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拍鳥屢禁不止,專家:幹擾鳥類正常棲息應增設舉報渠道

2020-12-13 澎湃新聞

春季又到了候鳥遷徙和集群活動的季節。近日,有觀鳥者反映在觀鳥時發現有人使用無人機對鳥類進行拍攝的行為,嚴重幹擾鳥類正常的棲息活動且違反了國家林草部門的相關規定。

3月6日,個人微信公眾號「觀鳥者」發文說,近日許多觀鳥愛好者在河邊觀鳥時突然飛來一架無人機,逐漸靠近,最後甚至十分接近青頭潛鴨和其他水鳥,青頭潛鴨受驚飛了起來。

無人機靠得太近,青頭潛鴨受驚起飛。 觀鳥者微信公眾號 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曾報導,青頭潛鴨(Aythya baeri)為雁鴨目鴨科潛鴨屬鳥類,為遷徙性鳥類,每年3月中旬從南方越冬地遷往北方繁殖。青頭潛鴨曾廣泛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緬甸、泰國等地,但近30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其分布區域分散且狹小,種群數量極其稀少,於2012年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極危物種」,其相關調查監測與保護工作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

近年來,每當候鳥遷徙季無人機拍鳥的行為時有發生,對於這一行為,2019年3月,國家林草局就發文明確表示,除科學研究等特殊用途外,嚴禁使用無人機拍鳥,更不得以拍鳥為名捕捉野生鳥類進行「棚拍」,幹擾其正常棲息活動。

對於屢禁不止的無人機拍鳥行為,3月9日,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教授丁長青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許多自然保護地已通過巡邏、監控等的方式對無人機拍鳥及其他危害鳥類的行為進行管控。但有些攝影者操縱無人機飛行幾公裡到達拍攝區域,即便看到也抓不到,這給管理者帶來了執法難題。

丁長青建議,自然保護地及公園等鳥類棲息的水域應增設舉報電話,為普通民眾提供舉報途徑,例如,在河流湖泊的「河長」公示牌上增設舉報電話。

「許多鳥類攝影愛好者缺乏鳥類保護的意識,通過趕鳥、追拍去獲得宏大壯觀的畫面,但是沒有考慮這種行為是否會給鳥類產生負面影響,或者即便意識到了,但仍認為拍攝更重要。」丁長青說,近年來,部分拍攝者通過無人機拍鳥,來獲取獨特清晰的畫面,「遠距離展現鳥類棲息地是可以的,但是近距離追拍會嚴重幹擾鳥類的正常棲息,甚至有撞擊危險。」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委員周海翔向澎湃新聞介紹說,有些保護地採取了電子幹擾的方式來避免無人機入侵拍攝,或者通過正規的無人機生產廠對產品進行飛行區域的限定。另外,許多鳥類相關攝影比賽在審核作品時,也會對幹擾、危害鳥類正常棲息的作品一票否決,並且網民也會對這種手段拍攝的作品進行輿論譴責。

「重要的是要讓拍攝者意識到無人機拍鳥的危害,自覺規範其自身的行為。」周海翔說,「我們給公眾展現的應該是自然狀態下的鳥類畫面,而不是我們希望它該有樣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近距追逐拍攝是否幹擾鳥類棲息?
    實際上,早在2019年3月,國家林草局就發文明確表示,除科學研究等特殊用途外,嚴禁使用無人機拍鳥,更不得以拍鳥為名捕捉野生鳥類進行「棚拍」。攝影者拍鳥與觀鳥,是否會干擾鳥類的正常棲息?無人機航拍的邊界又在哪裡?無人機拍鳥是否幹擾鳥類正常棲息?  近年來,隨著民用無人機越來越多,使用範圍越來越廣,攝影領域也開始出現無人機的身影。
  • 北京奧森公園內現拍鳥大軍 有人凌晨「佔位」
    專家建議,不要長期為誘拍而投餵水果乾等食品,拍攝不要幹擾鳥類正常生活。探訪退休老人凌晨5點趕來拍鳥近日,有網友上傳了一組「奧森公園拍鳥大爺」的照片,引發了不少關注。甚至還有一部分人為了拍鳥而去故意傷害。「為了拍鳥起飛,用礦泉水瓶和石頭扔鳥,或者拿透明的線和大頭針串上食物來誘拍鳥,我們非常反對這麼拍鳥,應該尊重自然,觀察了解鳥的習性比拍照要重要,儘量不要打擾到鳥的覓食和棲息。」
  • 北京奧森公園拍鳥大軍:不停投食,為找機位鋸斷樹枝
    專家建議,不要長期為誘拍而投餵水果乾等食品,拍攝不要幹擾鳥類正常生活。  探訪  退休老人凌晨5點趕來拍鳥  近日,有網友上傳了一組「奧森公園拍鳥大爺」的照片,引發了不少關注。照片中,百餘名退休的大爺大媽圍站在小河邊,架起了「長槍短炮」,在拍奧森公園裡的鳥。
  • 個別觀鳥人用無人機肆意追逐飛鳥 至部分鳥類停止覓食休息
    因為沒有執法權,對於無人機驚擾鳥群等情況,他們只能進行勸離或者上報。擔憂頻繁幹擾之下珍稀鳥類飛離「已經快一個星期沒有見到那幾隻青頭潛鴨了。」李理說。「其實,大部分觀鳥人都很文明,遠遠地拍鳥而不去驚動它們,但少數人會故意驚擾,這也是我們重點盯守這一帶的原因。」事實上,無人機出現在鳥類活動區的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李理說,這幾年他們在官廳水庫、密雲水庫、沙河水庫、潮白河等多個水域,都曾見過有人放飛無人機。
  • 從拍鳥人到護鳥人 他成為自然生態的守護者 □文/李波 圖/武晉洲
    他的鏡頭,尤其是鳥類遷徙棲息和繁殖的歷程,見證了孝河溼地正逐步成為鳥類棲息的天堂。7年前,當時還在北京工作的他回孝義時,看到孝義水域出現成群結隊的水鳥,立刻被這優美的「水上精靈」吸引。從那時開始,他開始用鏡頭記錄孝義生態變化,以拍攝野生鳥類為重點,只要時間精力允許,每天都要去拍鳥,大年初一也不例外。
  • 大白天用竹竿捅貓頭鷹,你是拍鳥還是害鳥
    可是,一些拍鳥人的不文明行為讓小傢伙不堪其擾。為拍到「好照片」,有人甚至用竹竿捅正在窩裡的貓頭鷹,還有人播放鳥鳴,強迫原本閉眼休息的貓頭鷹睜開眼睛。如今,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在北京棲息。
  • 攝影技巧:如何拍鳥?這些鳥類攝影技巧要學會!
    拍攝鳥類,更加依靠攝影器材,關鍵在於長焦鏡頭。那麼,拍攝飛鳥有哪些攝影技巧呢?怎麼才能拍攝出好看的鳥類照片呢?以下拍攝鳥類的技巧也許對你有所幫助。一、在哪拍鳥?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自己住處附近有哪些鳥類,有哪些適合拍攝的地點,拍鳥時該如何偽裝。1、了解附近的鳥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網絡,查詢當地的鳥類分布、生活習性等。也可以諮詢當地的拍鳥俱樂部,拍鳥協會,攝影協會等攝友,交流鳥類拍攝經驗等。
  •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湖生態成鳥類棲息天堂
    入秋以來,重慶市巫山縣大昌湖國家溼地公園良好的生態環境,引來白鷺、鴛鴦、野鴨等140餘種野生水禽棲息繁殖,為整個溼地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形成人、鳥、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大景觀。在這裡棲息的鳥類主要以白鷺、中華秋沙鴨和鴛鴦為主,還陸續發現了夜鷺、羅紋鴨等新紀錄種類。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棲息環境要求較高。它們白天大多在水面上覓食,晚上則到溼地旁的樹林裡休息。白鷺之所以能成為這裡的常客,主要是因為這裡環境優美,水草豐富,魚蝦眾多。據介紹,隨著當地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大昌湖成功申報為國家級溼地公園,來這裡棲息的鳥類每年都在增加。
  • 武警特種警察學院增設無人機偵察專業
    來源:解放軍報原標題:武警特種警察學院完善學科體系增設無人機偵察專業——撥開戰場迷霧 培養反恐新銳「緊急時刻,我054A護衛艦釋放艦載無人機,由無人機發射一枚飛彈精準摧毀敵最後一輛王增文是武警特種警察學院無人機偵察教研室的首任主任。為了籌備開設這門課程,他和教研室的同事們利用大半年的時間深入一線作戰部隊、走訪科研院所和高新企業調研,搜集到大量一手資料。他們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自主編寫了《無人機基礎飛行》《無人機地面站系統構造與操控》等數十門課的教材教案,走在了無人機偵察領域教學的前沿。
  • 東方時評丨「拍鳥別害鳥」當成攝影基本功
    可是,一些拍鳥人的不文明行為讓小傢伙不堪其擾。為拍到「好照片」,有人甚至用竹竿捅正在窩裡的貓頭鷹,還有人播放鳥鳴,強迫原本閉眼休息的貓頭鷹睜開眼睛。(6月11日《北京晚報》)  攝影愛好者都有一顆愛美之心,拍攝鳥自然也希望把最美的一面呈獻給受眾。以北京為例,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鳥類在北京棲息。
  • 聽鳥類攝影師一席話,實現拍鳥快速搶拍原來如此簡單
    作者有個攝影圈的朋友特別鍾愛拍鳥,人稱「鳥叔」,可以說是個當之無愧的鳥類攝影師。他愛拍鳥到什麼程度?他拍的片子中起碼有80%是鳥片。業餘時間就是背著單反在江湖邊、森林等鳥多的地方轉悠。他出去拍鳥也從不邀伴,一個人獨立獨行,作者也還算喜歡拍鳥,但總感覺有種找不到感覺的味道。
  • 億航白鷺回應西安無人機"尬舞:部分無人機定位系統受到定向幹擾
    金羊網訊  記者張豪報導:5月6日下午,針對西安無人機「尬舞」事件原因,作為此次無人機編隊環節技術方案提供方和執行方,廣東億航白鷺發表聲明稱部分無人機的定位及輔助定位系統在起飛後受到定向幹擾,導致無人機編隊出現部分墜落。
  • 袁文輝:拍鳥的門道
    拍鳥不是有了單反、長焦鏡頭就可以了。有了器材不一定能拍到,能拍到也不一定能拍好,作為多年專注拍鳥的攝影人,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實踐經驗。    所以在類似鄱陽湖大場景野外拍鳥,一定要在太陽尚未起山候鳥尚未飛臨之前提前進入機位,搭好帳篷準備好拍攝器材靜候目標出現。如果白天人多,建議還是船拍,鄱陽湖的漁民熱情樸實,租船也不貴,但一定要注意自身和器材安全。
  • 三江源,鳥類棲息的樂園
    本報記者 姚斌 張多鈞 攝三江源頭——極地風貌,氣候高寒,地廣人稀,卻是鳥類的絕佳生存環境。羽毛則賦予鳥類一個更寶貴的功能——飛行,使它們得以在天空自由徜徉,行得更遠、更快。高山兀鷲有著長而寬的雙翼,最適合高效地長距離滑翔。斑頭雁排列的V形編隊,是最省力的飛行模式,能夠大量減少後方鳥兒的飛行阻力。
  • 江西鳥類攝影家餘會功:愛鳥所以拍鳥 拍鳥更要保護鳥(圖)
    12日,記者採訪了江西省著名鳥類攝影家餘會功,傾聽他與鳥的故事。  12日上午,記者來到餘會功的辦公室,此時的他正在準備下午上課的材料。餘會功說前幾天剛拍鳥回來,今天下午要到一個單位講攝影課,過幾天還要出去拍片。「愛鳥所以拍鳥,拍鳥更要保護鳥」老餘說,現在業餘所有的事都與拍鳥、護鳥,宣傳生態保護有關。
  • 植物學博士跨界 愛上拍鳥
    一位植物學博士,卻被學生們稱為「最牛的鳥類專家」,只需看一眼就能準確叫出鳥類名字;總會隨身帶著15斤重的600長焦鏡頭,3年拍了4萬多張鳥類的照片——他就是安慶師範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的生態學專家趙凱博士。
  • 拍鳥愛好者的福利,拍鳥就看這篇文章
    小編琢磨估計拍鳥需要使用長焦鏡頭,甚至超長焦鏡頭,拍攝時樣子酷似用槍在打鳥,所以把拍鳥叫打鳥的吧。這一課,小編給拍鳥愛好者介紹下如何拍好鳥,從裝備,參數,技巧等方面一一介紹。1.如果鳥兒不在畫面中央,我們要保證鳥的曝光,就需要使用點測光模式,點測光模式也是拍鳥常用的。
  • 港城記錄在冊的鳥兒約270種 佔江蘇省鳥類的1/2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又到了觀鳥、拍鳥的好時節。目前我市記錄在冊的鳥類大概有200多種,佔江蘇省鳥類的一半。其中包括2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而大部分鳥兒的證據,都來自那些觀鳥發燒友,他們白天觀鳥、拍鳥,晚上則在各自的微信群裡「打卡」,分享收穫與心得。管中窺豹,略見一斑。從一片翎羽中也可以探知一個斑斕的世界,也能探知一個城市的文明。
  • 成都機場無人機擾航班被指有幕後黑手
    4月21日下午的3個小時裡,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共計遭遇4架「黑飛」無人機幹擾,導致58個航班備降西安、重慶、貴陽和綿陽機場,4架飛機返航,超1萬旅客出行受阻被滯留機場。並且,在上周的4月26日、4月27日、4月30日成都雙流機場又再次連續發生「無人機擾航」事件。
  • 有了這個拍鳥全攻略,新手也能拍成功
    這個問題其實每個人都不同,如:特寫數毛/側光照射羽毛有/鳥類的大動態/鳥類捕魚或覓食的瞬間/小品故事類等等。根據自己的設備與個人風格來選擇吧,拍自己喜歡的就好。接上個問題,常見的拍攝技巧!早晨拍鳥光線柔和,所以拍出來的色調會比較舒服,沒有太多光線對比和明暗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