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運河」或成中印下一衝突點,若建成,我國可繞開馬六甲海峽

2021-01-12 騰訊網

中印在班公湖南岸發生新的對峙後,雖然印度又是增兵增裝備,陸軍空軍最高長官不斷視察,但目前為止雙方並沒有讓局勢惡化,而且開始進行多層級的談判。與北部邊境對峙相比,倒是印度秘密向南海派遣軍艦並在安達曼海增加部署更為引人注目,有分析稱,印度此舉一是為下一步報復保留一個選項,二是提前預防「克拉運河」計劃。

據《印度時報》9月4日報導,中印再次在邊境地區對峙後,印度除了禁用182款中企手機應用外,還計劃對安達曼基地空軍和海軍設施進行重大升級,此舉也被解讀為是針對我國採取的措施。因為有分析稱,中印兩國下一次衝突的「戰場」,很有可能會是中泰兩國計劃合力挖掘的克拉運河項目。

此前,有美媒透露,印度最近秘密向南海派遣了一艘不明弦號的軍艦,並通過加密通信與美軍艦艇保持聯絡。與此同時,印度海軍還暗中加大了對馬六甲海峽過往商船的監控,之前有印媒稱,這是為了如果北部邊境進展不利,就在南部海域對我國商船發起報復,而馬六甲海峽是我國商船的必經之路。

先說說馬六甲海峽。這個海峽被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三國包夾,全長超1000公裡,北部最寬處有370公裡,南部最窄處令37公裡,是從南海到印度洋的必經之地。我國是馬六甲海峽的第一大使用國,每天該海峽過往的船隻中,有60%是中國的,中國進口石油的80%以及進出口物資的50%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對我國來說,它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海上生命線」。

這也正是印度為什麼緊盯馬六甲海峽的主要原因,因為要從海上報復中國,沒什麼別的地方能比馬六甲海峽附近機會多。

再說安達曼基地。這是印度海軍在其領土東部的主要基地,該基地南部正對馬六甲海峽北部出口,是監控從海峽出來的商船及其他軍用船隻最好的位置。印度計劃對該基地重大升級,一是以該基地為支點,戰力隨時可延伸至南海,與美日澳形成合力;二是希望通過緊盯我國「海上生命線」,平衡北部邊境局勢。

實際上,印度升級安達曼基地還有一個無法說出口的「理由」,就是防備中泰合作修建克拉運河。

克拉運河從媒體報導中說出來已經好多年了,指的是在秦國南部狹窄的克拉地峽處,挖一條50公裡長的運河,連通南海和印度洋。有媒體稱,泰國非常希望和我國合作修建克拉運河,一是我國有這個投資力度;二是克拉運河可以幫我國繞過馬六甲海峽,從南海前出印度洋少走1000多公裡不說,還少了美印監控等不少風險,極具戰略意義。預估的投資是300億美元。

那麼,泰國跟我國合作不怕美國制裁嗎,有觀察稱,自2014年美國不承認泰國軍政府後,泰國便開始對華靠攏,如果雙方談好細節,這個項目真有可能啟動。印度之所以無法說出口,是因為中泰根本沒有公布相關信息,但即便如此,他也要提前做防備,因為安達曼基地的正東面,就是「克拉運河」的印度洋方向出口。

相關焦點

  • 泰國為什麼不開鑿克拉運河取代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東亞跟西方,非洲,中東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中國,日本,韓國的運油船都經過這裡。隨著中國經濟和貿易的增長,馬六甲海峽戰略價值顯得越發的重要。雖然馬六甲海峽是公海,可以免費通航。但是新加坡憑藉著其重要的地理位置為過往的船隻提供停靠,轉運等服務賺得盆滿缽滿,一躍成為了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城市,世界第4大金融中心。這也讓很多東南亞的國家眼紅,這裡就包括有著更好位置的泰國。在泰國狹窄的國土馬來半島上開鑿一天運河,將使太平洋和印度洋間的距離縮短1200多公裡,大型郵輪可節省2到5天的航程。這在追求最高效益的貿易中將會是比馬六甲海峽更好的選擇。
  • 能夠取代馬六甲海峽的克拉運河為何遲遲不能開通?
    馬六甲海峽的存在促進了新加坡這個國家轉口貿易的興起,使其在二戰後一躍成為東南亞地區最發達的國家,所以足見馬六甲海峽對這個地區的重要意義。馬六甲海峽但其實有一條比馬六甲海峽更為便利的航線,那就是位於當時的國際海運業已有了相當的規模,因此開鑿克拉運河,讓太平洋與印度洋間海運航道便捷的構想便應運而生。但是,那時國際間協力興辦巨型工程還不成時尚,單靠泰國的實力絕難勝任。接踵而來的則是一戰、二戰、冷戰和印支戰爭,更使泰國難以顧及此事。開鑿克拉運河的議題又重被人們提起,並真正開始了紮實的研究論證。
  • 號稱重創馬六甲海峽,打破美國封鎖的克拉運河,為何遲遲不動工?
    號稱能重創馬六甲海峽的運河究竟是哪個?又為什麼遲遲不動工呢?大家好啊,我是小官,今天就讓小官帶著大家一層層抽絲剝繭的探索問題真相吧?了解真相之前,希望屏幕前的您不吝給個關注?下面我們先來簡單地介紹一下會被某運河重創的馬六甲海峽。
  • 大名鼎鼎的馬六甲海峽不堪重負,克拉地峽或成未來新寵(上)
    它稱得上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大量商船、貨船和油輪經由馬六甲海峽往來於東西各地,其重要性可與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相提並論。它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命脈,我國是石油資源消費大國,大部分石油進口都經由馬六甲海峽。
  • 泰國為什麼不開鑿克拉運河進而取代馬六甲海峽?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後來,在一戰、二戰、冷戰等複雜的戰爭背景下,朱拉隆功的提議不了了之。到了近代,海洋運輸日益紅火,尤其馬六甲海峽創造巨額的經濟價值後,泰國越發渴望開鑿克拉運河。
  • 泰國為啥不開通克拉運河,取代馬六甲海峽的位置?帶你深入了解
    文/農村打工仔阿龍世界上最繁忙最賺錢的海峽是哪個?毫無疑問非馬六甲海峽莫屬,它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美洲通往亞非歐最短航線的必經之路。馬六甲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全球將近一半的油輪會途經馬六甲海峽。單單依靠位於馬六甲海峽咽喉位置的地理優勢,就讓新加坡這一小國一躍成為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馬六甲海峽有多賺錢?新加坡每年有3641億美元的GDP,其中大部分都與馬六甲海峽有關。假如泰國能夠開通克拉運河,保守估計每年能為泰國帶來40~50億美元的收入。
  • 泰國為什麼沒有開鑿克拉運河,以此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而泰國之前也想過要在克拉地峽處開鑿克拉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收取過往船隻的過路費,所以他們最後為何不開呢?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連接著太平洋和印度洋,通過馬六甲海峽,可以把重要的石油資源運往中國、日本以及韓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
  • 黃金水道克拉運河,或將打破馬六甲封鎖,為何泰國遲遲不敢動工?
    據說,每年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船隻超過6萬艘,即使管轄它的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並沒有對過往船隻收取通航稅,但僅依靠附加的產業和服務,就讓他們賺得盆滿缽滿。若泰國也開鑿出一條克拉運河,那麼想必也能給他們帶來極好的經濟效益。再加上,計劃修建克拉運河的克拉地峽,擁有優良的地理位置。
  • 中泰擬建克拉運河 打破島鏈 戰略意義堪比巴拿馬運河
    中泰擬建克拉運河,可繞開馬六甲海峽咽喉位置,打通從印度洋進入太平洋的道路。克拉運河最新進展:5月15日,寧波海事局發布通告,中泰擬建克拉運河,投資總額約280億美元,預計10年內完工。中泰擬建克拉運河,將從泰國克拉地峽處挖掘一條溝通泰國灣與安達曼海的運河,其戰略意義不亞於南美洲的巴拿馬運河。
  • 克拉運河為什麼無法開工?
    泰國在還是暹羅的時候就想過開挖克拉運河,但心有餘而力不足,拖了幾百年,一直沒開工,將來也開工不了了,克拉運河註定只是計劃。近些年克拉運河在國內的名聲已經臭了,它和尼加拉瓜運河一樣,被很多不法分子當作幌子用來非法集資、坑蒙拐騙。
  • 美媒:「一帶一路」或助泰國克拉運河夢成真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4月6日文章,原題:泰國的克拉運河:馬六甲海峽周圍的中國之路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在泰國興建克拉運河可能很快就會變成現實。該運河將會使船隻繞開關鍵的海上咽喉之地馬六甲海峽,這增強了該工程的戰略重要性。
  • 擺脫馬六甲困局?外媒傳泰國欲求助中國修建克拉運河
    一些安全問題分析家擔心運河建成後,中國的油輪就可以避開狹窄擁擠且易受攻擊的馬六甲海峽,甚至為中國海軍提供一條進入印度洋的新航道,從而解決中國眾所周知的「馬六甲困局」。中國海軍將來在印度洋無疑會更加活躍,8月初中國啟用它在吉布地的第一個海外海軍基地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但是,克拉運河可能產生的影響與其說事關戰艦,不如說事關海運貨櫃。
  • 泰國能否突破各種阻礙開鑿克拉運河?中國是否會成為「幕後金主」
    「高速路上的服務站」,雖然沒有收取通關費,但是他們提供了包括煉油等,一系列產業服務,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這可讓面積比新加坡大,人口比馬來西亞多,人均GDP卻不如他倆的泰國「得了紅眼病」其實呀 早在100多年前泰國人,就提出開鑿一條和馬六甲海峽「搶業務」的運河了。
  • 中國每年八成的原油從馬六甲海峽經過,萬一不讓走了怎麼辦?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大家都知道全球最大的石油產地就是中東,運往我國的原油百分之六十要走荷姆茲海峽,百分之八十要走馬六甲海峽。馬六甲困局馬六甲是中國石油的重要通道,一旦出現問題對我國石油是一個比較大的打擊,但是我國海軍卻有些鞭長莫及,這個重要的海峽由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新加坡共同管理。
  • 泰國為何不利用地理優勢,在最窄的地方開鑿運河取代馬六甲海峽?
    在世界上眾多海上通道中,馬六甲海峽無疑是最能夠創造經濟利益的海峽之一。從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海的遊輪數量十分龐大,遠遠超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因此管控馬六甲海峽的國家也因此賺取了巨額的利潤。泰國一直很眼紅馬六甲海峽,他們也想吃下這部分經濟紅利。
  • 泰國欲重啟克拉地峽項目,不過克拉運河將被陸路通道所取代
    目標就是通過修建鐵路和公路將克拉地峽兩端的深水港連接起來,以代替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實施的克拉運河項目。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中,克拉地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貿易中轉點,當時從中國去印度的商船都是沿著海岸航行到克拉地峽卸貨後,通過陸路運輸到半島的另一側,再裝船前往印度洋周邊國家。過去300年來,人們一直在探討是否要在克拉地峽修建一條運河,連通泰國灣和安達曼海。
  • 中巴關鍵項目獲得審批,可繞開馬六甲海峽,外媒:中國真聰明
    如今,我國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而我國的基建實力就是如此,其中也獲得了很多國家的讚賞。但在這次我國與巴鐵的關鍵項目也是得到審批,而這也能讓我國繞開馬六甲海峽減少高額過路費的支付,而很多外國媒體都表示:中國真聰明。
  • 關於克拉運河的4個真相
    克拉運河示意圖作為流言界的常青樹,泰國克拉運河項目最近又被拱進了公眾視線。克拉運河被講得最多的一個故事是,運河建成之後,從印度洋到東亞港口的航程可縮短1200公裡,節省2至5天時間。它的開通將降低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並因此改變亞洲貿易版圖。這麼一個明顯的概念,為什麼炒作了幾十年,至今官方仍不願啟動?中方到底是什麼態度?關於克拉運河,至少有這麼4個真相,你需要了解。
  • 泰國為啥不開鑿克拉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不是不想,是不敢
    在國際航運中,馬六甲海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連接著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對於不少亞洲國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海上生命線」。目前馬六甲海峽由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共同管理。
  • 馬六甲海峽能限制中國發展嗎?一帶一路表示不帶你玩了
    美國、日本,甚至印度都在試圖控制這一重要海上通道,美國意圖確保在國際競爭和國際衝突中的優勢地位(老流氓了)。而中國對於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更嚴重,馬六甲海峽是中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國的石油進口來自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地區,進口原油運輸有80%左右要通過馬六甲海峽。