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乳香、沒藥

2021-02-12 e診所

來源

本品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屬植物Boswellia bhaw-dajianaBirdw.樹皮滲出的樹脂。分為索馬利亞乳香和衣索比亞乳香,每種乳香又分為乳香珠和原乳香。




採收加工

春季於樹幹的皮部由下向上順序切傷,開一狹溝,使樹脂從傷口滲出,流入溝中,數天後凝成硬塊, 即可採取。落於地面者常黏附砂土雜質,品質較次。


性狀鑑別

本品呈長卵形滴乳狀、類圓形顆粒或粘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塊狀物。大者長達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面黃白色,半透明,被有黃白色粉末,久存則顏色加深。質脆,遇熱軟化。破碎面有玻璃樣或蠟樣光澤。具特異香氣,味微苦。


飲片

醋乳香:形如乳香。表面深黃色,顯油亮。略有醋香氣。



性能特點

本品辛香行散,苦洩溫通,主入心、肝經,兼入脾經。主活血,兼行氣,善散淤通絡而止痛伸筋,消腫生肌而愈傷療瘡,被譽為外傷科要藥。



主治病證

(1)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腹痛,胸脅脘腹刺痛,跌打傷痛。

(2)風溼痺痛、拘攣麻木。

(3)腸癰,瘡瘍腫痛或潰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3-5g;或入丸、散,宜炒去油用。外用:適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味苦活血,入煎劑常致湯液混濁,多服易致嘔吐,故用量不宜過大, 胃弱嘔逆者慎服,孕婦及無血滯者不宜用;瘡瘍潰後勿服,膿多勿敷。

來源

本品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Commiphora myrrha Engl. 或哈地丁樹Commiphora molmolEngl.的乾燥樹脂。分為天然沒藥和膠質沒藥。



產地

主產於索馬利亞、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南部及印度等地。以索馬利亞所產沒藥質量最佳,銷往世界各地。


採收加工

11月至次年2月間將樹刺傷,樹脂由傷口或裂縫口自然滲出,初為淡黃白色液體,在空氣中漸變為紅棕色硬塊,採收後揀去雜質。


性狀鑑別

天然沒藥

呈不規則顆粒性團塊,大小不等,大者直徑長達6cm以上。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近半透明部分呈棕黑色,被有黃色粉塵。質堅脆,破碎面不整齊,無光澤。有特異香氣,味苦而微辛。


膠質沒藥

呈不規則塊狀和顆粒,多黏結成大小不等的團塊,大者直徑長達6cm以上,表面棕黃色至棕褐色,不透明,質堅實或疏鬆,有特異香氣,味苦而有黏性。


飲片 醋沒藥

不規則小塊狀或類圓形顆粒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澤。具特異香氣,略有醋香氣,味苦而微辛。



性能特點

本品辛散苦洩,芳香走竄,主入心、肝經,兼入脾經。功與乳香相似,但性平而無寒熱之偏。善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主治病證

(1)痛經,經閉,胸脅脘腹刺痛,跌打傷痛。

(2)風溼痺痛、拘攣。

(3)腸癰,瘡瘍腫痛或潰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g;或入丸散,宜炒去油用。外用:適量,研末敷。


使用注意

本品味苦活血,入煎劑常致湯液混濁,胃弱者多服易致嘔吐,故用量不宜過大,胃弱嘔逆者慎服,孕婦及無血滯者不宜用,瘡瘍潰後勿服,膿多勿敷。


乳香、沒藥

均苦辛香竄,善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常相須為用,治瘀血阻滯心腹諸痛、跌打腫痛、血滯經閉、癥瘕、癰疽瘡腫等。二者用治瘡腫的一般原則是:癰疽未潰可服,潰後勿服;無膿可敷,膿多勿敷。不同的是:乳香性溫,長於活血伸筋;沒藥性平,長於破血散瘀。

本文來源: 藥圈網。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本微信所發布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文中內容為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e診所平臺無關,僅供臨床思路參考,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記一味中藥-乳香、沒藥
    飲片醋乳香:形如乳香。表面深黃色,顯油亮。 略有醋香氣。性能特點本品辛香行散,苦洩溫通,主入心、肝經,兼入脾經。主活血,兼行氣,善散淤通絡而止痛伸筋,消腫生肌而愈傷療瘡,被譽為外傷科要藥。主治病證(1)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腹痛,胸脅脘腹刺痛,跌打傷痛。
  • 每天學一味中藥-乳香、沒藥
    分為索馬利亞乳香和衣索比亞乳香,每種乳香又分為乳香珠和原乳香。主活血,兼行氣,善散淤通絡而止痛伸筋,消腫生肌而愈傷療瘡,被譽為外傷科要藥。分為天然沒藥和膠質沒藥。產地主產於索馬利亞、衣索比亞、阿拉伯半島南部及印度等地。以索馬利亞所產沒藥質量最佳,銷往世界各地。
  • 每天最少記一味中藥-石葦
    便一個人上山採藥,在路過一條小溪時,司馬遷看到了溪流石頭旁邊長了不少原始而簡單的蕨類植物,遠看去就好象是長在石頭表皮上一樣,他知道,這就是他要找尋的中藥。而在司馬遷以前,有人把鞣製過的皮子稱作「韋」,石韋的名字也就因此而來。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 【配伍】 1、氣滯腰痛:青木香、乳香各二錢。酒浸,飯上蒸,均以酒調服。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 【配伍】 1、氣滯腰痛:青木香、乳香各二錢。酒浸,飯上蒸,均以酒調服。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乳香——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
    乳香,中藥名。【別名】燻陸香(《別錄》),馬尾香、乳頭香(《海藥本草》),塌香(《夢溪筆談》),西香(《本草衍義》),天澤香、摩勒香、多伽羅香、浴香(《綱目》)。乳香、爾香、制乳香、炒乳香、醋炒乳香、炙乳香、生乳香、明乳香、生明乳香處方中寫乳香、爾香指生乳香。為原藥去雜質,搗成碎塊入藥者。
  • 每天學一味中藥,乳香!
    2、別名 乳頭香、滴乳香、燻陸香、塌香、馬思答吉、天澤香、浴香。 3、植物形態 矮小喬木。樹幹粗壯,樹皮光滑,淡棕黃色。
  • 每天學一味中藥,乳香!
    2、別名 乳頭香、滴乳香、燻陸香、塌香、馬思答吉、天澤香、浴香。 3、植物形態 矮小喬木。樹幹粗壯,樹皮光滑,淡棕黃色。
  • 乳香與沒藥
    除了我們熟悉的松脂、楓脂,歷史悠久而珍貴無比的香脂包括:乳香(frankincense)、沒藥(念「莫」,myrrh)、沉香(aloeswood)、安息香(benzoin)、龍腦(borneol)等。其中乳香和沒藥往往相提並論;它們不但出自共同的產地,擁有共同的歷史,而且經常一起使用。乳香來自二十到二十五英尺高的落葉樹,白色或粉紅小花。果子可用來飼養牲口。
  • 乳香和沒藥,為啥難合格?
    乳香        提到乳香,又不得不提另外一款中藥——沒(mò)藥,始載於《藥性本草》,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或哈地丁樹的乾燥樹脂索馬利亞人種植乳香樹和沒藥樹歷史甚為悠久,幾千年以來,索馬利亞一直是世界上出產乳香、沒藥最多、最著名的地區。
  • 香料之路-乳香與沒藥
    除了我們熟悉的松脂、楓脂,歷史悠久而珍貴無比的香脂包括:乳香(frankincense)、沒藥(念「莫」,myrrh)、沉香(aloeswood)、安息香(benzoin)、龍腦(borneol)等。其中乳香和沒藥往往相提並論;它們不但出自共同的產地,擁有共同的歷史,而且經常一起使用。乳香來自二十到二十五英尺高的落葉樹,白色或粉紅小花。果子可用來飼養牲口。
  • 乳香和沒藥,為啥難合格?
    乳香        提到乳香,又不得不提另外一款中藥——沒(mò)藥,始載於《藥性本草》,為橄欖科植物地丁樹或哈地丁樹的乾燥樹脂,分為天然沒藥(原植物地丁樹)和膠質沒藥(原植物哈地樹)。索馬利亞人種植乳香樹和沒藥樹歷史甚為悠久,幾千年以來,索馬利亞一直是世界上出產乳香、沒藥最多、最著名的地區。
  • 乳香沒藥質量淺析
    沒藥主要分布於埃塞、肯亞、索馬利亞一帶;兩品種的產區基本重疊。並且在肯亞的奈洛比和衣索比亞的兩大交易市場是華人收購乳香沒藥的聚集地。             2、原植物採收加工       採摘的程序是,先切割樹皮,隔一個月之之後,在原切口處進行深割,等待流出較濃的樹脂,再以工具鑿取。
  • 乳香和沒藥之異同
    古代中國,乳香名薰陸。乳香的主要集散地是葉門。向北向西進入以色列和歐洲。埃及和古羅馬的祭司曾大量使用乳香。羅馬皇帝尼祿在皇后博佩雅的喪禮上燒掉了足夠供應羅馬城一年份的乳香。而唐明皇時代海南的著名的海盜馮若芳靠劫掠波斯客船而成巨富。他會炫耀地一次點燃200斤乳香作為火源照明來接待客人。馮若芳便是冼夫人的後代。他們家最出名的歷史人物是高力士。
  • 每天學一味中藥——蓖麻子
    (《袖珍方》)3、治風氣頭痛不可忍:乳香、蓖麻子等分。搗餅,隨左右貼太陽穴。(《綱目》)4、治耳聾:蓖麻一百顆(去皮),大棗五枚(去皮、核)。上二味熟搗膏如杏大。納耳中。(《千金要方》)5、治子宮脫下:蓖麻子、枯礬等分。為末,安紙上託入.仍以蓖麻仁十四枚,研膏塗頂心。
  • 【每日一味藥】沒藥
    【每日一味藥】沒藥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平。 【配伍】 1、治各種瘀血阻滯之痛症,如跌打損傷,症見傷處疼痛,傷筋動骨或麻木酸脹,或內傷瘀血,心腹疼痛,肢臂疼痛等症:沒藥、乳香、丹參、當歸各五錢
  • 乳香、沒藥及其製劑致45 例不良反應/事件--治療與預後
    討論及臨床合理用藥建議  乳香、沒藥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乳香、沒藥中的揮髮油、樹脂類、膠類可能是過敏原[11]。有學者認為過敏反應的程度與服用劑量大小有關[3],也有學者認為與接觸時間長短有關[7]。另外有文獻報導沒藥炮製不過性可導致患者嘔吐,強調炮製一定要到位,也證明中藥炮製對於「減毒」的重要意義。
  • 乳香、沒藥及其製劑致45 例不良反應/事件--治療與預後
    討論及臨床合理用藥建議  乳香、沒藥過敏與個人體質有關,乳香、沒藥中的揮髮油、樹脂類、膠類可能是過敏原[11]。有學者認為過敏反應的程度與服用劑量大小有關[3],也有學者認為與接觸時間長短有關[7]。另外有文獻報導沒藥炮製不過性可導致患者嘔吐,強調炮製一定要到位,也證明中藥炮製對於「減毒」的重要意義。
  • 【每日一味藥】沒藥
    【每日一味藥】沒藥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平。 【配伍】 1、治各種瘀血阻滯之痛症,如跌打損傷,症見傷處疼痛,傷筋動骨或麻木酸脹,或內傷瘀血,心腹疼痛,肢臂疼痛等症:沒藥、乳香、丹參、當歸各五錢
  • 乳香:中藥裡的「白色黃金」!
    乳香為橄欖科植物乳香樹及其同屬植物皮部滲出的樹脂。主產於非洲索馬利亞、衣索比亞等地。野生或栽培。春夏季採收。公元前450年,著名的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傳世名作《歷史》中曾提到過乳香:「舉國上下到處飄蕩、散發著絕妙的甜香」。乳香還有許多別名,有人稱它為「沙漠的珍珠」,有人說它是「基督的眼淚」,還有人認為乳香珍貴,而冠之以「白色黃金」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