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印度洋戰略,如何避開馬六甲海峽?目前進行的戰略有哪些?

2020-12-16 騰訊網

馬六甲海峽佔了世界海上貿易1/4的份額,世界1/4的運油船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這一數量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而中國目前仍然是馬六甲海峽第一大使用國,每天經該海峽的船隻中有60%來往中國,中國進口石油量的80%以及進出口物資的50%要經過海峽。而此時,美國卻加強了在新加坡的軍事存在。和平年代還好說,一旦發生衝突,中國的運油船、貨船就不能愉快地通過馬六甲海峽。如果演變成公開衝突,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切斷中國的補給通道,而中國的燃料儲備只夠用兩個星期。這就是馬六甲困局。

中國為了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才有了瓜達爾港,如果單單靠瓜達爾港就把馬六甲困局解決了,那就想得太簡單了。瓜達爾港只是中國進口油氣的一條戰略通道。

瓜達爾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距離荷姆茲海峽只有400km。通過管道、油輪等方式把伊朗、伊拉克等的海灣石油、北非的石油運到瓜達爾港,再運送到我國,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通過遠洋運輸到廣東省大亞灣煉油廠;另一種是一種是通過公路、管道等方式經過巴基斯坦境內運入新疆喀什煉油基地。

第二種方式的運輸能力相對於全國人民的需求就顯得十分有限了。

一條輸油通道不行,就多修幾條。用油氣進口多元化戰略來降低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在西北,中哈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 萬噸,西起裏海的阿特勞,途經阿克糾賓,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這條管道是我國首條跨國原油長輸管道,在今年的3月29日,管道投用近11年已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達到1億噸。

在東北,中俄原油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已經投入使用,俄羅斯將通過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原油,合同期20年。

在西南,中緬原油和中緬天然氣兩條管道

今年的6月7日,中緬管道已將原油輸送到雲南石化,該條原油管道的設計輸量為1300萬噸/年,也是我國第四條原油進口通道。與繞行馬六甲海峽相比,中緬原油管道縮短運送裡程1820海裡,降低了運輸風險和運輸成本。 天然氣管道在2013年7月正式投產通氣。

以上的管道戰略只是避開馬六甲海峽,為中國提供部分可靠的油氣進口。下面再說直接提高我國在該海峽的話語權的戰略。

皇京港項目

馬六甲皇京港項目由中國和馬來西亞投資400多億人民幣共建,預計深水港項目在2019年完成,屆時將取代新加坡港成為馬六甲區域最大的深水港,該碼頭的全部配套工程將於2025年竣工。皇京港項目由3個人造島和1個自然島嶼組成。皇京港深水碼頭建成後,我國將擁有99年的特許經營權和皇京港人工島嶼的土地所有權。有了皇京港碼頭,我國在該海峽區域就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掌握了自身的命脈,也打破了新加坡長期在馬六甲海峽的壟斷地位。為衝破馬六甲困局有不言而喻的作用。

南海人造島礁

南海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同時有大量的油氣資源,號稱第二個波斯灣,也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在南海造島簡直就是極具創新的想法。有島了,就是我國領土,十二海裡就是我國的領海,南海的資源就是我們的,我們怎麼布置軍事設施就由著性子來了。目前南海島礁建設可謂是蒸蒸日上,擁有實際控制權的島礁也越來越多,(據說已經有36個了)部分島已經有了機場、機庫、各種基礎設施,堪稱是擊不成的航母。南海的軍事存在為馬六甲海峽提供了絕對的軍事保障,是打破馬六甲困局的拳頭戰略。由於軍事存在,中國在南海有實質了控制權,說話也份量十足。未來再建一個海空基地,一旦馬六甲有衝突,殲擊機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飛彈分分鐘打過去。簡直就是完美。

總之,單單靠瓜達爾港是不能打破馬六甲困局,它是只是衝破困局的一部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國改變一洋戰略 發展西南通道尋求印度洋利益
    「印度洋連接著亞、歐、非三大洲,石油的主要產地中東就在沿岸,對包括我國和日本、朝鮮、韓國在內的東亞國家來說,印度洋非常關鍵,大量的戰略物資必須經由這裡運輸。就像美國著名的地緣政治家A.T.馬漢所說的一樣:『誰掌握了印度洋,誰就控制了亞洲』。」賴曉榕說。    據了解,目前我國航船進出印度洋必須經西太平洋繞過馬六甲海峽。
  • 馬六甲海峽若被封鎖就無路可走嗎?其實還能走龍目海峽和巽他海峽
    我國南海不僅資源豐富,而且還是國際上的黃金水道之一,從歐洲,西亞,南亞地區經過印度洋到太平洋,南海是必經之路,我國以及東北亞的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都非常依賴南海的航線,這條航線承擔了本地區80%以上的商品與能源的進出口運輸。
  • 海上小動作也開始了,印度出兵,盯上馬六甲海峽,結果如何?
    對此,美國《福布斯》雜誌發表文章分析,認為印度正在海上迅速行動,介於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了數量眾多的潛艇,以及正在建造的全新核動力潛艇,印度有能力切斷馬六甲海峽。 印度海軍又盯上馬六甲海峽了?
  • 馬六甲困局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國該如何突破呢?有哪幾種方案?
    【千古浪】在世界上有很多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如蘇伊士運河、南非的好望角、拉美地區的巴拿馬運河以及東南亞地區的馬六甲海峽。這些地區對於不同的國家來說具有不同的意義,重要性也有所不同,但是對於我國來說,馬六甲海峽是最為重要的,也是最讓人難受的。
  • 「克拉運河」或成中印下一衝突點,若建成,我國可繞開馬六甲海峽
    中印在班公湖南岸發生新的對峙後,雖然印度又是增兵增裝備,陸軍空軍最高長官不斷視察,但目前為止雙方並沒有讓局勢惡化,而且開始進行多層級的談判。與北部邊境對峙相比,倒是印度秘密向南海派遣軍艦並在安達曼海增加部署更為引人注目,有分析稱,印度此舉一是為下一步報復保留一個選項,二是提前預防「克拉運河」計劃。
  • 印度靠什麼來扼守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戰略通道,由於是東亞地區同南亞、中東、非洲、西歐之間的海上貿易的必經之地,被譽為海上生命線。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東南部的新加坡海峽最窄處只有37千米,連接南海和安達曼海,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
  • 中國有三大舉措,可以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有哪三個?
    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簇擁的馬六甲海峽,在數百年以來一直都是我國的海上生命線,因為有8成以上的原油輸入需依仗這條上千公裡的狹窄水道,但是我們通過三個戰略布局,馬六甲海峽的價值可能在最近幾年會不斷地稀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咱們或許就不再這麼依賴馬六甲海峽了。
  • 美軍戰時可封鎖馬六甲 緬甸關乎中國戰略安全
    如果緬甸油氣管道建成,對於破除馬六甲困局作用巨大。「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1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將躲開美國在馬六甲海峽設置的「暗礁」緬甸可以幫助中國躲過美國在馬六甲海峽設置的「暗礁」。北京宣布,從印度洋海岸到中緬邊界地區的油氣管道將於5月末投入使用。
  • 邊境不消停,海上也開始,印度擬軍事封鎖馬六甲海峽,有這能力?
    當地時間7月4日《印度時報》消息,印度軍方在安達曼以及尼科巴群島正在部署更多軍人,印度洋地區印度海軍枕戈以待,做好了長期對峙以及爆發武裝衝突的準備。對此,美國《福布斯》雜誌發表文章分析,認為印度正在海上迅速行動,介於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了數量眾多的潛艇,以及正在建造的全新核動力潛艇,印度有能力切斷馬六甲海峽。
  • 盤點世界戰略價值最大的十條海峽
    第一、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溝通歐亞非的重要海上交通紐帶,是世界上戰略價值最大的海峽之一。馬六甲海峽面積約為六萬五千平方公裡,現在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個國家共同管理。馬六甲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全年大多數時光都風平浪靜。由於馬六甲海峽獨特的地理位置,被譽為「海上十字路口」。
  • 為何說馬六甲海峽是「海上生命線」?它被哪三個國家共同管轄?
    海峽的東部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西部就是印尼的蘇門答臘島,馬六甲海峽就是位於二者之間的這一水域,所以馬六甲海峽也受這三個國家共同管轄。它是眾多國際航運的必經之路,也是接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橋梁。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屬緬甸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
  • 印度想利用海軍「封鎖馬六甲海峽」,扼住中國「發展」
    根據新聞報導,印度媒體叫囂利用海軍「封鎖馬六甲海峽」,扼住中國「咽喉」,在6月15日,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沒得逞。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在已經加緊建設在印度洋上的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把它們打造成軍事基地,為可能與中國發生的衝突做準備。正在加緊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部署更多軍人,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對抗中國在印度洋地區日益增長的存在,同時為可能發生的衝突做好準備。
  • 中巴公路有何戰略意義?實現我國西部開放,緩解馬六甲困境
    中巴兩國不僅在戰略上十分友好,同時也是親密的鄰國。從地圖上看,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而巴基斯坦則位於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南瀕阿拉伯海,東接印度西北與阿富汗交界,西鄰伊朗,而東北部則與我國新疆接壤。然而,儘管中巴兩國地理位置相近,關係又好,但是兩國人民的往來卻十分困難。
  • 一旦印度封鎖馬六甲海峽,會導致哪些可怕後果?張召忠:性質變了
    圖為印度海軍航空母艦近期,由於拒絕接受在邊境吃虧的事實,印度將目標鎖定馬六甲海峽,提出要強化海軍力量並對其進行封鎖,為此印度海軍的航母已經躍躍欲試,那麼,一旦印度封鎖馬六甲海峽,會導致哪些可怕後果呢圖為繁忙的馬六甲海峽作為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馬六甲海峽可以說是東亞多個國家的海上生命線,因為從中東各大產油國家出發的油輪如果想要抵達亞太地區,最快的路徑就是穿過馬六甲海峽
  • 馬六甲海峽:對中國很重要 關係航運安全(組圖)
    反對美國單方面控制海峽  要保障馬六甲海峽國際航路的暢通,就必須反對本地區以外的任何國家控制馬六甲海峽的企圖。  實際上,這已成為馬六甲海峽沿岸國家的共同心聲。美國早就有向馬六甲海峽派駐軍隊的想法,但在馬六甲海峽沿岸三國中,除新加坡之外,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都明確表示反對美國派兵進駐馬六甲海峽。
  • 馬六甲?島鏈?封鎖?早有對策,您看看中國發展戰略在第幾層?
    馬六甲地形因素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控制著世界四分之一的海運貿易和一半的石油運輸,我國石油及其他能源進口大部分都需經馬六甲海峽,這樣一條戰略要道第二島鏈以關島為中心,由北至南由本州島、小笠原群島、望夫島、關島、帛琉群島、馬魯古群島,主要防控攻擊和進行太平洋資源開採,加強封鎖中國海域。第三島鏈以夏威夷群島為中心,由南至北由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群島、澳大利亞、紐西蘭,此島鏈是美國的戰略基地,也是前沿部署兵力的軍事大後方。
  • 美媒《福布斯》:印度有能力封鎖馬六甲海峽?
    《福布斯》雜誌認為,如果印度想要封鎖馬六甲海峽,"他們只需要往海峽裡停一堆船"。可以看出,印度在陸地上逐漸消停了,可它又把目光投到了海上。那麼印度是否真有這種實力,封鎖馬六甲海峽呢?而馬六甲海峽不僅是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海上重要通道,更是極其繁榮的經貿、石油"黃金水道",印度自然非常重視該海峽。從地理上看,南亞次大陸距馬六甲海峽最西端,有近2千公裡的距離。印度無法在這麼遠的距離保持力量投射。
  • 印度向印度洋基地大舉增兵扼守馬六甲防中國
    印度掌控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安尼群島)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西出口,位置極其重要。原標題:印度向印度洋基地大舉增兵防中國本報特約記者  吳 薇《印度時報》網站29日報導稱,為了抗衡中國在印度洋地區不斷擴大的政治、軍事影響力,並確保印度對馬六甲海峽這一溝通印度洋與太平洋「黃金」水道的實際控制,印度決定加強其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以下簡稱安尼群島)地區的海陸空三軍實力。
  • 旅遊景點: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因沿岸有馬來西亞一古城馬六甲而得名。海峽西北端通印度洋的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中國海,現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3國共管。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全年風平浪靜的日子很多。海峽底質平坦,多為泥沙質,水流平緩,是參觀馬六甲不可缺少的景點。
  • 瓜達爾港是中國能源大動脈,降低了對馬六甲海峽過度依賴的困局
    瓜達爾港位於巴基斯坦西南部,西距巴基斯坦和伊朗邊境120公裡,南臨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位於荷姆茲海峽港口處是一個深水良港,從這裡出發中壓內陸能夠直接聯繫到阿富汗,伊朗甚至非洲東部,而東南亞國家也能在這裡進行轉口,是非常理想的貿易站和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