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重要傳統節日特色活動弘揚新風

2020-12-20 蘭州新聞網

    【本報訊】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在辭舊迎新、慎終追遠、闔家團聚、孝老敬老中弘揚文明新風。市文明辦近日下發通知,就全市2016年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進行安排部署。

    五類主要活動彰顯核心價值觀

    通知強調,要引導市民家庭依託「我們的節日」闔家團圓的契機,深化家庭文明建設,開展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主要活動內容包括四類:

    一是結合傳統節日特點,開展各類民俗文化活動。根據傳統節日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內涵和各自的特色,在公園、廣場、社區廣泛開展民俗表演、民俗展示、書畫比賽、猜燈謎和各類民間體育比賽等民俗文化活動,引導人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努力把積極向上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傳遞給廣大幹部群眾。

    二是圍繞傳統節日,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通知強調,要緊緊圍繞各個傳統節日的主題,突出傳統節日內涵,精心選擇反映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中華經典古詩文以及現當代經典名篇佳作,大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三是弘揚關愛、互助精神,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通知要求,在各傳統節日期間,各縣區、各相關單位要積極組織各類志願者開展對口幫扶活動,深入到農村、社區,看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農民工,為他們送去物質和精神上的慰問;廣泛開展「三下鄉」等活動。

    四是倡導文明過節,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通知強調,節日期間,要進一步加大對環境衛生的督查和整治力度,根據節日特點,組織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大力宣傳文明過節新觀念,積極營造文明過節、整潔有序的節日氛圍。

    五是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開展適合未成年人參與的活動。「要把未成年人作為『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主體,精心設計各種活動載體,豐富未成年人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廣大青少年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通知指出。

    五大重要傳統節日活動體現城市特色

    據悉,「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由市文明辦牽頭,各縣區及各相關單位組織開展活動,引導市民群眾和幹部職工積極參與。

    具體安排如下:

    春節:突出辭舊迎新、幸福平安、家國興旺主題,營造家庭和睦、安定團結、歡樂祥和的喜慶氛圍。一是開展「迎新春、鬧元宵」文藝演出活動;二是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三是舉辦形式多樣的廣場文化活動;四是開展迎春燈會、燈謎、團拜活動;五是開展「送溫暖、獻愛心」等志願服務活動;六是開展慰問道德模範、「蘭州好人」、美德少年活動。活動時間為1月30日至2月23日。

    清明節:突出緬懷先烈、紀念先人的主題,引導人們正確認識和理解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慎終追遠,珍惜幸福生活。一是充分利用好烈士陵園、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蓋達組織開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動;二是開展宣傳革命先烈事跡活動;三是組織廣大幹部群眾和青少年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四是開展移風易俗、文明祭掃活動;五是開展植樹綠化、沐春踏青活動;六是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活動時間為3月20日至4月5日。

    端午節:突出熱愛祖國、求索創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主題,引導人們增強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情操。一是結合節日內涵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活動;二是開展「包粽子」比賽等節日民俗活動;三是開展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四是開展愛祖國、愛家鄉為主題的詩會、歌會等活動。活動時間為6月2日至6月11日。

    中秋節:突出團結、團圓的主題,努力營造民族團結、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節日氛圍。一是結合節日內涵開展愛國主義宣傳教育;二是開展走訪、座談、聯歡、慰問等志願服務活動;三是開展中秋故事會、遊園會、書法、剪紙、繪畫比賽等活動;四是開展網絡文明傳播、手機文明簡訊傳遞活動。活動時間為9月1日至9月17日。

    重陽節:突出敬老、尊老、愛老、助老、孝親主題,營造關愛老年人、關心老年人事業的濃厚社會氛圍。一是開展重陽登高等民俗活動;二是開展家政服務、心理撫慰、節日慰問、文體娛樂等敬老志願服務活動;三是利用「道德講堂」、報告會等形式開展孝老愛親道德模範事跡宣講活動;四是開展孝道宣傳活動,宣傳孝老愛親正面典型,曝光不孝子孫的惡劣案例;五是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活動時間為10月1日至10月10日。  □記者李曉霞

    ■我們的節日動態

    東苑社區:給困難家庭送湯圓

    【本報訊】為了讓轄區特殊家庭度過一個愉快,溫馨的元宵節。2月22日,西固區先鋒路街道東苑社區組織開展了「傳統節日元宵節送元宵困難家庭」活動。

    當天,社區工作人員早早買好糯米粉、黑芝麻等原材料,圍在一起親手操作將元宵包好後,前往轄區困難家庭、空巢老人及困難戶家中,將寄託了濃濃愛心的元宵送到了他們手上。「胡阿姨,今天是元宵節,這是社區包製的元宵,您嘗嘗。」看到工作人員的到來,失獨家庭胡阿姨拉著社區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我雖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有你們這麼多的孩子照顧,真的謝謝。」殘疾人小曹,看到社區工作人員送來親手包製的元宵,高興得連聲致謝,拉著工作人員的手說:「謝謝社區對我們的關心,社區大家庭讓我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東苑社區主任裴靜告訴記者,通過此次活動,不僅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很好地營造出了「鄰裡和睦、社會溫馨」的良好社區氛圍,為他們送上社區大家庭的熱忱關愛和春節的真情祝福。                □記者伊曉明

    元宵佳節匯聚愛心關愛特殊老人讓夕陽最美麗

    愛心企業邀百名老人鬧元宵猜燈謎

    【本報訊】元宵節之際,愛心企業江子為民特意邀請百餘名「三無、孤寡、空巢」老人一起猜燈謎、品湯圓,載歌載舞鬧元宵。

    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三無、孤寡、空巢」的他們而言,節日越熱鬧過起來越煎熬。他們不能享受家庭團圓之樂,他們擁有的只有無限的寒冷和孤寂。據了解,此次活動由江子為民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發起,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慷慨捐助,把點滴愛心匯聚於此。在活動現場,舞臺上一群90後一首詩朗誦《寫給老人的詩歌》,讓一幅幅愛老、敬老、尊老的感人畫面,在每一個人的腦海中閃現;舞臺下老人們猜燈謎、品元宵、拉家常,愛心的暖流撫慰老人們孤寂的心靈。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正是江子為民搭建了這座心與心溝通的橋梁,才讓這群「特殊」老人不再「特殊」。

    記者了解到,不僅僅是在元宵佳節的時候送上了祝福,在春節前,江子為民為老人擦玻璃、貼春聯、送年貨,為他們提前送上了濃濃的節日祝福。甚至有部分員工捨去回家與家人團聚的機會,主動留下來陪同老人一起過春節。其實,一句不是兒女勝似兒女的評語是送給服務人員的最好評價。 □記者顏娜文/圖

相關焦點

  • 五大重要傳統節日特色活動弘揚新風
    【本報訊】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在辭舊迎新、慎終追遠、闔家團聚、孝老敬老中弘揚文明新風。根據傳統節日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內涵和各自的特色,在公園、廣場、社區廣泛開展民俗表演、民俗展示、書畫比賽、猜燈謎和各類民間體育比賽等民俗文化活動,引導人們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努力把積極向上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傳遞給廣大幹部群眾。    二是圍繞傳統節日,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
  • 弘揚傳統文化 引領文明新風——各地舉辦特色活動慶祝端午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題:弘揚傳統文化 引領文明新風——各地舉辦特色活動慶祝端午新華社記者吃粽子、插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每逢五月初五,形式多樣的傳統端午節俗活動在全國各地上演。
  • 南寧舉行「我們的節日·七夕」活動 弘揚家庭文明新風
    七夕佳節到來之際,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繼承和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營造節日氛圍,倡導婚姻忠貞,家庭和睦,8月20日,由南寧市文明辦、南寧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辦,興寧區文明辦、南寧新聞網、南寧文明網、南寧市博物館承辦的南寧市
  • 傳統文化與文明新風美麗邂逅 湖南婁底特色活動慶端午
    湖南婁底各地開展豐富多彩活動,不僅有粽香撲鼻,還有名人講座、國學活動、農村詩會……在涵養家國情懷的同時,讓傳統文化與文明新風美麗「邂逅」。  名人講座涵養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端午節的「最美底色」,每到端午,婁底市民便會以各種形式懷念愛國詩人屈原。
  • 蕪湖多彩民俗活動鬧元宵 弘揚節日傳統文化
    正月十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元宵節,每在節日來臨之際,蕪湖各地相繼開展多彩活動,以此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2017年元宵佳節到來之際,多地通過開展舞龍舞獅、打腰鼓、劃旱船、挑花籃、觀花燈、走馬燈等民俗文化活動,為節日增添濃厚的文化味,弘揚節日傳統文化。
  • 今天 我們如何弘揚中國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態,千百年來綿延不絕,歷久彌新。它以潛移默化、寓教於樂的形式,展示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理想、智慧與倫理道德的追求與嚮往,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承中華美德的重要載體。對於保持民族特色,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意義重大。   可是在繼承和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現實卻不容樂觀。一方面,國人對於弘揚傳統文化,關注傳統節日的意識越來越淡薄,每逢過節,我們關注的並非傳統節日文化,而是各種節日美食。
  • 在傳統節日文化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歷史性、節律性、傳承性、全民性等特點,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重要的價值觀念,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民俗文化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文化資源。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飽含著濃烈的親情和深沉的家國情懷,是最能展示民俗文化的舞臺。春節期間的民俗文化活動包括掛燈籠、寫春聯、粘窗花、貼年畫、包餃子、吃年夜飯、放鞭炮、看春晚、祭灶、請福、守歲、拜年、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逛廟會等。
  • 韓高年:以傳統節日為載體,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中秋節期間,民間有拜月賞月、互贈和食用月餅、親友歡宴、對月賦詩等一系列的慶祝活動,甚至還會舉行大型的中秋詩會和文藝晚會。節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許多優秀文化因素,在易風易俗、以文化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長集中學:關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
    為傳承民族文化,關注傳統節日,杜絕盲目跟風過洋節的不理智行為,12月21日清晨,長集中學開展了"關注傳統節日, 弘揚民族文化"為主題的升旗儀式。本次升旗儀式的承辦班級為高一(1)班,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在晨暮中冉冉升起,同學們莊嚴而立,向我們偉大的祖國致敬。
  • 邵陽市雙清區「雙十最美」活動弘揚文明新風
    本報記者 楊德成 通訊員 張雪珊報導9月19日下午,湖南省邵陽市雙清區濱江街道辦事處舉行第一屆「雙十最美」評選活動頒獎典禮這是該區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大力弘揚文明新風的一個縮影。家庭是社會的基石,美德承載的主體。為進一步展示思想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家庭崇尚文明新風、樹立良好家風,全面提升文明程度,濱江街道率先組織開展第一屆「雙十最美」評選活動。
  • 挖掘節日文化內涵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開展傳統文化活動...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題:挖掘節日文化內涵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新華社記者「媽媽,他們在幹什麼?」「燒太平窯呀,這是我們家鄉的傳統習俗。」9月11日晚,江西省景德鎮市居民程勇芬帶著8歲的女兒來到小區廣場參加中秋燒窯活動。農曆八月十五燒「太平窯」,是景德鎮多年來的中秋傳統習俗,意在祈求未來平安幸福。中秋節前後,全國各地開展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挖掘展示節日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和傳承。
  • 梅林弘揚傳統節日文化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陳俊通訊員胡餘灶)將糯米粉揉成一個個彈珠大小的圓,然後輕輕壓扁,在鍋裡用油稍炸,放入香乾、筍絲等炒起來,一碗香噴噴的肉炒圓就好了……日前,梅林街道組織河洪村村民開展了「團圓冬至」活動,活動現場歡聲笑語連成一片。  「這次活動開展得很有意義,為我們鄉鄰間交流創造了機會,提供了平臺,大家一起聊聊家常,還能一起做炒圓,很高興。」
  •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主題團日活動 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
    > 一、活動背景與特點: 主題團日活動與廣大青年團員緊密相連,是青年實現發展,獲得提升的重要基礎。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團委以青年團員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切實服務廣大青年為落腳點,在校黨委和上級團組織的領導下,弘揚民族精神,傳播傳統文化,組織學院各團支部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思想性和開拓性的主題團日活動,增強青年團員的團結精神,創造力和凝聚力,提升團員青年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
  • 關於提倡和鼓勵壯族幹部傳統節日活動及重要外事活動穿著壯民族...
    關於提倡和鼓勵壯族幹部傳統節日活動及重要外事活動穿著壯民族服飾的建議 www.gxbszx.gov.cn  2019-08-30 15:46  閱讀:103407次  作者:農斌娜  編輯:盧曉麗  來源:靖西政協網
  • 傳統節日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優勢載體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又逢中秋節,吃月餅、賞圓月、慶團圓的話題在線上線下次第傳開,也在千家萬戶中快速凝聚。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日完美重合,一時間,大國與小家,天上與地下,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氛圍,人人綻放著幸福的笑臉。
  • 關於提倡和鼓勵壯族幹部傳統節日活動及重要外事活動穿著壯民族...
    關於提倡和鼓勵壯族幹部傳統節日活動及重要外事活動穿著壯民族服飾的建議 www.gxbszx.gov.cn  2019-08-30 15:46  閱讀:106146次  作者:農斌娜  編輯:盧曉麗  來源:靖西政協網
  • 合肥核心價值觀主題燈籠「點亮」文明新風 弘揚傳統文化
    記者昨日從合肥市文明辦獲悉,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節日期間城鄉群眾文化生活,各縣(市)區、鄉鎮、單位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燈籠、中國結等掛進小區、掛進機關活動,積極營造喜慶、文明、和諧的節日氛圍。
  • 漢城湖舉辦「誦讀七夕」系列活動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漢城湖舉辦「誦讀七夕」系列活動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西部網訊(記者 賀桐)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8月7日晚,「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崇尚社會文明新風」的七夕傳統文化活動在漢城湖景區疊翠碼頭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共西安市委文明辦、西安市水務局、中共未央區委宣傳部主辦,西安市水務局文明辦、西安市西北郊城市排洪渠道管理中心、西安漢城湖實業有限公司、西安漢樂府酒店承辦,旨在揚傳統文化之精髓,育時代文明之新風。
  • 傳統節日設為法定假日是弘揚民族文化
    、清明、端午、中秋四大傳統節日,將要被增設為法定假日,這是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傳統,發揚民族精神的有益構想,是國家對國人的人文關懷的體現,是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福祉、社會文明和諧奔向小康的體現。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段革命家,在艱苦卓絕的戰爭年代,為建立起一個嶄新的中國,無暇顧及民族節日;在新中國事業百廢待興的建設環境中,在人們物質生活還不富足的艱苦創業中,在當時階級鬥爭、路線鬥爭火藥味還很濃的氣氛中,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漸被「革命」所代替所遺忘,有的甚至以「封建」產物幾遭封殺,導致不少在傳統節日中的民間活動、民間文化都趨於銷聲匿跡。
  • 敦煌:多彩七夕活動 弘揚傳統文化
    七夕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承載著人們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和追求,更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讚美。七夕節當天,敦煌市民政局在敦煌市民中心舉行婚姻登記集體頒證儀式,用浪漫的儀式見證6對新人領證過程,現場引導新人們更深地理解婚姻的和諧之美、家庭之責,引導大家樹立文明向上的婚姻理念,弘揚「重登記、強責任、崇節儉」的婚俗新風。新人曾嶸、孫亞男說,選擇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領證,意義比較重大。集體頒證倡導移風易俗、婚俗新風,這些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