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海峽佔了世界海上貿易1/4的份額,世界1/4的運油船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這一數量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而中國目前仍然是馬六甲海峽第一大使用國,每天經該海峽的船隻中有60%來往中國,中國進口石油量的80%以及進出口物資的50%要經過海峽。而此時,美國卻加強了在新加坡的軍事存在。和平年代還好說,一旦發生衝突,中國的運油船、貨船就不能愉快地通過馬六甲海峽。如果演變成公開衝突,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切斷中國的補給通道,而中國的燃料儲備只夠用兩個星期。這就是馬六甲困局。
中國為了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才有了瓜達爾港,如果單單靠瓜達爾港就把馬六甲困局解決了,那就想得太簡單了。瓜達爾港只是中國進口油氣的一條戰略通道。
瓜達爾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距離荷姆茲海峽只有400km。通過管道、油輪等方式把伊朗、伊拉克等的海灣石油、北非的石油運到瓜達爾港,再運送到我國,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通過遠洋運輸到廣東省大亞灣煉油廠;另一種是一種是通過公路、管道等方式經過巴基斯坦境內運入新疆喀什煉油基地。
第二種方式的運輸能力相對於全國人民的需求就顯得十分有限了。
一條輸油通道不行,就多修幾條。用油氣進口多元化戰略來降低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在西北,中哈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 萬噸,西起裏海的阿特勞,途經阿克糾賓,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這條管道是我國首條跨國原油長輸管道,在今年的3月29日,管道投用近11年已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達到1億噸。
在東北,中俄原油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已經投入使用,俄羅斯將通過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原油,合同期20年。
在西南,中緬原油和中緬天然氣兩條管道
今年的6月7日,中緬管道已將原油輸送到雲南石化,該條原油管道的設計輸量為1300萬噸/年,也是我國第四條原油進口通道。與繞行馬六甲海峽相比,中緬原油管道縮短運送裡程1820海裡,降低了運輸風險和運輸成本。 天然氣管道在2013年7月正式投產通氣。
以上的管道戰略只是避開馬六甲海峽,為中國提供部分可靠的油氣進口。下面再說直接提高我國在該海峽的話語權的戰略。
皇京港項目
馬六甲皇京港項目由中國和馬來西亞投資400多億人民幣共建,預計深水港項目在2019年完成,屆時將取代新加坡港成為馬六甲區域最大的深水港,該碼頭的全部配套工程將於2025年竣工。皇京港項目由3個人造島和1個自然島嶼組成。皇京港深水碼頭建成後,我國將擁有99年的特許經營權和皇京港人工島嶼的土地所有權。有了皇京港碼頭,我國在該海峽區域就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掌握了自身的命脈,也打破了新加坡長期在馬六甲海峽的壟斷地位。為衝破馬六甲困局有不言而喻的作用。
南海人造島礁
南海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同時有大量的油氣資源,號稱第二個波斯灣,也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在南海造島簡直就是極具創新的想法。有島了,就是我國領土,十二海裡就是我國的領海,南海的資源就是我們的,我們怎麼布置軍事設施就由著性子來了。目前南海島礁建設可謂是蒸蒸日上,擁有實際控制權的島礁也越來越多,(據說已經有36個了)部分島已經有了機場、機庫、各種基礎設施,堪稱是擊不成的航母。南海的軍事存在為馬六甲海峽提供了絕對的軍事保障,是打破馬六甲困局的拳頭戰略。由於軍事存在,中國在南海有實質了控制權,說話也份量十足。未來再建一個海空基地,一旦馬六甲有衝突,殲擊機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飛彈分分鐘打過去。簡直就是完美。
總之,單單靠瓜達爾港是不能打破馬六甲困局,它是只是衝破困局的一部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