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凱湖是由火山地殼下陷形成的,漁民出湖的美景盡收眼底

2020-09-09 浪裏白條V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距密山市35公裡,是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屬俄羅斯,地理坐標為北緯45°20′東經132°40′。興凱湖是由火山爆發地殼下陷形成的,唐代稱循淪湖,金元時期稱北琴海,17世紀後清政府改稱興凱湖。來到興凱湖旅遊攝影絕對不會讓您失望,這裡的湖面大,岸邊漁民出湖的美景盡收眼底。拍攝風光照片,這裡是最佳的選擇。

攝影:白和(浪裏白條)

興凱湖總面積4880平方公裡,水面面積4380平方公裡,岸線長度90公裡,平均湖深7米,最大湖深10.6米,海拔69米,東西寬60公裡,南北垂直縱距140公裡。湖岸為細軟沙灘,湖水清潔,無汙染,湖水透明度1.5米至2.0米。

大白魚是興凱湖特產,被列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興凱湖是一座集防洪蓄水排澇、灌溉及旅遊等多功能的天然水體,是國家(AAAA級)度假、養生、旅遊勝地,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

每天清晨漁民出湖打漁之前,都要殺一隻大公雞祭拜儀式,保佑漁民平安。拍攝一定要趕上日出之前來到湖邊,選好拍攝位置。

天不亮我便來到了湖邊趕上了這難得的拍攝機會,漁民已經做好了祭拜準備。船主要在天亮前到船上焚紙、放鞭、燒香,將紅綠布條懸掛船頭。備兩隻大公雞,一隻在船頭處開刀,雞血從「船眼」流下,染紅船頭,俗稱「開光」,又稱掛紅。漁民稱此舉為「灌帶」,亦稱「染龍眼」。意思是該船下水後像龍一樣,眼睛睜得大大地、亮亮的,不論白天、黑夜,起霧、下雨,都能看得清、多打魚,並處處得到龍王的保佑。取雞血開光,意在借雞的諧音,喻「大吉大利」之意。另一隻公雞放掉,謂之「放生」,意在即使遇上海難也可免於一死。

捕魚是當地漁民重要的生活來源。興凱湖共有魚類6目12科65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大白魚和白蝦,大白魚是興凱湖特產,學名翹嘴紅鮊與烏蘇里江的鮭魚、綏芬河的灘頭並稱「邊塞三珍」,曾是皇室貢品,是水產珍品,其肉質潔白、細膩、鮮美,營養豐富。




來興凱湖旅行拍攝,真是不虛此行,興凱湖祭祀文化承載著濃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活動,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湖邊發呆看著興凱湖的美景、感受這裡的悠久的歷史文化!


興凱湖旅遊度假區是國際重要溼地、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與俄羅斯隔河相望,南臨興凱湖,北依完達山脈,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是攝影創作的好地方。



小結:這次來興凱湖攝影收穫多多,來湖邊更是非常重要,日出前能拍出很多晨曦中的好照片。興凱湖是國家AAAA級度假、養生、旅遊勝地,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美稱。罕見的原生態溼地環境已成為攝影人心中的理想國及影視劇外景拍攝基地。興凱湖由大、小兩湖組成。大興凱湖和小興凱湖雖然離得很近,景觀卻迥然不同。小興凱湖溫柔恬靜,魚躍鳥飛,帆影點點,湖水靜悄悄的,水面平如明境,是我國內湖。大興凱湖煙波浩淼,天水一色,橫無際涯,氣勢磅礴,被稱為「綠寶石」。

攝影:白和(浪裏白條)

最佳旅遊季節

相關焦點

  •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興凱湖!
    還想看美景,還吃美食。 俺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吃貨! 名氣: 中俄界湖:興凱湖 名聲顯赫:北大荒 得天獨厚:黑土地
  • 興凱湖美景看不夠——煙波浩瀚,氣勢如海
    興凱湖美景搶先看 中俄界湖興凱湖,由地殼斷裂凹陷形成,分為大小兩湖。 小興凱湖是內陸湖,溫柔恬淡,沉靜秀美,鳥飛魚躍。
  • 中國湖泊之黑龍江篇:興凱湖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東部,是中俄界湖。北邊屬中國,南邊屬俄國。水域面積約4380平方公裡,我國所屬面積1080平方公裡。興凱湖衛星圖興凱湖為構造斷裂湖,億萬年前由火山噴發,地形下陷環湖多沼澤地及湖崗,西北岸較陡峭。興凱湖屬淺水湖,最大深度達10米。
  • 走進家鄉興凱湖
    興凱湖新開流景區位於大、小興凱湖之間新開流以東1.5公裡興凱湖的中部湖崗上。依託亞洲最大淡水界湖——興凱湖得天獨厚的資源,景區的自然美景豐富美妙:可欣賞到大、小興凱湖一動一靜的自然風光,漫步在興凱湖金色沙灘上,沉醉於興凱湖的壯美開闊,或是在湖崗綠色長廊遊弋……景區內興凱湖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開流遺址公園等人文景點向人們述說興凱湖的前世今生。
  • 興凱湖本為我國所有,為何成了中俄界湖?
    興凱湖原來全部為我國所有,本有望成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但是在一百多年前讓清朝給弄丟了一大部分,如今成了我國與俄羅斯的界湖。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南部,面積約為4380平方千米,比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還要大。湖水平均深度為4.5米,最深處10.6米。6500萬年前,由於火山噴發造成地殼陷落,從而形成興凱湖。興凱湖是烏蘇里江水系的外流湖,其水源來自於23條河流的注入。
  • 興凱湖,自然風光優美,湖中有條很長的湖崗,還是一個觀鳥勝地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東部,距密山市35公裡,是古代火山爆發後,因地勢陷落積水形成,為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屬俄羅斯,面積為4380平方公裡。興凱湖原為我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籤定後,變成了中俄界湖。
  • 興凱湖:百裡湖崗中國唯一,世界罕見——六次湖退和一次湖進
    氣候由溫溼向冷涼溼演變,在雙重因素的影響下,引發興凱湖發生晚更新世以來第一次湖退。湖退幅度很大,由中更新世湖泛期廣域的興凱湖萎縮於盆地的南部深湖區,湖北岸退至東林崗的位置,抬升停止,穩定的冷涼溼氣候環境,開始持續東林崗的形成,直至晚更新世早期末。興凱湖水域展布東林崗以南,與現在相仿的蛋園形。
  • 地震是因為地殼運動,那為什麼地殼會運動?地震又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常常說地震是由地殼運動引起的,也知道位於板塊交界地帶容易發生地震,但是我們不知道地殼究竟是怎麼運動的?也不知道地殼為什麼要運動。關於這點,我們要知其然還要知所以然,今天就好好了解一下,地殼究竟是怎麼運動的。地殼是怎麼運動的?地殼之所以會運動,和地球的構造有關。
  • 美國芝加哥地殼正在下陷,五大湖水位開始抬升,會造成什麼影響?
    雖然地殼非常的堅硬,但這一過程就好比一管牙膏,當用力擠壓牙膏管(相當於地殼)時,裡面的牙膏(相當於地幔)就會被推到兩側,中間地殼則發生凹陷,兩側隆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管中的牙膏(地幔)又會開始向牙膏中部移動。
  • 地殼運動、火山噴發還是隕擊?養育江浙兩省的太湖究竟是怎麼來的
    目前,就太湖的形成原因眾說紛紜,持不同意見的各方都有自己的證據理論,至今仍處於爭論階段,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共識。包含隕石撞擊說在內,太湖的形成原因有三家學說比較靠譜,我們姑且討論一下。地殼運動成湖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太湖形成於地殼運動。
  • 興凱湖湖面上的那條國界線,是我們心中的傷疤。
    興凱湖是65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導致地殼陷落而形成的沉積湖泊。南北長100多公裡,東西寬60多公裡,面積在4380平方公裡。由於長期以來湖水的衝擊對流,泥沙沉積,在湖面淺水灣處形成一道蜿蜒的綠色長廊——湖崗,把一個完整的興凱湖分成了大小興凱湖。小興凱湖在虎林市的856和857農場地界,是虎林市周邊農業的主要灌溉水源。
  • 世界名湖——密山興凱湖
    【地理位置與環境】位於黑龍江省密山縣東南方中蘇國境線上,是我國最大的國際湖一一中蘇界湖,調的北部一小半(佔1/3)屬於我國其它2/3部分在蘇聯境內,環湖地形:東南岸多溼地,西岸崗丘起伏;西北岸聳著完達山,海拔640餘米:北岸沙崗綿亙,林木森然。沙崗以北臥著小興凱湖,它原是大湖的一部分,由沙崗阻隔所成。
  • 中俄最大界湖興凱湖開湖 漁民一船撈上近五百斤大白魚
    中俄最大界湖興凱湖開湖 漁民一船撈上近五百斤大白魚  【解說】時至四月末五月初,沉寂了半年的中俄最大界湖興凱湖終於開湖了。當地的漁民更是喜獲豐收,一船撈得白魚近五百斤。
  • 興凱湖開湖了!冰排湧動 景色壯觀
    興凱湖位於黑龍江省雞西市密山境內,總面積4380平方公裡,北部三分之一屬於中國,南部三分之二屬於俄羅斯,是中俄最大的界湖。興凱湖的開湖有「文開」與「武開」之分。「文開」,是指隨著氣溫漸升,厚厚的冰面慢慢融化,冰塊悄悄消溶於湖水之中。
  • 興凱湖環湖公路,真TM漂亮!
    整個湖崗都是在這樣的氛圍裡燃燒著。像濃墨重彩的油畫,像一次盛裝的聚會。柞木、山葡萄的闊葉率先重裝出場,染紅了片片湖崗,然後是白楊的點點金黃,像一枚枚鈴鐺在風中抖動。落葉松,其他灌木雜木你方唱罷我登場,充滿韻律和節奏。
  • 興凱湖漁獵旅遊文化節開幕 再現6000年前漁獵文化
    )在原汁原味的祭祀民俗文化表演中,醒網後的漁船開足馬力駛向浩瀚的興凱湖捕魚……7月27日,興凱湖漁獵旅遊文化節開幕,再現了6000多年前肅慎人的古老捕魚文化。興凱湖捕魚歷史悠久,這裡是肅慎人漁獵文化的發源地,在6000多年前,肅慎人就在這裡捕魚為生。在大、小興凱湖之間的湖崗上,這裡有肅慎人漁獵文化遺址,是迄今為止,黑龍江省發掘出土文物最多、最全面系統反映古代肅慎人漁獵文化的遺址,創造了多個方面的文明之最。
  • 富饒美麗的興凱湖,曾是我國內陸湖,現為中俄界湖
    關於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大家熟知的是江西鄱陽湖,其實,早在19世紀以前,興凱湖是完全屬於我國的內陸湖,面積4380平 方公裡,比鄱陽湖大得多,僅次於青海湖,是當時我國第一大淡水湖。早在唐代,興凱湖稱為湄沱湖,清代改為興凱湖。在17世紀末中俄交鋒,國勢如日中天的滿清在《尼布楚條約》中明確了外興安嶺以南皆為中國領地。但鴉片戰爭以後,國力一落千丈,沙俄逼迫籤訂《北京條約》籤定後,指鹿為馬,將一條小河指定為條約中的白稜河,界線北移動,使南部大面積水域和陸地強佔。我國的最大淡水湖就變成兩國界湖,我國僅剩三分之一。
  • 馬拉威湖
    (馬拉威湖地圖)    大約在3000萬年前,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開始張裂拉伸,正是在這種張力的作用之下,地殼發生大斷裂,從而形成裂谷。由於抬升運動不斷的進行,地殼的斷裂不斷產生,地下熔巖不斷的湧出,漸漸形成了高大的熔巖高原,高原上的火山則變成眾多的山峰,而斷裂的下陷地帶則成為大裂谷的谷底,一些谷底漸漸形成一系列的湖泊,大約在100-200萬年前,在大裂谷的最南端形成了馬拉威湖,隨著大裂谷不斷的擴張,800萬年後,馬拉威湖將與印度洋聯通,形成一條新的海峽。
  • 中國最大內湖成界湖,一邊清澈一邊混濁,有中國最長沙灘
    而集三頂桂冠於一身且口碑也不錯的4A級景區黑龍江興凱湖,其表現又會怎麼樣呢?那就隨我一同去感受一下吧。一個歷史特別厚重的地方查閱資料得知,興凱湖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帶,由65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造成地殼陷落而形成,屬構造湖。而小興凱湖的產生則是大興凱湖經過20萬年變遷過程中湖水退縮被湖底沉積的沙崗隔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