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代生物質能源欲出芒草或成能源作物新星
控制化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尋找可再生清潔能源已是全世界共識。對生物質能的研究,吸引大批科研人員目光。然而,第一代能源作物玉米、水稻、甘蔗、大豆等在給人類贏得替代能源希望的同時,也隨之帶來淨能量產出少、與糧食作物爭搶耕地等一系列負面效應。
-
芒草——能源作物新秀強勢登場 - 經濟參考網
化石能源日益緊缺,汙染日趨嚴重,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時代課題。在尋找替代化石能源和第一代能源作物的過程中,芒草漸漸進入研究人員的視野,成為第二代能源植物中的希望。但是,對於擁有世界1/5人口的中國,耕地面積不及世界的1/10,用耕地生產第一代能源植物必然危及糧食安全和國家穩定。 芒草多種優勢集於一身 為解決能源植物和糧食作物爭地的矛盾,世界各國均在尋找合理的替代途徑。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芒草中的巨芒草就進入了西方科學家的研究視野。西方科學家發現,作為第二代能源作物,巨芒草具有多種優勢。
-
日本科學家研製出首例轉基因芒草
日本北海道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研製出了首例轉基因芒草。芒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起源於東亞,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景的能源作物。芒草是一種纖維素原材料,它含有木質纖維素,可用於生產乙醇。在尋找新能源的過程中,「高個子」芒草已經成為能源植物中的佼佼者。 日本研究團隊的文章是去年8月份在《全球變化生物學生物能源》上發表的,這是國際上在生物質能源領域的主流期刊。報導中介紹的芒草轉基因技術,是對植物器官進行組織培養,然後用基因槍打入待轉的基因,再生之後,在植物體內進行表達。這實際上是植物學領域非常普通的技術,在水稻、棉花等作物中應用得很成熟。
-
芒草的種植時間以及芒草的特點!
對於芒草可以發電嗎?很多人都存在著疑問,那麼芒草真的可以發電嗎?下面就一起來認識一下芒草。芒草是禾本科,多年生叢生植物,個頭很高,一般在1~2米左右。花序很漂亮,初綻呈淡紅色,乾枯呈銀白色,花期在每年的8~10月。陽光下的芒草花顯得格外奪目,所以它很喜歡陽光,並且耐旱,短期的潛水也耐淹。
-
張智全:多品種試驗多領域種植 發揮芒草能源生態效益
3月20日上午,市委書記張智全,市委副書記、市長汪海洲聽取了我市芒草試驗種植情況匯報。張智全指出,要把芒草試驗種植作為我市的一項示範試驗項目,多品種試驗、多領域種植,發揮芒草在能源、生態等方面的效益。
-
武漢植物園芒草研究獲得美國能源部與農業部能源專項聯合資助
本項目旨在揭示中國芒的表型及遺傳多樣性。 經過多年評價研究,科研人員認為異源三倍體芒草奇崗( Miscanthus x giganteus) 是最有潛力的能源作物之一,在歐美國家受到高度重視。但三倍體奇崗生殖不育,難以進行遺傳改良。
-
蘆葦與芒草
韋雲岑 在微信群裡看到有朋友發了張圖出來,問那是什麼植物,有人說是蘆葦,有人說是芒草,有人說是茅草,我一看覺得也是芒草。大家更是對這兩種植物開始了討論,說起各自故鄉對它們的叫法及其作用。我也想起來童年對這兩種植物的一些印象。
-
義大利發現一種新的可持續能源來源——蘆竹
作為動物和植物有機物分解的產物,沼氣是一種天然的能源,可以在電能和熱能生產中替代化石燃料。目前,玉米是最為常用的一種沼氣作物,但是用玉米生產沼氣會對環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而且玉米也是人類和動物的必要營養。 最近,義大利比薩聖安娜高級學校的農業、環境和景觀土地實驗室的一項研究發現,蘆竹生產沼氣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它可被用於生產發動機生物燃料,而且對環境的影響很小。這項研究近期發表在《生物資源技術》期刊上。
-
研究發現樹木微生物可幫助作物從肥沃的土壤中汲取磷元素
研究發現樹木微生物可幫助作物從肥沃的土壤中汲取磷元素 來源:cnBeta.com • 2020-11-27 11:02:05
-
C4能源植物光合速率和CO2富集機制效率研究方面獲進展
能源是世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最基本驅動力和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當今世界處於能源危機的緊要關頭,隨著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減少,尋找新型可再生資源與開展能源植物基礎研究和種植備受關注。巨芒草(Miscanthus × giganteus)是一種大型禾本科天然雜交三倍體的多年生C4植物,可以作為纖維素生物能源的原料,並且具有高水分利用效率和養分利用效率,低溫下仍能保持很強的生命力和高的生物產量。先前大量的研究關注於不同生長條件(例如光照、CO2濃度、氮素、鹽度和乾旱等)如何影響C4植物光合效率。然而,C4植物的生物化學性能和葉片解剖學結構如何驅動光合效率變化適應環境尚不明晰。
-
日本名古屋大學發現兩個水稻「抗澇基因」:可短時間內控制調節作物...
日本名古屋大學發現兩個水稻「抗澇基因」:可短時間內控制調節作物生長高度 Evelyn Zhang • 2020-07-20
-
科學家破解植物光合作用 有望使作物產量提高40%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首次證明,通過修復光合作用中的常見「故障」,作物的產量可以提高約40%。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表明,優化植物的光合效率可以顯著提高全球糧食生產力。「光呼吸是抗光合作用,」新研究的第一作者Paul South解釋道。「它為植物帶來了寶貴的能源和資源,它可以投資於光合作用,以產生更多的生長和產量。」在大豆、水稻和小麥等糧食作物中,估計光呼吸可佔植物光合能量的20%至50%。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降低光呼吸能量成本的方法。
-
...進展;發現3D可印刷水凝膠墨水;美國研究設計仿生蛛網凝結蒸餾水
中國南開大學和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小片石墨烯切割後用氧原子以網絡的形式連接起來,得到的產物類似深色小海綿。相關研究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 研究人員表示,該成果表明了超薄材料可以產生具有獨特性質的泡沫,未來這類材料可能會在太空中廣泛使用。
-
桑溪散文力作推送:芒草,芒草
傳說清朝時期,因怕賊寇藏匿在樹林中,伺機盜取硫黃,因此會定期放火燒山,整個山區只能生長五節芒、白背芒這類芒草,成為陽明山的代表性植物景觀。1950年,政府為紀念明代學者王陽明,改名為「陽明山」。我想,是不是也忌諱這個「草」字?畢竟,與「草」字聯繫在一起的,似乎都不怎麼高貴,比如:落草為寇。冬日的陽明山,山前山後,漫山遍野,全是飄著雪白花絮的白背芒。
-
中國電力傳媒集團《能源情報研究》正式創刊
中國電力傳媒集團《能源情報研究》正式創刊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6.01.28 向著金字塔尖的攀爬——《能源情報研究》正式創刊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 記者 齊正平 報導 經過半年時間的精心準備,《能源情報研究》於2016年1月正式創刊了!
-
草坪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作物」 對美國水資源造成壓力
據赫芬頓郵報8月17日報導,草坪已經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單種「作物」了。為了度過持續4年的大旱,加利福尼亞州正在努力保養那兒的草坪,相關研究也已經展開。 美國的草坪覆蓋的面積已經達到了任何一種灌溉作物的3倍。
-
Sabre:中國新一代旅行者20%擁有較高的可支配收入
Sabre發布了一項研究結果,對中國旅行者不斷變化的喜好,以及正在塑造中國蓬勃發展的旅行業的主要趨勢展開了深入分析。
-
2020廣東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專職研究人員招聘11人...
年),經深圳大學批准,作為學校專職研究序列,面向國內外誠聘該項目專職研究人員(研究員/副研究員)11人。一、院所介紹深圳大學深地科學與綠色能源研究院由謝和平院士擔任團隊帶頭人。研究院致力於深地科學基礎研究、低碳綠色能源(頁巖氣、地熱能和海水能開發)及深地與巖石力學等領域創新研究探索。
-
《中南美洲能源網際網路研究與展望》報告
全球能源網際網路發展合作組織研究出版的《中南美洲能源網際網路研究與展望》報告,從綠色低碳理念角度,提出了全新的中南美洲能源網際網路構建思路——多元化開發區域內豐富的水能、風能和太陽能資源,以清潔化發展保障能源持續供應,實現能源安全;以電能替代、電氣化發展提升用能質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以網絡化、互聯化發展實現區域協同互補,增強經濟發展動力,為中南美洲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
為人類可持續能源貢獻「中國方案」
為人類可持續能源貢獻「中國方案」——華科大為「人造太陽」耕耘二十年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光明日報通訊員 汪泉 鄭瑋 2020年11月,一份為國家新能源戰略建言獻策的報告牽動著黨中央與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垣團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