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有個說法,如果你想看看凌晨3點的成都,就去荷花池。
荷花池,又稱人生百態之池,如果你沒有來過荷花池,那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才叫做真正的人生 。這裡匯集著成都最齊全的商品,也匯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追夢人。
凌晨三四點是這裡最熱鬧歡騰的時候,而當寫字樓的人正在來往奔波時,荷花池的人就快到下班的點了。
這裡的建築看似簡單,裡面卻又錯綜複雜,沒人能夠知道這裡正確的路該怎麼走,反正一鑽就是一個新天地。
這裡便是荷花池,承載了成都人33年奮鬥與溫情,見證了一批人走向致富之路的全國交易市場。
最早以前的荷花池真的是一個專門賞荷花的雅靜之地,賞花釣魚,生活過的巴適的很。
後來1986年3月,一聲洪亮的叫賣聲打破了荷花池原有的寧靜。緊鄰火車北站和長途客運站,這裡的人流量與日俱增。
於是出現了開始擺地攤叫賣的人,最初只有27個商戶,靠著一聲聲吆喝,吸引了來來往往的人。
到荷花池名聲大噪之時,這裡已經是西部最大的綜合性貿易市場。包羅萬象的商品,只有你想不到,沒得你在這裡買不到的。
凌晨3點的早市,是荷花池最熱鬧的時候,一個二個拿起蛇皮口袋,瘋狂的往裡面衝,那個架勢堪比春運。
凡是去荷花池早市的人,都是想搶相因的人。就連啥子九龍、泰華....都統統是從荷花池拿的貨。
那個時候,荷花池的衣服是潮流的象徵,它代表著這一季的流行趨勢,時髦程度一點兒都不輸現在太古裡街拍的妹兒們。
荷花池除了有本地人之外,更多的是外地經商的人,有的人是為了養家餬口,有的人在這一場經濟潮流之外,成為了億萬富翁。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穿著軍用膠鞋,衣服的顏色都被洗的發黃的人,屋頭到底買了幾套房子,開著豪車送貨,更是日常的事情。
沒有一個人會想到,荷花池的故事能夠從1986年一直延續到2019年。
你要問現在的成都妹兒,平時逛街逛哪裡?十個人裡八個人都說春熙路、太古裡。在他們眼裡,荷花池就是一個低端、髒亂差的地方。
要是提到逛街去荷花池,肯定嫌棄的語氣一哈就出來了。「上不得臺面」是這個時代對於荷花池的定義。
但是在上輩人的眼裡,這裡可是全成都最便利、最神奇的地方。任何你想到或是沒想到的東西,都能在荷花池找到。
多少人靠著荷花池這個地方,搖身一變成為了當年的富豪。
/成都人的線下淘寶/
在網上購物還未太發達的年代,荷花池就是成都人的線下淘寶。這裡的物品種類豐富到難以想要,大到家具、電器,小到扎頭髮的皮筋,都可以在這裡找得到。
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玩意兒,簡直就是小時候的心頭最愛。
一點不誇張的說,那個時候就連我爸買一雙襪子,都還要專門去荷花池一趟。揣個一兩百塊,就能在荷花池買到全身的行頭。
在這裡,砍價可是最必備的技能,一定要做好大幹一場的架勢,攤主肯定會漫天要價,通常直接砍掉一半的價格,都算是很客氣的。
「孃孃,這衣服好多錢」
「100」
「50不能再多了」
「 50我連進貨都進不到」
「 那就60,要賣就賣」
「哎呀,就當虧本賣給你,下次又來照顧我生意哈」
這樣的對話在荷花池是最日常的景象。一來一往之間,減去的是商品價格,增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小的時候最喜歡在這裡買文具了,真的是相當便宜,穿越半個成都,把一學期要用的文具全部買回去。
後來大家更習慣網上購物,荷花池似乎在大多數人眼裡都變得冷清起來。但沒人想到的是,你剛剛雙十一下的單,轉眼就在荷花池開始打包發貨了。
除了人們眼中看到的零售,更多的打包批發賣出來,兜兜轉轉你穿的還是從荷花池賣出來的衣服,這裡的人精著呢,有著一萬種賺錢的方式勒!
/和3個天府廣場一樣的大/
荷花池到底有好大,具體根本沒人曉得,反正荷花池、金荷花、大成市場、宏正廣場......從來就沒有逛稱展過,裡面就是一個巨大的迷宮,根本走不到盡頭。整個荷花池大致有3個天府廣場那麼大,可想而知為啥子那麼多人摸不清路。
一樓的文具、二樓的裝修,三樓四樓的箱包、衣服,永遠都在裡面穿梭,每次都帶著疑問,剛剛這裡不是才走過的嘛。在每一層都充斥著幾百個商戶,每次來還是會迷路。
/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市場/
荷花池每年的交易額多達數十億,商品種類高達2萬多種,就連日交易額都有1千萬元以上,居全國百強綜合性貿易市場第七。
這裡是成都最早的財富中心和金融中心,在荷花池流傳著一個「HHC」俱樂部,就是成都億萬富豪俱樂部的簡稱。最初在荷花池經商的人,都沒有想到,撞上了一波經濟洪流 ,一舉發家了。
除了售賣商品,這裡還有從事其他職業的人。專門打包東西的背背兒,把整錢打散的開開兒,餵飽荷花池人的端端兒.....這些人一年的收入,完全不亞於現在高樓大夏裡來往的白領們。
那一批成功的人沒有什麼訣竅,有的只是勤奮和踏實,堅持凌晨3點起來,趕上4點的大成市場,二十年如一日,凡是肯幹的人都在這裡發了家、致了富。
他們是成都最早起床的人,也是成都最早吃飯的人,用最原始積累財富的方式,成為了成都最富的一批人。
小的時候有個叔叔專門就在荷花池賣玩具,後面自己在成都買了車、買了房。在這裡隨便一個幾平方的商鋪,每天都有巨大的交易額。
這裡包容不同行業的人,接納外地來蓉打工的人,荷花池的包羅萬象指的不僅僅是商品的豐富程度,還有匯集了各地來蓉務工的人。
對於荷花池,我聽到最多的就是「不敢去」、或者是「注意好你自己的包包」,這個包羅萬象的地方,自然也承載在千萬種的看法。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面對面相遇的人,究竟是一次偶然的相遇,而是早已經把眼睛放在了你的包包裡。
沒有春熙路、太古裡的新潮,也沒有井然有序的安保制度,加上這裡髒亂差,北改是荷花池必須要走的一條路。時代的進步,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地方。
2013年,原本的荷花池被升級成為金牛之心,形成了商業、公寓、酒店等多種業態的荷花池商業綜合體。
而打造的「荷花池.萬千集」項目,更是把整個荷花池片區的荷花金池、宏正廣場、青龍市場、大成市場、藍光金荷花...全部聯合到一起,形成了規模更加宏大、質量與秩序並存的新型核心商貿區。
北改的時候,除了在早市你能夠看到當年荷花池的盛景外,其他時段你來到這裡,不禁為現在的景象唏噓。旁邊的道路被挖的坑坑哇哇,商戶的孃孃們把各自的凳子搬出來擺著閒龍門陣。
北改讓一幫人高呼振奮,似乎代表著北邊形象的荷花池改變了,整個北門也會隨之改變,所有都在朝著那幫人"眼中的成都"在變。
時間追溯到2019年9月,當我再次駐足北門的時候,眼前還是升騰的人間煙火氣,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往拉貨的人正在太陽底下拼了命的幹,兩旁的摩的在不停的「拉客」,一聲「妹兒,走不走」,和10年前毫無區別和變化。
變得是有一部分商戶遷入了新都,重新形成了新的國際商貿城。自然那些戀舊和捨不得老主顧和人氣的商戶,順遷到旁邊的金荷花、大成市場、宏正廣場,人氣也跟著旺了起來。
兩邊各成景象,只是想再看到90年代初期的巔峰場面,恐是不能了。
一部分人只用「髒亂差」三個字來定義荷花池,實在是太過於局限。就算是繁華太古裡背後依舊隱藏著「貧民窟」,而荷花池在看似「髒亂差」的背後,也為購物1.0時代的人提供了極大的生活便利。
北改一批人甚至失了業,平時靠撿垃圾為生的婆婆,在一波大改的趨勢下,收入不再像從此一樣可觀。她今年80歲,看著荷花池從人潮人湧的鼎盛時代,再到她眼中的「落寞蕭條」。
北改或許可以將荷花池變為大多數人眼裡該有的」成都樣「,但同時也註定掐斷一批人的生計。
道路兩旁一個新社會、一個舊社會,城市的鮮明對比是這個時代的縮影。
在明年,荷花池就會成為西部片區專業市場韓國城「首店」,整整11000平方,包含韓式管理、韓式服務韓流文化體驗館、網紅直播及韓國美食街區等。為的是「重塑荷花池金字招牌,將其打造成國際中心」。
昔日最低地氣的交易場所,會一改面貌,重新以一種新姿態來面對大眾。但不管是33年前的交易市場,還是33年後的「韓國東大門」,荷花池依舊是成都人心中最巔峰和魔幻的江湖。
這裡有著最地道的煙火氣息,這裡是最成都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荷花池築夢,一代又一代人的離開,只有荷花池依舊在這裡。它變了,變成了曾經謾罵和嫌棄的人心中成都該有的樣子。
看見過一句話「奮鬥需要市井和煙火氣,才有溫情和力量」。對於在荷花池奮鬥的那批人,都曾感謝荷花池的出現,他們大多數外來客,還是來蓉務工的郊縣人,卻在這裡感受到家的溫暖。
以前我們能夠從小小的荷花池,窺見整個成都的景象。而在2020年,我們還能在荷花池窺見什麼呢?窺見一個時代的進步,窺見經濟洪流下,每個人或是每個地方都會經歷一次大清洗。
2020年,這將是距離荷花池批發市場誕生的第34年,從最初的零售叫賣到後來規模最大的全國交易市場,再到北改,而後是下一個「東大門」。
34年裡浮浮沉沉,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像荷花池一樣,容下人生百態,容下整個成都。
2020年,讓我們一起期待荷花池以一種新的形象回歸到我們面前~
今日互動話題
對於荷花池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歡迎留言和觸長分享喲
本文編輯
圖片攝影
主編
JYCrow
合作:18884014708,微信電話同號
添加觸長的妹妹牛小妹:wsy839 同城福利天天搶
點一下,爽一年
一天不花一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