡兩國通過陸路、海路、空路相連。海洋合作是中葡雙邊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您認為,新海上絲綢之路為中葡海洋經濟合作,共建藍色夥伴關係提供了哪些機遇?

杜傲傑:中國國家海洋局和葡萄牙海洋部之間有著良好的合作。中國政府尊重並讚賞我們在海洋領域所做出的貢獻。

作為葡萄牙人,我們自古以來便進行航海探險,熟知海洋。葡萄牙的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要大,我們的多數同胞喜歡水上交通。通過海洋,我們與美洲、非洲和亞洲相連。我們擁抱海洋,它不會令我們分離、感到害怕。葡萄牙裡斯本可以直通美洲的巴拿馬運河,向南可以直通非洲,還可以通達中國東北地區。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對互聯互通非常重要的經濟和政治貢獻。


中國網:您認為,中葡兩國應如何進一步完善溝通對話機制,在應對氣候變化、大氣汙染治理等方面互學互鑑,推動城市低碳綠色發展?

杜傲傑:我個人非常讚賞中國在環境問題上作出的努力。通常在西方人印象中,中國更像是環境的汙染者,而非對抗氣候變化的奮鬥者。但印象與現實並不總是相符的。事實上在中國,會看到中國人民、中國社會和中國政府為開發新的清潔能源、尊重《巴黎氣候變化協定》而做出巨大的努力。可以看到,中國城市的汙染比十年前減輕了許多,中國的生活狀況比十年前更好,也期待十年後中國人的生活比現在還要好。並不是世界上每個城市都如此,但中國的城市是這樣的。可以看到中國正在採取方方面面的措施,有些城市在電力公共運輸系統上做得非常出色,比如深圳,再比如西安,所有的計程車都換成了電動汽車。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貢獻,說明中國正在認真對待環境保護問題。

對清潔能源市場的消費者來說,改善重汙染行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對待地球的方式沒有其它的選擇。要麼我們一起照顧我們的地球,要麼反過來摧毀地球。關於這一問題,我們已經與中國權威人士進行了對話,他們態度積極,有想法、有計劃,他們也在尋找解決方案。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我們在共同努力。我國的清潔能源處於世界領先行列。煤很便宜,但會帶來嚴重的汙染,石油也會帶來汙染,雖然比煤的汙染小。但太陽能、風能清潔無汙染,我們可以一起致力於此,傳播相關知識,做出貢獻。我們也可以共同研發新產品、共同尋找新的投資市場。這對於其他國家的人民也會產生積極影響,因為我們在解決環境問題方面會產生積極成果,這對世界也很重要,減少汙染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中國網:這是中國新能源企業很大的機遇啊。

杜傲傑:沒錯。特別是在交通運輸方面,我認為中國一些大企業在積極研製電動汽車,這非常好,並且這是中國在葡投資的清潔能源生產及分配舉措的延續。中國投資電動汽車、提供就業機會、創造新的理念,這肯定會廣受歡迎,這一點我十分肯定。


中國網: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您如何評價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變化?

杜傲傑:我不了解中國的過去,但我了解中國的現在。我所知源自我所讀。我讀到中國當今知識分子和作家的文章,看得出這是一個與40年前完全不同的世界。我認為,像您和您同事這樣的年輕人,是非常幸運的一代人。因為和過去的生活相比,現在的中國人民生活得更為舒適,並且機會更多。從現實上講,中國人民有著舒適的生活、物質上來講生活品質更高。但也有一些新的挑戰。中國經濟發展迅速,如今2018年的生活水平與1978年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與40年前相比簡直是天翻地覆。由此可見,就經濟而言,中國變化巨大。

就中國對世界的貢獻而言也是如此。中國現在更加開放,參與到世界的方方面面,並且對欠發達的國家地區的發展也做出貢獻。舉例來講,我在非洲的莫三比克生活過一段時間,那裡有中國人的身影,不只是在歐洲、在葡萄牙。習近平主席始終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人口眾多,世界各地都有中國人的身影。走出國門後再回來,你便不再是之前的自己了,因為接觸的人令你改變、令你充實。我在中國生活了一年,我就不再是從前的自己了,我變得更有內涵了,因為我有機會了解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我們與別人接觸,對他人持開放心態,分享我們的價值觀,還要更好地傾聽他人。我希望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積極意義。中國的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對中國人民和中國社會都很好,也可以讓世界變得更為美好,因為我們都是其中的一員。


中國網:中國網正在建設「一帶一路」網,請您寄語。

杜傲傑:我祝願「一帶一路」倡議取得成功。我們要與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產生更多聯繫,而且這也能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這就是我們想要的。我們希望看到國與國之間和諧舒適、鄰裡之間幸福和睦,希望這一倡議取得成功,希望這一倡議能夠為世界的發展與和平做出貢獻。


中國網:您對我們的觀眾,尤其是中國的年輕人有什麼寄語嗎?

杜傲傑:我歡迎中國的年輕人來到葡萄牙。現在有很多中國人來到葡萄牙,並且人數越來越多。許多人來到葡萄牙的大學學習葡萄牙語,因為學習了葡萄牙語,便能在葡語國家工作,包括巴西、安哥拉、莫三比克、東帝汶等許多國家。 我們非常歡迎中國人,中國年輕人來葡萄牙喜歡去參觀博物館、宮殿。我們到處都是城堡,他們尊重我們的文化,對我們的文化感到好奇,這使我們非常自豪。所以,我希望年輕人可以取得成功。中國年輕一代的成功將是中國的成功,他們必將為世界其他國家做出貢獻。你們若是成功了,請一定要到葡萄牙來。


中國網:謝謝大使閣下,感謝您的分享。

杜傲傑:謝謝,這是我的榮幸。


(監製/終審:鄭文華;編審:王振紅、王虔;策劃:王東海;主持人:桂思思;攝像:杜添輝;文字:金玲;翻譯:安宇;編輯:劉夢雅、殷曉霞;後期:劉夢雅)


相關焦點

  • 葡萄牙駐華大使:如今的中國是一個科技創新大國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李菁、邢盛妍):2018兩會期間,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接受了國際在線記者的專訪。他表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他印象深刻,如今的中國已成為一個科技創新大國。他還認為,中國的崛起讓葡萄牙迎來了發展的機遇,也讓兩國關係進入了「新時代」。  2018年全國兩會正在北京舉行。
  • 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我被中國先進科技吸引了」
    偌大的廳內布置充滿濃鬱的中國風,若不是門口擺著杜傲傑大使與家人的合影,以及茶几上放著《葡萄牙新聞傳播史》《葡漢辭典》等書籍,恐怕很難想到這裡是葡萄牙駐華使館。對於葡萄牙駐華大使杜傲傑(José Augusto Duarte)來說,在2017年被任命為駐華大使之後,他對中國的逐步認識和了解,是一場從「印象派」到「寫實派」的「發現之旅」。
  • 以駐華大使:懷著崇敬的心情看待中國發展
    內容提要:    ▲ 過去60年,中國創造了非常大的奇蹟,以色列總是懷著崇敬的心情來看中國的發展。    ▲ 世界上沒有哪幾個國家像中國和以色列一樣擁有悠久的歷史,後來發展成現代化國家。    ▲ 重視教育、尊敬長者,是中國人和猶太人共同的價值觀。在以色列,不管這個家庭到底富裕不富裕,他都會把所有的積蓄用到孩子上,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
  • 加納駐華大使:非洲國家希望同中國加強合作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取得了怎樣的發展變化?對此,加納駐華大使愛德華•博阿滕接受了中國網《「一帶一路」大使訪談》節目的專訪。加納駐華大使愛德華•博阿滕中國網:大使閣下,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今天(5月25日)是「非洲日」,請您與大家分享一下此刻的心情。
  • 喬治亞駐華大使:學中國文化是很美好的事
    (我在中國當大使)——訪喬治亞駐華大使阿爾奇爾·卡嵐迪亞  喬治亞位於大小高加索山脈之間的狹長地帶,素有「上帝的後花園」美譽。西部的海濱、北部的山區、中部的草原和谷地,複雜多樣的地形讓不到7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分布著18個氣候帶。獨特的自然風貌和地理位置賦予喬治亞更多東西方文明交融發展的機遇。
  • 阿聯駐華大使:中國是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重要建設者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朱小龍、吳昭君)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當今世界在促進發展與和平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於應對這些挑戰,確保世界長久享有和平。
  • 納米比亞駐華大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讓世界共贏
    在中國兩會召開之際,納米比亞駐華大使伊萊亞·喬治·凱亞莫就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經濟發展和兩國合作等話題接受了新華網專訪。中國不僅為納米比亞修建道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予以援助,還把無線網絡、智慧型手機、微信等高科技發展成果帶到納米比亞。此外,中國人民通過改革與發展,憑藉自身努力消除貧困,這讓我們深表欽佩。納米比亞願與中國加強協作,攜手共建更加美好的未來。  新華網:中國經濟在2017年實現6.9%的增長,您如何看待這一經濟發展速度?
  • 多國駐華大使來拜年!
    身處中國,親歷2020年,大使們還向環環分享了他們眼中2020年中國的成績與驕傲、中外同心抗疫背後的故事以及對2021的美好企盼。箇中亮點,快跟環環一起先睹為快!大使說,因為包餃子是一件強調協作的事兒,所以將大家召集一起熱鬧。環環聽說這還是大使先生包餃子的公開首秀!除了美食,更有各國大使親筆書寫中外文的「牛」字與牛年吉祥語。快在評論區告訴環環你最喜歡哪位大使的墨寶吧!
  •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
    來源:海外網哥倫比亞駐華大使路易斯·蒙薩爾韋近照。 海外網 付勇超攝出任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對路易斯·蒙薩爾韋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長期經商的蒙薩爾韋此前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當大使,但當2018年底面臨是否到中國當大使的選擇時,他欣然同意,「因為來中國工作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東博會的明天將更加美好
    (東博社記者/黃昀昀)11月27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開幕。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諾希萬·再納阿比丁到展館巡展時稱:"我認為東博會的明天將更加美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帶來的貿易自由化、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破除等,都將對東博會大有裨益。"
  • 駐華大使眼中的中國2019:閱兵現場令人震撼
    來源:海外網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裡,世界紛擾喧鬧,亂變交織。而中國則在暴雨中穩步前行,不僅未被任何威脅嚇倒,未被任何壓力壓垮,還為世界帶來新一輪「中國機遇」。……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14億勤勞勇敢人民、960萬平方公裡遼闊國土的國家,中國這個古老卻又充滿活力的國家讓各國駐華大使讚嘆。
  • 在外交部湖南全球推介活動中 看駐華使節們點讚湖南
    在活動間隙,湖南日報記者採訪了部分駐華大使,他們高度讚賞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表達深化各國與湖南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的美好意願。柬埔寨駐華大使:「柬埔寨與湖南可一起合作做很多事情」葡萄牙駐華大使:想去張家界,更想深入了解湖南
  • 巴貝多駐華大使:希望通過外洽會平臺拓寬巴貝多經濟發展新領域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謝詩佳)11月25日,第十二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簡稱「外洽會」)在北京舉辦,吸引了全球85個國家的駐華使領館外交官和駐華機構代表出席,駐華使節們對後疫情時代如何構築新發展格局表示關注。
  • 專訪|希臘的「瑰寶」 ——訪希臘駐華大使列奧尼達斯·羅卡納斯
    沿著步行街,來到古代市場, 古希臘的商業、政治和宗教中心, 還會看到保存最好的希臘古蹟——海法斯提歐神殿,還有著名的「風之塔」和哈德良的圖書館。…… 「希臘和中國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擁有5000多年歷史、對世界文明產生了強大而持久影響的國家。」 希臘駐華大使列奧尼達斯·羅卡納斯先生對兩國的情況如數家珍,侃侃而談。
  • 美國駐華大使啟動新的北京美國中心
    圖說:美國駐華大使馬克斯·博卡斯在美國大使館為新的北京美國中心正式剪彩   9月27日周二 -- 美國駐華大使馬克斯·  「這個新的、先進的中心將是未來創造和維護美中人民更強聯繫的核心,」博卡斯大使說。他補充道,「美國有成千上萬個社區中心。每個中心的目標是讓具有不同背景和經歷的人聚在一起,更多地了解對方。這個新中心就像這些空間一樣。我們努力讓我們的人民走到起,把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 【我在中國當大使】秘魯駐華大使:有10%秘魯人祖籍中國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表示,到中國當大使是他外交官生涯的「高光時刻」,他覺得「既驕傲又開心」,希望抓住一切機會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在中國的生活一點都不會無聊」路易斯·克薩達和中國的故事,早在2018年他擔任秘魯駐華大使前就已埋下伏筆。
  • 古巴駐華大使一行到訪和苑 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中國網訊 2017年6月27日,中國世界和平基金會、北京國際和平文化基金會主席李若弘與古巴共和國駐華大使米格爾·安赫爾·拉米雷斯·拉莫斯閣下一行在北京和苑博物館進行了會談,雙方就深化中國與加勒比海國家的合作、基金會的職能和資源、為和平發聲等共同關心的話題交換了意見。
  • 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到訪招商蛇口旗下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
    1 月 13 日,英國駐華大使吳若蘭、英國駐廣州總領事賀頌雅一行到訪招商蛇口旗下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就可持續發展、文化藝術合作等與招商蛇口團隊開展交流。招商蛇口常務副總經理劉偉對吳若蘭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會上,劉偉介紹了招商局集團、招商蛇口的歷史及發展進程。
  • 緬甸前駐華大使吳盛溫昂:學習中國發展經驗,珍視中緬友好情誼
    緬甸前駐華大使、緬甸—中國友好協會會長吳盛溫昂接受我臺記者採訪(攝影:洪荃詮)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洪荃詮):吳盛溫昂是緬甸——中國友好協會會長,同時他還是一名資深的外交官,曾擔任過緬甸駐華大使,與中國有著不解之緣。
  • 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來中國,就感覺回到了家
    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塞利姆·貝洛爾塔亞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攝/海外網 付勇超)愛看中國歷史電影、遊歷過中國17個省、喜歡吃火鍋、一口氣能說出無數種中國美食……這是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塞利姆·貝洛爾塔亞的多彩中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