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舉行的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水形物語》無疑是最大的贏家,當場斬獲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配樂」「最佳藝術指導」四大獎項。
走小眾文藝路線的《水形物語》有了奧斯卡大獎得主的加持,慢慢積蓄屬於自己的受眾群,它在中國的上映之路果真一路平坦,儘管沒有原有的期待中的那樣耀眼,但也不愧為一部好口碑電影。
人與人魚之戀
電影《水形物語》早在去年8月31日就在威尼斯電影節舉行首映,被稱為201年最美電影之一,2018年3月16日與中國上映。故事發生在1963年美國冷戰時期,主要講述了政府實驗室的底層清潔員啞女艾麗莎和一條供實驗用的半人半魚怪異生物之間的奇異愛情故事。兩個同樣孤單的人惺惺相惜,被人魚吸引的艾麗莎決定幫他逃出實驗室。
無論是啞女艾麗莎、黑人同事澤爾達、還是同志身份的插畫師吉爾斯,他們其實和人魚一樣,都是被主流社會所排擠的邊緣人。
兩個靈魂孤單者的相互慰藉,人們知道這都不會發生但都願意相信它會發生,所有邊緣人擁抱一起就能對抗黑暗世界,主角間的情感美得就像一部童話故事。
電影的最終一幕裡,人魚和艾麗莎在一片深藍的海水中深情擁抱,而在岸上死亡的艾麗莎在水中睜開眼睛,脖子上的傷痕也變成了魚鰓。她最後跟著自己的摯愛放棄了人類的身份,變成了水中生物。
《水形物語》的結局算是接近於開放性的,也許女主角死了,也許女主角也變成了人魚和男人魚一起自由自在遨遊在海中。關於這個結局,有網友解析稱邊緣人擁抱在一起就能抵抗世界中的冷漠。片中聾啞女主是殘障人士,而人魚男主是外來生物,幫助兩人的朋友中有同性戀、有外來人等等標籤,美好中又有強烈的現實意義。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