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為什麼愛吃鴨子?關於這個有一個這樣的傳說。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在洪武五年開始修建南京城牆,修城牆需要很大一筆錢,當時剛剛推翻元朝,國庫空虛。於是就讓江南一帶的富商搬到南京居住,同時讓他們出資修建南京城牆,在這幫江南富豪中最顯赫,最具有聲望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沈萬三,這個沈萬三掙錢全靠家裡一個神奇的寶貝——「聚寶盆」。 這明南京城最南邊的城門中華門,明清時一直叫聚寶門,之後是國民政府因為此名過於封建才將其更名為中華門。而在這洪武年間建造聚寶門城門樓的時候,經常會有意外發生,城門樓建造到一半的時候地基下陷,以致整個城門樓倒塌,沒辦法,工匠又從頭修起,可修到一半地基仍然下陷,城門樓依然倒塌,反覆建造依然建築不成。於是朱元璋便請人來算卦,算後說是這城牆下面有怪獸專門吃土吃城牆磚,需要「聚寶盆」來鎮壓。
這「聚寶盆」當然是在沈萬三這了,於是朱元璋就去向沈萬三借聚寶盆,還寫了借條說第三天的五更還。這「聚寶盆」就被埋在了城門下面,從此該城門也取名為「聚寶門」,還在被埋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塔以示紀念。可是這「聚寶盆」埋在了地下,朱元璋沒法還給沈萬三了,但這做皇帝又怎能不講誠信呢?在眾臣的提議下,想出這樣這個方法:如若這雞不在五更打鳴,人不在五更敲更,從此南京再沒有「五更」了,聚寶盆不也就不用還了!所以朱元璋便命人將全城的雞全部殺掉,不準南京城養雞,防止打鳴,可憐的沈萬三也只能吃啞巴虧了。既然南京城不能養雞了,那只能養鴨子了,於是各式各樣的鴨肉漸漸地成為南京人的食物。
老話講「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出南京城」,南京人已經把鴨子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南京這鴨肉怎麼吃!
鹽水鴨:鹽水鴨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其製作方法也歷史悠久。今天就簡單講一下鹽水鴨的家常做法:先將鴨子洗淨,衝十分鐘去血汙,腳爪,翅膀,內臟,頭,脖子單獨留下。頭一定要洗淨,用鹼面反覆搓洗,直到沒有黏液為止。將鹽,花椒,五香粉小火炒到有香味並且鹽呈微黃色。炒好後均勻撒在鴨子各部位並按摩一小會,再裝進保鮮袋放入冰箱冷藏三小時以上。之後蔥打結,姜拍碎,大茴,香葉放進鍋裡煮開,放一匙白醋一匙鹽。大火煮開,再小火煮20分鐘即可。鴨子醃漬好放在冷的滷水中浸泡兩個小時,撈出來掛著晾,大概一小時左右。之後在滷水中放姜塊拍散,黃酒半碗,把鴨子放進去,大火燒開,撇淨浮沫。關最小火,不能沸騰,燜三十分鐘即可。最後將滷好的鴨子拿出來晾涼切塊即可。
南京板鴨:南京板鴨俗稱"琵琶鴨",又稱"官禮板鴨"和"貢鴨",素有"北烤鴨南板鴨"之美名,是南京地區一道傳統名菜,用鹽滷醃製風乾而成。製作方法是先將花椒和鹽炒香,鴨腿洗淨後瀝乾水分,用少許白酒抹上再趁熱將炒好的花椒鹽均勻地抹上放進冰箱冷藏過。之後用刀把鴨腿骨頭邊切開掛在陰涼處,這樣就能撐開更易風乾。再把鴨腿冷水下鍋焯水後撈起洗淨,重新起鍋注入清水,加入鴨腿,這裡水量能蓋住鴨腿為最佳,之後加入生薑片加入料酒大火煮開轉中火20分鐘即可。等鴨子微涼抹上芝麻油,待涼透後去骨切片就完成了!
今天簡單地介紹了兩種鴨子的做法學會了嗎?下期想看什麼留言告訴我哦,關注我,小肥劉帶你吃遍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