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飛渡是一個兼具社區屬性和電商屬性的綜合旅遊預訂APP,本文就從3個方面來看看飛渡的產品設計方案,enjoy~
飛渡是一個兼具社區屬性和電商屬性的綜合旅遊預訂APP,以」自由行」為核心,集高質量旅遊內容、社區社交平臺及智能化定製旅遊行程功能為一體,打造更加開放的『內容+交易』生態。飛渡在用優質旅遊主題的短視頻內容吸引用戶的同時,解決用戶自由行前做攻略收集信息麻煩、慢的痛點,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一站式服務。
飛渡的主頁主要以瀑布式的內容呈現,以「美好瞬間」「文藝範」「旅行體驗」為主題,讓用戶有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對旅行產生嚮往,並且飛渡將內容以地點/類型標籤化,通過AI算法推送相關旅遊產品或引導用戶進入「智能行程」頁面生成個性化定製旅行行程。形成「從內容到數據,再到交易平臺」的商業閉環。
飛渡的目標用戶主要集中在16-25歲的「Z世代」與25-35歲的白領群體。其中「Z世代」的年輕人創造力強,並且熱愛分享生活中的「小確幸」,能增加社區內容的積累量。而白領群體有一定的收入能力,並且在25-35歲的年齡範圍內更樂於選擇自由行的旅行方式,有更強的購買力。
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普及與消費升級的深化,旅遊行業正在步入一個全新的自由行時代。近年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發布的《全球自由行報告》稱,國內自由行人數佔比97%,出境自由行人數佔比53%,自由行成為當下主流的旅遊模式。
在此背景下,中國正全面進入「碎片化旅遊時代」。「90後」新消費主體的登場,正自下而上地加速著供應鏈的迭代,消費移動化、需求個性化、目的地IP化、產品細分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碎片化」成為近年最突出的旅遊市場特徵。
目前市面上的用戶在旅遊前主要使用的軟體如「馬蜂窩」,「小紅書」,「飛豬」,等都有不同量級的旅遊資訊內容或旅遊攻略,但大多信息碎片化,或是旅遊攻略固定單一,選擇自由行的用戶需要花大量時間、在不同APP上查詢大量攻略去定製適合自己的旅行計劃。
飛渡的「智能行程」功能根據用戶輸入的旅行基本信息(如旅行時長,和誰旅行,旅行偏好,價格接受範圍)通過AI算法為用戶定製個性化的旅行計劃,詳細到具體每個小時的景點、交通工具、餐廳以及機票酒店,並且允許用戶修改行程中的獨立環節並智能匹配到下一項,滿足用戶所有需求,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另外,旅遊產品如「馬蜂窩」,「窮遊」雖然同樣擁有內容+交易的商業模式,但大多內容以攻略為主,且僅面向以有明確旅遊目標的用戶。而飛渡的內容主要以分享「文藝範」「小確幸」的美景/美食/生活體驗主題,瀑布式內容的沉浸式體驗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體驗到世界各地的美好瞬間。
同時飛渡擁有高質量、年輕化的社區,以美好生活體驗為主題,製造不同話題引導用戶發帖分享生活體驗。用戶可以在話題區分享旅遊經驗也可以抒發情感,結交共同興趣的好友。
目標人群:
用戶使用場景:
舉例:
小明,男,35歲,金融行業上海工作,經濟條件較好。小明最近放年假了想和老婆去三亞旅行,打開飛渡app輸入相關的旅行信息並一鍵生成旅遊計劃,因為飛渡擁有強大的AI算法,小明認為旅行計劃很合理,很適合夫妻出遊,確定了旅遊方案並且在飛渡上購買相關旅行產品。
小紅,女,23歲,銷售行業武漢工作,經濟條件中等。小紅工作了一整天感覺很無聊,想刷手機放鬆一下,打開飛渡app看到世界各地的美景,用戶@小黃 發布的海南三亞的落日的短視頻吸引了小紅的注意,小紅點讚之後飛渡自動推薦了三亞的旅行產品和武漢到三亞的機票。
小紅覺得價格很合理,於是選擇根據引導生成了自己的三亞旅行計劃併購買相關旅行產品,並在興趣圈帶上#說走就走的旅行#話題發帖「下周我要去三亞了,好開心!」
小黃,女,27歲,自由職業者,定居深圳,收入中上等。小黃是一個旅遊愛好者,平時在世界各地遊玩,並且經常在飛渡分享旅行內容,同時她也是飛渡社區的旅遊達人,經常活躍在各個話題中抒發自己對旅遊的熱愛,分享旅行體驗。
小黃因此收到了很多點讚和關注,很多用戶通過小黃的旅行筆記點進AI智能推送的商品頁購買旅遊產品,飛渡的「推薦獎勵」系統每一筆成交後都會給小黃獎勵,小黃因此更加勤勞的創作優質內容。
小樂,女,19歲,大學生,定居南京,收入中下等。小樂平時喜歡在手機上看一些優質內容,她認為閒暇時刷刷飛渡首頁為她推送的美景會是她心情愉悅,並對旅行充滿了嚮往。她常常在社區發帖抒發情感,結交相似喜好的網友。
今天小樂在首頁刷到了峇里島的一張美景,讓小樂覺得十分嚮往,小樂進入興趣圈頁面的#你最想去的遠方#發帖「當然是峇里島!畢業後一定要和男朋友去一次!」
主要功能1 : 主頁
主要功能2 : 發現
主要功能3 : 智能行程
智能行程生成頁
主要功能4 : 商城
隨著網際網路的進一步普及與消費升級的深化,旅遊行業正在步入一個全新的自由行時代。近年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發布的《全球自由行報告》稱,國內自由行人數佔比97%,出境自由行人數佔比53%,自由行成為當下主流的旅遊模式。
在此背景下,中國正全面進入「碎片化旅遊時代」。「90後」新消費主體的登場,正自下而上地加速著供應鏈的迭代,消費移動化、需求個性化、目的地IP化、產品細分化的趨勢日益明顯,「碎片化」成為近年最突出的旅遊市場特徵。
另外《新旅遊消費趨勢報告2019》數據顯示,60.8%的用戶在過去一年中有過旅遊經歷的分享行為,分享載體以圖片為主(91.1%),配合文字內容。
同時,短視頻的分享熱度也不斷攀升,42.3%的用戶使用過這一分享載體;馬蜂窩旅遊網的調研數據顯示,用戶分享的內容以風景和美食為主,當地風土人情、旅行感受、人物照片分列三、四、五位。伴隨著分享意願提升的是用戶對於優質旅遊內容的需求。
數據表明,有95%的遊客會在出行前瀏覽旅遊內容,56%的用戶表示,他們會瀏覽大量攻略,做好詳盡規劃後再出遊。
2019年以來,分享短內容的用戶數相比去年增長了150%,短內容點讚數也以每月32%的速度遞增。
也就是說,短視頻、短內容等碎片化內容形態,逐漸成為人們分享與獲取內容時的「新寵」,也成為人們「種草」的重要載體。先「種草」,再出行,也成為當代年輕旅行者最顯著的行為特徵之一,而內容往往是用戶出行前「種草」的第一步,即通過閱讀遊記、攻略等旅遊內容,產生旅行靈感。
總結來說,在「碎片化旅遊時代」的背景下,以C端為核心的自由行資訊+電商的商業模式已成為潮流,選擇自由行出行的用戶群體更傾向於去瀏覽優質的旅行內容,再作消費決策。
根據2019年12月30日的千帆指數,攜程,去哪兒旅行與飛豬位列綜合旅遊類APP的前三位。這三款產品在活躍人數,啟動次數,使用時長上領先於別的同類產品,位於在線旅遊行業第一梯隊,市場份額領先。
2019年11月在線旅遊類APP月度獨立設備數,攜程以6653萬臺位列第一,去哪兒5725萬臺緊隨其後,飛豬以3020萬臺位列第三,而緊跟其後的同程、馬蜂窩、途牛旅遊則在1000萬臺左右。
其中攜程、去哪兒、飛豬、同程、途牛均聚焦在旅遊電商的商業模式。例如攜程,中國「OTA」行業老大,以B端為核心,以商務出行為主流。攜程投資收購了很多競品公司,國內有永安、途風、藝龍和太美,國外有MakeMyTrip、天巡,甚至是被攜程收購的子公司也收購了競品股權。在「機+酒的」行業資源、地位上可以說是不可撼動的。
而馬蜂窩旅遊的商業模式則與常見OTA平臺區分開來,以內容優勢為外部交易場景賦能,順應以C端為核心的自由行時代潮流,打造『內容+電商』的商業模式。
馬蜂窩定位主打國內,產旅遊攻略指南電子雜誌作為主要產品,指南內容質量較高,遊記攻略豐富,用戶駐足長,提供旅遊網站裡相對高端的用戶體驗。
從用戶旅遊計劃的決策環節來看,馬蜂窩這樣的旅遊社區資訊app,是處在明顯的上遊的位置。用戶通常都是受到親朋好友、或者各類媒體、旅遊資訊的影響,確定旅遊目的地,再制定旅行計劃,預定機票和酒店。
用戶典型的使用路徑可能是:搜尋引擎(百度)->旅遊社區旅遊資訊網站(窮遊、螞蜂窩)->旅遊預訂網站(攜程、飛豬等OTA)。雖然馬蜂窩這樣的網站,能影響到用戶的決策消費。
但實際情況是,儘管處在流量的上遊,但因為在旅遊決策過程中,還是會選擇離交易環節近的旅遊網站,如攜程、藝龍,早就成為了旅遊行業的巨頭,一定程度上壟斷了機票、酒店預訂的在線旅遊資源。
另外在使用馬蜂窩APP的過程中,雖然首頁的內容豐富,覆蓋的地點全面,但旅行筆記的景點或機酒並沒有與商品關聯,當用戶產生興趣後需要退出當前界面,切換到商品頁才能進行價格的查詢與購買。這樣很大程度上將潛在客戶流失到了其他OTA平臺上,導致馬蜂窩處於流量的上遊,產業鏈的下遊的尷尬地位。
飛渡同時具有高質量社區與電商功能,打造更加開放的『內容+交易』生態,承包用戶從」種草」到」拔草」的全過程,形成商業閉環。
飛渡根據用戶的點讚/瀏覽內容的反饋收集數據,通過AI算法對用戶進行準確的用戶畫像,向用戶精準推薦相關旅遊產品,避免用戶在交易環境流失到其他OTA平臺。
飛渡首頁筆記內容以瀑布式的方式呈現,並且每個筆記以地點標籤化,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並點擊查看完整筆記。飛渡的內容定位是以「美好瞬間」「文藝範」「旅行體驗」為關鍵詞,年輕化、高質量的內容更加迎合當代年輕人的需求,能給用戶帶來高質量沉浸式的體驗。
同時飛渡擁有強大的「智能行程」功能,通過AI算法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完整、快捷的旅行方案。在這個功能中用戶只需輸入基本的旅遊信息,飛渡便能結合大數據與用戶畫像為用戶生成詳細方案,操作簡單。總結來說,飛渡的智能推薦算法與強大的智能行程功能與其他同類產品產生差異化,為用戶提供更高級的一站式服務。
優質內容吸引更多新用戶,並激發用戶創作更多優質內容,進一步提高UGC壁壘,內容上進入一個良性循環。
強變現能力。優質的旅遊內容喚起用戶對旅遊嚮往,標籤化的內容使旅遊產品推送變得更加精準,實現引流-優質內容沉澱用戶-精準推廣產品-引導至電商平臺交易的商業閉環,AI的算法實現高轉化率。
擁有社交屬性。在平臺內部,通過留言、關注、問答等功能與旅行愛好者進行線上互動,大大加強了用戶之間的聯繫,提高了用戶粘性。
擁有品牌差異點,基於AI技術實現的「智能行程」功能不同於其他同類產品信息碎片化/低效率的行程規劃,一鍵生成個性化的旅行計劃的功能為用戶節省大量時間,解決用戶痛點。
盈利能力不足。在線交通市場佔據在線旅遊超過70%的份額。但大多資源渠道已被在線旅遊行業第一梯隊的OTA壟斷,很難達到攜程系的體量。
相較於攜程等OTA平臺提供的服務,飛渡因為側重於自由行,提供的旅行服務種類比較少,缺少所需用戶的服務可能會導致部分用戶流失。
個性化旅行產品需求逐年增加。旅遊市場中自由行類的個性化產品佔比快速增長,通過UGC向用戶推薦個性化產品並實現交易的商業模式將更具競爭力。
AI+旅行兩大領域的結合順應時代潮流,強大的算法能更精準的定位用戶畫像,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的一站式服務。
會出現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的競爭。目前如馬蜂窩、窮遊等app都是以UGC+交易的商業模式為主,相似的商業模式必然會產生競爭,可能會引發旅遊產品的價格戰、商家二選一。
產業大環境不利好。在線旅遊產品的用戶增量已逐步放緩,在線旅遊產業的增速近幾年也在下降。市場上的新用戶,新旅遊資源將減少,需要與同行競爭用戶及資源,發展難度較大。
本文由 @樂鹽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