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中心城區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0-12-13 中國內蒙古

7月31日,赤峰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中心城區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請市住建委副主任高廣澤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郝敬東(赤峰市外宣辦副主任、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 :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赤峰市中心城區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近年來,我市住建部門深入貫徹中央、自治區和市裡有關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加快實施了一批城建重點項目。今天,我們在這裡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我市中心城區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並在主席臺就坐的是市住建委副主任高廣澤同志。

參加發布會的媒體有自治區駐赤媒體、市屬各新聞媒體、都市類媒體以及部分知名網站。

首先,請高主任介紹我市中心城區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市住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廣澤: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邀請媒體記者朋友參加中心城區重點項目建設新聞發布會,主要是通報今年以來中心城區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在此,我代表市住建委對各位媒體朋友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新聞發布會,以及長期以來對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關心、支持與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向大家通報一下我市中心城區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一、中心城區上半年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今年,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為根本,堅持惠民生、保民需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理念適度超前的總體思路,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切實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最大限度讓百姓共享城鄉建設成果。我市今年中心城區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提高城市綜合交通能力;二是加快推進廢棄資源循環再利用工程建設;三是提升公用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四是積極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一)提高城市綜合交通能力方面

近年來,赤峰市機動車總量持續迅猛增長,通行需求與交通資源之間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尖峰時段中心城區的擁堵凸顯,為此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快推進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優化街區路網結構,提高路網密度,打通城市斷頭路,加快中環路建設,暢通中心城區路網內外循環。今年重點推進306國道改造、大板路南通、中環路部分路段快速化改造工程。

中環路快速化改造項目,採用PPP模式進行建設,項目一期,建設中環路主路約18.6公裡和G306南段4.85公裡,總投資約53億元,2018年預計完成投資11.2億元。中心城區G306北段道路改造工程,北起丹錫高速,南至學院北街,全長10.125公裡;大板路南通工程,北起支七街,南至(G45)赤峰南收費站,全長1.767公裡。G306國道北段和大板路南通工程,總投資9.4億元。目前,上述工程均已開工建設。

(二)加快推進廢棄資源循環再利用工程建設方面

一是加快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設,促進水循環利用。目前,我市中心城區再生水生產能力15萬噸/日,生產的再生水已全部利用,主要用於工業企業、農田灌溉和河道景觀。現正在實施再生水利用配套管網PPP工程和再生水利用環城管網工程,以上兩項工程建成後,可增加再生水管網約240公裡。同時啟動了中心城區10萬噸再生水擴建工程,建成後中心城區再生水生產能力可達到25萬噸/日,主要用於紅山區開發區工業用水、園林綠化、非生活用水自備水源關井後替代用水等。再生水的有效利用是減輕水體汙染,改善生態環境,有效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

二是加快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促進垃圾有效處理。中心城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佔地97畝,建設日處理生活垃圾8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一座,投資4.1億元,項目建成後有效提高我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水平。

(三)提升公用事業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方面

近幾年,我市不斷加大公用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強供水、供氣、供熱設施建設和維護,努力提高公用事業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確保讓市民住上暖屋子、喝上放心水、用上放心氣,切實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1.提高供水保障能力。2018年計劃投資4.9億元,啟動實施新建第四水廠項目、園區供水工程等一批供水項目。建成後,設計日供水能力總計13萬噸,將有效緩解中心城區供水壓力。

2.強化供熱保障能力。隨著我市中心城區建設的快速發展,為滿足中心城區日益增長的用熱需求,我市積極發展集中供熱,加快推進新熱源建設,儘快解決中心城區供熱熱源緊缺問題,保障所有新建建築全部接入集中供熱,確保居民供熱質量。一是加快推進松山物流園2×5萬千瓦背壓機組項目建設,項目投資8億元,力爭在2018年年底前投產供熱,新增供熱能力600萬平方米。二是加快實施紅山區農畜產業園2×5萬千瓦背壓機組項目建設,項目投資7.3億元,力爭在2019年1月份建成投產,新增供熱能力600萬平方米。三是加快赤峰經濟開發區自備電廠2×35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項目投資26億元,計劃2019年10月份建成投產供熱,新增供熱能力1200萬平方米。四是啟動遠聯鋼鐵工業餘熱開發利用項目,項目投資4900餘萬元,設計供熱能力180萬平方米,現正在抓緊辦理相關手續,力爭2018年12月份投產供熱。

3.加強水汙染治理工作。加強水汙染治理,2018年,投資2.66億元,重點實施汙水處理項目建設。其中投資1.06億元,以PPP模式建設紅廟子汙水處理二期,日處理能力2.5萬噸,目前已開工建設,將中心城區日處理汙水能力增加到31萬噸。目前2座汙水處理廠出水均達到一級A標準,汙染物達標排放。同時,投資1.6億元,開工建設汙水處理廠10萬噸再生水擴建項目。

(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方面

我市始終把生態環境建設放在工作首要位置,建立完善了生態修復項目庫,劃定了山體、河道等景觀控制線。同時,補充、完善城市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增加城市公共空間和公共活動場所,完善交通設施建設和管理,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

生態園林建設方面,啟動了「兩山兩園」景觀綠化提升工程,「兩園」即:橋北油松和樟子松公園,總佔地面積201公頃(其中油松公園佔地131.8公頃,樟子松佔地54.4公頃,中間綠地14.8公頃),總投資約5.2億元;在保護油松、樟子松現有綠化的前提下,豐富林相景觀,配套建設休閒娛樂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定位為家庭旅遊目的地。「兩山」即南山生態園和紅山森林公園,總佔地面積4111公頃(其中南山生態園佔地面積2319公頃,紅山森林公園佔地面積1792公頃),項目一期總投資12.6億元。紅山以打造世界文化遺產為目標,以紅山文化的傳承為出發點,通過文化與藝術體驗區的打造,加強紅山文化弘揚和傳承力度。打造集生態休閒、文化體驗、養生度假、運動健身、研學教育於一體的文化景區。南山以自然風景為支撐,聯動農業觀光、旅遊休閒、森林遊憩、特色村落、草原風光、綠色循環產業等,打造城區南部觀賞自然風光的旅遊休閒度假區。兩個項目均採用PPP模式建設。目前,兩項工程已開工建設,計劃於2019年底全部完工。

集約化利用城市空間方面,為充分統籌利用地下空間,解決「馬路拉鏈」問題,編制了《中心城區綜合管廊工程專項規劃》(2015-2030),中心城區規劃綜合管廊總長度139公裡。正在實施總長27.9公裡的一期工程,總投資14.4億元,項目已於2016年9月開工,入廊管線有電力、通信、給水、供熱、燃氣等。該項目分三個組團進行施工,2017年,完成管廊主體13.55公裡,今年到目前為止已完成管廊3公裡,預計2019年底全部竣工。

二、項目建設主要推進舉措

(一)明確目標抓落實。今年市政府將所有重點項目都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下大力氣改變赤峰城市面貌的決心。年初分別召開了項目推進會,制定了施工計劃,將任務層層分解,明確路線圖、時間表、責任人,定任務、定標準、定責任、定進度,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點抓推進。舉辦了市政公用基礎設施重點項目春季集中開工儀式。召開了中環快速路和國道306改造工程加快建設誓師大會,標誌著中環快速路和國道306改造項目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健全領導聯繫重大項目制度。及時分解落實部門責任、工作人員責任和建設業主責任,加強督查調度,推動項目加快建設,確保按時完成建設任務。

(三)注重協調抓服務。一是開展了日常項目推進調研服務。市裡成立了中心城區重點項目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市住建委,抽調專業精幹技術人員負責現場調度管理,深入項目現場,及時摸清、掌握項目進展情況。二是積極做好項目協調服務工作。重點項目指揮部主動與項目實施單位和相關審批部門對接、溝通,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問題;同時積極做好重大項目有關問題的上報,對市級以下層面難以解決的問題,重點項目指揮部及時以專報、簡報等形式上報市領導籤批意見,市領導親自協調解決,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實施。三是加強宣傳,形成了各界同心推進項目實施的濃厚社會氛圍。將項目建設情況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視臺等市級主流媒體刊發(播出),讓廣大市民及時了解項目進展。

(四)強化要素抓保障。一是千方百計爭取國家和自治區項目和資金支持,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強了銀行對接。發揮市和旗縣區兩級融資平臺作用,積極爭取銀行信貸支持。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參與城鎮開發建設,多渠道解決城鎮建設資金問題。

今天就簡要給大家介紹這些情況,最後感謝新聞界的朋友長期以來對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給予的關心和幫助;感謝廣大市民,對項目建設造成的交通擁堵、噪聲困擾給予理解和包容。

謝謝各位!

 

答記者問環節

新聞發布會記者提問問題及答案

 

赤峰日報記者 南丁:

請問,剛才您在資源循環再利用方面提到了中水建設,那麼中水建設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意義呢?

答:中水回用簡單講就是汙水資源化。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對大量生活汙水、工業廢水等進行深度處理,使之成為再生水,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約地表水、地下水等原水資源。擴大中水回用還可以涵養地下水源,即可以減輕對地下水資源汙染,又有效緩解因地下水開採而引發的地表沉降等環境問題,可謂一舉多得。對於促進可持續發展,調整用水結構,加強用水管理,合理配置、開發、利用水資源,形成科學的用水體系,從而建設節水型城市具有深遠意義。

塞外赤峰網記者 梅巖:

現在我市中心城區正在進行道路改造,上下班高峰堵車非常嚴重,市民對改造後道路有許多期待,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改造後的城市道路有哪些變化,什麼時候能夠建成通車嗎?

答:近年來,赤峰市機動車總量持續迅猛增長,交通需求與交通資源之間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尖峰時段中心城區的擁堵凸顯,成為制約城市發展、困擾居民生活的焦點與難點問題。同時由於老城區路網密度較低、道路狹窄、機動車交通流量較大和機動車停車泊位不足等原因,進一步加劇了擁堵的程度。加快建設城市快速路、打通斷頭路、進一步完善系統性路網成為城市發展的迫切需求。在這種情況下,結合現有城市路網情況,綜合考慮城市交通近遠期規劃,市委、市政府啟動了中環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及G306道路改造和大板路南通工程。

中環路全長約33.145公裡,路線為查幹沐淪大街——規劃二街——大板路——南山街——衛星路——清河北路圍成的環線。主路等級按照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80公裡/小時,雙向六車道;輔路等級按照城市主幹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40公裡/小時,雙向四車道。建成後可直接提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相關道路的通行能力,百姓出行路徑有了更多的選擇,將有效緩解交通壓力。

G306道路改造工程全長14.97公裡,路線為北起丹錫高速,南至黑溝門段,建設標準為城市主幹路,主路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採用60公裡/小時,輔路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採用40公裡/小時。大板路南通工程,北起支七街,南至(G45)赤峰南收費站,路線全長1.767km,採用城市主幹路標準,雙向六車道。G306道路改造和大板路南通工程完成後可有效提高城區內南北向交通通行能力,實現新老城無縫銜接,進一步改善城區內交通出行環境。

2018年中環路計劃開工7個節點,完成後可將現有道路銜接成環;G306道路改造工程預計2018年除跨線橋梁外完成主路工程,2019年7月末,完成輔路及附屬設施建設;大板路南通工程2018年完成主輔路工程及附屬設施建設,實現通車。

內蒙古商報記者 綦曉華:

現在有群眾反映城區範圍內公廁建的比較少,國家現在力推「廁所革命」,那我市中心城區在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答:首先為切實解決群眾如廁難問題,方便市民快速就近如廁,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中心城區沿街單位廁所免費對外開放的通知》,要求公共場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等社會服務單位(實行封閉管理的學校(含幼兒園)、部隊、國安部門、監獄等除外)廁所應當在對外服務時間內免費向市民開放使用。同時,確定並公布了中心城區(紅山區、松山區、元寶山區、喀旗和美園區)沿街開放廁所的單位名單。

其次,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赤峰市中心城市公共廁所、垃圾轉運站三年規劃建設實施方案》,按照規劃建設目標,三年內中心城市建成區規劃建設公共廁所574個,其中紅山區166個,松山區130個,元寶山區257個,喀喇沁和美園區21個。2018年,建設公廁81個,市政府補助資金3000萬元。

以上兩個文件具體內容和情況,大家可以登錄市政府門戶網站查詢。

赤峰廣播電視臺記者 樊碩楠:

您剛才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提到了兩山兩園項目建設,紅山公園、南山生態園都是距離市區最近的休閒遊憩場所,每當假期許多家庭都會帶著孩子去遊玩,現在都封閉建設了,您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項目建成後的效果嗎,還有就是什麼時候能夠投入使用?

答:為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全面提升我市園林綠化整體水平和城市品位,打造生態宜居生活環境,市委、市政府決定實施「兩山、兩園」進行景觀綠化提升改造,總佔地面積4075公頃,項目一期工程規劃面積1412公頃,計劃投資17.8億元,採用PPP模式,工期兩年。整個工程預計2019年年底完成改造對市民開放。

(一)紅山景觀綠化提升工程

紅山項目一期規劃面積750公頃,計劃投資5.6億元。對紅山進行整體景觀綠化提升,打造集生態休閒、文化體驗、養生度假、運動健身、研學教育於一體的文化景區,建成後將成為赤峰市景觀性地標。重點對小紅山公園進行升級改造和提升,重塑入口及一些重點景觀節點區域,完善公園的城市休閒功能,例如:利用紅山背景和湖心島打造山水實景演藝廣場,引入紅山文化來營造紅山文化雕塑園及兒童親子樂園等。另外,對水體駁岸全面升級,設計親水棧道系統,重新梳理園區路網,植物設計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礎上,豐富植被的層次與色彩,將紅山公園全面打造成為赤峰市的精品公園。

(二)南山景觀綠化提升工程

南山項目一期規劃面積461公頃,計劃投資7.0億元。按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山地生態修復理論規劃設計,規劃總體布局結構為:一心、一帶、五區。一心 「綜合服務中心」;一帶 「遼文化體驗帶」;五區即「山地運動中心」、「生態採摘區」、「森林涵養區」、「林谷拓展區」與「田園觀光區」。主要景點包括雨水花園、水生植物園、森林樂吧、森林花谷等景點。規劃以南山自然風景為支撐,以生態休閒為主題,注入文化內涵,聯動生態休閒、運動健身、文化體驗、養生度假、田園觀光等功能模塊,打造赤峰南部山區觀賞自然風光的旅遊休閒度假區。

(三)油松、樟子松園景觀綠化提升工程

兩園項目總佔地面積為201公頃。總投資約5.2億元。在保護油松、樟子松園現有樹木的前提下,利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進行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結合場地和地形進行林相改造。增加喬灌木和地被植物,增加彩葉樹種,構建富有季相變化的森林景觀。全園分為六大片區,分別是森林氧吧、動感森林、森林漫步、森林拓展、森林動物科普、森林植物科普。規劃建設園路27公裡,修建鋼結構哈達橋1.8公裡,橫跨老哈河大街和橋北大街,哈達橋貫穿樟子松園的南北三個區域,將不同性質的主題園區連接在一起。規劃設計的七彩花田、休閒廣場、景觀塔等特色景點,將打造集科普和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城市公園。

 

相關焦點

  • 太和縣召開2020年度重點項目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
    12月22日,太和縣政府新聞辦在縣委會議中心2號會議室召開新聞發布會,太和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總工程師蔡峰介紹了太和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2020年重點項目進展情況。今年以來,太和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中心竣工項目6個,總投資14.6億元,分別是新一小項目、董廟小學、祥和廣場、站前廣場和鏡湖東路、人武部營區遷建、國泰路安置區。
  • 湘西州召開在建州慶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   紅網湘西站8月25日訊(記者 彭婷)8月25日,湖南湘西州人民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湘西經濟開發區部分在建州慶重點項目建設情況。   2017年是湘西州成立60周年,湘西經開區作為州慶活動主會場、參觀考察重點區域,承建州慶項目多,其中今年列入州重點項目個數共計42個,總投資241.48億元,2017年全年計劃完成投資70.41億元。   目前,湘西經濟開發區全面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 安康中心城區部分城建重點項目打響開復工「第一槍」
    _ 下為正文 _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2月11日,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北環線、長春路、市體育館、高井路、瀛湖路、鷺灣大道等中心城市多個城建重點項目復工,率先拉開了全市重點項目建設的大幕,吹響了新一輪城市建設的號角
  • 陝安省安康市中心城區部分城建重點項目打響開復工「第一槍」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2月11日,記者從安康市住建局獲悉,安康市北環線、長春路、市體育館、高井路、瀛湖路、鷺灣大道等中心城區多個城建重點項目復工,率先拉開了該市重點項目建設的大幕,吹響了新一輪城市建設的號角。
  • 河北遷西:李建忠就城建重點項目現場辦公
    李建忠一行先後到城區燕山排洪渠入河口、縣民兵訓練基地、沃和五星級酒店、馬蹄河團結路橋、祥和小區瑞祥樓老舊小區改造現場、景忠街雨汙分流改造現場、桃園街銑刨蓋被工程現場等地,通過聽匯報、實地檢查等方式,詳細了解重點城建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以及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並現場提出指導意見。
  • 2020年市住建局承擔實施城建重點項目10項 塔山南路等項目建成通車
    會上,市政府投資工程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原嘉祥介紹了2020年塔山南路等重點項目建設的具體推進工作。  原嘉祥表示,為順利完成年度建設目標,市住建局不斷加壓奮進,採用「一線工作法」,靠上抓項目、現場做工作,不斷加快重點項目實施步伐。
  • 「十三五」期間煙臺累計完成城建重點項目507個 投資超過1200億元
    新聞發布會現場煙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宋志方發言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苑菲菲 攝影 湯淼 煙臺報導15日上午,煙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十三五」時期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煙臺圍繞加快推動城區融合發展、提升城市綜合能級、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目標,累計完成城建重點項目507個、投資超過1200億元。
  • 2020年全市「重點片區」開發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二)
    煙臺市委宣傳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市新聞辦主任宮海濤主持新聞發布會11月11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舉行2020年全市「重點片區」開發建設情況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
  • 建設生態宜居品質城市 安康市住建重點項目實現年度目標
    核心提示: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結合2017年城建工作重點,年初我局圍繞11大類34個項目向全市人民進行了公開承諾,深入推進『湖城一體、疏解江南、重心北移』,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品質城市。計劃實施中心城市重點建設項目53項,計劃投資21.65億元,對其中的22個城市市政及景觀綠化項目進行了公開承諾。
  • 關注| 赤峰市松山區切實抓好旅遊重點項目建設
    今年來,赤峰市松山區旅遊委緊緊圍繞做好旅遊產業發展的各項基礎工作,堅持「抓項目,促發展」戰略,把旅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旅遊經濟工作的重點,按照「高起點建設、高效率管理」的原則,在組織領導、規劃把關、項目實施等方面加大力度
  • 赤峰市松山區聚焦重點項目建設
    松山區以承辦赤峰市第二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以區位優勢和百萬人口城市為依託,堅持以會促開發、以會促建設、以會提形象的工作思路,積極推動重點旅遊項目建設,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推進綜合服務環境,闊步奔向了「近郊鄉村旅遊目的地」和「區域旅遊集散中心」的目標。通過文旅融匯,激活全域旅遊一盤棋,打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松山區堅持項目為王,夯實發展基礎。
  • 胡世忠在吉安市中心城區調研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時強調:始終把質量和...
    吉安新聞網訊 10月13日,市委書記胡世忠在市中心城區調研重點項目建設情況。他強調,要牢固樹立和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四精」要求,把握美感要義,始終把質量和安全放在首位,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打造經得起歷史和群眾檢驗的精品工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毛順茂參加調研。
  • 確山縣委書記路耕帶隊就確山縣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實地觀摩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陳鵬飛 通訊員 鄧錦麗)6月9日6點30分,確山縣委書記路耕帶隊就確山縣城建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實地觀摩。路耕一行先後實地查看了金地大酒店建設項目、金沙城購物中心建設項目、鐵路平交道口項目、嫘祖大道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路耕聽取了各相關項目責任單位負責人情況匯報,詳細了解了項目進展進度、徵地補償、資金運轉、環保綠化等情況,並現場辦公,安排督促相關部門負責人限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問題。
  • 塔山南路完成工程量85%,煙臺城建重點項目曬2019成績單
    1月9日上午,在「2019,高質量發展這一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城市建設專場,煙臺市住建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志方發布了煙臺2019年城市建設相關情況。2019年初,市區共安排城建重點項目83個,年度投資253.5億元。根據10月28日市政府專題會議精神,將2019年市區城建重點項目調整為90個,年度計劃投資200億元。
  • 內蒙古舉行重大項目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4月15日內蒙古舉行內蒙古自治區重大項目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  4月15日,內蒙古舉行自治區重大項目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請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包振玉、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主任龔明珠、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李仲開、內蒙古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馮任飛、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局長李理出席發布會
  • 關於2019年赤峰市喀喇沁旗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的通報
    為進一步加快赤峰市喀喇沁旗重點項目建設進度,早日完成全年建設任務,近日,旗政府辦公室對全旗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統計梳理,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一、農業產業項目悠悠谷鄉村旅遊及美麗鄉村建設項目2019年完成投資1000萬元,現已完成疊水景觀、輪胎步道和河壩護坡建設,遊客接待中心,5棟800平方米高端民宿已經正式運營,其他5
  • 新鄭市長馬志峰調研城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情況
    8月28日,新鄭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志峰帶領市督考辦、住建局、環保局、城管執法局、大氣汙染防治督導組等單位負責人,調研城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情況。新鄭市副市長趙敏祥參加調研。新鄭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志峰先後到府西路、金城路西延、茨山路改造、新煙大街改造、學院路東延、商登高速中華路出入口、文化路北段、鄭韓路東延、陶文路西延、南大街改造、雙洎河綜合治理示範段等10個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實地察看。每到一處,新鄭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志峰都認真聽取每個項目建設情況匯報,深入了解工程建設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現場協調各有關部門給出合理解決方案。
  • 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實錄
    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建設高鐵新城是常州提升城市和區域競爭力,搶抓長三角一體化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長江大保護戰略區域的需要,今天,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邀請市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向新聞媒體介紹常州高鐵新城規劃建設相關情況。
  • 陳鵬軍率隊視察城建重點工程項目
    陳鵬軍率隊視察城建重點工程項目 來源: 海安市住建局 發布時間:2020-06-11 字體:[ 大 中 小 ] 6月10日下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鵬軍率隊視察由城建集團代建的2020年城市重點工程在建項目。
  • 高郵城建十大項目全來了!
    、城區清水活水工程、大運河綠色現代航道示範區、澄子湖中央公園小學(幼兒園)建設(暫定名)、江蘇之心地理信息園等;同時還梳理建立了城建重點工程項目庫(2020—2022年),共有十大類68個子項目入庫,總投資約為57.2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