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遇工傷,傷殘九級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2-16 宋律說法

現代社會,除了大老闆,每個普通的勞動者都是「打工人」!

01工傷保險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工作中難免會發生意外事件,造成打工人的意外傷害。作為單個的個體抵禦這種意外風險的能力很弱,有一些家庭甚至會因為這樣的意外風險陷入困頓,入不敷出,而受傷者也得不到很好的治療。

現代社會勞動保障系統為了保障打工人遭遇這種傷害時能夠得到及時的醫療和救助,大多數國家都在社保系統設置了工傷保險。平時每個打工人和所在的企業單位按照法律規定從收入中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費統籌到社會工傷保險基金;而發生工傷事故後,則由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治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費用以及生活後續保障進行賠付。以眾助寡,通過保險的力量解決這一社會的難題!

每個人都可能有遭遇意外傷害的風險

工傷保險制度運行這麼多年,現在普通人基本都知道,但是對於具體的賠付範圍以及最終的賠付金額如何計算則不是每個人都清楚了。

02真實案例

前段時間宋律師就遇到這樣的諮詢。

原來顧問單位有一個員工在2018年底參加公司組織的公益活動發生意外,他經過治療後申請了工傷鑑定,當地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評定他已經構成了九級傷殘。

現在這名員工向公司提出了工傷賠償,具體賠償清單如下圖:

03分析解答

那麼員工提出的賠償請求合理麼?

宋律師就結合國家、當地的法律規定和相應的標準來解答一下。

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的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從上述規定可知,該名員工可以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總計9個月的本人工資)、在勞動合同終止或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還可以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準由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浙江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的,其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均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時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分別按照下列標準計發:五級傷殘為三十個月,六級傷殘為二十五個月,七級傷殘為十個月,八級傷殘為七個月,九級傷殘為四個月,十級傷殘為兩個月。但職工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職工每增加一周歲遞減百分之二十的標準支付。」

也就是九級傷殘的計算標準為四個月,計算基數為上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2020年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社會就業在崗人員年工資為72078元,月均為6006.5元。

因此該員工第一、二、三賠償請求是合理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是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則是由用人單位支付。

2、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

該員工主張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為72078元。很明顯這個數額與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全社會就業在崗人員年工資72078是一致,相當於他根據社會標準向公司主張一年的工資。

這樣的計算有依據麼?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停工留薪是工傷員工應當享受的待遇!但其計算標準是最長不超過12個月,除非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延長;由所在單位發放,工傷員工原工資福利待遇標準不變。

從員工提出的第一項賠償請求中,可以看出他的月工資為3321.6元;住院為18天,出院後自然也需要適當的休息康復,但是否能夠達到12個月最長期限,則需要審查員工提出醫院病休證明。如果病休證明能夠確認其必須經過一年的康復休息不能上班,那麼公司則需要根據其原工資福利待遇發放其12個月的工資;否則的話,則要根據實際需要的康復期間進行計算。

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受傷員工的原工資福利待遇*醫院開具的實際康復休息時間(一般最長不超過12月,除非經勞動能力鑑定部門確認可以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

3、醫療費、住院夥食補助費、住院期間的護理費

醫療費是按實結算,以醫療費發票為準;(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夥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康復費:工傷職工到籤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護理費則分階段進行報銷:

1、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2、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經過上述的分析,這一名工傷員工提出來的賠償金額,除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其他的請求基本合理;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可以由該員工與公司再具體協商,按實計付。

願天下的打工人,好生一生平安!

對於工傷賠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發私信或者留言來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在工地受傷應如何賠償?走工傷還是人身損害賠償,金額怎樣計算?
    在工地受傷應如何賠償?走工傷還是人身損害賠償,金額怎樣計算?大家都知道從事建築行業有一定的風險性,這個風險性是指有一定的危險性和不可控因素。就拿建築工在工地受傷一事來說,甚至有網友調侃,在工地上不帶一點兒傷都不是一個合格的建築工人。
  • 發生工傷後哪些賠償應該公司支付 賠償金額怎麼計算
    勞動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事故傷害,治療後應該由用人單位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認定為工傷後根據受到傷害程度,對發生意外的勞動者進行工傷賠償。通常情形下,用人單位給職工繳納社保,產生工傷後部分的賠償項目由工傷保險承擔,部分項目仍然屬於用人單位需要承擔的。
  • 2020勞動法:十級工傷賠償一般有多少錢,如何計算?
    一、十級工傷賠償一般有多少錢,如何計算 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 工傷損害賠償數額如何計算,有哪些方法?
    工傷事故是屬於人身損害的一種,只是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一般是由工傷保險進行賠償的。工傷事故造成人損害一般要依據造成傷殘的等級進行賠償,那麼工傷損害賠償數額如何計算,有哪些方法?網友諮詢:工傷損害賠償數額如何計算,有哪些方法?
  • 2019年度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依據和計算方法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法律依據是《工傷保險條例》與《社會保險法》等等。  一、工傷賠償計算  (一)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標準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1)一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  (2)二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  (3)三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  (4)四級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  2.按月享受傷殘津貼(按月支付)
  • 工傷賠償標準一覽表 一般工傷骨折賠付多少 輕微工傷一般怎麼賠償
    8、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標準是根據工傷職員傷殘等級確定,不同等級,賠償標準不同。具體如下: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 2018年上海市工傷職工最新賠償標準,企業及工傷員工收藏必備
    2018年上海市工傷職工賠償標準推薦收藏!!!根據現已分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度上海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7172元,2017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396元。同時,從2018年4月1日起,住院夥食補助標準從原來的每天20元變更為每天30元。故對於2018年上海發生工傷的職工相應的賠償標準作如下調整。
  • 發生工傷有什麼賠償,賠償金額怎麼算,看完本文自己懂得不會吃虧
    很多朋友諮詢如何計算工傷賠償問題,今天這篇文章,小編將儘可能用最淺顯的語言,把這個問題講述清楚。大家看懂後,一般能夠懂得初步計算相關賠償數額,在與用人單位談判、私了和調解中,不會讓自己吃虧。本文是一篇生活工作中極有可能用到的工具性文章,建議大家收藏以備所需,也建議大家轉發給需要的人。
  • 介紹通化市一至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工資的90%,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註:如果未退出工作崗位,應繼續享受原工資待遇。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24個月的本人工資。
  • 2019年工傷賠償比例,你應得的賠償是這麼多!
    工傷賠償標準,工傷賠償計算方法在工作中,因工受傷是比較常見的事情,當勞動這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生工傷事故,那麼就可以申請工傷賠償,很多朋友對於工傷賠償的標準還不清楚,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具體講解一下2019年工傷賠償標準。
  • 安全生產法修正草案:安全事故可獲得工傷和安全生產險雙重賠償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致殘被鑑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 建築工地受傷,無勞動合同,臨時工作摔傷,如何要求工傷賠償?
    建築工地受傷,無勞動合同,臨時工作摔傷,如何要求工傷賠償?工地臨時幹活受傷致殘,是選擇工傷賠償還是選擇人身損害賠償?一,無勞動合同臨時工作發生工傷如何處理。現在醫院治療,公司說工傷保險已經啟動,需要我們配合。但是我們作為一名大車司機年收入在10萬左右,而如果公司按照其單位工人標準賠償的話,肯定賠償金額少,現在我們改怎麼辦?如何跟公司協商?還有後面的勞動鑑定,該如何準備?現在我們需要做什麼?因為是大貨車司機,收入是根據拉多少活算的,如果需要提供收入證明的話,需要準備哪些?
  • 交通事故代理詞傷殘賠償金如何計算?
    一、交通事故代理詞傷殘賠償金如何計算?殘疾賠償金=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傷殘係數×賠償年限註:傷殘係數是指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或者是傷殘的等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
  • 農民工發生工傷 該怎樣維權?能獲得哪些賠償?怎麼算的?
    有些農民朋友在外打工發生了工傷意外,干著急,卻不知道該如何維權。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一套應對工傷的賠償辦法。  首先,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如果自己還清醒),應立即要求到定點醫院進行醫療救治。  工傷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類型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 農民工遇到工傷怎麼辦?工傷賠償標準一定要清楚!
    那麼問題來了,碰到工傷事故,農民們身體可能出現殘疾或者是對以後的生活產生影響,家裡的頂梁柱一下子倒了,今後一家人的生活又該怎麼辦?為了保障廣大農民工的利益,出現工傷事故,用工單位要依法承擔責任,按照工傷賠償標準來進行賠付,所以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
  • 工傷賠償的各種待遇標準,是什麼時候才可以計算出來?
    發生工傷,首先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代表著雙方的法律關係。不管用人單位繳沒繳納工傷保險,只要有工傷認定結論書,就代表著工傷待遇有著落了。(一)如果用人單位繳納了工傷保險,那麼會有工傷保險基金,賠償相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賠償內容。比如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等等。即使參加了工傷保險,用人單位也應當承擔的部分就是停工留薪期的工資待遇、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等等。
  • 工傷索賠:住院夥食補助費如何計算?怎麼舉證、索賠?
    工傷索賠: 住院夥食補助費如何計算? 怎麼舉證、索賠?2.住院夥食補助費的計算方式(1)在統籌地區治療的,職工住院治療工傷期間,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夥食補助費標準的70%發給住院夥食補助費。住院夥食補助費賠償金額=因公出差夥食補助標準(元/人/天)×70%×人數×天數(2)在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統一,工傷職工導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 天門法院 | 工傷賠償終解決,一面錦旗示感謝
    天門法院 | 工傷賠償終解決,一面錦旗示感謝 2020-12-21 1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傷與人身損害賠償程序的5大不同之處
    行政賠償的解決要先經過行政認定程序來認定工傷,如果雙方對工傷認定不服和可以通過行政訴訟救濟,然後通過社會保險內設的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來做勞動能力傷殘鑑定,而且工傷程序中必須有一方是單位一方是法律上適格的自然人。
  • 工傷認定,怎樣才算工傷,工傷死亡怎麼賠償?
    (1) 工傷的認定認定工傷的七種情形: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視同工傷的三種情形: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視同工傷的情形有三種:(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