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桑樹坪鎮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厚植愛國情感,桑樹坪鎮組織各村(社區)開展第二季度道德講堂。此次道德講堂緊扣「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核心價值觀」這一主題,設置「唱一首歌」、「看一部短片」、「頌幾首古詩」、「講一個故事」、「談一番感悟」、「總結一下成效」六個環節。在「頌幾首古詩」環節,各村(社區)道德講堂成員聲情並茂地誦讀《和端午》(宋 張耒)、《端午》(唐 文秀)等,用詩詞邂逅愛國詩人屈原。在「談一番感悟」環節,幹部群眾紛紛表示,端午文化,傳遞的是一種愛國情感。
-
長集中學:關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
為傳承民族文化,關注傳統節日,杜絕盲目跟風過洋節的不理智行為,12月21日清晨,長集中學開展了"關注傳統節日, 弘揚民族文化"為主題的升旗儀式。本次升旗儀式的承辦班級為高一(1)班,在雄壯的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在晨暮中冉冉升起,同學們莊嚴而立,向我們偉大的祖國致敬。
-
梅林弘揚傳統節日文化
「這次活動開展得很有意義,為我們鄉鄰間交流創造了機會,提供了平臺,大家一起聊聊家常,還能一起做炒圓,很高興。」河洪村村民何五娟表示。據了解,梅林街道一向十分重視弘揚傳統節日,每逢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活躍節日氣氛,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
-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理性看待西方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文明的縮影,它具有豐富的文化內容和精神內涵,是一份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近幾年,原本是我們生活世界一部分的傳統節日,似乎離我們的生活漸行漸遠,而「洋節」風卻越來越盛行。在洋節對我們傳統節日的衝擊下,自己是否過於重視洋節而忽視了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呢?獨善其身,才可以兼善天下。傳統節日只有得到我們的認可,才能將其發揚光大。
-
五大重要傳統節日特色活動弘揚新風
【本報訊】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在辭舊迎新、慎終追遠、闔家團聚、孝老敬老中弘揚文明新風。市文明辦近日下發通知,就全市2016年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進行安排部署。 五類主要活動彰顯核心價值觀 通知強調,要引導市民家庭依託「我們的節日」闔家團圓的契機,深化家庭文明建設,開展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主要活動內容包括四類: 一是結合傳統節日特點,開展各類民俗文化活動。
-
弘揚傳統節日,理性看待洋節
近年來,很多洋節悄然步入我們的生活,甚至有越來越火的趨勢。聖誕節之際,很多商家借著勢頭,到處張燈結彩,聖誕樹、聖誕老人的影子充斥在各大商場廣場,節日氛圍分外濃厚,也吸引了很多中小學生的目光。「洋節」該不該過?
-
弘揚傳統文化 濟南市技師學院積極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系列...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 按照市文明辦在全市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的要求,濟南市技師學院安全有序的開展了一系列「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各項內容的活動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冬至,傳統節日如何傳承?
主持人:張敏 每年一到冬至,人們自然就會想到,今天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冬至節氣十分重視。冬至過後將進入全年最寒冷的季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各地有不同版本的「九九歌」生動形象地記錄冬至到來年春分的物候變化。
-
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活動議事會
隨著外國文化的引入,如今洋節盛行,一般人只知道2月14日是情人節,卻忘記我們中國還有傳統七夕情人節。我們的傳統節日正在遭受著外來文化的衝擊。有鑑於此,3月9日下午,金閶街道彩香一村三區社區會議室中,民俗宣傳隊的八位居民齊聚一堂,熱烈地討論今後社區如何來宣傳策劃民俗節日活動。
-
傳統節日設為法定假日是弘揚民族文化
欣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大傳統節日,將要被增設為法定假日,這是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民族傳統,發揚民族精神的有益構想,是國家對國人的人文關懷的體現,是改善民生、惠及百姓福祉、社會文明和諧奔向小康的體現。
-
發掘傳統節日的現代意義
作為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嚮往,越來越煥發出時代的「味道」,彰顯文化範兒。 在文化傳播層面,全國各地博物館在端午節期間舉辦系列專題展覽、體驗和社會教育活動,充分發揮中華傳統節日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在休閒消費領域,結伴登山、龍舟競賽等,賦予了這一古老節日現代的儀式感。
-
教授蕭放:傳統節日假日化制度必須堅持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近年來,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成為越來越被社會關注的話題,從政府節假日制度的修訂,到公眾對傳統節日申遺的討論,從節慶方式的重新發現和傳承,到以傳統節日為載體的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傳統節日的文化意義都在變得日益厚重。
-
一篇文章帶你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
這個節日有著深厚的美國歷史由來,並且涉及當時的宗教。很多人以為感恩節是歐美地區都流傳的節日,其實這是錯誤的。一般來說,在感恩節這天祝賀歐洲人「感恩節快樂」是一個很不禮貌的行為,很可能會招來反感。但是,這個被歐洲人拒絕的「感恩節」,近年來卻在中國大行其道,被很多商家利用,甚至被年輕人追捧!
-
短評:發掘傳統節日的現代意義
不過,站在文化變遷的視角來審視,今天的端午節仍然難以讓人滿意:滿足於形式的多,傳統價值挖掘少,包括大城市中「有假無節」的問題,都折射出在時代與社會的巨大變遷過程中,民族文化價值的強化仍然需要找準定位、繼續創新。傳統文化的認同是一個共同體良性運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
傳統節日有了法定假期之後
載體固然有了,必欲使傳統節日煥發勃勃生機,遠遠不夠,還需要文化學者、文化部門以及我們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內涵上多下功夫,研究和探討如何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搭建一座有機延續的橋梁,在保留傳統文化要素的同時,為傳統節日注入新鮮血液,使之充分適應於時代,贏得時代的青睞 實行了9年的黃金周休假制度終於要進行重大調整了。
-
挖掘節日文化內涵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開展傳統文化活動...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題:挖掘節日文化內涵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地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慶中秋新華社記者「媽媽,他們在幹什麼?」「燒太平窯呀,這是我們家鄉的傳統習俗。」農曆八月十五燒「太平窯」,是景德鎮多年來的中秋傳統習俗,意在祈求未來平安幸福。中秋節前後,全國各地開展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挖掘展示節日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和傳承。9日晚,一場「『越』夜『月』魅力」的夜遊中秋活動在廣州越秀區南粵先賢館拉開帷幕。
-
民俗專家高巍做客人民微博:中國傳統節日應借鑑西方節日
網友楓笛認為,現在很多人過聖誕節、感恩節等西方節日比端午節、元宵節等中國傳統節日要積極。針對這個現象,高巍表示,「現實提醒我們,要立足中國,眼光世界,在時代與歷史的結合點上更好地區發展傳統節日民俗。」高巍介紹,一方面中國的傳統節日要是能持續發展,必須要與今天的時尚相結合。另一方面,中國年要想走向世界,理應借鑑西方傳統節日的運作模式。這都是能使傳統年節煥發青春的重要保障。
-
讓小朋友愛上傳統節日!鹿城「我們的節日」從冬至開始變身
全區14個街道131個社區、村,100多所學校,12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130多個銀行網點,加入到「我們的節日」行列,滿城都是熱騰騰的湯圓香氣。溫州市第四幼兒園得月園區小(2)班的小朋友們,也沉浸在節日的快樂裡。四幼教師吳越樂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鍛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讓孩子們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薰陶。
-
王者榮耀:作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先驅者,我們義不容辭
但是在短短一年的時間,王者榮耀就變成了以遊戲弘揚傳統文化的先驅者,在王者榮耀的許多皮膚中我都能從中找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這些皮膚也是和傳統文化息息相關。我們不妨一起看看吧。像是第一款與中國戲曲(崑曲)結合的二周年限定皮膚甄姬的遊園驚夢,講述了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整個情節似真似幻,引人入勝。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可以弘揚和傳頌的了。 上次我們說了十二生肖,今天來聊聊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按照「陰曆」來記錄,「陰曆」也稱為「農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