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想出制敵妙招?印軍在邊境有「大動作」,中國網友看後笑了

2020-12-16 福建閩南網

撰文:清平

編輯:終風

今年中國和印度曾經在邊境產生爭端,其他國家和外部勢力,利用這種機會,加緊挑撥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矛盾企圖引起衝突,從中獲利。

不過在中印雙方的共同克制和協調之下,事態很快得到了平息和穩定。不過相對於印度政府的理智決策,印度的媒體,似乎與印度政府的立場和方向不太一致。直到今日,直到事態已經平息穩定之後,依舊在加緊的宣揚印度軍方在中印邊境的各種調兵遣將和工事構建。

據悉,隨著「拉達克」地區愈發寒冷,印度媒體開始頻繁炒作印軍在中印邊境的各種特殊設施。據印媒《近日印度》11月18日稱,印軍已為該地區的所有部隊完成居住設施建設,包括建造快速拼裝式的庇護所。

印度媒體宣揚在邊境的地道工事

中印雙方都不願意引發軍事衝突,雙方的政府和軍方一直在進行有效的溝通,談判。11月初,中印雙方第8輪軍長級會談再次重申雙方要確保一線部隊保持克制,避免引發更大範圍的衝突。這反映了中印雙方渴望和平解決邊境爭端的共同意願。

但是與此同時,印度的媒體風向似乎與印度政府有所差別。據印度媒體報導,在印度軍方對中國的作戰手冊進行深入的研究之後,印度軍方決定在邊境部署地道防禦工事,以此來抵禦中國軍隊可能的越界行為。與此同時,有部分印度媒體則大肆炒作,印度軍方已經在邊境附近建成了印度軍隊的居住設施。

地道戰的始祖

說起地道戰,中國人民對這種特殊的戰鬥形式太熟悉。甚至中國有專門的電影,圍繞地道戰的主題展開。而中國軍隊利用地道戰取得戰鬥勝利的例子,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靚麗一筆。但是那是在特殊的年代,是在軍事武器相對落後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其實不僅中國,在比利時和德國的歷史上,都有利用地道這種特殊的防禦工事進行戰鬥的案例。即使比利時的要塞遠超印度修建的混凝土地道防禦工事,但還是完敗德國軍隊。

今時今日的軍事武器與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面對擁有先進武器的五常國家,地道這種攻勢已經很難再發揮昔日的作用,他在各種先進的飛彈核武器面前,簡直可以說是不堪一擊。更何況中國軍隊在地道戰中具有豐富的經驗,印度媒體炒作地道戰,實在是班門弄斧。 邊境的爭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

爆發軍事衝突,實在是下下之選,同時也是勞民傷財的舉動,這是中國和印度方面都不願意見到的。 兩國官方正在進行有效的溝通和談判。媒體在這個時候就應該實事求是的報導談判的有關進程,而不是在輿論當中進行炒作,帶風向。

免責聲明:本文由《福建閩南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參考信息鄭州廣電

相關焦點

  • 邊境印軍搞地道戰?現代戰爭的老掉牙,中國網友:關公面前耍大刀
    說起地道戰,大家都不陌生,中國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卻認為地道戰可能是在邊境衝突中制勝的妙招。印度在邊境部署地道據印媒11月22日報導,在深入研究中國的「作戰手冊」後,印度已在中印邊境部署了「地道防禦工事」,預防來自中國邊境部隊的「越界行為」。根據印度高級指揮官稱,印軍在地道中設置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方便部隊在不同地點之間進行迅速轉移,而不會直接被敵方的火力覆蓋造成損失。
  • 邊境印軍搞地道戰?現代戰爭的老掉牙,中國網友:關公面前耍大刀
    說起地道戰,大家都不陌生,中國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卻認為地道戰可能是在邊境衝突中制勝的妙招。 印度在邊境部署地道 據印媒11月22日報導,在深入研究中國的「作戰手冊」後,印度已在中印邊境部署了「地道防禦工事」,預防來自中國邊境部隊的「越界行為」。根據印度高級指揮官稱,印軍在地道中設置大直徑的鋼筋混凝土管道,方便部隊在不同地點之間進行迅速轉移,而不會直接被敵方的火力覆蓋造成損失。
  • 印軍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戰」?當心,至少對印軍有點實用
    而隨著11月即將接近尾聲,中印邊境的氣溫很快就會降至零下30至40攝氏度,封山的大雪最深可以達到將近12米,本以為接下來就看誰的後勤保障更完善了,但印軍這時候偏偏又在邊境有了新動作。 環球網11月23日報導稱,有印度媒體指出,印度軍隊已經深入學習了中國軍隊的戰鬥經驗,拿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新戰法,聲稱能夠有效地遏制解放軍的「越界行為」。
  • 補壹刀:找到對付中國的「妙招」?印度接連做出這些動作……
    在「長期研究中國軍隊」和「深入分析中國作戰手冊」之後,駐邊印軍終於找到一個對付解放軍的「妙招」:地道戰。別笑,這是真的。印軍高官稱,這樣一是能讓印度部隊在不同地點間便捷移動,且不會暴露在「敵人」火力之下。二是可以保暖,保護印軍士兵免受低溫和風雪之苦。除了所謂「阻止解放軍越界」,印軍官員還宣稱,地道工事還可以被用來「在最壞的情況下突襲對手」。但是網友還是笑了:「下完雪還爬得出來嗎?」
  • 中印邊境,印軍面臨一大危機,關鍵時刻曝出一個罕見動作
    作者/編輯:尋陽全文857字,閱讀約需2分鐘中印邊境的軍事對峙仍在持續,印度軍方有了新的動作,其實,現在印度面臨的最大問題並不是中國解放軍部隊,畢竟中國正積極倡導和談最大的困難在於,邊境高原的氣候正變得越來越寒冷。這才是印軍面臨的重大危機,關鍵時刻印軍爆出一個罕見動作,看來,印軍是實打實準備在邊境過冬了。對此,解放軍需要小心防範,避免印軍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 印軍在中印邊境用上「地道戰」?當心,至少對印軍有點實用
    而隨著11月即將接近尾聲,中印邊境的氣溫很快就會降至零下30至40攝氏度,封山的大雪最深可以達到將近12米,本以為接下來就看誰的後勤保障更完善了,但印軍這時候偏偏又在邊境有了新動作。 環球網11月23日報導稱,有印度媒體指出,印度軍隊已經深入學習了中國軍隊的戰鬥經驗,拿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新戰法,聲稱能夠有效地遏制解放軍的「越界行為」。
  • 補壹刀:找到對付中國的「妙招」?印度接連做出這些動作
    隨著中印邊境地區開始進入嚴冬,印度人大概已經意識到,瑜伽並不能抵禦嚴寒。  在「長期研究中國軍隊」和「深入分析中國作戰手冊」之後,駐邊印軍終於找到一個對付解放軍的「妙招」:地道戰。  別笑,這是真的。
  • 邊境傳來危險訊息,印軍調整局勢欲一箭雙鵰,網友調侃:厲害了!
    印度對邊境的130萬戰鬥部隊進行重新調整,準備將其部分部署轉變為雙重任務,如此一來,印軍便可以同時在中印以及印巴兩條邊境線上同時作戰。(圖片來源於網絡)這才是印度的大動作目前印度部署在西線的軍隊主要是博帕爾第21打擊軍、馬圖拉第1打擊軍以及安巴拉哈爾加第2打擊軍。
  • 印軍越界攻擊,解放軍以雷霆手段邊境止戰,印度認清形勢?
    撰文丨佳華編輯丨小懶中國歷來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框架下商討有關問題,反對霸權主義,但是近段時間以來,印軍不斷在實控線附近挑釁,自然就遭到了中方的強烈對抗據央視新聞報導路透社消息,近日中印邊境衝突,導致印方三人死亡,其中一名是軍官。解放軍以雷霆手段在邊境止戰印度面臨的壓力不小,一側是中方,一側是巴方。中巴軍隊可互為犄角之勢,此前在對峙期間,中國軍隊將包括裝甲車在內的數百種軍事裝備運到了邊境線,這樣的動作只花了區區幾個小時,這樣的作戰實力,印度可比。
  • 中印邊境衝突升級,印軍3人死亡,中方發表的聲明很明確
    從中方聲明來看,此前中印高級指揮員會談後,兩軍應該已達成了共識,主要是印軍沒有履行兩軍達成的共識,採取了嚴重侵害中方利益的事情,才導致事態激化。印度媒體稱,印軍有3人在衝突中死亡,其中一人為旅團級指揮官,另外2人是普通士兵。加勒萬河谷地區歷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印兩國在該地的實際管控線也十分清楚。
  • 中印邊境衝突升級,印軍3人死亡,中方發表的聲明很明確
    從中方聲明來看,此前中印高級指揮員會談後,兩軍應該已達成了共識,主要是印軍沒有履行兩軍達成的共識,採取了嚴重侵害中方利益的事情,才導致事態激化。印度媒體稱,印軍有3人在衝突中死亡,其中一人為旅團級指揮官,另外2人是普通士兵。加勒萬河谷地區歷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印兩國在該地的實際管控線也十分清楚。
  • 瓦弄大捷:丁盛帶54軍130師與印軍11旅決戰,印軍像豆腐一樣散架
    1962年印軍不顧我方警告,一步步侵蝕我國領土,不斷入侵邊境製造事端。這個時候,丁盛再次披掛上陣,率領54軍130師奔赴中印邊境的瓦弄地區。 1962年10月16日,丁盛統一指揮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的瓦弄地區作戰行動。戰役打響後,在我軍的攻勢下,印軍像豆腐塊一樣散架。
  • 印度想幹什麼?12月23日,印軍司令親臨邊境,莫迪或左右為難
    對於印度而言,2020確實是一個"多事之秋"。因此,如何保障這20萬印軍渡過嚴冬,莫迪如今也苦惱不已。  也正是在印度面臨"內憂外患",拉達克印軍處境堪憂之際,印軍司令突然來到了邊境。  很顯然,納拉瓦內突然現身邊境,更多還是想為拉達克地區印軍"加油打氣"、振奮士氣。
  • 解放軍在中印邊境播放印歌曲 媒體:印軍"四面楚歌"
    (原標題:印媒猜測解放軍在中印邊境架大喇叭播放旁遮普歌曲是何意,知情人士:印軍已「四面楚歌」)
  • 由弱變強,南亞大象,印軍的強軍之路,解讀印軍作戰思想的變遷
    從六七十年代開始,印軍逐步地改變了作戰思想,他們總結了對外戰爭的經驗和教訓,結合自身條件,調整戰略方針。開始逐步採用「西攻、北防」的策略,向西主攻巴基斯坦,北邊則防禦中國,同時又積極地學習美蘇等國的現代化作戰思想。一直到現在,印軍都在大力擴充實力,不斷更新武器裝備,不過印軍的武器裝備自給率非常低,國產裝備非常弱雞,嚴重依賴外購,打不了長期消耗戰。
  • 向中國發起挑釁?中印邊境對峙緊張之際,印軍再次釋放危險信號
    印軍大肆擴充裝備,叫囂有能力應對任何威脅拉瓦特的一番話被媒體認為證實了最近在印度廣為流傳的一個消息。2015年,有報告顯示,印度軍方的彈藥儲備只能支撐10天的戰爭。所以這一次,印度軍方才會決定斥巨資擴充裝備,提升庫存,與此同時,印軍還不忘叫囂著印度軍隊有能力應對任何威脅。
  • 中印邊境地區,印軍要重用「雙峰駱駝」?
    據環球網援引《今日印度》9月22日消息,印度官方目前正在大量飼養雙峰駱駝,並計劃將其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用來為印軍運送食物,彈藥等物資軍備。據《今日印度》報導,印軍將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使用雙峰駱駝,由於該地區地形崎嶇,山勢高峻,雙峰駱駝將被迫服役於印軍,為印軍向前沿基地運輸物資。報導指出,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使用駱駝運輸物資的戰略構想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提出,只是在中印邊境對峙期間最終被決定實施。
  • 我軍與印軍在不丹邊境的遭遇戰,劉伯承:印軍是蛇陣,我軍用切割
    我軍與印軍在不丹邊境上的遭遇戰,劉伯承:印軍是蛇陣,我軍用切割!印度是貪婪的國度,他們早早地把目光瞄準他們的鄰邦中國的身上。他們看似想吞併藏南的地界,最真實的目的不過是想借藏南的天險,方便日後的侵略。就在中國傾全國之力與美國抗爭時,印度就開始偷偷摸摸的在藏南做各種小動作。
  • 印軍在中印邊境大修地道,軍事專家:不會是地道戰,也絕非上甘嶺
    本以為印軍在班公湖山頭被中國微波爐武器炮轟,然後做鳥獸四散逃竄,領略了中國軍隊和中國高科技的厲害後,可以消停一大段時間了,但是印軍只是消停了一口氣後,就又開始捲土重來了。你說這印軍,可真是真「擰」呀。但這次印軍也變換了新花樣。
  • 看印軍的槍快,還是我軍噴火器快,先敵一秒開火將敵軍燒成焦炭
    ▲我軍沿著公路追殲逃跑的印軍 回營後,上級又命令全連立即攜帶全部武器裝備和必要物資,搭乘汽車奔赴喀喇崑崙上的中印邊境地區,準備對入侵我國領土的印軍發起自衛還擊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