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長榮海運二季度業績令人驚豔,創10年新高
臺灣長榮海運二季度業績令人驚豔,創10年新高海運新聞國際船舶網2020-08-18 15:08:51閱讀:8受益於運價運量雙雙上揚以及油價下跌,臺灣長榮海運二季度業績令人驚豔,不但成功扭虧為盈,獲利更創下近十年來新高
-
跟進中遠海運集運?長榮海運澄清不漲價傳言
長榮海運放棄美國線漲價計劃引發市場關注,針對業界猜測長榮海運「跟隨中遠海運不漲價」的說法,長榮海運近日明確澄清,擬定運價是依據價格和市場需求,絕非跟隨其他航運公司腳步。
-
長榮航空6月營收年減17.4% 創15個月來新低
▲長榮航空受到空服員罷工影響,今年六月合併營收為新臺幣132.83億元,不僅年減17.41%,單月營收更創2018年2月以來新低。圖為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圖/記者湯興漢攝) 華夏經緯網7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報導,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17天,衝擊公司營運表現。長榮航空今(10)日公告最新財報,今年六月合併營收達132.83億元(新臺幣,下同),較去年同月減少28億元,不僅年衰退幅度達17.41%,單月營收更創下近15個月以來新低。
-
長榮航空罷工事件愈演愈烈!影響17萬人創歷史之最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24日電 臺灣長榮航空公司空服罷工事件正愈演愈烈。新加坡《聯合早報》24日報導稱,長榮航空7月前累計取消875趟航班,逾17萬乘客受影響,創臺灣空運最大癱瘓紀錄。另據臺灣《經濟日報》最新消息,長榮航空在24日召開的股東會上透露,正全力清點人數,最快在26日宣布7月取消的航班,讓旅客可以自行規劃,將影響降到最低。
-
財報季|臺灣三大船司一盈兩虧,長榮、陽明的虧損引發合併猜測
日前,臺灣三大船公司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和萬海航運,均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數據。長榮海運與陽明海運不同程度地虧損,萬海航運繼續保持盈利,但淨利潤同比減少。疫情之下,班輪業的特殊處境重新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將兩家公司合併為一家由國家資助的貨櫃班輪公司,這種發展將受到其各自管理層的強烈抵制。▲萬海保持盈利,長榮和陽明的虧損引發合併猜測2020第一季度,陽明海運錄得2700萬美元的虧損,長榮海運報告淨虧損1500萬美元。
-
歷史上的今天1968年9月1日張榮發創立長榮海運公司
歷史上的今天1968年9月1日張榮發創立長榮海運公司 2013-08-19 13:59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長榮集團遺產爭奪戰進入高潮:海運業務面臨巨變
長榮集團遺產爭奪戰: 航空人事震動 海運業務面臨巨變 長榮海運兩年前加入了中遠集運所在的CKYHE聯盟, 中海集運 所屬的O3聯盟將在今年底到期,中遠中海合併後兩大聯盟甚至整個航運班輪市場格局都將重新洗牌。
-
長榮航空罷工持續,創臺灣空運最大癱瘓紀錄
臺灣長榮航空罷工在25日邁入第6天。航班異動日程原先只公布至6月30日,目前再度拉長至7月2日,總計影響旅客將超過20萬人,創臺灣空運最大癱瘓紀錄。就在罷工即將滿100個小時之際,工會表示幾項訴求願意調整、有可談空間,罷工看似有望結束,工會也在等待開啟協商的契機,不過勞資雙方仍保有「長期作戰」的準備。
-
長榮遺產爭奪,海運步步驚心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於2016年1月20日辭世。被喻為「世界船王」的張榮發,從1968年自行創立長榮海運之後,不到20年就成為世界最大的貨櫃船隊之一,海運路線遍及全球。臺灣地區開放空禁後,張榮發跨進了航空業,於1989年成立臺灣地區第一家民營的國際航空公司——長榮航空,成為唯一能跨進國際市場的民航業者,領導長榮集團成為全球知名的國際交通運輸集團。據2015年美國福布斯排名,張榮發身價高達16億美元(約新臺幣537億元)。
-
長榮遺產爭奪戰:航空人事震動,海運面臨巨變
最新統計顯示,合併後中國遠洋海運集運業務已經正式超越長榮海運名列第四。長榮海運兩年前加入了中遠集運所在的CKYHE聯盟,中海集運所屬的O3聯盟將在今年底到期,中遠中海合併後兩大聯盟甚至整個航運班輪市場格局都將重新洗牌。在市場格局洗牌的緊要關頭,長榮海運能否抵抗住內部爭鬥的影響?
-
長榮海運董事長:今年航運市場供過於求,情況不容樂觀
搜航網獲悉,長榮海運董事長張正鏞近日表示,依據國際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統計,今年海運仍是供給大於需求,油價較去年同期上漲二成,造成營運成本上升,但明年船噸供給呈下降趨勢,預估海運再過一兩年會轉好,油價及中美貿易戰問題若能有解,有助提升航運公司營運表現。
-
長榮海運進入班輪聯盟猜想
3月11日,張榮發四子張國煒按規定需定期執飛航班保留其飛行執照,並於3月11日執飛臺北至新加坡的航班。
-
長榮海運斥資百億投資高雄港?長榮闢謠:純屬媒體推估!
搜航網獲悉,日前有臺灣媒體發表報導稱長榮斥資百億投資高港!報導稱,長榮海運與臺灣港務公司籤署高港正建造中的第七貨櫃中心五座碼頭租約,將砸下逾百億元建置機具設備;而新碼頭租期最長可達60年,創下開港以來紀錄,宣示長榮進一步深耕高港決心。
-
臺灣2月營收觀光類股慘兮兮 瓦城王品重傷
新冠疫情重挫觀光業,從航空到旅行社,從飯店到餐飲業都重傷,2月營收普遍下滑3成左右,其中王品、瓦城餐飲雙雄因大陸門市配合各地政府延遲復工、彈性調整營業時間,單月營收幾乎對半砍,受傷最為慘重。 這波疫情下來,航空雙雄首當其衝,華航2月營收年減24%、長榮航年減34%,近期因管制地區擴大,砍班數難計,法人預估雙雄即便大舉節流,如今油價更創下低點,但因營運航班數大量減少,恐難逃虧損。
-
【航運悲劇】兩大海運巨頭「暴虧」 臺灣航運業根基恐動搖
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16日的報導指出,陽明海運虧損狀況的危急程度,已經引起「臺當局對海運業困境的高度重視。」同為臺灣的民營航空公司,長榮航空所屬的長榮集團其實也是海運起家。總部設在臺北的長榮海運由張榮發一手創立,目前旗下控制著186艘船,排名世界第五,佔有全球海運市場4.8%的份額。但長榮的經營狀況同樣面臨困境,過去四個季度,長榮海運業虧損了89億元。
-
兩大海運巨頭暴虧!臺灣航運業根基動搖?
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16日的報導指出,陽明海運虧損狀況的危急程度,已經引起「臺當局對海運業困境的高度重視。」同為臺灣的民營航空公司,長榮航空所屬的長榮集團其實也是海運起家。總部設在臺北的長榮海運由張榮發一手創立,目前旗下控制著186艘船,排名世界第五,佔有全球海運市場4.8%的份額。但長榮的經營狀況同樣面臨困境,過去四個季度,長榮海運業虧損了89億元。
-
陽明海運早已「名存實亡」 ?
此語看似聳人聽聞,不過對臺灣海運業有所了解的人就知道,作為臺灣海運巨頭之一的陽明海運,過去四個季度的累計虧損已經高達168億元。臺灣《中時電子報》11月16日的報導指出,陽明海運虧損狀況的危急程度,已經引起「臺當局對海運業困境的高度重視。」同為臺灣的民營航空公司,長榮航空所屬的長榮集團其實也是海運起家。
-
知名手搖茶品牌「日出茶太」 9月合併營收達3.6億元
原標題:知名手搖茶品牌「日出茶太」 9月合併營收達3.6億元知名手搖茶品牌「日出茶太」,已在全球六大洲、38國布局展店,其母公司六角國際將於今(6)日下午舉行法說會,受惠於今年第三季及前三季合併營收,均創下歷史新高,六角今日盤中股價翻紅上漲至66元、漲幅1.38%
-
臺灣長榮海運在大連、天津、青島新設事處
華夏經緯網3月28日訊:據中通社報導,日前,臺灣長榮海運在大連、天津、青島新設的辦事處同時開張,此一發展顯示,長榮加緊在「海、陸、空」三方面布局,以搶佔大陸更大市場。
-
長榮集團大房又出招?張國煒長榮海運董事沒了!
華夏經緯網3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遭長榮航空臨時董事會撤換董事長一職的張國煒12日接受媒體訪問指出,他父親的遺囑就是那樣寫,他也是被一步步夾殺,希望新團隊善待員工,今後他將周遊列國 報導稱,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二房獨子張國煒,繼接連被拔掉集團總裁、長榮航董座、榮運董事之後,又再度失去長榮海董事之位!長榮海運18日公告更換董事代表人,原本身為長榮航勤代表人的張國煒被撤換成義大利海運公司副董事長謝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