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視角還原英雄人物《故事裡的中國》用真實細節致敬時代

2020-12-13 中國日報網

上周六,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播出第四期,節目給大家呈現了一個更加立體和全面的鐘南山院士的故事。

一條「鍾南山兒子希望父親能看到的視頻」刷屏全網,帶動三個相關子話題登陸微博熱搜榜前三位置。網友在心疼鍾南山院士的同時,也被他和妻子的愛情故事所打動,留言稱:「認真的人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並不是只在醫學上,這應該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舞臺刻畫真實細節 助力情感升華

打動人心的往往是細節,《故事裡的中國》的主創團隊深知這一點,在內容創作上極為注重細節、情感的真實還原。《扶貧路上》的彩排過程中,為了讓演員形象更接近黃文秀,戲劇總導演田沁鑫建議鍾楚曦往嘴裡塞棉花、學習方言,甚至安排鍾楚曦和黃文秀的姐姐見面,聽姐姐回憶黃文秀的生前點滴,真實了解在扶貧一線真實發生的事情、進一步理解脫貧攻堅事業的艱巨和偉大。

而在《英雄兒女》這一期,為了更加還原當年的戰爭狀態,節目組特地將84歲的抗美援朝志願軍老戰士曹家麟請到現場參與指導。在觀看彩排後,曹爺爺表示:「就是那種在戰壕裡面堅持戰鬥了很長時間之後的感覺,喝不上水,休息不好,這是那種狀態!」

在《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的舞臺上,這些在幕後的細節故事是人物形象的重要支撐。主創人員每一次對人物、對故事的精細琢磨,都是對生活、對真實的致敬。這樣的細節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幕後工作者的真誠,更容易將觀眾帶入到真實情境當中,使得表演內容所承載的價值意義得以落地。

探尋小細節背後的故事 聯結時代共鳴感

除了影視層面對於細節的打磨,訪談環節的情感細節也可圈可點,極其富有感染力。《英雄兒女》中,趙新民先生在追憶爺爺趙先有烈士時的講述,幾度催人淚下。他回憶和奶奶一起為爺爺掃墓時,奶奶抱著他擦墓碑上的灰、和爺爺告別、用手絹包起墓碑下的兩捧土等細節,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奶奶對爺爺的愛與思念,也給觀眾留足了想像空間和情感空間。

《扶貧路上》有一個細節也讓人印象深刻,在黃文秀逝世的第十天,田沁鑫導演回到她生前工作的百坭村,一隻黃色的蝴蝶飛到了村支部,村民都說:「這是黃書記回來了」。村民將蝴蝶這一意象與黃文秀緊密聯繫在一起,讓觀眾感受到黃文秀在當地村民心中的美好形象。

而在最新播出的《鍾南山》中,鍾南山家裡的一顆釘子同樣令人動容。非典期間鍾南山得了普通肺炎,妻子為了方便照顧他,在家裡的門框上釘了一個釘子,每天幫他吊水。這顆釘子一留就是17年,鍾南山說,看到釘子就會想起那個時候,家裡人是怎麼照顧自己的。這一個小細節,也讓我們看到情懷博大的鐘南山亦有對家人細膩的一面。

《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將家國情感、奉獻精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具象化,以走心方式進行傳播,打通了觀眾與節目之間情感的任督二脈,讓觀眾在理解人物、了解故事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時代共鳴感,文藝照進現實的創作理念得以落地。

「節目用藝術手法為新時代榜樣塑像,力圖用今天的故事打磨出在未來流傳的經典,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將家國情、強國志、報國行浸透在故事的鋪展中。」正如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德祥所說,《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通過多重視角真實還原人物與故事,既載有真實事件厚度,又有藝術審美的深度,內容節奏上做到了鬆弛有度,實現了真實與藝術之間的最大化平衡。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抗疫故事
    ,以克制內斂、真實還原的鏡頭風格復刻了「雖熟悉但又陌生」地發生在抗疫過程中的故事。  作為一部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整體風格以小見大,每個單元故事的主角和其他角色群像包括了武漢本地醫護工作者、各地援鄂醫療隊、外賣小哥、志願者、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解放軍醫療隊、廣大武漢居民等。很多角色並不是在疫情期間做出了豐功偉績,他們只是在履行著本職工作,但他們就是涓滴匯海的中國力量,他們既是小人物又是大英雄。
  • 《希望的大地》將播 還原時代影像致敬光榮歲月
    該劇站在書寫民族史詩、見證社會發展的精神高度上,致力於用真實還原的故事鏡頭重現改革開放以來的奮鬥歲月,致敬光榮時代。 群像視角回首光輝歲月所謂回望歷史,追根究底是為了擁抱未來。七十年的風雲變幻,滄海桑田總是讓人有道不盡的感概,引發一波又一波的社會集體追憶。
  • 《故事裡的中國》:把握時代跳動脈搏,奮力描繪新時代的精神圖譜
    2020年,有一種青春的誓言叫「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第七期播出《戰「疫」中的青春》,這也是繼第四期《鍾南山》之後,節目對戰「疫」英雄和戰「疫」精神的再度致敬。丁禹兮、王鷗、李東學等聯袂演繹青春群像,動人演繹讓觀眾數次落淚。
  • 《長安》還原的唐朝,比《妖貓傳》真實,主要勝在視角和細節
    陳凱歌的《妖貓傳》就是日本人眼中的盛唐危機,《妖貓傳》是改編自日本人寫唐朝的小說,陳凱歌已經將《大唐鬼宴》給改編成適合中國觀眾的唐朝故事。但最終並沒有捨棄「日本人看唐朝」視角(原著)的文化核心,最終就貢獻了一個「文化糾結」的故事。
  • 用經典影像向歷史致敬
    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10月13日在央視首播後便引起熱烈討論,好評撲面而來。    作為一檔完全自主原創的節目模式,《故事裡的中國》通過系統梳理與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現實主義題材文藝作品,從中選取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優秀人物和故事,融合影視、戲劇、綜藝等藝術手法,以此串聯新中國的「影像藝術博物館」,不僅重現經典,更挖掘了經典背後盪氣迴腸的真實印記和時代精神。
  • 揭秘《中國機長》幕後故事!1:1還原A319飛機
    英雄機組探班還原真實細節影片拍攝期間,電影原型「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現身劇組探班,與演員一對一溝通交流,分享事發當時的細節與心理活動。在電影中飾演英雄機長的張涵予表示,與英雄機組交流過後壓力倍增。「這部電影取材於真實事件,每一個人物都是真實地,塑造一個英雄人物,你要使出十二分的力量」。張涵予透露自己在拍攝中,常常要經受人造狂風的考驗,「每天喝風喝到飽,根本不想吃飯」。在電影中飾演副駕駛的歐豪表示,與原型人物徐瑞辰溝通讓自己受益匪淺,「跟原型多去交流和探討,才能知道怎麼去更好地呈現人物」。
  • 書寫戰「疫」群像,致敬平凡英雄——走進時代報告劇《在一起》
    十個單元 一份使命還原真實 疫情百態防控戰「疫」 人間皆安幕後解讀致敬英雄本期《國劇面對面》走進戰「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戰「疫」故事電視劇《在一起》誕生於疫情期間,從2
  • 致敬那個時代,致敬中國軍人!《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
    ,擅長刻畫戰爭故事的三位「硬核」導演的合作,已令影迷萌生期待。此番首度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娓娓道出這段鮮為人知的英雄故事:「在我們都是17、8歲的年紀裡,唯一的事情就是通過那座橋…沒有一個怕死的。」由此,展現出一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志願軍戰士為在指定時間內通過金剛川,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預告片中叢林行軍、地空交戰、水上爆破等戰鬥場景悉數曝光,全景式呈現了艱苦異常的戰地氛圍。
  • 《金剛川》票房近5億 發演員特輯精誠致敬英雄
    映後觀眾動情分享感受:「難得一見的優秀戰爭片,人物刻畫生動有力!」「每個演員都傳達出了信念感,志願軍英雄群像十分飽滿。」觀眾的熱情期待和高度認可,來自於全劇組臺前幕後5000餘人的精誠合作。其中演員也在戲裡戲外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共同書寫了一段英雄頌歌。日前,電影《金剛川》發布演員特輯,直擊緊張的拍攝現場,一覽銀幕背後的緊迫體驗。
  • 全網熱議《烈火英雄》故事原型 真實爆破現場曝光
    隨著影片票房一路高漲,越來越多的觀眾關注到電影背後的真實英雄和原型事件。近日,「烈火英雄故事原型」這個話題在全網引起熱烈討論。江立偉、馬衛國、徐小斌等原型人物的英雄事跡被眾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價:「真實事件比電影情節震撼得多。用電影抵抗遺忘,《烈火英雄》這部電影讓我們更加崇敬這些偉大的消防員!」
  • 田雨峰:《故事裡的中國》為時代楷模造像
    《故事裡的中國》之《鍾南山》如約與觀眾見面,從人物訪談到戲劇演繹再到撒貝寧探訪鍾院士,節目講述了一個更加立體全面的「國士無雙」的故事,向所有在疫情中堅守崗位、付出努力的人致敬。 其中,一張演員王學圻神還原鐘南山院士在開往武漢的高鐵餐車上閉目養神的照片,再度刷爆網絡。這張照片的攝影師就是《故事裡的中國》首席攝影、跟組攝影田雨峰。
  • 國產災難片中國機長,故事真實劇情緊湊,這是一部致敬英雄的電影
    ,難點是怎麼把40分鐘的故事變成120分鐘,災難片,自然災難就是核心,可圍繞災難怎麼編就很考驗編劇了,常規拍法有三種,第一種前期大鋪墊,情緒渲染,高潮半個小時一波帶走《緊急迫降》就是這種拍攝手法第二種是在電影片頭重點描述災難,突出後期的重建工作和人性的探討《唐山大地震》就是這種拍攝手法,第三種是掐頭去尾,大部分的場景都在還原災難本身《烈火英雄》就是這種手法,所以從商業片的角度來說
  • 北京衛視推出紀錄片《英雄》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10月17日21:35,北京衛視將重磅推出由北京市委宣傳部策劃、北京廣播電視臺承制的紀錄片《英雄》。今日,《英雄》發布了預告片。該預告片通過電影級製作,聚焦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為了祖國英勇獻身和無私奉獻的中華兒女,謳歌了時代英雄骨血裡的民族精神,並在70年之後,用回溯的方式展現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深刻在時代血脈裡代代傳承。
  • 電影《八佰》的真實故事是什麼? 力求真實效果最大力度還原戰場
    電影《八佰》的真實故事是什麼?電影《八佰》根據真實戰爭改編而來的故事,不是虛構出來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更強的歷史厚重感,也更引人深思。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400多人的孤軍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對抗數萬日軍。
  • 動畫《最可愛的人》講述7個真實的抗美援朝英雄故事
    該片由卡酷少兒原創出品,以動畫片形式,用14集的篇幅生動講述了7個真實的抗美援朝英雄故事,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保家衛國浴血奮戰的雄渾與悲壯。《最可愛的人》媒體發布會於近日在北京電視臺召開,發布會以「可愛英雄」為主題,首次展示了本片的主要人物形象、動畫片精彩片段。
  • 廁所英雄原型故事是什麼?還原電影廁所英雄真實事件背景
    近日印度又一部電影《廁所英雄》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在該電影也是講述了一場女性廁所革命的故事,並且該電影當初在印度上映後就引發了劇烈的反響,最重要的是廁所英雄裡的人物還有現實原型,那麼廁所英雄真實人物原型是誰?
  • 電影《掃黑英雄》定檔 以真實一線幹警故事為原型
    中新網1月15日電 據悉,由殷飛、王磊執導,唐旭、張衣、劉帥、李東翰主演的影片「我是警察」公安英模系列電影之《掃黑英雄》定檔於23日播出。
  • 《故事裡的中國》播出《國家的孩子》 向偉大的草原母親們致敬
    」的草原母親們致敬,向大愛無疆的楷模精神致敬!本期《故事裡的中國》邀請到了3000多個「國家孩子」的其中兩位:扎拉嘎木吉和孫保衛。在接受主持人撒貝寧採訪時,提及往事,兩位臉上已寫滿風霜的老人不止一次激動到落淚。  孫保衛是「國家孩子」中最小的一個,有個細節令他特別感動:「額吉每天都要把每一個『國家的孩子』的尿布親自檢查一遍,她說從小孩的排洩物裡邊的顏色、氣味,能知道這個小孩的身體狀況是什麼樣。」
  • 致敬英雄 瀘州67歲民間藝人用巧手剪出一串「抗疫」故事
    剪紙記錄「抗疫」故事 「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身邊就發生了很多溫暖、感人的故事,一直觸動著我,所以決定用剪紙的方式記錄下來 據唐建國介紹,創作素材來自新聞裡真實的戰「疫」故事:醫護人員不顧個人安危,支援抗擊疫情最前線,身體被厚厚的防護服包裹,雙手被消毒液浸泡腐蝕;疫情之下,瀘州兒女奔赴前線參加抗疫
  • 透視一場紅色故事會背後的英雄觀
    趙清松攝千淘萬漉,只為給大家呈現一個真實的英雄●如果官兵不信你的故事,教育就無從談起●今天,教育理念要緊跟時代步伐清晨,趁著山間濃霧的掩護,一隊荷槍實彈的士兵悄悄回到陣地。突然,舞臺下一名中校用急促的語調打斷了臺上的「劇情」。「你們平時和自己連長說話,會說『報告連長同志』嗎?」第77集團軍某旅宣傳科科長王遲實在看不下去了。紅色故事會第一次驗收匯報,一多半的節目都被王遲認定為「不及格」,理由是「太假了」——戰友之間的尋常對話,卻像隊列會操時的口令那樣一板一眼……「原本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被硬生生演『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