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航天人才杯」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2021-01-10 環球軍事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中國航天再一次開啟「超級模式」,成功實施了以嫦娥五號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完成並面向全球提供服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奔向火星為代表的航天任務,一系列航天重大事件有力推動航天強國建設,引發全球關注。

2020年,國際航天界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發展成績仍然可圈可點,「隼鳥2號」任務使人類首次獲得小行星地下物質樣本,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正式開啟商業載人航天,「星鏈」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大規模部署等航天事件廣受關注。同時,中國的嫦娥五號任務、北鬥全球組網工程和火星探測器發射均入選年度世界航天十大新聞,顯示出中國航天在世界航天領域已佔據重要地位。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

1.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2.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3.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奔向火星

4.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取得圓滿成功

5.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6.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7.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

8.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返回

9.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10.三型火箭成功發射,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喜人

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1.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

2.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3.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4.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商業載人航天正式開啟

5.阿、中、美分別成功實施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

6.美國「星鏈」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大規模部署

7.美國任務擴展太空飛行器首次為衛星成功延壽

8.美歐太陽軌道探測器成功發射

9.伊朗新火箭成功發射首顆軍用衛星

10.俄羅斯聯盟MS-17飛船創造與國際空間站對接最短時間紀錄

相關焦點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中新網1月2日電 近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餘夢倫、楊寶奎等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以及國內從事科技報導的權威媒體記者共同評選的「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召開,十大宇航領域科學技術難題發布
    9月18日至21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 圖9月18日至21日,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2020年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獨樹一幟的航天文化為推動科技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類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在福建召開
    作為國內航天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盛會,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將於9月18-21日在福建福州召開。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是中國航天大會集中力量打造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核心活動,將於9月19日「2020年全國科普日」當天開幕。
  • 官宣| 2020年「中國航天日」官方活動這樣安排
    ,並揭曉2020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 2020年「中國航天日」活動主題2020年「中國航天日」活動主題為「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中國航天日」緣起「東方紅一號」。 2020年「中國航天日」活動安排4月24日10時,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將通過線上方式在國家航天局網站、人民網等平臺舉辦。屆時,將舉行航天日旗幟交接;三位2020年「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公開亮相;2020年航天日宣傳片將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將公開等等。此外,還將在線推出一系列展覽展示和科普活動。
  • ...是航天技術的勝利,也是航天人文精神的勝利」——2020年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今年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9月18日至21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市召開。大會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依託學術、產業、科普、文創四大活動體系,全面展示宇航前沿技術,深入探討航天未來願景,廣泛推動世界航天領域的深度合作。
  • 業界大咖與航天網紅並排坐,「中國航天科普大使」全亮相!
    主持和參加國家五項重大航天工程中運載火箭研製,是我國低溫推進劑火箭的倡導者和開創者,是構建中國航天運輸系統新藍圖的導師,研究成果為我國國防、國民經濟建設、航天技術發展及走向世界做出了歷史與創造型貢獻。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國際宇航聯合會名人堂獎等獎項。
  • 2019年餘杭區十大新聞事件評選揭曉
    餘杭未來科技城航拍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姚穎康 攝2019年餘杭區十大新聞事件評選結果正式揭曉。十大新聞事件均為2019年發生在餘杭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典型意義的大事、喜事,從中可以清晰地勾勒出這一年來的餘杭圖景。
  • 2020年中國航天日開啟WOW桶中國航天季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五十周年紀念日。值此特別的紀念,肯德基宅急送攜手中華航天博物館推出WOW桶中國航天季,匯聚中國航天愛好者心中熱愛,致敬中國航天事業。
  • 2020年中國航天日 開啟WOW桶中國航天季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長徵一號火箭成功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5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肯德雞快遞將與中國航天博物館攜手推出「哇桶中國航天季」,凝聚中國航天愛好者的愛心,向中國航天事業致敬。 在天津,肯德基哇桶太空季主題活動也吸引了許多夢想探索航空和太空的年輕人。
  • 「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文昌航天小學
    11月23日,在文昌市龍樓鎮文昌航天小學,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聯合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國航天基金會舉辦了「我的航天故事」——「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走進海南文昌航天小學活動。活動現場,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吳偉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原黨委書記孫保衛,湖南省政協常委、湖南省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汪涵等3位嘉賓向文昌航天小學的孩子們分享了自己與航天結緣的動人故事,並回答了小學生記者們的提問,還鼓勵孩子們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傳承航天精神,做祖國航天事業的接班人。
  • 中國航天的2020:從月球取樣,還想登陸火星
    即「超級2018」後,中國航天又將迎來破紀錄的「超級2020」。2019年是承前啟後的一年,是中國航天人努力奔跑的追夢之年。辭舊迎新,讓我們共同追憶2019,遠眺2020。中國航天在很短的時間內拿出了跨越性的方案:「繞、落、巡」,一個方案,一次完成。第一次火星任務就採用複雜而綜合性極強的方案設計,這在世界火星探測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別的國家幾十年的進展,我們要一次實現。但是,得益於嫦娥工程和載人航天的大量技術積累,這個方案並非無根浮萍,而是切實可行的。風險一直存在,而風險的背面,是無盡的機遇。
  • 航空航天領域的「五大天王」,學科實力明顯,助力中國航天事業!
    我們國家的航空航天近年來不斷取得突破,中國的一件雙星、嫦娥五號、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國旗、成功發射天通一號02星等等。2020年中國航天在世人面前展現了大國風範。而這些努力的背後,離不開頂尖科學家的努力和支持,而培養這些優秀人才的院校也是成為學生心中的最好的大學。
  • 逾60載發展中國穩居世界航天第一梯隊
    逾60載發展中國穩居世界航天第一梯隊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9-26 22:56:20
  • 2020年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來了
    2020年絲路國際商業航天產業聯盟大會來了 2020-11-06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創星:前瞻布局商業航天基礎設施,把萬物互聯搬到外太空
    這批遙感衛星由長光衛星、微納星空等中國本土商業航天企業參與製造,透過它們,我們見證了疫情之下的中國速度,也見識了中國商業航天近幾年的發展。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將衛星網際網路與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一起作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被納入「新型基礎設施」範疇,為商業航天送來重大利好消息。
  • 2020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活動有哪些?
    2020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活動有哪些?  ➤活動:專場對接會  內容涵蓋航空航天裝備與技術及設備、新材料、新工藝與設備等產、學、研、商、用各環節單位。  展會將力邀總參、總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裝備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裝備部、二炮、國家測繪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航空學會、十大軍工集團、空軍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陸軍航空兵學院等相關部門參觀交流,並就技術引進、項目合作、產品採購等問題同參展單位進行對接洽談。
  • 臨空會聚英才 逐夢航空航天
    在2020年最後一天,航空航天領域院士專家、高校院所、領軍企業及相關職能部門代表齊聚東麗區,共同探討如何為航空航天產業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力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中國民航大學黨委書記曹勝利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科技創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擺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位。天津航空航天產業正迅猛發展。
  • 2020年中國航天日航空航天博物館&月宮一號雲直播入口
    航空航天博物館&月宮一號雲直播觀看指南  直播時間:4月24日上午9:00  直播地點:北京  直播平臺:新浪微博  直播入口  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同時也是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偉大的紀念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於上午9:00對校內航空航天博物館的館藏開展線上直播講解介紹。
  • 「十三五」之「太空舞」:中國航天耕宇牧星耀蒼穹-新聞中心-北方網
    國家航天局供圖五年來,中國航天探索太空的步伐邁得更遠。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於月球背面,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業內專家稱,「這是嫦娥四號的一小步、人類探月的一大步」。
  • 中國2020年將力爭超越歐盟 成為世界航天強國
    原標題:在軌太空飛行器逾兩百顆、年發射三十次 我國二○二○年成為世界航天強國科技日報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付毅飛)十九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18日在京透露,到2020年,我國力爭實現在軌太空飛行器數量超過200顆,年發射30次左右,超越歐盟,基本到達世界航天強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