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依託「五個重要」,把新片區打造為上海「四大功能」核心承載區

2020-12-23 澎湃新聞

習總書記第二屆進博會在上海考察期間,要求上海強化「四大功能」,並對臨港新片區提出「五個重要」的明確要求。通過踐行「五個重要」來強化上海「四大功能」、促進上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新片區承載的重大使命。因此,需要深刻認識和理解新片區「五個重要」與上海強化「四大功能」的內涵和邏輯關係,結合全市「四大功能」的功能格局和主要短板,明確新片區在上海「四大功能」中的定位與坐標,真正把新片區打造為上海「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載區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一、新片區「五個重要」和上海「四大功能」的內涵標誌

(一)新片區「五個重要」

1、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主要標誌在於:一是通過人員自由進出的便利制度吸引集聚海外高端頂尖科技人才;二是成為連結整合全球科技人才網絡的樞紐,實現「不為所有為我所用」的高效人才網絡;三是能夠有效協同國際頂尖人才聯合開展科研攻關、國際科學計劃等;四是久久為功實現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地位,成為全球創新價值鏈的重要節點。

2、統籌發展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主要標誌在於:一是擁有機場綜合保稅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機場口岸等特殊監管區域的「空間載體」優勢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制度優勢;二是集聚大批跨國公司貿易總部、國內企業的海外業務總部,集聚跨國企業訂單中心、資金結算中心、利潤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機構,強化資源配置功能;三是打通離岸與在岸聯動的通道,能夠通過離岸業務創新和貿易便利化,帶動新興產業和實體經濟發展,不是完全的「純離岸循環」。

3、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的重要跳板。主要標誌在於:一是擁有相對完善的對外投資服務體系,擁有一批專業服務機構,為企業跨境投資、走出去提供金融結算、通關便利等,;二是擁有對外走出去便利化的條件,在海外投資收益稅收方面給予支持;三是形成「國內企業海外總部或國際總部的集聚區」,擁有一大批國內企業的海外業務總部。

4、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通道。主要標誌在於:一是成為國際貨物、商品、資本、技術、人才、信息、數據等各類要素高度集聚的區域;二是成為國際企業了解中國、走向中國市場的平臺;三是成為中國企業走向市場的平臺;四是成為各國國際交流密集頻繁的活躍地,形成「超級國際圈」,建立中國與世界更加廣泛和緊密的連結。

5、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要試驗田。主要標誌在於:進行適應國際經貿格局變化下新規則的壓力測試,在準入清單、國企競爭中立、國家安全審查、強制性技術轉讓等各個方面探索試驗,積極發揮中國積極參與乃至引導國際經貿投資規則的試驗田。

(二)上海「四大功能」

1、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總體表現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鏈條整合能力、各類要素的交易配置功能和規則主導能力,包括對全球要素資源的整合力、控制力、定價權和話語權。一般通過跨國公司總部數量、金融市場交易額、離岸貿易額、航運服務功能、權威定價指數、全球權威資訊媒體等來反映。

2、科技創新策源功能。總體表現為:一是在原始創新領域形成大量積澱和突破,引領前沿技術創新;二是基礎性、應用性研發活動和創新能夠具有首展、首發效應;三是能夠吸引全球頂尖的科學家、創新者和發明家集聚起來並發揮科學創新、研究開發的輻射和帶動效應;四是能夠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中率先突破卡脖子技術,最終引領全球科創發展新趨勢。

3、高端產業引領功能。總體表現為:一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業佔據較高比重;二是形成若干國內外領先的高端產業集群;三是是擁有一批掌握核心技術和品牌的行業領軍企業;四是具有較強的產業創新策源基礎與引領能力。

4、開放樞紐門戶功能。主要表現為:一是城市具有較強的開放連結度,能夠吸引和集聚全球的優質資源;二是港口、機場、鐵路等各種交通樞紐地位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成為全球流量要素大進大出的樞紐;三是擁有高能級的開放平臺,成為連接全球、融通全球、影響全球的重要載體,能夠代表國家參與國際競爭,包括增強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話語權。

二、目前上海「四大功能」的基本格局和主要短板

目前,「四大功能」在全市已經形成一些基礎布局。同時,對標國際,上海的「四大功能」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短板。根本這一對比,我們發現,新片區在上海「四大」功能中所依託的特色、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以及作為空間,正是要充分結合「五個重要」的定位,把「五個重要」的內涵詮釋好、落實好。

三、新片區在上海「四大功能」中的戰略定位

「五個重要」與「四大功能」高度契合:「國際協同創新重要基地」是科技創新策源的有效路徑;「在岸離岸重要樞紐、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是全球資源配置的關鍵抓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跳板」既體現了高端產業引領功能,也體現了開放樞紐門戶功能;「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試驗田」體現了「四大功能」的制度保障,充分體現了制度創新要服務於功能創新的要求;「五個重要」都體現了開放樞紐門戶功能。基於此,我們認為,新片區在上海「四大功能」中的定位可以凝練概括為:

1、全球資源配置的戰略樞紐。吸引匯聚全球高端要素,著力突破跨境金融、離岸貿易、高端航運、數據開放、總部服務等高端功能,實現貨物流、商務流、資金流、信息流、人流等各類要素高度自由流動磁力場和輻射源,成為配置全球各類高端要素資源的戰略樞紐。

2、國際協同創新的重要節點。充分發揮新片區在集聚國際人才、數據、信息、技術方面的開放優勢,推動網絡協同創新、跨境集成創新、離岸整合創新等開放協同創新體系建設,並聯動協同長三角融入全球創新鏈,成為上海國際協同創新的重要基地。

3、承載大國重器的國家名片。在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產業領域,推動核心晶片、工作母機、關鍵設備、基礎材料、基本算法、尖端工藝的創新攻關,打造若干掌握硬核科技、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成為摘取先進位造「皇冠明珠」、承載大國重器、參與全球競爭的「國家名片」。

4、開放樞紐門戶的前沿窗口。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等為重點,努力成為統籌國際業務的重要樞紐,推動企業走出去發展壯大中,構築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成為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的前沿載體。

四、依託新片區強化上海四大功能的戰略路徑

1、築牢「產業之基」,聚焦高端促發展。堅持實體經濟為要,聚焦高端裝備、海洋工程、航空航天、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戰略產業,強化精準招商、落實土地保障,深度挖掘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的體制機制障礙落實一批產業制度創新,加快實施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突破性政策,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布局一批重大項目工程,培育一批創新引擎企業、打造一批功能平臺、匯聚一大批高端人才、集聚一批企業外向發展的功能要素,成為高端產業發展的標杆。

2、彰顯「功能之新」,離岸突破提能級。堅持功能創新為重,圍繞功能創新深化制度創新,著力在離岸業務和跨境功能方面聚焦攻堅、實現突破,彌補上海「四個中心」的功能短板。圍繞人民幣國際化,吸引國內外金融機構在臨港設立離岸業務平臺,開展跨境金融和離岸金融業務,與陸家嘴金融城聯動,打造在岸、離岸相統籌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加快推動跨境資金收付便利化,拓展離岸金融服務範圍。加快制定出臺適應境外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稅收政策,吸引全球知名對衝基金、風險投資、私人銀行等金融企業落戶臨港,集聚一批跨國公司資金中心、結算中心、供應鏈中心等功能性機構,推動離岸貿易、數字貿易、離岸研發、離岸物流等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

3、踐行「創新之先」,協同聯動優生態。堅持科技創新為源,著力在全球頂尖科技人才和國際創新協同方面發力,形成獨具新片區特色的創新生態,推動上海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依託高端產業集群,實施一批國際協同創新計劃,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的協同,在極端製造、集成電路關鍵材料、航空發動機等前沿領域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與張江科學城聯動,支持企業開展基礎研究;打造國際頂尖科學家社區,繼續辦好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布局國家實驗室和高能級創新平臺,吸引全球高水平研究機構和科學家落戶臨港。

4、體現「制度之特」,先行先試探路徑。堅持制度創新為本,用好國家、市兩級層面賦予的自主改革創新優勢,打造「中國營商環境最優範本」,通過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制度性瓶頸問題,以制度創新為持續強化「四大功能」注入新動能。賦予新片區最大程度的自主權,探索管委會向法定機構的改革。

5、引領「開放之風」,充分自由樹標杆。堅持擴大開放為魂,對標國際上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區,圍繞六大自由創新突破,以更大力度的開放為「四大功能」提供強力支撐,成為上海深度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為引領全市乃至長三角更高層次的開放、為中國增強國際經貿規則及經濟治理的話語權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推出放寬外資準入、跨境資金流動的舉措,不斷縮短負面清單,加快制定國際組織機構落戶的操作辦法,加快構建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聚焦關鍵領域逐步開展數據跨境流動,加快新基建布局,建設全球領先的智能城市。

▎來源:上海臨港

原標題:《解讀 | 依託「五個重要」,把新片區打造為上海「四大功能」核心承載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於以「五個重要」為統領加快臨港新片區建設的行動方案...
    、參與國際經濟治理的重要試驗田(以下簡稱「五個重要」)。、上海強化「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載區和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新篇章。 二、確立總體目標 到2022年,初步形成「五個重要」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高標準的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體系,初步體現上海強化「四大功能」的核心承載區的綜合優勢,為到2035年全面實現「五個重要」目標奠定紮實基礎。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 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 人工智慧核心產業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上海臨港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18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簡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組織舉辦了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會暨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打造開放型產業體系,建設特殊經濟功能區是臨港新片區發展的重要使命。
  • 上海嘉定「十四五」規劃編制重點是什麼?
    陸方舟進一步解釋稱,「1」是總目標,嘉定「十四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加快打造創新活力充沛、融合發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現代化新型城市。「3」是做強三大核心功能,嘉定區對標對照上海「五個中心」和「四大功能」建設,制定了三個核心功能。
  • 上海臨港新片區:打造3個旅遊集聚區 構建國際一流休閒旅遊中心
    5月20日電(記者 李姝徵)距正式揭牌9個月的今天,5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520•我愛臨」旅遊資源推介會,用「五個一」的有力舉措,持續加大新片區旅遊資源的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加快推進旅遊項目的洽談、引進及建設,促進新片區旅遊產業的科學布局和快速發展。
  • 專訪上海財大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孫元欣:臨港新片區應著眼於制度創新
    來源:證券時報網見習記者 張淑賢去年8月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其「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的定位以及「五個自由」和「一個便利」的制度體系,備受業內關注。一年來,臨港新片區的制度創新和改革實踐如何?
  •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發布產業地圖 7個重大項目籤約落地
    資料圖:航拍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11月28日電(記者李姝徵)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28日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產業地圖》。
  • 上海16個區:強化使命擔當,確保「十四五」高質量開局
    面向「十四五」,上海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上海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上海各區表示,2020年雖歷經艱難險阻,但取得的成績人民滿意、世界矚目,這也進一步堅定了各區育先機、開新局的信心與決心,各區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 「重磅」寶山、上大合力打造科創中心主陣地重要承載區,環上大科技...
    據悉,環上大科技園的功能定位,主要是有效推動上海大學和寶山區產學研高效聯動,促進科研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以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為目標,以營造良好創業創新生態為著力點,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科技人才培養、集聚輻射帶動等核心功能承載區。
  • 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正式啟動
    近日,上海市航空航天產業特色園區授牌暨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啟動儀式在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舉行,標誌著大飛機園首發項目「臨港新片區大飛機園一谷一園」啟動開工。首批入園企業現場籤約啟動儀式上,22個項目集中簽約入駐大飛機園,預計投資總額超過200億元。
  • 上海政協專題通報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情況
    上海政協專題通報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情況 2020-07-08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未來5年,上海16個區將重點發展什麼?各區居民來對號入座
    面向「十四五」,上海如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12月18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上海明年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上海各區表示,2020年雖歷經艱難險阻,但取得的成績人民滿意、世界矚目,這也進一步堅定了各區育先機、開新局的信心與決心,各區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十四五」高質量開局迎接黨的百年華誕。
  • 打造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的核心承載區,上海文學博物館將落戶虹口
    會上,虹口區政府還與市作協籤署了上海文學博物館合作協議,博物館選址虹口四川北路,籌劃共建以近現代海派文學為主題內容,集收藏、研究、教育、交流為一體的現代化專業博物館。此外,由熊月之、林在勇、孫甘露、Robert E Nederlander等11位專家組成的虹口區文化建設專家委員會以及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進會也同時成立。市政協主席、市委宣傳部長董雲虎出席會議並講話。
  • 上海臨港新片區規劃:2035年將建成世界一流濱海城市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臨港新片區規劃:2035年將建成世界一流濱海城市6月23日,據上海發布消息,《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目前已形成規劃草案,並於6月23日起至7月22日開展社會公示。
  • 這9個人工智慧項目落子臨港,前沿產業發展貫穿「十四五」規劃
    根據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發展規劃,臨港新片區將努力打造開源創新賦能的人工智慧產業,依託應用場景優勢,吸引國際創新元素不斷積聚,加快人工智慧核心基礎技術創新,打造以智能網聯汽車車載試驗區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新興增長極,形成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示範應用的新典範,為上海形成 「1+4」的人工智慧發展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 新發展格局下的「上海布局」:東西「兩大扇面」,強化「四大功能」
    新發展格局下,上海正根據中央要求,以強化「四大功能」為戰略著力點,勾勒一東一西兩大「扇面」,全力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上海洋山港貨櫃碼頭(8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丁汀攝東扇面:承接「四大功能」的重要載體從百米高空俯瞰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大型工程機械不間斷施工,新的工廠車間拔地而起,來往穿梭的集卡通過洋山港發往世界各地——掛牌一年多來,臨港吸引投資逾2700億元。這片熱土,每天都在呈現新的模樣。
  • 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十四五」規劃發布,5年內初步形成國家級集成...
    《規劃》指出,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將推進100個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在重大技術裝備或核心部件實現100個首臺(套、批)突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不少於1000家,建成不少於30家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開放型產業創新平臺(公司);前沿產業總規模力爭達到6000億元左右,其中工業總產值5000億元,形成三~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強化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產業協同效應
  • 為美好而來I打造環京都市圈重要樞紐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支撐下,霸州將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與京津共建共享,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城市功能提升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新跨越,打造環京都市圈重要樞紐。形成半小時生活圈霸州域內兩條高鐵一條鐵路分別是京雄高鐵、津保高鐵及京九鐵路。其中,規劃中的京雄城際鐵路全線北起李營站,南至雄安站,經由大興、固安、霸州、雄安管內。
  • 京東數科上海運營中心落地,北外灘打造金融科技中心核心承載區
    12月25日,「虹口區人民政府與京東數科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暨京東數科上海運營中心啟動儀式」舉行。目前,京東數科核心業務分為三大數位化解決方案:金融機構數位化解決方案、商戶與企業數位化解決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戶數位化解決方案。
  • 「特寫」他們在上海臨港新片區落戶
    這位博士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通訊與信息工程專業的高材生,2003年來到上海,先後在多家國內知名企業從事移動通信系統的算法設計和軟體開發工作,曾參與江蘇、內蒙古等地的智慧城市建設,也為肯亞、泰國政府的國家安全網絡建設提供過解決方案。2019年12月,臨港新片區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5名聘任制公務員,包括離岸業務研究員、智慧城市研究員等5個職位,聘期3年。
  • 上海浦東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正式發布,研究預留經大洋山至寧波、舟山...
    摘要:根據規劃,浦東新區的功能定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示範區,上海建設「五個中心」和國際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載區,全球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世界級旅遊度假目的地,彰顯卓越全球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的標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