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趙鵬)吃海鮮或者冰鮮冷凍產品會感染新冠病毒嗎?在新發地市場透露切割進口三文魚案板檢出新冠病毒後,大批市民對海鮮產品避之唯恐不及。對此,食品安全專家表示,目前不必矯枉過正,以為所有海鮮食品都不能碰,只是建議暫時不要生食海鮮和肉類。
昨天,各大商超和電商火速下架三文魚,有的甚至決定把冰鮮和冷凍產品全部下架。針對三文魚等水產品和冰鮮冷凍產品目前食用是否安全,記者採訪了中國農大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她表示,目前還不能確認是三文魚本身帶病毒,還是進口之前被帶病毒的工作人員汙染病毒,抑或是在進入市場之後的後續處理中受到人為汙染。
但是,無論如何,這件事情都給公眾再次敲響了警鐘,食物有可能攜帶多種致病微生物,大家必須要慎重處理,避免廚房可能受到的汙染。
範志紅進一步解釋,雖然魚類是否會被新冠病毒感染,以及魚類產品是否會受到新冠病毒汙染是兩碼事,但公眾暫時應不要吃生魚片、生炒、半熟牛排之類沒有經過充分殺菌的美食;購買食品時,優先從超市選購;購物筐裡要做到生熟隔離;買回家後食物及時處理;接觸生魚肉的容器、案板等要妥善處理;注意及時洗手避免汙染;食物放進冷凍室時嚴格包裝避免互相汙染;暫時不吃進口魚肉海鮮;把魚肉類食物及時烹熟,然後分裝冷凍將更為安全。
同時範志紅表示,對於有商家將冰鮮和冷凍產品全部下架,以及個別日料店稱其「三文魚」其實是國產虹鱒魚等行為,更多是一種企業「避險」的行為,「商家將冰鮮和冷凍產品全部下架有點矯枉過正。」
三文魚是否會攜帶病毒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專家認為,魚類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首先,根據目前研究,新冠病毒主要存活在恆溫哺乳動物體內,而魚類是變溫動物,兩者細胞基因環境相差太遠,病毒極難通過魚類宿主的細胞轉移至人體細胞。其次,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而三文魚作為一種魚類,並沒有肺,不存在飛沫傳播的生理條件。
食品安全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也表示,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冠狀病毒是兩碼事。三文魚的「攜帶」準確地說是沾染、是被汙染。而蝙蝠的「攜帶」是可以共生的宿主。目前冠狀病毒已知的宿主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三文魚還能不能吃
鍾凱說,通過生食三文魚感染新冠的概率極低,但穩妥一點,建議大家最近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等待這兩天官方調查的結果明朗後再作決定。煎的時候如果裡面半生應該也沒事,因為它是表面沾染。
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馮錄召也建議,暫時不要吃生魚片、生炒、半熟牛排之類沒有經過充分殺菌的食物。蔬菜肉類一定要炒熟食用,新冠病毒怕高溫,在56℃時30分鐘就會被殺死。避免生熟混合、把食物做熟是最佳辦法。
本報記者 張楠 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