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口太大,印度稱印度洋是印度的「後花園」,為何我國不承認?
因此,他率領船隊經過一片廣闊海域後,把這片海域都稱為印度洋。印度洋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5,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沿岸國家很多,地跨三個洲,既有亞洲,也有非洲,還有澳大利亞。但最近幾年,印度很焦躁,隨著印度國力的發殿,印度膨脹心理大漲,不斷放出印度洋其「後花園」的事。印度聲稱,要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洋」。
-
中印美俄在南亞的「一核兩體」戰略格局
由於周邊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以及民間聯繫的不斷加強,使得此前印度所主導的相對封閉、獨立的南亞已經成為過去時,區域一體化正逐漸取代「一家獨大」而成為南亞—印度洋地區的新常態。同樣,印度洋作為國際貿易以及能源運輸的重要戰略通道,地區乃至於世界力量的涉入使其成為一個日益多元與開放的海域,印度洋再也不是「印度的洋」而是屬於全球化時代的開放水道。
-
印度炒作珍珠鏈戰略 掩飾其稱霸野心
然而,對於鄰國印度來說,馬爾地夫不僅擁有旖旎的風光,更具有特殊的戰略價值。11月8日,中國在馬爾地夫開設了大使館,這一非常正常的外交活動卻引起了印度的高度警覺。近年來,印度不斷尋求增強對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一些原本甚至不值得標註在地圖上的微小島嶼也越來越受到印度重視,其中就包括眾多屬於馬爾地夫的島嶼。
-
我國和巴基斯坦為什麼這麼鐵?存在共同的利益,面臨共同的對手
當前,與我國外交關係最好的國家一定是巴基斯坦,在我國的外交評級中,巴基斯坦是最高的,是我國首個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但是國家之間的關係是靠利益來維繫的,兩國的友好關係其實就是看相互的利益是否穩固和長久。巴基斯坦的位置極為重要,世界上最重要的幾條航線都經過巴基斯坦,我國能源等關鍵戰略資源都主要依靠海外進口,巴基斯坦對我國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巴基斯坦一直和印度存在嚴重衝突,由於印度國力遠超過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需要強大的第三國牽制印度。因此,我國和巴基斯坦共同利益的基礎就是和印度之間的衝突。
-
新疆西藏的唯一通道,南下直搗印度首都
阿克賽欽海拔雖高,但地勢平緩,易於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展開,而且該地區南部空喀山口,西部喀喇崑崙山口,是中國西部邊陲與印度克什米爾和南亞進行陸上往來十分重要的通道。我國在喀喇崑崙山口附近的神仙灣、空喀山口、天文點等,海拔5000米以上的通外山口上均設立了哨所。阿克賽欽是新疆南部地區與南亞往來的重要交通路徑,也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通道,中國西南地區的大動脈新藏公路穿境而過。
-
趙立雄代表就泛亞鐵路西線建設呼籲加快修通我國西南重要的國際大道
信息瀏覽 趙立雄代表就泛亞鐵路西線建設呼籲加快修通我國西南重要的國際大道 日期:2004-04-01
-
中國海上戰略支點怎麼建?學者獻策應與地面衛星戰略建設相益
如何科學合理地打造海上戰略支點、保障中國「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是必須認真思考的現實課題。從長遠戰略眼光出發,審慎推進中國海上戰略支點建設應以「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支撐,兼顧經濟與安全利益,具體分為以下三個層次。海上戰略支點建設仍薄弱第一、拓展符合中國國家利益的可靠的海上戰略支點。
-
我國的印度洋戰略,如何避開馬六甲海峽?目前進行的戰略有哪些?
如果演變成公開衝突,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切斷中國的補給通道,而中國的燃料儲備只夠用兩個星期。這就是馬六甲困局。中國為了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才有了瓜達爾港,如果單單靠瓜達爾港就把馬六甲困局解決了,那就想得太簡單了。瓜達爾港只是中國進口油氣的一條戰略通道。瓜達爾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距離荷姆茲海峽只有400km。
-
「大臨鐵路」為助推西南地區經濟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該鐵路的建設,是完善我國西南地區鐵路網布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沿邊少數民族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通道。 然而,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修建滇緬鐵路的構想,把臨滄作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臨滄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近的陸路通道,是南北連接渝新歐國際大通道、長江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十字構架」中心位置,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輻射南亞東南亞的前沿窗口,區位優勢無可替代。臨滄地理位置獨特,有3個縣與緬甸接壤,是中國進入印度洋最便捷的陸上通道。
-
印度重兵駐守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遏制我國海軍進入印度洋
另外我國一直都面臨的嚴峻的陸上威脅形勢,直到進入90年代才得到根本緩和。然而隨著國際局勢的不斷變化,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對外貿易規模的急劇增加,導致了我國海軍的建設和發展思路也開始有了一個較大的轉變,其最重要的表現便是從原有的"近海海軍"觀念向"遠洋海軍"開始轉化,海軍必須要走出器,維護我們的外海利益。
-
海權專家:中國應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北部兩大區域各保持一支左右的...
在可預見的將來,憑藉陸權的支持和輻射效應,中國在西太平洋、印度在北部印度洋、俄羅斯在北極附近海域,都擁有改變權力格局的潛力。 文章提及,中國海軍的大規模現代化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就綜合發展潛力來看,如今的中國海軍已經是美國海軍之外的世界其他力量「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它的興起正在成為世界海軍史上繼蘇聯紅海軍之後,最具影響力的事件。
-
印太戰略背景下應注重加強中孟合作
印太戰略的實施將對我國「一帶一路」以及西向和南向通道建設造成巨大影響,也影響我國從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印太」並不是新詞彙,印度、日本、澳大利亞學者及官員曾反覆提及。另外,美澳發表的官方文件及部分官員、學者還用過「印度—亞洲—太平洋」區域這一概念。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還成立了印太地區治理研究中心,曾發表印太研究報告。
-
世界上有許多海上通道,唯獨這個通道對我國最重要,堪稱咽喉要道
世界範圍內,有諸多海峽是海上重要的戰略通道,有的是以巨大的運輸量而聞名,有的以其重要的戰略價值而著稱,還有的以其影響世界經濟發展而備受關注。其中馬六甲海峽就是國際上重要的海上戰略通道之一,不但運輸量大未聞名,而且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
高柏:中巴鐵路是中國陸權戰略之綱
這一戰略將把中國變成名符其實的印度洋國家,不僅獲得重要的西部出海口,而且對目前中國為發展海權正在積極建設的印度洋上的「珍珠鏈」提供有力的軍事支撐,是實現中國作為海權國家的一個重要保障。 與此同時,這一戰略將極大地改變目前中印關係中相互猜疑的局面,為形成中印兩國共同的戰略利益創造條件。全面深度地整合巴基斯坦,將幫助中國走活整個陸權戰略這盤大棋。
-
走進非洲|馬達加斯加:西南印度洋上的「明珠」
在非洲大陸以東、印度洋以西,馬達加斯加隔著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遙遙相望,其距非洲大陸最近距離約400公裡,是世界第四大島。塔馬塔夫港是全國第一大港,承擔了全國超過80%的航運任務。馬達加斯加資源豐富,風光旖旎,被稱為西南印度洋上的「明珠」。
-
何為「兩洋戰略」?冷戰後,美國為控制歐亞大陸而制定
為了維持美國在歐洲的存在和在世界上的獨超地位,美國必須做出戰略調整,「兩洋戰略」體現了冷戰後美國謀霸世界的總體戰略設計,即通過控制太平洋和大西洋,依託北約東擴和強化美日同盟,從歐亞大陸兩端向腹地逐漸滲透,以最終完全控制歐亞大陸並進而控制全世界。
-
西藏亞東地區邊界歷史演變與地緣戰略分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亞東是我國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部的一個縣,位於中國、印度(錫金邦)、不丹三國交界處,自古就是我國西南地區商貿古道的重要邊境商埠,如今依然是中國與南亞諸國經貿往來的國家一級口岸。在全球化背景下多極、多層次的地緣格局中,亞東堪稱美國地理學家索爾·科恩所述的重要地緣戰略轄區。
-
印度洋上的彈丸之地,被我國租下後,印度如坐針氈
今天要說的就是我國租借一個東印度洋上的小島,卻讓印度寢食難安的事情,這是怎麼回事兒呢?能源進口運輸安全迫在眉睫我們國家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對落後的。起步晚、基礎薄弱,發展非常困難,但是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呈現出突飛猛進的飛躍式發展。
-
我國在印度洋修建了一所大橋,卻引來莫迪的不安:後院要起火了?
我國在印度洋修建了一所大橋,卻引來莫迪的不安:後院要起火了?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加劇,現如今,全球的關係也是越來越緊密了。無論走到哪個地方,我們只要有一個手機,就能知道全球各個地方所發生的大事。一直以來,我國對周邊國家還是比較好的。從當初的援助朝鮮,到後來援助越南,援助巴鐵,中國都是不計回報的。不過,同樣是鄰國,咱們和印度之間或多或少都有點矛盾。這些暫且不說,馬爾地夫這個國家,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吧?它是位於印度洋上的一個群島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馬爾地夫不僅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還有各種旅遊項目。
-
中國斥巨資投建中東和印度洋航線的海外港口基地,有何意義?
,和距離荷姆茲海峽,只有400公裡的瓜達爾港口一樣,都具有重要的地理和戰略位置,我國參與合作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是通向西歐 東歐 巴爾幹半島,黑海 地中海和非洲良好的中轉港,在「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戰略的背景下,中國不斷參與海外港口項目建設,布局已經覆蓋五大洲,海洋經濟逐步走向「深藍」,接下來,我們具體來看看,六大海外港口的具體位置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