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行政長官崔世安發表2017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央廣網澳門11月15日消息(記者 黃豔玲)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15日在立法會發表2017 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施政報告以「逐步落實規劃,共建美好家園」作為施政綱領與目標。
崔世安介紹2017年的施政重點時,首先就提出特區政府將「落實民生政策措施」,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明年度現金分享維持永久居民9000元,非永久居民5400元。政府又準備向每名合資格的澳門永久性居民之個人帳戶注入1萬元啟動金;並建議繼續額外向居民的公積金個人帳戶注入預算盈餘特別分配7000元。
另外醫療券也維持 600元。住宅電費補貼也維持每月200元,豁免房屋稅首3500元稅款等。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二零一七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文本及相關小冊子
崔世安指出,施政的另一重點為「建設幸福美好家園」,特區政府要協調城市建設,將澳門建設成廣大居民的幸福家園,包括6方面。
第一,明確城市發展策略,編制總體城市規劃。政府將依據城市發展策略進行總體城市規劃編制工作,並將在2019年完成。明年,政府將同時展開舊區改造和新城建設兩大範疇的工作。加快新城規劃及部分區域的建設進度。爭取明年完成新城A區的填海工程。
第二,加強安居保障,改善居住水平。政府將優化社會房屋申請及分配的工作流程。明年將完成關於公共房屋需求研究的最終報告,並啟動公共房屋長遠發展規劃;短中期規劃合共興建約12600個公屋單位;長期規劃於新城A區興建約28000個公屋單位。完成石排灣公屋社區活動中心的建設。及時跟進私人住宅樓宇圖則的審批,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第三,優化交通系統,提高出行效率。具體措施包括:完善由快速、幹道、一般及接駁4個層級構成的巴士路線網絡;明年有100部特別的士投入營運;嚴格執行控車政策;4個公共停車場投入使用;建立「道路設施巡查管理系統」;規範道路工程的批准,嚴格限制施工期;輕軌凼仔線基建工程完成後,進入機電設備安裝階段;力爭明年完成澳凼第四條跨海橋梁的設計,並啟動工程;凼仔客運碼頭明年上半年將投入使用。
第四,努力構建智慧城市,有效改善城市管理。啟動「澳門特區政府數據開放發展策略及整體規劃」研究;推出「旅客統計資料庫」;加強城市公共安全領域的建設;完成民防行動中心新址建設,實現24小時運作;提升通關效率;引進新一代車輛自動通關系統;與內地協商修築水閘,並興建澳門內港北雨水泵站;完成新澳門批發市場和沙梨頭街市市政綜合大樓的建設。
第五,重視保護自然生態,著力完善環保措施。貫徹「源頭減廢、分類回收」的政策;執行新的在用車輛尾氣排放標準,規劃引入及推廣電動車輛的使用;完成制定《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修訂「需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的工程項目類別清單」;展開草擬與廢物減量相關的法律法規;完成路凼天然氣主幹管網的建設工程。
第六,保護發展多元文化,積極促進族群和諧。嚴格保護被評定為具有重要文化價值的歷史城區;完成《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編制工作;將部分古舊建築改造成為展覽館,優化和擴充藝文空間;推行「藝術在社區資助計劃";尊重和保護已形成的土生葡人文化。
崔世安強調,特區政府要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和廣大居民一起,發揮 「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國家整體戰略布局中,憑藉自身優勢和特點,把握祖國發展給澳門帶來的機遇,深化粵澳合作,並拓展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合作,積極參與 "一帶一路 」國家發展戰略,把建設 「一個中心,一個平臺」,逐步推向新的階段,促進澳門的經濟形成多元格局,實現澳門長遠持續發展。
崔世安指出,特區政府要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社會共識,匯聚全民智慧。他鼓勵和支持青年實現自己夢想,為青年的成長成才創造空間和條作;鼓勵和支持婦女更廣泛地參與社會事務,發揮僑界對內對外的橋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