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午昌生於1894年,病逝於1952年。他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書畫家、鑑藏家。鄭午昌的研究範圍很廣泛,包括詩文、史論,是一位學者型的藝術家。鄭午昌在出版界的名氣也很多大,他曾經在中華書局工作,中華書局的名氣在出版界是首屈一指的。鄭午昌在1932年首創漢文正楷活字版,漢文正楷字模是今日正楷的字體的「祖輩」,是我國第一套自創的楷書印刷字體。與創立字模相比,鄭午昌更喜歡畫畫,尤其是喜歡畫山水。鄭午昌在上海和一批志同道合的畫家好友合作組織畫社、畫會,進行書畫創作和理論研究。鄭午昌編著的《中國畫學全史》至今仍是研究國畫的經典書目。
鄭午昌的書畫好友極多,張大千、王個簃、謝公展等諸位名家都是他的朋友。一個畫家離開師門之後,最好的進步辦法就是參加筆會,和師友一同創作。這樣不僅能提高眼力,還能學習不同的創作技法。鄭午昌勤奮好學,孜孜不倦,終於成為當時海派畫壇的一線畫家。這幅《紅樹青山好放船》創作於1942年,畫的是他家鄉嵊州美景。鄭午昌是個愛國的畫家,在抗日期間鄭午昌和一眾藝術界的朋友一同拒絕為日本人效力。在此期間他潛心創作,用畫筆抒懷。這幅畫上的款識很長,寫明了創作原因。時值日寇侵華,滿目瘡痍,大好河山,民不安居。鄭午昌把希望寄託於畫中,他堅信終有一日會趕跑日寇,重整河山。
鄭午昌的這幅畫場面開闊,構圖飽滿,松樹畫的十分遒勁挺拔。在文化人的審美裡有普遍共識的標準,人品高,畫品才高。由此畫家的品性與作品就有了直接的聯繫。這一審美標準是中國畫獨有的,代表著傳統文化中對藝術作品的高標準、嚴要求。鄭午昌是一介文人,在戰爭期間不能從戎效力,但他有一隻畫筆。鄭午昌通過他的畫筆,表達了抗日必勝的信息。自古以來,文人亂世避禍,隱居山林,但不曾有一日忘記天下蒼生。這幅《紅樹青山好放船》寄託了鄭午昌的家國情懷。
鄭午昌最擅長的是淺絳技法,他以最擅長的筆墨技法畫出《紅樹青山好放船》,可見愛國愛家在他心中的分量。畫中下方有一漁父溪中垂釣,這應該就是鄭午昌的自喻,時刻積蓄力量,準備走出山林。
拓展閱讀·近現代名家作品欣賞
雅逸嚴謹,透著濃濃書卷氣,民國才子餘紹宋繪《溪山曠遠》欣賞
布局繁密見性情,營造氣韻仿王蒙,蕭愻繪《雲山探幽》欣賞
始於傳統,忠於傳統,彭醇士繪《蜀地幽居圖》欣賞
尋找湮滅在歲月中的精品力作,近現代名家張石園繪《瓊閣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