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看文化產業發展【2】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看文化產業活力奔湧

  民營文化企業迎來新一輪發展

  一個中國公司成為泛非地區最具潛力的數位電視運營商,龐新星創辦的北京四達時代公司積極開拓非洲市場,目前在非洲14個國家的用戶已超過120萬;

  一部《宋城千古情》帶動了一家企業從「草根」走向資本市場,黃巧靈和他的團隊並不滿足,又將「主題公園+駐場演出」的模式進行異地複製,海南三亞千古情演出和千古情主題公園成為異地複製的第一單;

  一個生產投影儀的文化裝備製造企業實現科技文化公司的轉型,謝敬帶領深圳雅圖公司追求視覺技術與先鋒藝術的完美融合……

  這些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叫「民營文化企業」。這些文化企業家都早已在行業內「精耕細作」多年,才能脫穎而出。他們成功的背後,是艱辛和付出,也曾受到「身份」的歧視和質疑。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於2013年6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匯聚了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深圳騰訊、阿里巴巴、廣州恆大、上海盛大網絡、樂視網等一大批國內一流的文化企業。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張斌說,協會致力於搭建政府與產業界的溝通橋梁,樹立行業公信力,發揮「協調組織、服務產業、推動發展」的積極作用,以高效的工作,推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

  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民營文化企業「打氣撐腰」,強調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都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要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文化企業家預測,未來的5到10年間,民營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市場活力會進一步迸發。

  網際網路催生文化產業新機遇

  6億,這是騰訊的微信用戶數量;2.7億,這是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量;16種,這是網上流行的微信朋友圈的類型數量。6億人秀出的生活是當下最生動的「文化樣本」。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長馬化騰說:「微信是完全基於移動網際網路製作的產品,它集合了即時通訊、流媒體的方式,而且有很強的生命力,這也是中國最有機會走向國際的產品。將花大成本和大投入在全球做推廣。」

  「以正版收費模式存活下來,以版權分銷突破重圍,以網際網路電視戰略實現騰飛。」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的戰略定位很清晰,樂視網已構建出一個從上遊內容生產到內容平臺式集納,再到內容分發網絡傳輸、終端設備覆蓋和外部應用輸入的模式。這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組成的「樂視生態」,使賈躍亭在2013年10月一舉登上創業板首富寶座。

  大學生創業者劉慶峰執掌的科大訊飛,用了14年時間,推動中國的語音產業從能聽會說的「機器時代」進入能理解有情感的「智能時代」,其產品佔據中文語音市場70%的份額,在專業領域的應用更是佔到80%的市場份額。

  網際網路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數達到6.11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數超過4.6億。網際網路這條「高速公路」上的內容,更給文化產業以巨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說,「誰擁有了網際網路思維,誰就能擁有未來。」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2020年度中國文化產業發展
    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和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發起並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年終盤點2018年文化產業發展十大關鍵詞 2019年01月09日 11: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吳文康 字號
  • 尚8集團董事長薛運達入選「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候選名單
    經過專家初審,光明日報主辦的2014「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活動今天確定100名候選人名單,並向社會公布。候選人名單及人物簡介將在光明網同步公開,接受網友評議。​
  • 2018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揭曉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獲獎
    2月23日,由光明日報社、深圳市委宣傳部主辦,深圳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文化產業研究中心承辦的2018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揭曉典禮暨第七屆中國文化產業主題峰會在深圳舉行。本屆大會以「守正•創新•融合----論道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展開。
  • 華夏文旅總裁夏振翔被授予2017年度西安文化創意產業「十佳人物」
    8月10日上午,由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主辦,西安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承辦的西安市2017年度文化創意產業「十佳企業」「十佳人物」表彰大會成功舉辦。華夏文旅集團總裁夏振翔先生榮膺2017年度西安市文化創意產業「十佳人物」。
  • 《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發布北京文化產業資產總計20198...
    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與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日前聯合發布了《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盤點2019年度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的基本現狀、重要數據、重大事件、政策措施。從全國佔比情況看,規模以上文化企業法人單位4831個,佔全國比重7.9%;資產總計19020.3億元,佔全國的13.9%;營業收入12997.3億元,佔全國的13.1%。2013-2018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3%,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從8.1%提高到9.3%,佔比穩居全國首位。
  •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
    第一部分中國文發集團簡介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文發集團」)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央企業系統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之一中國文發集團前身為中國印刷集團公司,成立於2003年2月,由原新聞出版總署所屬三家大型印刷企事業單位組建而成,現主要從事文創園區開發經營、文化產業投資與金融服務、傳媒諮詢服務、印刷出版發行、文化科技研發與應用等文化產業相關業務。中國文發集團致力於建設成為國家級文化產業投資運營平臺。多年來,中國文發集團在文化產業領域積極探索,堅持發展和服務實體經濟。
  • 2019浙江文化產業發展成果發布:高質量發展文化產業 高水平建設...
    2019年浙江省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1.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綜合競爭力持續提高   浙江省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自2013年突破5%以來,保持著持續穩步增長的態勢,至2018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了4000億元,佔GDP的比重高達7.5%,遠高於全國水平3.2個百分點。
  • 2019廈門文化產業年度風雲榜舉行頒獎儀式!五大獎項新鮮出爐
    、年度成長企業、年度新銳企業、年度創意品牌活動、年度匠心設計五大獎項獲獎者頒獎,同期公布了2019年文化產業年度事件。在頗具現實意義的論壇環節中,嘉賓們圍繞「文創如何為產業賦能」、「廈門力量如何走向世界」等話題展開有益探討,共同助力廈門文化產業的持續發展。
  • 促進信息消費 打造產業經濟升級版——2013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
    2013中國信息產業經濟年會獎項發 布 2013中國信息產業年度領袖人物: 1. 陳旭東: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 2. 程雪垠:宏圖三胞高科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江蘇宏圖高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3. 段振華:武漢艾德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4.
  • 2020浙江省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年度評選報名啟動
    2020年文化創意產業加速發展,文化和技術的深入融合推動文創產業發生深刻變革,文化創意產業正逐漸轉化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為加速培育有競爭力的優秀文創人才,促進優質產業要素融通,進一步拓展文創價值邊界,積聚產業發展新動能,特舉辦「2020浙江省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年度評選」活動,在浙江省範圍內評選出一批在文創產業做出積極貢獻的企業、單位及個人,進一步推動浙江文化創意設計產業優化升級。
  • 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龍崗樣本」
    目前,龍崗區文創產業規劃「再升級」,正在謀劃打造中國首個數字創意產業集聚示範區,粵港澳數字創意產業基地核心載體和數字經濟與文化創意融合發展走廊,這又將會是龍崗文化創意產業騰飛的又一個動力主「引擎」。據統計,龍崗區共有經認定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28個,其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2個(大芬油畫村、南嶺中絲園),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2個,市級文創園區10個,分別佔全市同類園區(基地)總數的22%、33%、21%,轄區文化企業超過6000家。與數量日漸龐大的龍崗文創園區和文創企業相伴而來的是可觀的經濟。
  • 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及區縣文化產業園區發展建議(盛方原創)
    規劃指出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國文化中心地位顯著提升;到2035年,全面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到2050年,成為弘揚中華文明的和引領時代潮流的世界文脈標誌!全國文化中心與世界文脈標誌的建設,離不開文化產業的推動。2、北京市各區政策:扶持政策全面開花。
  • 2019威海文創產業年度人物揭曉!
    經過嚴格公正的評選,2019「農業銀行杯·威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年度人物」順利產生,我市26名文化創意產業界的優秀代表分別被授予文化創意產業年度人物·領航開拓獎、文化創意產業年度人物·融合創新獎、文化創意產業年度人物·藝術傳播獎。
  • 看福田區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
    無論是深圳第一高樓平安金融中心、廣州大劇院、深圳機場、故宮博物院等建築名作,市民可借用手勢互動裝置看個過癮。而這還只是文博會福田展區「黑科技」中的一項。今年文博會福田區除舉辦主會場系列活動外,還設9個分會場和33個配套文化活動,通過空氣成像設備、手勢互動、體感屏幕、沙幕投影技術、光影塗鴉技術等「黑科技」集中展示文化產業發展成果。
  • 【中國@2016】大數據看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成就、新機遇
    【中國@2016】大數據看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成就、新機遇 原標題:   【2016年度文化盤點系列——文化產業】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教授,四川省文化廳副廳長 彭翊
  • 《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在北京發布
    2020年11月24日,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與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聯合發布了《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白皮書(2020)》(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會上,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副主任趙恩國介紹了《白皮書》的編撰背景和主要內容,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範周教授進行了專家解讀,並就北京文化產業發展相關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湖南:打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新高地
    湘臺文化創意產業園將匯聚兩岸文創人才、集合兩地文創資本,使文化創意產業化。  背景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數字:2730億元】近5年,湖南文化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去年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總產值約2730億元,佔GDP比重達5.2%。
  •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品牌創新案例
    第一部分 中國文發集團簡介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文發集團」)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屬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是中央企業系統的大型文化產業集團之一中國文發集團前身為中國印刷集團公司,成立於2003 年2 月,由原新聞出版總署所屬三家大型印刷企事業單位組建而成,現主要從事文創園區開發經營、文化產業投資與金融服務、傳媒諮詢服務、印刷出版發行、文化科技研發與應用等文化產業相關業務。 中國文發集團致力於建設成為國家級文化產業投資運營平臺。多年來,中國文發集團在文化產業領域積極探索,堅持發展和服務實體經濟。
  • 中國文化產業十大特徵及未來發展趨勢
    這些因素都將加速文化產業數位化進程,促進產業供給結構、新業態培育、消費習慣鞏固、數位化治理水平等優化升級。2.「文化+科技」雙輪驅動在雙循環戰略背景下,「文化+科技」融合發展將使中國文化產業面向更加廣闊的全球市場,驅動產業發展空間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