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涼山,一輛5633/5634次列車已運行47年,這趟綠皮火車穿梭山間,從普雄往返攀枝花,全程353公裡,停靠26個站,票價最高25.5元,最低2元,22年未漲。每個周末都有超過600名學生乘坐,它將一批批學生送出大山。
有人這麼說過,看火車站的變化,便可以了解一座城市的發展。
綠皮火車是一代人的印記,它曾承載了當時人們遠行的夢想,很多人心中對它都有著一種深深的思念。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眾多安全、舒適、高速的交通工具相繼出現,綠皮車漸漸從大眾的視野中消失。而這消失的可能不僅僅是落後的火車站,也是一種世代更替的人文風景。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那些消失的老火車站。
九江百年老火車站
九江老火車站是隨著南潯鐵路的開通而隨之運作,位於南潯鐵路北端,經的老火車站人頭攢動,十分熱鬧,也是老九江的老市中心的所在地。是一座百年老站。隨著京九線開通後,新的九江站站落成,九江老站隨著而廢棄。隨著老火車站已遠去,留下的是永遠的記憶。
濟南老火車站
濟南老火車站由德國建築大師赫爾曼菲舍爾(Hermann Fischer)設計,始建於1908年,於1912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它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車站,有著德式建築勻稱、協調的沉實風格,傳遞給旅人一種篤實、穩重的良好感覺。
濟南老火車站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曾被戰後西德出版的《遠東旅行》列為「到遠東最值得看的第一站」。也曾是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的建築類教科書上的範例。
當年濟南老火車站和德國人二十世紀初設計的膠濟鐵路火車站(現為濟南鐵路局公用建築)相距僅數百米。兩座頗具規模、均為歐式風格的車站近距離並存,這在中國大城市中極為罕見。主體建築加上鐘樓、行李房,以及濟南鐵路局、鐵路醫院那一片德式建築,形成了一片氣勢恢宏的德式建築群。
在1990年代,追求現代化建設、排斥資本主義是一種嚴重的思潮,當時執政者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一位不願具名的當年濟南火車站擴建專家組成員告訴記者。這指的是老火車站被當年的濟南市副市長評價為「看到它就想起中國人民受欺壓的歷史,那高聳的綠頂子(鐘樓頂)…就像希特勒軍隊的鋼盔」而下令拆除。
建築拆除時遭到市民和學者的強烈反對,當時在全國的學術界可謂罵聲一片,痛斥當局者「沒有文化」。1992年7月1日8時5分,濟南老火車站的鐘聲永遠停止了。由於建築實在堅固,本計劃一月拆完的火車站竟拆了半年,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毫無特色的新火車站,中國最有特色的火車站就這樣永遠消失了。2013年,濟南市政府又宣布「復建」老火車站,其後不到一年又宣布停建。前不久關於復建濟南老火車站的投票又在當地展開,不得不說,這也是一件讓人嘆息的事情。
老龍頭火車站
天津站,原名老龍頭火車站,始建於1888年,是全國最老的車站之一。1888年唐胥鐵路展築至天津,老龍頭火車站即為津唐鐵路的終點站。這是一座造型新穎、宏偉和富有時代感的車站。1987年天津站進行了徹底改建。
浦口火車站
浦口火車站始建於1908年,1912年建成通車。中國唯一保存民國特色的火車站,火車站的候車大樓、月臺、雨廊、售票房、貴賓樓、高級職工宿舍等主體及配套建築,都被系統性地保存下來,是中國唯一完整保留歷史風貌的「百年老火車站」,被列為中國最文藝的九個火車站。這座為迎接孫中山先生靈柩而建的火車站一直充滿著傳奇色彩。曾經,大文豪朱自清望著父親的背影淚流滿面。2004年永久性停運。近年來逐漸成為以民國為背景的電影及電視劇的重要外景基地。《情深深雨濛濛》、《國歌》、《金粉世家》等民國題材影視均在取景。
清華園火車站
這個百年老站是在宣統二年(1910)由詹天佑建設,是京張鐵路出京第一站。站名是詹天佑親自寫的,上世紀50年代,清華大學校園東擴,老清華園車站整體東遷800米到了現在的位置。為配合京張高鐵的修建,清華園站從今天11月1日起正式停運了。再見吧,百年老站。
哈爾濱老火車站
俄式建築,1899年由俄國人始建,1959年拆除。1989年建成哈爾濱新站。
遼陽火車站
1908年的遼陽站。遼陽火車站,始建設於光緒24年(1898年),當時沙俄強迫清政府攫取修築東清鐵路南滿之路(今長大線)特權,在遼陽白塔西約0.8公裡處建火車站。1901年鐵路建成使用。1975年毀於海城地震。
滄口站
滄口火車站位於青島市李滄區,在沙嶺莊火車站和婁山火車站之間,膠濟線17公裡處,東臨四流中路,西靠滄臺路。始建於1899年,德國建造,1901年開通。
北京城東南角樓火車站
京張鐵路廣安門站。京張鐵路1909年建成,該站於2010年被拆除。
濰坊火車站
1897年,德國強佔膠州灣後,脅迫清政府籤訂了不平等的《膠澳租界條約》,規定德國租借膠州灣99年,並有築路權和路旁30裡的開礦權。隨即從青島向西修建膠濟鐵路,1902年修至濰縣,在縣城以南約3華裡處、擂鼓山東側建立了濰縣火車站。
時光輾轉,歲月如歌。曾經的火車站熱鬧喧囂早已遠去。有的甚至已尋覓不到其印跡,回憶不出原來的模樣,成了我們永遠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