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東風已到 百度重回高點

2020-12-20 老鐵科技說

2020年Q3財報時,我們對百度基本面和市值管理有過一次較為細緻的分析,重要觀點為:華爾街迄今為止對百度的認知仍然僅停留在搜索企業,抑或是以線上營銷為主要收入的網際網路平臺,如果將百度拆分為「線上營銷」+「創新業務」兩個公司,線上營銷業務年收入在800億上下,經營利潤也在200億上下,以彼時百度市值,百度TTM市盈率僅有14倍,嚴重低於騰訊和阿里30倍以上數字。

也就是說,創新業務並未引起華爾街的足夠重視,也尚未在市值中有較好的體現。

最近幾日,受回購以及市場傳聞「欲合資車企造車」等利好消息影響,百度股價連續大漲,一度超過200美金。

百度此次股價回調究竟是我們前述所分析的「補償性上漲」,抑或是利好消息的短期刺激呢?

在此前的幾年時間內,百度在資本市場面臨著較為嚴峻的「看衰」之氣,在悲觀氣氛的圍繞之下,直接反應在市盈率的表現上,但在我們觀察中,處於轉軌前後的企業或多或少都面臨著市盈率波動的情況。

以谷歌為例,我們整理了近10年穀歌利潤和市值的變化情況(後者以年報公布後的次年3月為準),見下圖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谷歌的市值也可謂是跌宕起伏,在2012年之前,市值增長要明顯弱於利潤增長情況,2012年一度TTM市盈率一度跌破15倍(嚴重弱於同類企業),其後市值增長逐步超過利潤增幅,2015年之後,雙方差距明顯拉大,此趨勢一直持續至今,截至撰稿市盈率已經達到了34倍。

如果市盈率代表資本市場對企業的「定性」或者「定價觀感」,不難發現2012年上下的谷歌也在一定程度上遭遇「懷疑論」,作為一家明星企業,谷歌上市之初市盈率超過50倍,其後,隨著Facebook為代表的新一代企業崛起,市場對谷歌以成熟公司對待,提高谷歌盈利預期,市盈率急轉直下。

值得玩味的是,Facebook上市之初市盈率也恰好是谷歌上市水平,從某種程度上看,2012年前後的谷歌顯然被資本市場冠以「上一代」企業。

此懷疑態度一直到2015年之後才由於安卓手機的大熱得到改善,但彼時安卓手機早已經全面超過蘋果成為智慧型手機的主力,對於谷歌,市場對其態度的扭轉較業務呈現一定滯後性(當然也有國外反壟斷等「黑天鵝」事件影響)。

同樣,近些年以上現象在百度身上又重新演繹了一次。

根據百度經營性盈利部分的年度利潤情況,結合股價走勢製作下圖(股價依然以年報發布的次年3月初為參考),見下圖

如谷歌類似,只不過壓力要延後一些,在2015年之前股價增長大多是大於經營性利潤,彼時百度在國內搜尋引擎市場具有無可撼動的優勢地位,現金儲備和經營性利潤率都在持續改善,市場對其未來寄予厚望,一直到2017年,股價還一度接近300美元,但其後,股價下降幅度大於經營利潤,市盈率開始走低。

截至撰稿,即便經過幾天大漲,百度市盈率仍然不超過20倍。

也即,當企業在單一領域獲得絕對優勢時,資本市場反而會對其以更高的要求,降低市盈率,進而倒逼企業改革創新。

我們也發現,雖然近十年內經營利潤起伏較大,但總營收(尤其是核心線上營銷部分)並未出現太大變化,且也在穩定發展中,這究竟是何種原因使得經營性利潤有如此大變化呢?尤其在2017前後,該數字變化相當明顯。

剔除經營性細節原因,諸如愛奇藝虧損以及百家號發展初期的用戶補貼等行為,這些都是具有可壓縮,可轉化為具有增長潛力的期間費用,我們重點看研發費用,見下圖。

2015年之後,百度確定AI戰略,其後研發費用大筆支出,在過去的10年間,百度總營收增長接近14倍,但研發費用卻增長了超過25倍,換句話說,在AI戰略之下,百度將相當部分營收都消耗在了研發費用上(2019年研發佔比接近20%),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利潤率。

但若以谷歌的發展脈絡,前後大筆投入的研發費用終將會被市場認可,轉化為資本市場對企業的重新「定性」,最終改善市盈率。

在2020年Q3李彥宏對公司全員的財報信中,明確了百度的既定戰略:

第一,「要把以百家號、小程序和託管頁為支柱的移動生態基礎打得更加紮實」;

第二,「百度智能雲正通過百度擁有優勢的AI解決方案,取得可持續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進入快速增長通道」;

第三,「Apollo和小度助手等AI新業務,始終保持著領先位置」。

同時,李彥宏也強調 「要以歸零的二次創業心態,為未來去戰鬥」。

也就是說,以上戰略中移動生態為支柱,百度智能雲和Apollo為中期和長期目標,後兩者將有效改善百度的「定性」問題,提高市盈率,重新獲得資本市場認可甚至是追捧。

在分析未來之前,我們不妨先看下百度基石業務的穩定性,即,百家號為代表的信息流廣告業務是否已經處於上升周期,為強科技業務提供足夠的支持,這是相當關鍵的。

在上圖中,可以較為清楚看到百度核心營銷收入在毛利率和經營利潤率方面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百家號DAU突破2億大關,前期的補貼工作告一段落,損益表得到優化,這些都對百度未來意義重大。

2020年Q3,百度核心(剔除愛奇藝)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超過97億元,也是近期高點,無論是在損益表還是現金流,百度基石業務都處於一個樂觀的回暖周期內。

那麼,接下來Apollo為代表的強AI業務會對百度有何影響呢?尤其在市值管理方面,百度又有何想像空間呢?

在前文分析中,市場對谷歌為代表的成熟企業扭轉定性要滯後一些,在智慧型手機已經遍布全球的2015年,谷歌市盈率才開始得到扭轉,這也不難理解百度此前市值不振的主要原因:對於智能汽車業務,市場尚處於前期的觀望態勢中,對於百度此類轉型企業,不僅要考慮業務的連貫性,亦要看待基礎業務的穩定性,總之,市場對成熟企業的重新定型要更為苛刻和嚴謹。

近幾日百度市值大漲,大有突破2017年高點的跡象,這是否就說明資本市場已經重新對百度定性呢?

我們首先注意百度此次大漲的節點:公司董事會已批准對公司2020年股票回購計劃進行變更,將可能回購的股份總額由30億美元增至45億美元。也就是說,管理層已經認為市值有嚴重的低估嫌疑,擴大回購以提振市值,這一方面依託於百度經營基本面的回暖,企業有足夠現金回購,提高每股盈利,但另一方面,智能汽車在2020年成為全球資本追逐的熱點,智能汽車概念成為資本市場熱捧的板塊。

2020年我國造車新勢能三駕馬車均已完成赴美上市,截至撰稿時,三家企業總市值已經突破1255億美元(其中小鵬汽車363億元,理想汽車275億元,蔚來717億元),動輒數倍的增長成為資本市場熱衷的明星企業,對於百度未來業務同處一個行業,造車新勢能的追捧對百度接下來定性也有著極為重要的參照性。

我們無意於對比優劣感,但在一個仍然以基礎科研為驅動的創新行業中,研發費用投入可謂是評判企業在此賽道的重要參照,我們整理了2020年Q3代表企業的在此方面的支出情況,見下圖

儘管百度研發不一定完全消耗在Apollo處,新勢能對技術的獲取也不一定均為自研(亦可能會收併購企業獲得),但作為一個以持續研發為驅動的行業,研發費用的持續性投入能力可謂是行業的基本準入門檻,這基本是明確的。

當基石業務穩定,百度在研發上有足夠的「籌碼」,這也是明確的。

最後我們談一談Apollo業務的估值問題。

迄今為止,Apollo仍處於爆發前階段,不僅僅體現在該周期內仍然傾向於以研發費用驅動基礎研發,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正在進行突破性的前期投入中,在北京,滄州等多地陸續開放測試區域後,車輛可在行駛中保持系統學習,這也是相當重要的,但另一方面,從商業模式看,雖然百度不斷在推動技術量產,如2019年百度與中國一汽紅旗共同打造的國內首批量產L4級自動駕駛計程車亮相長沙,並展開測試,但在財務報表上,該部分仍未能得到較好體現。

原因有許多,諸如:作為以搜尋引擎起家的網際網路企業,無論是開放模式將基礎科研能力向外輸出,抑或是自造汽車,這都面臨內部組織到企業管理文化的重新塑造,李彥宏在內部信中也表示「管理層要解放思想,敢於決策、快速決策、大膽地闖,不怕犯錯敢冒風險,勇於作為敢擔當」,或如,雖然積極與車企合作,但由於行業尚處於發展早期,前期開放式的合作模式並不如直接造車更容易在財務上體現,等等。

這也是我們最為關注百度究竟何時會聯合車企造車的主要原因(最新消息為與威馬合作,但消息未最終確認),百度親自參與造車,不僅可以使組織文化在業務的快速迭代和成長中迅速完善,使研發和生產部門之間可以融洽進行,更為重要是,造車可對百度財報有直接體現。

如今以研究自動駕駛為主的小馬智行估值已超過50億美元,造車新勢能最低市值也在300億美元上下,考慮到百度與車企的合資性質,加上前期磨合等因素,保守起見短期內,Apollo估值應起於200億美元,這也是為何回購,造車消息之前,百度股價連漲的主要原因。

百度究竟應該如何估值?

我們回到開篇問題,線上核心營銷業務全年經營性利潤在200億元上下,在Apollo的帶動之下,參照谷歌,如果市盈率能得到提振(保守估計為25倍,已經剔除2020年貨幣寬鬆對市值的推動因素),如今的百度仍有相當大的上漲空間。

智能汽車如今已經成為國內外從政府到資本市場已經得到充分的重視,產業也已經在全面爆發前夜,如在我國最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中,明確:

加快車載作業系統開發應用。以整車企業需求為牽引,發揮龍頭企業和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作用,堅持軟硬協同攻關,集中開發車規級車載作業系統。

在良好的外部環境之下,接下來百度若能快速和穩定完成業務發展,就能比較確切扭轉資本對百度「定性」。

作為一個沉寂許久的昔日網際網路頭部企業,在過去5年時間裡,百度從BAT三巨頭不斷被後來者超越,如谷歌在一段時間內被後來者Facebook挑戰雷同,但如果能堅持研發,提高管理能力,不斷提高,重新回到高點也並非不可能。

相關焦點

  • 百度與車企聯手造車?科技網際網路公司集體加碼智能汽車
    12月15日,有媒體報導,百度正在考慮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並已與吉利汽車、廣汽集團和一汽集團就這個可能性進行了談判,或組建一家持有多數股權的合資企業,但目前尚未達成任何協議。對於這個消息,百度回應道:「對市場傳聞不作評論」,吉利和廣汽也表示不予置評,一汽目前還沒有回應。
  • 復盤Apollo:Robotaxi多城運營,智能汽車高歌猛進
    中國智能電動車的代表公司,蔚來、理想和小鵬們同樣受到熱捧,蔚來 700 多億美元的市值超過上汽,理想和小鵬也先後觸及 300 億美元的高點。2020 年,中國還有上汽、長安、長城等頭部自主品牌車企布局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高端智能電動車及其上搭載的高階自動駕駛技術將在明年成為行業重要的新主題。在眾多的公司中,百度是國內投入汽車智能化技術研發的先鋒。
  • 定義下一代智能汽車 來央視看百度世界2020智能駕駛分論壇
    第一階段,機械定義汽車,機械化主要聚焦在車的性能提升。第二階段,電子電氣技術進入車中,讓車變得更安全、更好駕駛。第三階段,軟體開始定義汽車的時代到來,而軟體定義汽車的抓手就是智能車聯,汽車智能化已成為必然,智能車聯也成為了必配。」
  • 泰永長徵助力東風汽車集團打造智能工廠
    攜手合作,開啟發展新篇章東風汽車集團,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車企業,主營業務涵蓋全系列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軍車及汽車相關業務,事業分布在武漢、十堰、襄陽、廣州等國內20多個城市。 為了經濟地、高效率地製造汽車,東風汽車集團成立了眾多不同的汽車部件專業生產廠,按產品的協作原則組織生產、分工合作。
  • 生態大會開幕,百度Apollo智能車聯重磅發布小度助手、百度地圖汽車...
    (百度車聯網事業部總經理蘇坦)小度助手重磅發布,「領先一代」車載虛擬智能助手引領行業共贏當前,「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智能汽車已進入「人機共駕」新時代。現場,蘇坦演示了VPA生成過程,用戶只需打開百度AR Nuwa APP上傳一張自己的照片,便可自動生成虛擬形象並同步到汽車屏幕上。小度助手以自定義的可視化形象,極大地增強了人機交流的親切感,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車內體驗。
  • 智能交通、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三駕馬車齊飛,十四五新浪潮下,百度...
    12月8日,第二屆百度Apollo生態大會在廣州舉行。百度Apollo全面展示了其在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Apollo三駕馬車齊飛,持續領跑中國交通與汽車智能化賽道,大步邁入商業化階段,引領全球出行產業革命。
  • 百度自動駕駛車重回北京,百度能借Robotaxi超車嗎?
    紅星資本局從百度處獲悉,截止目前,Apollo測試車隊規模已達500輛,獲得專利數1800件,測試裡程總計超過600萬公裡,獲得測試牌照總計超過170張,其中載人測試牌超過120張。 據《Apollo智能交通白皮書》,截至2019年12月底,長沙已累計實現1萬次以上的安全載客出行。
  • 百度吉利官宣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 | 20210111要聞
    冀北電網新能源裝機佔比全國居首經濟參考報報導,來自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消息,截至2021年1月1日,冀北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已達2831.2萬千瓦,同比增長36.8%,新能源裝機佔統調裝機比例高達64.5%,位列全國省級電網第一位。
  • 百度宣布組建智能汽車公司 下一個來革汽車廠商命的網際網路會是誰?
    與此同時,吉利方面也宣布,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與百度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成為百度電動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夥伴。   新組建的百度汽車公司將面向乘用車市場,讓用戶購買到更極致的智能電動汽車。百度汽車公司將著眼於智能汽車的設計研發、生產製造、銷售服務全產業鏈,傳承百度強大的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科技基因,利用Apollo領先的自動駕駛能力,發揮在汽車智能化領域長達8年的經驗優勢,重塑智能汽車產品形態,成為智能出行時代的變革者。   百度汽車公司獨立於母公司體系,保持自主運營;同時百度將人工智慧、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
  • 記者實測|百度自動駕駛車重回北京,百度能借Robotaxi超車嗎?
    據《Apollo智能交通白皮書》,截至2019年12月底,長沙已累計實現1萬次以上的安全載客出行。據悉,除了在長沙、滄州、北京全面開放試乘服務,Apollo Robotaxi同時還在全球25個城市展開自動駕駛測試。
  • 【專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日產),成立於2003年6月,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實物形式出資83.5億元)與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以現金形式出資83.5億元)共同投資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武漢)旗下的事業單元,從事NISSAN品牌乘用車的研發、採購、製造、銷售、
  • 智駕、智艙、智圖、智雲,百度在汽車智能領域如此搭「樂高」
    12月8日,第二屆百度Apollo生態大會在廣州舉行。百度Apollo展示了其在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在本次大會上,百度Apollo發布了「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攜廣州開闢數字交通運營商新模式,推出純視覺感知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產品,並公布其無人化技術方面的最新進展。
  • 百度「樂高式」汽車智能方案加速「上車」 數字交通運營商新模式...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在12月8日廣州舉行的「第二屆百度Apollo生態大會」上,百度Apollo全面展示了其在智能交通、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最新進展。在本次大會上,Apollo全新發布樂高式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攜廣州開闢數字交通運營商新模式。圖:Apollo智能車聯量產第一Apollo樂高式解決方案包括「智駕、智艙、智圖、智雲」四大系列產品。
  • 百度(BIDU.O):組建智能電動汽車公司 自動駕駛逐漸落地產品
    此次與吉利控股合作,百度將探索從解決方案商向智能汽車製造商拓展和轉型,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我們認為,智能駕駛是物聯網下一代科技紅利率先落地的場景,行業正處在高速增長早期。百度挺進智能汽車製造,有望打開成長空間;與吉利汽車互補雙贏,產品和製造模式值得期待。我們持續關注百度自動駕駛及智能汽車製造的進展,亦關注其對行業的影響。
  • 2020百度雲智峰會:百度攜手環信共建智能客服新業態
    日前,「2020 ABC SUMMIT百度雲智峰會」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屆峰會以「智者先行」為主題,全面展示了百度智能雲基於「雲智一體」的獨特競爭力,以及在518新戰略後取得的最新成績和產業智能化成果。環信作為百度智能雲戰略合作夥伴受邀出席峰會。
  • 從研發到落地,百度Apollo被重新估值
    然而事實上,僅就Apollo業務而言,自百度2013年開始布局自動駕駛以來,Apollo除了在自動駕駛領域逐漸落地應用之外,更重要的一點,還在於逐步構建了自動駕駛、智能汽車到智能交通的生態閉環。蔚來市值近700億美金,而特斯拉市值已超6000億美金,因此,Apollo智能汽車業務部分的估值預計在300億美金左右,未來甚至能達到1000-2000億美金。關於智能交通領域,目前市場上涉及到的玩家並不多,因此,也並沒有具體的估值信息可供參考。但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多項政策的推動下,智能交通市場發展前景將是一片藍海。
  • 殺手級應用+智能車雲,百度 Apollo 智能車聯的野望
    在大會的主論壇上,百度 Apollo 全新發布樂高式的「智駕智艙智雲智圖」四大解決方案。作為百度 Apollo 推進汽車智能化進程的三駕馬車之一,智能車聯方面本次也有了重大動作——推出領先一代的「小度助手」和「百度地圖汽車版 2021」,升級「Apollo 智能車雲」。
  • 更智能、可感知、還能自然流暢接管,百度地圖汽車版2021原來如此強悍
    面對智能汽車時代的發展,車載導航地圖作為智慧出行領域的核心設施和資源,正迎來飛速發展的重要時期。12月7日,2020百度Apollo生態大會於廣州成功舉辦,在智能汽車分論壇上,百度Apollo全新發布 「百度地圖汽 版2021」,以「為車而生,車車標配」為產品理念,打造最好 的車載地圖。
  • 百度汽車智能化樂高式解決方案亮相 智能交通引擎體系落地廣州
    在大會現場,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表示,面向汽車智能化的未來,阿波羅的主張是產品領先。近日,阿波羅推出面向汽車智能化的樂高式解決方案,包括智艙、智駕、智圖、智雲。艙、駕、圖的量產目標李震宇透露,目前Apollo智艙產品已與超過70家車企600款車型展開合作,已實現超過100萬臺的小度車載OS前裝量產搭載,在2020年智能新車市場佔比第一,預計到2023年搭載Apollo智能聯AI能的輛將超1億輛。
  • 為什麼百度股價市值重回600億美元?這些關鍵詞或許是答案
    藉助小度音響,百度再造了一個智能生態圈,而輻射到其它生活場景,小度更像是人們手中的"遙控器",掌控者人們智能生活的一切。 不過,百度布局AI已久,小度音響的發力,只是百度進擊智能科技新市場的冰山一角。百度大腦才是其人工智慧戰略布局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