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5000年文化,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無窮的知識和財富,但有很多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已經被我們「拋棄」和遺忘。
古時候老祖宗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確能製作出一件件完美的木質工藝。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木質工藝品是怎麼做出來的?需要用到那些工具呢?說到古代製作木質品的老工具可能許多小夥伴們都沒有見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
剛好小編的爺爺是個老木匠,留下了零零散散不完整的木匠工具。
鋸子
鋸子是傳統木匠工具之一,老鋸子有著細長的、刀劍似的刀身,連著木製把手。使用最初的鋸子時,切割是拉動式的,不像大多數的現代鋸子那樣是推動式的
2.刨子
刨子是木工用來來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一種木工工具。一般由刨身(刨堂、槽口)、刨刀片(也叫刨刃)、楔木等部分組成。刨子的種類繁多,分為長刨、中刨、短刨、光刨(細刨)、彎刨、線刨,槽口刨、座刨、橫刨等。
3.墨斗
墨斗是中國傳統木工行業中極為常見工具,古人有「設規矩、陳繩墨」之稱。民間墨斗木工自製,墨倉常被雕作桃形、魚形、龍形等,既為自娛,也是木工手藝的一種炫耀。墨斗多用於木材下料,從事家具製作的木工墨斗可做的較小些,從事建築木結構製作木工可做的大些。一方面可以用墨斗作圓木鋸材的彈線,或調直木板邊稜的彈線,還可以用於選材拼板的打號彈線等其他方面。如木板打號或彈線中,墨斗有時還用作吊垂線,衡量放線是否垂直與平整。
4.拉鑽
過去可不比現在有電鑽什麼的,過去想在木頭上鑽個小孔小洞的還真少不了這東西。
5.鑿子
鑿子是傳統木工工藝中木結構結合的主要工具,用於鑿眼、挖空、剔槽、鏟削的製作方面。一般與錘子配合使用。 鑿子分為一分鑿到六分鑿、有扁鑿和圓鑿。
老祖宗用了這些簡單的工具做出了那麼都讓人匪夷所思的木質工藝品。而現在工具已經改進,大多已機械化,做出來的東西也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