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讀後感

2020-12-20 品詩賞詞

張愛玲曾經說過: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這句話用在她自己的小說人物嬌蕊身上,可謂恰如其分。

在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作者張愛玲這樣寫道:每個男人生命中都會有這樣的倆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這裡的紅玫瑰就是指男主人公振寶的情婦嬌蕊,白玫瑰就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一位是熱烈的情婦,一位是聖潔的妻:一位聰明、有勇氣,一位冷漠、很愚蠢。振寶到底更喜歡誰,還是先簡單地了解一下故事梗概。

振寶是來自鄉下在英國求學的留學生,母親節衣縮食、千辛萬苦地培養他,希望兒子有朝一日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振寶也不負所望,在愛丁堡大學裡學習紡織專業,成績突出,剛畢業就收到了上海方面的邀請函。

臨畢業時,振寶打算在歐洲轉一轉,在巴黎他不僅大開眼界,而且也見識了法國女人的浪漫。後來又與一位叫玫瑰的混血女子有過交往,分手時玫瑰對他是難捨難分,張愛玲這樣描述玫瑰對他的感情:玫瑰緊緊吊在他頸項上,老是覺得不對勁,換了一個姿勢,又換一個姿勢,不知道怎樣貼得更緊一點才好,恨不得生在他身上,嵌在他身上。

但是振寶後來一直引以自豪的是他能夠坐懷不亂,在一個雨夜,一對青年男女在汽車上獨處,振寶做了一回柳下惠。再後來這個故事也不脛而走,被他的房東太太知道了。

這位房東太太就是嬌蕊,他的早兩年回國的朋友王士洪的老婆。她也在英國留過學,本來只是為了能嫁個好老公,後來因為太過於交際,最後名聲有點不妥,就慌亂裡找到了王先生。結了婚也無所事事,但依然有大把的男子排隊在一旁等候。

王先生去了新加坡辦事,嬌蕊和振寶就有機會經常聊天,嬌蕊說她的心是一所公寓房子,振保笑道:「可有空的房間招租呢?可是我住不慣公寓房子。我要住單幢的。」嬌蕊哼了一聲道:「看你有本事拆了重蓋!」

還是振寶先邁出第一步,但嬌蕊是真的動了感情,她對振寶說:「每天我坐在這裡等你回來,聽著電梯工東工東慢慢開上來,開過我們這層樓,一直開上去了,我就像把一顆心提了上去,放不下來。有時候,還沒開到這層樓就停住了,我又像是半中間斷了氣。」

可是後來卻是嬌蕊拆了重蓋的,她瞞著振寶寫信給丈夫,告訴他要離婚,振寶終於嚇得病倒住院了。母親知道了他們的事情,告誡他說:巴你念書上進好容易巴到今天,別以為有了今天了,就可以胡來一氣了。人家越是看得起你,越得好好兒的往上做。這話是說給振寶的,也是講給嬌蕊聽的,終於也成了他們分手的最有力的理由。

振寶結婚了,太太的娘家雖然家境衰敗,卻也把女兒培養上了大學,只不過她與別人的關係似乎總像是隔了一層白的膜。太太叫煙鸝,嫁過來就不喜歡運動,連「最好的戶內運動」也不喜歡。開始振寶對她還有少女的新鮮感,後來對於一切漸漸習慣了之後,她變成一個很乏味的婦人。

振寶慢慢地不再眷戀這個家,煙鸝也逐漸地習慣了獨守空房。後來振寶有一次在公車上遇見了嬌蕊,她也有些發福,振寶低聲對她說:「你很快樂。」嬌蕊笑了一聲道:「我不過是往前闖,碰到什麼就是什麼。」振保冷笑道:「你碰到的無非是男人。」嬌蕊並不生氣,想了一想道:「年紀輕,長得好看的時候,碰到的總是男人。可是到後來,除了男人之外總還有別的……總還有別的……」

所以說,嬌蕊變得慈悲,懂得寬容了。而這時的煙鸝卻找不到人說話,每天只是捧著個無線電,純粹是因為聽裡面有人在講話。

有時候家裡來了客人,煙鸝總是小心招待,把人家當體己人,和人家談起振保,總是拉住人家說,振保一趟一趟吃虧還又是死心眼兒,最後朋友覺得自己不久也會被歸入忘恩負義的一群,心裡先冷了起來。

有一天振寶回家拿雨衣,忽然看見煙鸝和一位裁縫在一起,他進來時,裁縫趕緊裝作給女主人量衣服。振保居高臨下,他很知道,和一個女人發生關係之後,當著人再碰她的身體,那神情完全是兩樣的,極其明顯。振保覺得他沒有說話的必要了,轉身出去,一路扣鈕子,不知怎麼有那麼多的鈕子。

振寶更加變本加厲地破罐子破摔,常常喝酒,公開地玩女人,就差點把她們帶回家,更不拿錢回來養家。煙鸝要勸他,才踏進房門,他便把小柜上的檯燈熱水瓶一掃掃下地去,豁朗朗跌得粉碎,女人嚇得趕緊一溜煙跑掉。他覺得他戰勝了這個女人,心裡這才好受一些,可是酒醒後他又後悔,思來想去,決定第二天要做個好男人。

嬌蕊的蕊裡有三個心,只有她才知道每一個心房裡都住著誰;煙鸝的眼裡始終隔一層膜,看不透別人,也不讓別人看清她。也許振寶後來原諒了煙鸝,但他欠下的債又怎麼去還?

時代雖然在前進,人性是否也能時過境遷?受傷的到底是誰,你能說清楚嗎?無論如何,我們希望最後都能有振寶的感受,舊日的善良的空氣一點一點偷著走近,包圍了自己……

相關焦點

  • 讀後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賞析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有些語言,它會超越時代局限歷經歲月塵埃依舊熠熠生輝光彩奪目。這在張愛玲作品中俯拾可得。據說有些男性讀者並不願意細讀這部小說——直面有種被剝下衣物狠狠示眾的尷尬與不安?其實對男人毫不留情的張,對女人何嘗有過手軟?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念念不忘的女人,是什麼樣子的?
    在感情的世界裡,「紅玫瑰」與「白玫瑰」似乎永遠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像是愛情的一道坎,又像人生兩種顏色一般,你選擇哪一種,時間一長又會感到厭煩,然後貪戀另一種的美好。白玫瑰之所以讓男人嚮往是因為,這些女人身上通常都有一個特質,那就是純潔天真。男人通常都不喜歡太複雜的女人,他想做什麼事情,不希望女人來過問,所以白玫瑰就是這樣最好的化身,只供自己欣賞便就足夠了。
  • 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明月光亦或者硃砂痣,你還不懂?
    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明月光亦或者硃砂痣,你還不懂?圖:紅玫瑰與白玫瑰小編發現自己在與人探討感情話題的時候,很喜歡引用張愛玲的這一段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句好於小編的生活中,可以說是為數不多喜愛的一句話。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心裡,得不到的愛,才是最好的
    每個男人在他的生命中都會有兩個女人,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當他娶了紅玫瑰,日子久了,紅玫瑰就會變成牆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就是窗前的明月光。當他娶了白玫瑰,日子久了,白玫瑰就會變成襯衫領上的一粒白米飯,而紅玫瑰就是胸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如果你只看到男人喜新厭舊,說明你還太年輕
    一提到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我猜大多數人都牢記那句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從來矜貴?
    《紅玫瑰與白玫瑰》,寫於1944年,是張愛玲的一部中篇小說。張愛玲用玫瑰,來比喻不同的女性角色。「紅玫瑰」是火熱的情人,而「白玫瑰」是貞潔的妻子。小說裡寫到,主人公佟振保一直在情人和妻子之間掙扎。不過,他不是先結婚後出軌,而是先與有夫之婦偷情,後來為了過上所謂的正常生活,和「白玫瑰」結了婚。
  • 《紅玫瑰與白玫瑰》:自我差異理論下佟振保的自我衝突形象解讀
    文/動動《紅玫瑰與白玫瑰》是探究社會和家庭男性心理的小說中相當成功的篇章,小說是張愛玲在 1944年完成,23歲的張愛玲用極其嫻熟老道的筆法,深刻而真實地描繪出了男主人公振保的內心世界。本文將運用心理學中的自我差異理論,通過振保與三個女性的感情經歷,詳盡地分析他自我衝突的矛盾形象。
  • 白玫瑰,一種妖豔又不失高貴的花
    白玫瑰花語是什麼白玫瑰大家知道它也如紅玫瑰一樣,是愛情的美好代表,那我們知道白玫瑰的花語是什麼嗎,白玫瑰花語就是天真、純潔、尊敬、謙卑,就如它的外表一樣,表達的是一種美好之意,代表一種純純的愛,因此白玫瑰也如紅玫瑰一樣,受到很多戀人的喜愛。
  • 《紅玫瑰與白玫瑰》告訴你答案
    文/梨江水(原創文章,抄襲必究)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悲傷歌曲鑑賞,最後一首竟是《紅玫瑰》,歌曲旋律好聽極了
    05、《紅玫瑰》《紅玫瑰》是臺灣填詞人李焯雄根據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所填。講的是每個男人心中都有兩個女人,一個純情,一個風騷,而紅玫瑰象徵風騷。「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 晏殊的這首宋詞,寫給他的白月光,比《紅玫瑰與白玫瑰》早917年
    在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曾這樣形容一個男人生命中遇到的女人(至少兩個),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娶了前者,後者就化作白月光,娶了後者,前者就成為硃砂痣,以此來比喻人對「求不得」的慾念。晏殊就曾為他心中的白月光作過一首詞,而且比張愛玲早了917年,這首詞就是《踏莎行·碧海無波》。 《踏莎行》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
  • 根據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首部電影《第一爐香》,你了解多少?
    提起張愛玲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她是我國的現代女作家,寫過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說《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亦或者是《遲暮》《秋雨》等等散文,這些都是很多讀者喜歡閱讀的文章。
  • 歌詞裡的張愛玲——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陳奕迅 ——《紅玫瑰》與《白玫瑰》  陳奕迅唱的這兩首歌,由李焯雄填詞,梁翹柏作曲,一曲兩詞,國語、粵語不同意境,還原了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的神髓。  紅玫瑰的騷動與白玫瑰的矜貴,一個是熱烈的情婦,另一個則是溫柔的妻,兩相角力,如同配樂裡纏綿悱惻的鋼琴和提琴,敲擊在男人的心間,紅玫瑰還是白玫瑰?這是一個終極難題。
  • 《紅玫瑰與白玫瑰》:鳳凰男遇到紅玫瑰,愛你是真,娶你是做不到
    這事,還要從他在英國留學認識一個叫玫瑰的姑娘說起。振保在英國留學時,認識了他的初戀,叫做玫瑰。玫瑰年輕漂亮,可能很多人都在覬覦她,她只和振保隨隨便便,振保就覺得她是天真爛漫,她和誰都隨便,振保就覺得她是瘋瘋傻傻。這樣的女人,在國外尚且還可以撥雨撩雲,但回國後,是萬萬娶不得的。
  • 紅玫瑰與白玫瑰,紫羅蘭和雪女誰是明哥心中的少主夫人?
    張愛玲曾經說:「也許每一個男人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是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川端康成親筆力作 日本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駒子如火 葉子如水
    不難發現的是,當我們閱讀經典作品時,總能隱約感到作者的有意對比,比如在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王嬌蕊熱情奔放、個性張揚,孟煙鸝拘謹安靜、保守無趣,張愛玲一語中的:「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 傳奇成就蒼涼悲壯的風格——為什麼說張愛玲是一條河之一
    原來只知道許教授,在《鏘鏘三人行》節目裡插科打諢地多次提到張愛玲,有的時候,就直接評價張愛玲。筆者並不以為然,以為張愛玲不過是個言情小說作者,或者色情小說作家而已。然而最近,許教授在一次講話裡這樣說: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一條河。就此做《魯迅是座山,張愛玲就是條河》的段子,發在《大平原》裡引起極大反響!
  • 《情聖》:當婚姻亮起紅燈,紅玫瑰和白玫瑰該如何選擇?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前言:今天是高巖和巧玲難得輕鬆的日子,兒子被媽媽帶回老家住了,此時家裡就只剩他倆。自從巧玲生了兒子,加上老公「差點出軌」的事件,他們兩人已經很少有這樣獨處的時間了。
  • 盈美的佐料,烹調文學盛宴——談談張愛玲小說中食物所蘊含的意象
    《紅玫瑰與白玫瑰》的佟振保發現妻子外遇後,感到深深的憤怒與悲傷,他喝下了白蘭地,熱熱的酒氣化作一股怒氣,直衝到臉上:他想起碗櫥裡有一瓶白蘭地酒,取來,倒滿滿一玻璃杯,面向外在窗口慢慢呷著。煙鸝走到他背後,說道:「是應當喝口白蘭地暖暖肚子,然真要著涼。」白蘭地的熱氣直衝到他臉上,他變成火眼睛。
  • 寫人作文:我眼中的張愛玲
    張愛玲的小說是喜歡的。因為她筆下的文字是有靈魂、有生命的東西。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武俠小說和言情小說佔了主流,當然還有政治背景下軍統區、淪陷區的政治主題小說。然而,你很難給張愛玲寫的東西做類別劃分,她的文字好像並不屬於哪一個流派,似乎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張愛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突兀而出的女性作家,她擺脫主流文學的影響,用自己筆下的故事營造出一個政治之外的生活天地,把關懷的焦點放在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普通女性身上。所以,張愛玲的小說,具有鮮明的女性主義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