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20年將力爭超越歐盟 成為世界航天強國

2020-12-11 環球網

原標題:在軌太空飛行器逾兩百顆、年發射三十次 我國二○二○年成為世界航天強國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8日電 (記者付毅飛)十九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雷凡培18日在京透露,到2020年,我國力爭實現在軌太空飛行器數量超過200顆,年發射30次左右,超越歐盟,基本到達世界航天強國水平。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當天,雷凡培在代表團媒體開放日活動中表示,目前我國有30%的航天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到2030年,力爭將這一數字提升至60%,使我國超越俄羅斯,躋身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到2045年,部分重點領域比肩美國,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強國。

雷凡培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他指出,從成果和產品的技術水平來說,我國已經有三分之一的技術指標和一半的經濟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目前已進入航天大國的行列,但仍不算航天強國。

雷凡培表示,下一步航天科技集團要紮實完成好高新工程和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建成我國第一座空間站並投入運行,實現月球採樣返回和火星著陸探測,完成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建設,全面推進重型運載火箭研製,建成以通信、導航和遙感衛星系統為主的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使我國具備全面的宇宙空間探索和應用能力,為建成創新型國家和航天強國,為構建「三位一體」戰略威懾力量,為鞏固國家安全戰略基石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力爭2020年成為世界貿易強國 屆時進出口總額將達近2萬億美元
    2003-01-20 00:00:00   原創 目前,我國貿易大國的地位已經確立,到2020年,進出口總額將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實現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 全球55%受訪者認為2020年中國將成世界強國
    據德國《明鏡》周刊6月2日報導,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當日在柏林公布的最近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將在未來20年內成為與美國競爭的世界強國。這個驚人的調查結果讓中國高興的同時,也讓中國擔心。貝塔斯曼基金會是歐洲最大的計劃性運作企業基金會之一。這次調查就由該基金會進行。
  • 美國公布的世界五大航天強國:日本排名第三,快來看中國排第幾名
    近日,美國媒體公布了世界前五大航天強國的排名榜單。通過這個排名榜單,我們就能看到,當今全世界各大國的航天實力究竟處在什麼水平。 旅行者號探測器 在世界五大航天強國中,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美國的航天實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 ...是航天技術的勝利,也是航天人文精神的勝利」——2020年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今年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9月18日至21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市召開。大會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依託學術、產業、科普、文創四大活動體系,全面展示宇航前沿技術,深入探討航天未來願景,廣泛推動世界航天領域的深度合作。
  • 路甬祥: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製造業強國"
    路甬祥: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製造業強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2日 15:22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廣州6月21日電 6月20日,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美國工程師學會、美國吳賢鉻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第七屆海內外青年設計與製造科學會議在廣州召開。
  • 「中科航天人才杯」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2020年中國GDP將超越歐盟,那東方雅典徐州和希臘雅典差距還有啥
    ##自從國民生產總值(英文GDP)發明以來,中國在經歷了苦難和波折後在近40年逆勢上揚。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上的奇蹟。2010年,中國GDP全面超越日本,成功躋身世界經濟「二當家」,成為即美國之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中國的發展也引來了世界的關注。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9月在福建召開
    作為國內航天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盛會,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將於9月18-21日在福建福州召開。大會開幕式暨主論壇是中國航天大會集中力量打造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核心活動,將於9月19日「2020年全國科普日」當天開幕。
  • 美國眼中四大航天強國,我國排名實至名歸,俄羅斯排不進前三
    太空代表著人類的未來,因此,各國都非常注重航天技術的發展,但是航天技術門檻高,耗費資金多,只有大國強國才有能力發展航天,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航天技術的強弱,也代表了國家的強弱,前不久,美國評選出了世界四大航天強國,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在美國人眼中都有哪些國家能上榜。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18日舉行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市開幕。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蔣雅琛  茫茫太空浩瀚神秘,中國人探索宇宙的步伐從未停止。18日舉辦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主論壇,是本屆大會集中力量打造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深的核心活動。現場,航天界的領軍人士匯聚一堂,共同研討我國航天發展熱點問題,並首發2020年宇航領域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頒發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錢學森傑出貢獻獎、航天重大項目獎。
  •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 推動航天強國建設
    弘揚愛國奮鬥精神推動航天強國建設九院黨委12月17日,嫦娥五號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中國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取得月球樣本的國家,世界為之震撼,國人為之振奮,航天科技集團九院3萬3千餘名在職和離退休幹部員工為之驕傲自豪。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召開,十大宇航領域科學技術難題發布
    9月18日至21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 圖9月18日至21日,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2020年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和獨樹一幟的航天文化為推動科技進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增進人類福祉作出了積極貢獻。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中新網1月2日電 近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餘夢倫、楊寶奎等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以及國內從事科技報導的權威媒體記者共同評選的「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三戰三捷,「胖五」成就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第一功臣」
    事實上,重溫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胖五」一掃2017年發射失利的陰影,三次出徵,都承接著我國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並且三次均告捷,是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名副其實的「第一功臣」,下面我們再來重溫這段歷程。
  • 美國公布世界航天強國名單,俄羅斯落榜前三,成功上位者值得警惕
    美國位於航天強國之首 在美媒公布的這份世界航天強國的名單之中,位列世界航天強國之首是美國,這是毫無爭議的。美國在航天科技的領域發展較早,在長期間以來一直領先於世界的一眾國家。早在上個世紀的中期,美國就一騎絕塵,率先完成了載人登月的太空計劃。
  • 中國「航天速度」驚豔全球,美國害怕被超越,俄羅斯無奈要退出競賽?
    中國已成功位列航天強國 文章中提到,儘管中國是探索太空的後來者,但中國幾十年來取得的成就,並不輸美國和俄羅斯。從1970年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到現在中國幾乎掌握了所有的航天技術,中國走過的路程可以用「航天速度」來形容,現在的中國,已經成功闖入了全球太空強國俱樂部。
  • 20年後,印度將成世界第三強國!中國能排第幾?
    要想成為世界大國,世界強國,首先離不開的就是錢。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上不去,是很難稱得上大國或者強國的。在很多人的固有思維中,蘇聯人好像是被窮死了。跟美國硬拼經濟,結果沒拼得過,國家解體了。實則不然。在冷戰時期,蘇聯的經濟水平位列社會主義陣營之首,綜合GDP僅次於美國,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強國。
  •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中國要在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近年來中國在科技領域發展迅速,並且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關於未來中國科技發展方向,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要在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據報導,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採訪時提到了中國科技創新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第二步在2035年左右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第三步在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還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更要成為現代化強國。因此科技創新也要按照這個步驟走。
  • 科技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 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科技部: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 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等談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並回答記者提問。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創新型國家是整個中國「三步走」非常重要的內容。
  • 俄媒:中國以航天速度打造太空強國 俄羅斯已被遠遠落下
    俄羅斯人眼下只能仰頭觀望美中這兩個主要經濟和技術強國之間的這場競爭了。全文摘編如下:  中國人並不諱言,這次探月之旅不僅旨在研究往返月球的所有飛行階段,而且是為載人登月做準備。月壤對於未來建造可居住月球基地的項目很有幫助。這些都屬於中國的探月計劃。  在經歷了航天發展的幾個階段之後,中國人開始認真競逐航天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