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花燈!元宵節到正定新城鋪賞燈去!

2020-12-21 河北新聞網

2019正定縣新城鋪鎮元宵燈展

將於元宵佳節精彩呈現

屆時

賞燈展,品美食,觀非遺…

為大家營造一個歡樂祥和的元宵佳節

2019年2月17日(正月十三)—2月20日(正月十六)

持續4天,全程免費!

就在正定縣新城鋪鎮機場路

傳統花燈、火樹銀花不夜天、夢幻燈光隧道

高照、舞龍舞獅、二貴摔跤

保稅商品展銷、特色小吃攤位

等等等等……

是不是按捺不住了?

接下來小編給大家高能劇透!

●傳統花燈組

本次燈展突破傳統形式,將現代高科技聲、光、電技術應用於傳統花燈,同時在傳統符號中注入現代元素,增加花燈的現代感、立體感。在歷史與現代文化的交融中,吸引更多年輕人把「元宵節」這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下去。

福祿壽

熊熊樂園

吉慶有餘

天鵝賀新春

●火樹銀花不夜天

各種形式的彩燈齊上陣妝點街道、樹木,美輪美奐,營造絢麗華彩的鮮虞古都之美,扮靚魅力小鎮的節日夜晚。

●大紅燈籠高高掛

活動現場將有大大小小數百盞紅燈籠高高掛起,展現紅紅火火過元宵,烘託出濃鬱的新春喜慶氛圍,祈福未來的美好生活

●夢幻時光隧道

由藍寶石夢幻彩燈搭建的時光隧道,流光溢彩,點亮正定縣新城鋪鎮的璀璨夜色,與傳統花燈遙相呼應,讓夜色更加迷人。

●非遺民俗賞不停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賞花燈為主,傳統習俗還有出門賞月、喜猜燈謎、共吃元宵等。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扭秧歌等傳統民俗表演。

本次燈展現場也將向廣大來賓展現各色傳統民俗,其中不乏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照的精彩表演,還有敲鑼打鼓、二貴摔跤等傳統節目前來助興,營造歡樂祥和、其樂融融的節日氛圍,祈求來年的幸福安康。

高照又叫中幡,有百餘年歷史,據說起源於皇帝盛大的儀仗隊,儀仗隊們在閒暇之時弄幡旗,最終練得一身絕活。為皇帝打旗講究「吉星高照」,據此取名「高照」。後來此技藝流轉到正定新城鋪村,村民代代相傳沿襲。2007年,正定高照成功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錄。

●重要信息不要錯過

燈展地點:正定縣新城鋪鎮機場路(中山路-南馬路)

燈會日期:2019年2月17日(正月十三)—2月20日(正月十六)

啟燈時間:每晚18:00--21:00

駕車路線:走新元高速至正定機場高速路口下高速,沿迎賓大道至機場路向南行駛500米即到

在這

這麼走

相關焦點

  • [北京您早]正月十五鬧花燈:廣東佛山——醒獅助興元宵節
    [北京您早]正月十五鬧花燈:廣東佛山——醒獅助興元宵節 正月十五鬧花燈:廣東佛山——醒獅助興元宵節。
  • 正月十五元宵節,關於「燈」的傳統習俗,現在已少有人知了
    大家早早的掛起了紅燈籠,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元宵節這一天也是有很多習俗,放煙花、鬧花燈、舞獅子,晚上回到家裡吃湯圓,這些都是元宵節的一些習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有關燈的一些習俗,看看大家知道幾個?
  • 「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正月十五元宵節,你打算怎麼過?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節日,為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由於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據史料記載,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 正月十五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又大又圓的明月正當空!
    自古以來,正月十五都有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看明月的風俗習慣。據說2019年的元宵節「月滿冰輪」,天文學家表示:」今年元宵節恰逢超級圓月,被譽為是年度最大最圓的月亮,最佳觀賞時間出現在19日23時54分 ,凡是天氣晴朗的地方都能觀賞到最美天文景觀「。
  • 五彩斑斕種類多 元宵節京城賞燈指南
    按照傳統,春節的氣氛要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老北京有賞花燈、猜燈謎的習俗,到今天依舊延續著。今年元宵節,京城還會被五彩的花燈點綴,本刊甄選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燈會,供遊客進行選擇。2012第三屆前門上元燈會時間:正月十五(2月6日)前後 地點:前門大街內容:重現明清「上元燈會」,歷史記載,元宵節古時亦稱「上元節」,前門一帶自明清時期就盛行舉辦上元燈會,留下乾隆皇帝每逢此日奉母觀燈、大行孝道、與民同樂的歷史傳說。去年的前門上元燈會還有五福添財、舞龍舞獅、皇帝觀燈、戲曲演唱、魔術、雜技、吆喝叫賣等精彩表演。
  • 大班元宵節藝術活動:鬧花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元宵節藝術活動:鬧花燈   活動目標:   1、感受元宵節的歡樂氛圍;   2、引導幼兒自然歡快的歌唱
  •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古時候為啥還是情人節,點燈又是怎麼回事?
    就在這春節假期將要結束的時候,也迎來了另一個傳統佳節,正月十五元宵節。說起元宵節,大家熟悉的都是三大傳統:吃元宵、鬧花燈、猜燈謎,可是元宵節在古代居然還有情人節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在中國古代的習俗裡,一年中有三個「元」節日,分別是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和十月十五下元節。傳說在這三個不同的節日裡,會有不同的神明賜福。
  •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 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
    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時間:2020-02-08 15:34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元宵節到了 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 一晃眼,2020年的春節就要畫上句號了。
  • 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中還有撒燈花。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很熱鬧的。在家鄉,元宵節這天,除了吃元宵,還要像模像樣的做上幾個菜,擺上酒。能湊到一起的親人們,還要湊到一起吃喝熱鬧。如果天氣晴朗,晚上還有賞月。元宵節指的就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圓月日。過完元宵節還要掛幾天,而且天天晚上都是亮著的。最早的時候小花燈大燈籠,好多都是人們自己製作的。手巧的人們用秫秸杆扎的燈籠架,外邊再糊上布或者紙,裡邊放一根小小的蠟燭。到了正月十五晚上。人們就把掛在大門口外的兩個燈籠點上蠟燭。儘管過去的生活條件比較差。人們還是喜歡在節日裡。把傳下來的民風民俗。都做個到。
  • 元宵節的起源與傳說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即「元宵節」。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連續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地準備投井。
  • 正月十五鬧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新春期間的節日活動在這一天也將達到一個高潮。元宵之夜,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大街小巷張燈結彩,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
  •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才是真正屬於我們古老的中國情人節(2019版)
    然而明天我們又會迎來中國另一個傳統佳節-正月十五元宵節。不知元宵節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感受?說到元宵節應該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也是我們華人一種原始崇拜與信仰的體現,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弘揚和傳承!據民俗傳說資料記載,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即正月十五,所以,古人就有正月十五鬧元宵的傳統。
  • 農曆正月十五話佳節
    元宵節一到,意味著傳統意義上的年就過完了,從古至今,中國人都愛在這一天,一家人團圓在一起,吃湯圓吃元宵,逛燈會,猜燈謎,其樂融融。01吃元宵還是吃湯圓中國人過節自然少不了吃吃喝喝,正月十五吃的主角主要是湯圓和元宵,寓意以後的日子團團圓圓。
  • 元宵節到,「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還準嗎?
    摘要:元宵節到了,俗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一晃眼,2020年的春節就要畫上句號了。今天已經是農曆正月十四了,在明天就要迎來正月十五元宵節了。說到元宵節,各位朋友們能分辨得出湯圓和元宵嗎?相比於往年,今年應該是這幾年最為「冷清」的一個元宵節了,估計想要吃到元宵也有點困難了。在筆者的家鄉這邊,雖然沒有封村、封路,但是集市是「封禁」了,也就是說不能擺攤賣東西了。又到了一年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農村裡也有一些和元宵節相關的俗語,比如「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就流傳很廣,那麼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呢?還準嗎?
  • 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放天燈,祝大家闔家團圓,節日快樂!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花燈起源自漢武帝在農曆正月十五日,於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一神,由於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後,由於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
  • 元宵節習俗的文化寓意
    ,掛燈籠、吃湯圓、鬧花燈、舞龍獅、踩高蹺等。這其中「掛燈籠」和「鬧花燈」的習俗是與元宵節的起源息息相關的,可以說是所有元宵節習俗中最早的、最必不可少的。元宵節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大都與「燃火」「燃燈」相關,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元宵節起源於漢代祭太一神,「太」即「大」,「一」即「一切」,(去掉「太一」)《史記》中記載了正月上辛日漢家通宵祭太一、童男童女唱歌及祭拜時燃火於壇上的儀式。
  • 農村正月十五的習俗,你知道是什麼寓意嗎?
    今年是一個特別的正月十五,因為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全國各地都嚴控人員進出,所以,可能也是有史以來全國最冷清的元宵節了。元宵節的各種習俗你都知道嗎正月十五元宵節也叫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民間習俗很多,第一個就是一定吃元宵了。
  • 正月十五到哪兒去看花燈?石家莊元宵燈會都在這裡!(附限行)
    來源:燕趙晚報、石家莊本地寶、石家莊平安醫院、石家莊本地通、石家莊廣播電視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中國有句古話「過完元宵才算過完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要到了!小編今天為您特別安排一下2019石家莊元宵節燈會活動!
  • 正月十五到哪兒去看花燈?2019年石家莊元宵燈會都在這裡!
    中國有句古話「過完元宵才算過完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