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凱湖本為我國所有,為何成了中俄界湖?

2021-02-13 地圖帝

在我國東北黑龍江省東部和俄羅斯交界處,有一個很大的淡水湖,它就是興凱湖。興凱湖原來全部為我國所有,本有望成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但是在一百多年前讓清朝給弄丟了一大部分,如今成了我國與俄羅斯的界湖。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南部,面積約為4380平方千米,比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還要大。湖水平均深度為4.5米,最深處10.6米。6500萬年前,由於火山噴發造成地殼陷落,從而形成興凱湖。興凱湖是烏蘇里江水系的外流湖,其水源來自於23條河流的注入。

興凱湖是烏蘇里江的主要源頭之一,湖水通過松阿察河注入烏蘇里江,然後再匯入黑龍江,最終流入韃靼海峽。興凱湖分為大興凱湖和小興凱湖兩部分,中間是一道寬約10米的沙丘。小興凱湖東西長約35千米,南北寬約5千米,面積176平方公裡,全部在中國境內。大興凱湖只有北部一部分屬於我國,南部大部分屬於俄羅斯。

我們常說的北大荒廣義上指三江平原、黑龍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北大荒的核心是在三江平原,也就是小興安嶺、黑龍江、烏蘇里江、興凱湖圍成的區域。這裡是土質肥沃的黑土帶,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如今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地之一。早在約7000年前,我國東北地區的肅慎族先民就生活於此,並開創了「新開流文化」,這便是世上界罕見的新石器漁獵文明。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滿族一脈相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稱謂。

有關興凱湖的記載最早見於唐朝時期,粟末靺鞨人大祚榮在東北地區建立了粟末靺鞨大震國,後來改為渤海國。當時興凱湖叫湄沱湖,盛產「湄沱之鯽」,就是如今的興凱湖大白魚,味道非常鮮美,如果有幸去興凱湖一定要嘗一嘗。金朝時,湄沱湖改稱月琴湖,因其輪廓形狀如傳統樂器「月琴」。清朝時興凱湖是吉林將軍轄境,始稱興凱湖之名,「興凱」滿語意為「水耗子」,這是學名為麝鼠的一種珍貴的水生毛皮動物。從唐朝開始算起,我國擁有興凱湖上千年。

但是從清朝入主中原開始,東北地區的情勢開始發生變化。本來東北地區就人煙稀少,清朝為滿足不斷用兵的需求,從黑龍江流域大量徵調能徵善戰的漁獵部落人口充當兵源。包括興凱湖地區在內的東北地區人口越來越少,但是由於康熙設置柳條邊,禁止關內漢人進入東北地區墾殖,東北地區人口未能得到及時的補充。而此時北方的沙俄則開始不斷四處擴張。雖然清朝對沙俄雅克薩之戰的勝利將其阻擋在外興安嶺一線,暫時遏制了沙俄南下勢頭。

但是到了清朝晚期的19世紀中葉,沙俄再次貪婪地瞄向了我東北烏蘇里江地區,因為那裡有他們夢寐以求的出海口。而清王朝已經日薄西山,對東北地區的管理非常鬆懈,給沙俄以可乘之機,對原屬於我國的遠東地區不斷通過實際佔領的方式進行蠶食。鴉片戰爭之後,沙俄強迫清朝籤訂《璦琿條約》、《中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侵佔我國東北地區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其中就包括烏蘇里江以東包括海參崴、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裡土地。

原本按照條約中雙方對興凱湖附近邊界的劃分,是以松阿察河河口與興凱湖西南角白志河河口連線為界的,沙俄只能佔去興凱湖東南一角很少一部分,但是在具體劃界時,沙俄又耍詐,改為松阿察河河口與興凱湖西北角「白稜河」河口連線為界。而所謂的「白稜河」完全子虛烏有,是沙俄編造的一個名字,強行給了一條小河吐爾必拉河(屯必拉河的一條支流)。

從此,72%的興凱湖被沙俄搶走,留給我們的只有28%,約1160平方公裡,只佔到興凱湖面積的四分之一多一點。沙俄因為這次耍詐,除了多划去數千平方公裡的興凱湖外,還多霸佔了興凱湖以西7200平方公裡土地。落後、軟弱的清王朝只能受人欺負,卻無能為力。

這條白稜河不大,最窄處僅50公分,界河段長18公裡,上後來架了簡易木橋,叫白稜河橋。白稜河橋被世界金氏世界紀錄列為「世界上最小的界河橋」,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相關焦點

  • 興凱湖本來是我國的內湖,為何會變成中俄界湖?清政府輸得很窩囊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現在是中俄界湖。面積4380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第一大湖——青海湖的大小,但我國只擁有興凱湖北部的四分之一,約1000平方公裡。在興凱湖北面,有一個小湖泊,叫小興凱湖,面積176平方公裡,是我國的內湖。
  • 富饒美麗的興凱湖,曾是我國內陸湖,現為中俄界湖
    關於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大家熟知的是江西鄱陽湖,其實,早在19世紀以前,興凱湖是完全屬於我國的內陸湖,面積4380平 方公裡,比鄱陽湖大得多,僅次於青海湖,是當時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早在唐代,興凱湖稱為湄沱湖,清代改為興凱湖。在17世紀末中俄交鋒,國勢如日中天的滿清在《尼布楚條約》中明確了外興安嶺以南皆為中國領地。但鴉片戰爭以後,國力一落千丈,沙俄逼迫籤訂《北京條約》籤定後,指鹿為馬,將一條小河指定為條約中的白稜河,界線北移動,使南部大面積水域和陸地強佔。我國的最大淡水湖就變成兩國界湖,我國僅剩三分之一。
  • 興凱湖,曾經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怎麼今天變成了中俄之間的界湖?
    但是在曾經,中國最大的一個淡水湖泊是今天中俄的界湖——興凱湖。它的面積高達4380平方公裡,跟4435平方公裡的青海湖比起來,也並不會遜色多少。那為什麼中國現在最大的淡水湖泊變成了鄱陽湖了呢?於是就籤訂了一個新的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北京中俄條約》中的內容比《璦琿條約》還要過分得多。
  • 興凱湖充滿野趣的溼地,中俄界湖裡的大白魚好吃
    #旅遊攻略#興凱湖興凱湖曾經屬於中國,如今成為了中俄界湖如今沿著河岸已開闢出農墾當壁鎮興凱湖旅遊度假區和興凱湖風景旅遊區兩大景區。可以從西向東,依次按當壁鎮-白魚灣-新開流-洩洪閘來遊玩。農墾當壁鎮興凱湖旅遊度假區裡有最小邊界析白稜河橋、王震將軍陵園、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等景點。興凱湖溼地公園是個充滿野趣,可見野鴨戲水、蘆葦輕蕩,荷花盛開的生動場景。
  • 興凱湖比鄱陽湖大,微山湖比巢湖大,卻為何都不在五大淡水湖之列?
    一般意義上的十大淡水湖 那麼為什麼比鄱陽湖大的興凱湖,比巢湖大的微山湖,卻為何不在五大淡水湖之列呢?這說起來其實還挺尷尬的! 首先我們來說說位於山東南部的微山湖,其實並不是指一個湖,而且四個湖。微山湖代指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南陽湖等四個相連湖的總稱。
  • 中俄邊界興凱湖,看似汪洋大海其實水深僅十米
    對雞西人來說,興凱湖就等於當壁鎮。缺少遊樂環境的八十年代,滴道的團山子水庫都成了全市的休閒大公園,各廠礦學校企事業單位扛著紅旗騎著車,到水庫邊對著一湖人工水搞「團建」,拔河找寶智力競賽,野餐遊泳跳搖擺舞。開心著呢!
  • 興凱湖,自然風光優美,湖中有條很長的湖崗,還是一個觀鳥勝地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東部,距密山市35公裡,是古代火山爆發後,因地勢陷落積水形成,為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屬俄羅斯,面積為4380平方公裡。興凱湖原為我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籤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
  • 興凱湖曾經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又叫北琴海,真的像海一樣壯觀
    根據地圖上的標註,很容易記住了它的名字——興凱湖。在地圖上鹹水湖的顏色是白色的,淡水湖是藍色的,興凱湖就像是一個灌滿了藍色墨水的瓶子,辨識度很高。後來又覺得它更像畫畫時臨摹用的陶罐。再後來,我也知道了它的歷史,知道了它曾經全部屬於我國的,因為歷史原因,大部分已非我國所有,著實令人嘆息!
  • 東北最大的湖泊興凱湖你了解多少
    在我國的東北有一個美麗的湖泊,它的名字叫做興凱湖。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東部,距密山市35公裡,為中俄界湖,興凱湖是大興凱湖和小興凱湖統稱,湖區總的呈一橢圓形,北寬南窄,小興凱湖與興凱湖被一條長90公裡的天然沙壩隔並,沙壩最寬處約l公裡;海拔69米,總面積為4556km2,其中大興凱湖為4380km2(我國境內為1220km2),東西寬60 km,南北長90 km,周長400 km,最大深度10m,平均深度3.5m,正常蓄水153.3億立米,最大蓄水
  • 興凱湖——北大荒上的「海」
    在黑龍江省的東南部,有一個中俄界湖---興凱湖。她不是大海,卻如同大海一樣浩瀚!!她不是大海,卻有著大海一樣的波濤洶湧!!擴展閱讀:興凱為滿語,興凱湖,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籤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
  • 我國東北地區著名的三大界湖
    前言:我國湖泊眾多,這些美麗的湖泊總面積可達7萬km²。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國東北地區著名的三大界湖。1.貝爾湖首先我們從位於東北地區西部的貝爾湖開始說起。貝爾湖位於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西南部的一個大型淡水湖。該湖是我國與蒙古國的界湖。該湖呈橢圓形狀,長40公裡,寬20公裡,面積608.78平方公裡。
  • 中國湖泊之黑龍江篇:興凱湖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東部,是中俄界湖。北邊屬中國,南邊屬俄國。水域面積約4380平方公裡,我國所屬面積1080平方公裡。興凱湖衛星圖興凱湖為構造斷裂湖,億萬年前由火山噴發,地形下陷環湖多沼澤地及湖崗,西北岸較陡峭。興凱湖屬淺水湖,最大深度達10米。
  • 興凱湖是由火山地殼下陷形成的,漁民出湖的美景盡收眼底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距密山市35公裡,是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屬俄羅斯,地理坐標為北緯45°20′東經132°40′。興凱湖是由火山爆發地殼下陷形成的,唐代稱循淪湖,金元時期稱北琴海,17世紀後清政府改稱興凱湖。
  • 中俄界湖興凱湖黑龍江為候鳥投食1噸
    原標題:中俄界湖興凱湖黑龍江為候鳥投食1噸  據新華社電黑龍江省溼地管理、動物保護以及興凱湖管理等部門1日在中俄界湖興凱湖共同為遷徙的候鳥投食1噸。   記者在現場看到,數十袋稻穀和玉米粒等候鳥喜食的作物被當地保護管理人員扛到興凱湖溼地中,然後同時向溼地中投撒。工作人員撤走不久,就有大雁等候鳥群降落到投食點覓食。
  • 為什麼興凱湖只有三分之一在中國?
    「其中提到的白稜河只存在於《中俄北京條約》的俄文版本中,是俄國人「製造」出來的一條假河,也是為後來興凱湖沿岸土地爭議所埋下的伏筆。NO.其實,在我國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我們曾經擁有一個比鄱陽湖更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積較鄱陽湖多出近千平方公裡)。那麼,為何今日我們的官方說法依舊是以鄱陽湖作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呢?只因東北那一方大湖是我們已經丟失大半的傷心之湖——興凱湖。
  • 我國邊境上同屬兩國的湖泊:班公湖,貝爾湖,興凱湖和長白山天池
    目前我國最大的湖泊是位於青海省的青海湖,其湖面面積4583平方千米(由於氣候的原因,青海湖目前每年的湖面面積都在增加)。但是青海湖的湖面面積在國際上只排到第35名。在近代,我國在西部地區失去了許多個面積要超過青海湖的湖泊,比如說巴爾喀什湖(1.64萬平方公裡),伊塞克湖(6200平方公裡)。同時也失去了其他許多湖泊(阿拉湖,齋桑泊),雖然面積不大,但是這些湖泊所儲存的水資源是乾旱的西北所需要的,十分的可惜。目前在邊界線上同其他國家共享的湖泊主要有四個:班公湖,貝爾湖,興凱湖和長白山的天池(面積小)。下面我們就通過簡易的地勢圖來了解一下這四個湖泊。
  • 中俄「興凱湖增殖放流」活動將再次舉行
    東北網雞西7月4日訊 (記者王文利) 近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我市將於7月7日上午8時,再次舉行中俄「興凱湖增殖放流」活動。本次活動由市農委、旅遊委、水產總站、公安局、環保局、興凱湖管委會、新聞傳媒集團、密山市政府等共同主辦。
  • 興凱湖白魚灣第三屆國際冬捕節紀實
    興凱湖是中俄界湖、世界候鳥遷徙大通道、肅慎人發祥地,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興凱湖冬埔、冰釣等冬季生產生活景象從古自今傳承猶存。冰天雪地承載著一大批人文、生產、生活民俗活動引人入勝。攝於2018年12月30日白魚灣鎮湖沿村,興凱湖第三屆(漁獵把頭節)。
  •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興凱湖!
    名氣: 中俄界湖:興凱湖 名聲顯赫:北大荒 得天獨厚:黑土地 興凱湖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距密山市35公裡,是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興凱湖是由火山爆發地殼下陷形成的
  • 因為它丟掉了大半個興凱湖,現在卻成為了世界上最小的界河
    我國和俄羅斯邊境線長達數千公裡,大片的土地和領土交織在一起,或以河為界,或以江為界,或以湖泊為界,複雜的感情也不言而喻,但有條界河,卻被沙俄強行命名,並標註在我國的地圖上,因為此條河流我們丟掉了大半個興凱湖。這就是我們去密山邊境旅遊必去的一個地方白稜河的白稜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