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馬雲一年多來攪局電影業的動作只有一個,就是買買買 |
搜狐娛樂訊 (哈麥/文)馬雲攪局電影圈後,只有一個動作,就是「買買買」。
從去年三月至今,阿里影業先後以62.44億港元借殼文化中國上市,攜手雲峰基金12.2億美元購優酷土豆18.5%股權,8.3億收購廣東粵科軟體100%股權,45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5.2億美金轉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淘寶電影和娛樂寶兩項業務。粗算下來,馬云為電影生意已經花去了455億人民幣左右,這比全國一年的電影總票房還要高。
不過,年初阿里影業預估的淨虧損高達6億港元。今年,除了《碟中諜5》,也沒什麼叫得響的電影上映。這樣看來,馬雲真是虧大了。但其實不然,「大胃王」馬雲在大手筆布局電影產業鏈的同時,通過資本運作,已坐擁上市公司500多億港幣的市值。這個目前看來還是空殼的新公司,跟運作二十多年的老牌民營公司華誼市值相當,並會很快趕超。
馬雲已成了貨真價實的國際大片出品人,圖為《碟中諜5》首映禮上馬雲會阿湯哥 |
明年開始,王家衛監製張嘉佳執導梁朝偉主演的《擺渡人》、熱門IP改編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金秀賢主演的《REAL》等電影上映,馬雲將實實在在地打入電影圈。
■通過資本運作,擁市值500多億港幣,趕超華誼、光線
近一年多,馬雲攪騰電影圈的新聞就沒停過。
最近的一宗事兒是,11月4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宣布,已和大股東阿里巴巴集團達成交易,阿里集團將其旗下的淘寶電影和娛樂寶兩項業務注入阿里影業,該交易總對價為5.2億美金。說通俗一點,就是左手倒右手,在納斯達克掛牌的老子把兩項兄弟業務過戶給了在港交所掛牌的兒子。
阿里影業布局了一年多的產業鏈 |
當天,阿里影業股票漲3.431%,收盤價2.11港元,市值達547.59億港元,折合人民幣448.37億。這和創業板的華誼(546億)、光線(386億)相當,比納斯達克的博納(7.8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0億)多出好些倍。但要知道,這三家民營公司都已運營了十幾二十幾個年頭。
阿里影業借殼的是文化中國。在借殼前,文化中國的股價長期在0.3-0.4港元上下徘徊,交易也不活躍。但從2014年2月中旬開始,文化中國的股價突然出現漲勢,2月25日停牌前三日,股價更是陡然拉升超過50%,交易量也比更早前激增十倍。
文化中國被阿里影業借殼後的股價變化 |
2014年3月12日前後,消息公布,阿里影業以62.44億港元認購文化中國擴大後已發行股本的60%,新股認購價格是0.5港元/股。然後,文化中國(2014年6月25更名為阿里影業)的股價走了一個大波峰,最高時達到過4.9元港幣(當日收3.83元港幣)。
就以當下的2.11元港幣/股算,馬雲收購文化中國後的股價漲幅已達322%。擁有市值增約500億港元。
■馬雲一年多都幹了些啥?買買買,已為電影生意花455億
董平是內蒙古包頭人,1980年代在首都師範大學就讀音樂專業,畢業後進入燕山石化工作,1990年代「下海」,最早從事化工產品國際貿易,1996年創辦北京華億影視公司,參與投資/發行了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姜文的《鬼子來了》,馮小剛的《沒完沒了》,李安的《臥虎藏龍》等,成績斐然。
後來,他玩起了資本遊戲,曾先後兩次把自己的公司借殼香港上市公司,後一家文化中國就是2009年入主上聯水泥後更名的。這家公司的業務主要包含影視劇、《京華時報》和《費加羅FIGRO》的報刊廣告經營、甘肅衛視廣告代理,以及與人民網合資的手機電視及手機遊戲、SP等業務。
董平和周星馳有十幾年的交情,雙方曾在2012年達成約定,未來七年,文化中國參與投資五部周星馳電影,《西遊降魔篇》是第一部。文化中國和周星馳還曾策劃在浙江桐鄉建西遊影視城。周星馳對商業的嗅覺也十分敏感,他現在就是香港上市公司比高集團的最大股東。
「文化商人、資本運作家」董平(左)和周星馳 |
據說,馬雲對電影的興趣源於多年前的一天,他湊熱鬧跟員工聊天,聽不懂他們的笑點,覺得自己太落伍,於是跑去買了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從此關注影視。不過,馬雲說自己最愛的電影是《阿甘正傳》,阿甘在他創業遇困難的時候一直在激勵他。去年,他帶隊去洛杉磯談業務,還特意去派拉蒙片場坐了阿甘坐過的椅子。更早之前的2006年,馬雲就曾入股過影視公司華誼,持股比例一度達13%,僅次於創始人王中軍、王中磊。華誼兄弟上市後,馬雲陸續套現,不到1000萬元的投資,可測算出的回報逾十億。
馬雲最喜歡的電影是《阿甘正傳》 |
2013年初,《西遊降魔篇》上映前,馬雲和周星馳來了一次跨界對話,外界感覺莫名其妙,這兩個人怎麼扯在一起了?原來,他們早就相互熟識。或許是通過人脈關係鏈,商人馬雲、董平、周星馳走在了一起。
馬雲周星馳曾在《西遊降魔篇》上映前跨界對話 |
阿里影業在香港註冊的時間是2014年4月初,晚於文化中國公告的阿里持股時間,董平與其妻舅趙超是首任董事。更早之前,文化中國就大幅削減了對《京華時報》經營公司的持股比例,退出持股人民視訊,並終止了甘肅衛視長期經營權的獨家代理。也就是說,阿里入主文化中國之時,其核心資產只剩下了影視,這是早就布好的局。
借殼交易後。4月下旬,阿里影業和雲峰基金以12.2億美元獲得優酷土豆18.5%的股權。另外,阿里影業還以8.3億元收購廣東粵科軟體100%股權。粵科軟體擁有開發電影售票系統的牌照,據官網介紹,其鳳凰佳影在全國1000萬票房以上影院客戶佔比達到60%。
阿里影業收購的粵科軟體為支付寶開發影院購票系統。 |
就在最近,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以45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其淘寶電影和娛樂寶兩項業務注入阿里影業,總對價5.2億美元。
粗算下來,這一年多,馬雲花在電影這個生意上的錢加起來有455億上下,跟其坐擁的上市公司市值基本相當。
■未來猜想:「大胃王」馬雲還要併購嗎?他能趕上王健林嗎?
再來看看,阿里影業這一年多來都做出了啥成績?
首先,馬雲挖了中影集團前副總張強,讓他擔任執行長。張強主管中影的電影項目多年,最近做過《中國合伙人》、《致青春》,《小時代》等很多賣座電影。
張強入主後,原文化中國董事長董平1月22日於場外以每股1.5港元,減持6.25億股,涉資9.38億港元,持股比例由6.21%降至3.23%。隨後不久,張強以每股1.67港元的價格,獲得阿里影業2.1億股的購股權。
董平掌舵文化中國時,就籤約了陳可辛和臺灣偶像劇製作人柴智屏,合作模式分別是:七年五部電影、五年五部電影。另外,文化中國還稱和很多影視界名人建立了關係,包括編劇海巖、嚴歌苓,演員葛優、陳寶國、黃渤等。後來,文化中國籤約了王家衛的公司,第一部電影就是王監製,張嘉佳導演,梁朝偉等明星主演的《擺渡人》,目前正在製作中。
原中影副總張強成了馬雲玩電影最依靠的人 |
張強在業內人脈資源廣泛,他到阿里影業後,自然帶去很多無形的資產。比如《狼圖騰》就由張強發起,他來到阿里影業之後,這個項目成為了娛樂寶第一期合作項目,同時《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也給了阿里影業。阿里影業也曾是寧浩《心花路放》的投資方之一,張強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除了國內電影,阿里影業還有和國外公司合作,今年上映的《碟中諜5》中,就首次出現了阿里影業的logo。接下來,阿里影業已確定投資金秀賢的最新電影《REAL》,獲取《REAL》在國內的獨家發行權,並參與其全球票房分帳。
阿里巴巴影業的logo出現在了《碟中諜5》中 |
另外,10月28日,阿里影業聯合優酷土豆、巨人網絡、新片場、北京電影學院等機構啟動了一項關於孵化青年電影人才的「A計劃」, 該計劃內容包括了與優酷土豆成立8090喜劇工場、一線電影人委培生以及未來三年投入10億元用於孵化專項資金。
關於未來,張強和馬雲是這麼理解和規劃的。「我們一致認為未來中國電影有2000億的市場規模,其中票房佔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費點播再佔三分之一。但在票房之外,現在另外兩塊幾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我們要做的事情。」我們要拍中國年輕觀眾最喜歡的電影。第一類是奇幻類電影,尤其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的,把視覺做到極致;第二類是有情感共鳴的本土喜劇;第三類是青春愛情類、懷舊類題材。我們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也是一本超級暢銷書。我們非常看重IP的價值,IP可能是書、漫畫、遊戲。
馬雲和王健林,誰才是未來文化產業的主宰?. |
就目前來看,阿里影業已經擁有了投融資(娛樂寶)、製作發行(阿里影業)、售票(淘寶電影、粵科軟體)、在線視頻(優酷土豆)業務,如果再加上影院、後期製作、產業園,那整個影視產業鏈就完整了。而這三項,是萬達王健林玩得最好的。
接下來,「大胃王」馬雲還會繼續收購嗎?他能消化這些嗎?
最新的傳言:馬雲又要收購新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